类保护动物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
二类保护动物 兽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
短尾猴 别名红面猴,属于猴科( Macaca arctoides 体型比猕猴大,体长50-56厘米。成体 颜面鲜红色,老年紫红色,幼体肉红 色。耳较小,尾短 光秃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披毛较长 腹面略浅;头顶毛较长,由中央向 两侧披开 短尾猴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生活在树上,也常集群在地面活动。 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树叶、竹笋 ,也捕食蟹、蛙等小动物。短尾猴的 数量稀少。目前人工饲养比较困难。 于西南及广东、广西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短尾猴 别名红面猴,属于猴科(Macaca arctoides)。 体型比猕猴大,体长50-56厘米。成体 颜面鲜红色,老年紫红色,幼体肉红 色。耳较小,尾短 光秃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披毛较长 ,腹面略浅;头顶毛较长,由中央向 两侧披开。 短尾猴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生活在树上,也常集群在地面活动。 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树叶、竹笋 ,也捕食蟹、蛙等小动物。短尾猴的 数量稀少。目前人工饲养比较困难。 产于西南及广东、广西。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猕猴 别名黄猴、恒河猴、广西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mulatta 猕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43-55厘米,尾长15-24厘米。头部呈棕色 背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谈灰黄色。鼻孔向下,具颊 囔。臀部的胼胝(pian2zhil)明显。 营半树栖生活,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 山上,群居,一般30-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200只左右。善于攀援跳跃,会 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取食植物的花、果、枝、叶及树 皮,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在农作物成熟季节,有时到田里采食 玉米和花生等。4-5岁性成熟,每年产1胎,每胎1仔。 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地区,地域范围十分广 泛,西到青海南部,北至河北省兴隆县,南达海南岛,都能见到它们的活动 踪迹。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 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因此是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工作中 比较理想的试验动物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别名黄猴、恒河猴、广西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mulatta。 猕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43-55厘米,尾长15-24厘米。头部呈棕色, 背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谈灰黄色。鼻孔向下,具颊 囔。臀部的胼胝(pian2 zhi1)明显。 营半树栖生活,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 山上,群居,一般30-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200只左右。善于攀援跳跃,会 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取食植物的花、果、枝、叶及树 皮,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在农作物成熟季节,有时到田里采食 玉米和花生等。4-5岁性成熟,每年产1胎,每胎1仔。 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地区,地域范围十分广 泛,西到青海南部,北至河北省兴隆县,南达海南岛,都能见到它们的活动 踪迹。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 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因此是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工作中 比较理想的试验动物。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猕猴
猕猴
猕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