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公钥密码体制 主讲人:朱天清
第四章 公钥密码体制 主讲人:朱天清
4.1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 对称密码体制的缺点 密钥分配和管理 传统密钥管理两两分别用一对密钥时,则n个用户需要 (n,2)=n(n-1)/2个密钥,当用户量增大时密钥空间急剧 增大如 n=100时c(100,2)=4995 n=5000时c5000,2)=12,497,500 确证问题 数字签名
4.1 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 对称密码体制的缺点: 密钥分配和管理 传统密钥管理两两分别用一对密钥时,则n个用户需要 C(n,2)=n(n-1)/2个密钥,当用户量增大时密钥空间急剧 增大如: n=100 时C(100,2)=4,995 n=5000时C(5000,2)=12,497,500 确证问题 ◼ 数字签名
开钥密码的基本思想 加习区解密钥 明文m 明文m 加密算法E 解密算法D 公开,其他用户可以像查 找电话号码一样查到
公开钥密码的基本思想 加密算法E 解密算法D 加密密钥Ke 解密密钥Kd 明文m 明文m 公开,其他用户可以像查 找电话号码一样查到
●用户选择一对密钥K。和K,分别为公开钥 和秘密钥,并构造加密算法E和解密算 法E 已知:C=E(MK0 M=D(C, Kd=de(, Ke), Kd 用户公开K和E
用户选择一对密钥Ke和Kd,分别为公开钥 和秘密钥,并构造加密算法Ee和解密算 法Ed 已知: C = E(M,Ke ) M = D(C,Kd )=D(E(M,Ke ),Kd ) 用户公开Ke和Ee
若用户A想向用户B传送一条消息M M 用户A 用户B 对称密钥加密方法 C 用户A 用户B Ke Kd
若用户A想向用户B传送一条消息M 用户A 用户B M 用户A 用户B C Ke Kd 对称密钥加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