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长生殿》 一、洪昇的生平和创作 二、《长生殿》的创作过程 三、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重点:《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难点:《长生殿》的主题 第三章 《桃花扇》 一、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 二、 《桃花扇》的主题思想 三、《桃花扇》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重点:《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难点:《桃花扇》的主题思想 第四章《聊斋志异》和其他文言短篇小说 一、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四、其他文言短篇小说 重点:《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难点:狐鬼世界的内涵 第五章 《儒林外史》 一、 吴敬梓的生平和作品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三、《儒林外史》 的人物形象 四、《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重点:《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难点:《儒林外史》的特殊结构和出自公心的含蓄的讽刺手法 第六章 《红楼梦》 一、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 二、 《红楼梦》的版本和研究概况 三、《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四、《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五、《红楼梦》对传统写法的打破 重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及其打破小说传统的写法 难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红学 21
21 第二章 《长生殿》 一、洪昇的生平和创作 二、《长生殿》的创作过程 三、《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重点:《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难点:《长生殿》的主题 第三章 《桃花扇》 一、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 二、《桃花扇》的主题思想 三、《桃花扇》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重点:《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难点:《桃花扇》的主题思想 第四章《聊斋志异》和其他文言短篇小说 一、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四、其他文言短篇小说 重点:《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难点:狐鬼世界的内涵 第五章 《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的生平和作品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三、《儒林外史》的人物形象 四、《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重点:《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难点:《儒林外史》的特殊结构和出自公心的含蓄的讽刺手法 第六章 《红楼梦》 一、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 二、《红楼梦》的版本和研究概况 三、《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四、《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五、《红楼梦》对传统写法的打破 重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及其打破小说传统的写法 难点:《红楼梦》的作者、版本 红学
第七章 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 《水浒后传》《说岳全传》 二、 《醒世姻缘传》《镜花缘》 三、其他长篇小说 重点:《水浒后传》 《醒世姻缘传》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醒世姻缘传》 第八章 清代诗歌 一、清代初期诗歌 二、清代中叶诗歌 三、清代后期诗歌 重点: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袁枚黄遵宪 难点:清代诗歌的发展轨迹 第九章 清代散文和骈文 一、清初散文 二、桐城派和清中叶散文 三、清代后期散文 四、清代骈文 重点:清初散文桐城散文 难点:桐城派的文论和对桐城散文的评价 第十章 清代词曲与讲唱文学 一、阳羡派和浙西派和清初词坛 二 常州派和清中期词坛 三、清代后期词 四、清代散曲 五、讲唱文学 重点: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 难点:各派词论的比较 七、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 章节 主要内容 讲实讨习课其小 业 备注 授验论题外它计 22
22 第七章 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 一、《水浒后传》《说岳全传》 二、《醒世姻缘传》《镜花缘》 三、其他长篇小说 重点:《水浒后传》《醒世姻缘传》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醒世姻缘传》 第八章 清代诗歌 一、清代初期诗歌 二、清代中叶诗歌 三、清代后期诗歌 重点:钱谦益 吴伟业 王士祯 袁枚 黄遵宪 难点:清代诗歌的发展轨迹 第九章 清代散文和骈文 一、清初散文 二、桐城派和清中叶散文 三、清代后期散文 四、清代骈文 重点:清初散文 桐城散文 难点:桐城派的文论和对桐城散文的评价 第十章 清代词曲与讲唱文学 一、阳羡派和浙西派和清初词坛 二、常州派和清中期词坛 三、清代后期词 四、清代散曲 五、讲唱文学 重点:阳羡派 浙西派 常州派 难点:各派词论的比较 七、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 业 题 备 章节 主要内容 注 讲 授 实 验 讨 论 习 题 课 外 其 它 小 计
量 先秦文学概说 1 1 第一章 上古文学 1 1 第一编: 第二章 《诗经》 10 10 先秦文学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11 12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11 1 12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11 1 12 秦汉文学概说 1 1 第一章 秦及两汉散文 5 5 第二编 第二章 汉代辞赋 ¥ 4 秦汉文学 第三章 《史记》和汉代历史散文 4 2 6 第四章 汉乐府民歌 4 4 第五章 汉代文人诗 4 4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1 第一章 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 4 1 5 第二章 两晋文学 4 4 第三编: 第三章 陶渊明 w 4 魏晋南北 第四章 南北朝诗人 4 4 朝文学 第五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2 2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 2 2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2 2 第一章 隋唐及初唐诗歌 2 2 第二章 盛唐诗歌 3 1 4 第三章 李白 4 4 第四编: 第四章 杜甫 4 4 隋唐五代 第五章 中唐诗人 4 4 文学 第六章 晚唐诗歌 2 2 第七章 古文运动唐代散文 2 2 第八章 唐代传奇和变文 1 1 第九章 唐五代词 ¥ 4 第一章 北宋诗 1 2 第二章 北宋词 4 4 第三章 北宋散文 2 2 第四章 苏轼 w 4 第五章 南宋诗 1 1 第五编: 宋辽金文 第六章 南宋词 2 2 学 第七章 陆游 2 第八章 辛弃疾 2 2 第九章 话本 1 1 第十章 辽金文学 1 1 第六编: 第一章元杂剧的形成及其体制 1 23
23 量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说 1 1 第一章 上古文学 1 1 第二章 《诗经》 10 10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11 1 12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11 1 12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11 1 12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概说 1 1 第一章 秦及两汉散文 5 5 第二章 汉代辞赋 4 4 第三章 《史记》和汉代历史散文 4 2 6 第四章 汉乐府民歌 4 4 第五章 汉代文人诗 4 4 第三编: 魏晋南北 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1 1 第一章 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 4 1 5 第二章 两晋文学 4 4 第三章 陶渊明 4 4 第四章 南北朝诗人 4 4 第五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2 2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 2 2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2 2 第四编: 隋唐五代 文学 第一章 隋唐及初唐诗歌 2 2 第二章 盛唐诗歌 3 1 4 第三章 李白 4 4 第四章 杜甫 4 4 第五章 中唐诗人 4 4 第六章 晚唐诗歌 2 2 第七章 古文运动唐代散文 2 2 第八章 唐代传奇和变文 1 1 第九章 唐五代词 4 4 第五编: 宋辽金文 学 第一章 北宋诗 1 1 2 第二章 北宋词 4 4 第三章 北宋散文 2 2 第四章 苏轼 4 4 第五章 南宋诗 1 1 第六章 南宋词 2 2 第七章 陆游 2 2 第八章 辛弃疾 2 2 第九章 话本 1 1 第十章 辽金文学 1 1 第六编: 第一章 元杂剧的形成及其体制 1 1
元代文学 第二章 关汉卿 2 3 第三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2 2 第四章 元杂剧其他作家和作品 2 2 第五章 南戏 2 2 第六章 元散曲 2 2 第七章 元代诗文 1 1 第一章 《三国演义》 4 第二章 《水浒传》 3 4 第三章 明代戏剧 2 2 第七编: 第四章 《西游记》 4 明代文学 《金瓶梅》和明代中后期长篇 第五章 小说 第六章 明代短篇小说 2 2 第七章 明代诗文与散曲 1 1 第一章 清代戏剧 1 1 第二章 《长生殿》 2 第三章 《桃花扇》 2 《聊斋志异》和其他文言短篇小 第四章 2 说 2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五章 《儒林外史》 2 2 第六章 《红楼梦》 3 1 4 第七章 清初至清中叶长篇小说 1 1 第八章 清代诗歌 1 1 第九章 清代散文和骈文 1 1 第十章清代词曲和讲唱文学 1 1 合计 181 192 八、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联系密切。古代汉 语水平低,历史知识贫乏,学习本课程会比较困难。 九、先修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无相关先修课程。 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978-7-04-061479-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第3版, [2]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978-7-101-05691-4.北京:中华书局,2007.6第1版: (二)教学参考书 [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978-7-02-006753-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5第1 版.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7-5325-2377-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第1版. 24
24 元代文学 第二章 关汉卿 2 1 3 第三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2 2 第四章 元杂剧其他作家和作品 2 2 第五章 南戏 2 2 第六章 元散曲 2 2 第七章 元代诗文 1 1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演义》 4 4 第二章 《水浒传》 3 1 4 第三章 明代戏剧 2 2 第四章 《西游记》 4 4 第五章 《金瓶梅》和明代中后期长篇 小说 1 1 第六章 明代短篇小说 2 2 第七章 明代诗文与散曲 1 1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一章 清代戏剧 1 1 第二章 《长生殿》 2 2 第三章 《桃花扇》 2 2 第四章 《聊斋志异》和其他文言短篇小 说 2 2 第五章 《儒林外史》 2 2 第六章 《红楼梦》 3 1 4 第七章 清初至清中叶长篇小说 1 1 第八章 清代诗歌 1 1 第九章 清代散文和骈文 1 1 第十章 清代词曲和讲唱文学 1 1 合计 181 192 八、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联系密切。古代汉 语水平低,历史知识贫乏,学习本课程会比较困难。 九、先修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无相关先修课程。 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1]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978-7-04-061479-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 第 3 版. [2]袁行霈. 中国文学作品选注. 978-7-101-05691-4. 北京:中华书局,2007.6 第 1 版. (二)教学参考书 [1]马积高 黄 钧. 中国古代文学史. 978-7-02-006753-4.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5 第 1 版. [2]郭预衡. 中国古代文学史. 7-5325-2377-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 第 1 版
[3]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978-7-309-01489-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第1版. [4]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7-5325-2960-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第1版. [5]郭预衡.中国散文史.7-5325-2692-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第1版. 25
25 [3]章培恒、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 978-7-309-01489-1.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第 1 版. [4]赵义山. 中国分体文学史. 7-5325-2960-6.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 第 1 版. [5]郭预衡. 中国散文史. 7-5325-2692-5.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 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