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第章基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庵分 静走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电压值称为静态工作点Q(主要 指lBQ、l(和UCB0)。静态分析主要是确定放大电路中的静态 值/BQ、l和UCEQ° 由直流通道可对Q点进行估算: +U CC U BEO BO R R B R CO CE CORC 静态工作点Q BE Jn例:已知图中UCc=10V,RB=250Kg2,RC=3K92, 上50,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解 2G≈10-07 250×37.214;lc=50×00372=1.86mA;UC=10-1.86×3=442V 所以,(372,1=1.8m,a=44)@O 第2页
静态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电压值称为静态工作点Q(主要 指IBQ、ICQ和UCEQ)。静态分析主要是确定放大电路中的静态 值IBQ、ICQ和UCEQ。 B CC BEQ BQ R U U I − = I CQ = I BQ CEQ CC CQRC U =U − I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UCC R RC B UCE IC IE IB UBE 由直流通道可对Q点进行估算: 静 态 工 作 点 Q 例:已知图中UCC=10V,RB=250KΩ,RC=3KΩ, β=50,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解: 37.2 50 0.0372 1.86mA 10 1.86 3 4.42V 250 10 0.7 B = = CE = − = − I = A;I C ;U 所以,Q={IB=37.2μA,IC=1.86mA,UCE=4.42V}。 第2页
电工电子技术第章墓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交流通道) 仅有交流信号作用 下,电容相当于短 R 路,Uc=0相当于 IRC MoRL 地”电位,因此 电路为左图所示。 u 由于放大器一般都 工作在小信号状态,即 工作点在特性曲线上的 移动范围很小。因此晶 R Bi 体管虽然工作在非线性 R B R|40状态下,但采用它的等 效线性模型微变等效电 L 路所分析得出的结果, 与其真实状况相比仅有 上述微变等效电路中 微小误差,可运用线性 26mv 电路模型分析问题则带 be=300g2+(1+B 给我们极大的方便 TE(mA) 下页 第2页 O
(mA) 26mV 300 (1 ) E be I r = + + 由于放大器一般都 工作在小信号状态,即 工作点在特性曲线上的 移动范围很小。因此晶 体管虽然工作在非线性 状态下,但采用它的等 效线性模型微变等效电 路所分析得出的结果, 与其真实状况相比仅有 微小误差,可运用线性 电路模型分析问题则带 给我们极大的方便。 + RL uS - R S ui R RC B u0 uce ic i i i e ib 仅有交流信号作用 下,电容相当于短 路,UCC=0相当于 “地”电位,因此 电路为左图所示。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交流通道) + uS - R S ui RC RB u0 ic i i βib ib rbe 上述微变等效电路中: 第2页
电工电子技术第章墓本放大电路 微变等效电路的基本思路 把非线性元件晶体管所组成的放大电路等效成一个线性电路, 这个线性电路就是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对该线性电路进行分 析的方法称为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等效的条件是晶体管在小信 号(微变量)情况下工作。这样就能在静态工作点附近的小范围 内,用直线段近似地代替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右图所示为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在 Q点附近的微小范围内可以认为是线性的。 当uE有一微小变化AUB时,基极电流变化 △l ,两者的比值称为三极管的动态输入电 BE 阻,即 输出特性曲线在放大区域内可认为呈水平 线,集电极电流的微小变化M仅与基极电流 的微小变化AB有关,而与电压uc无关,故集 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可等效为一个受控制的电 流源,即: 所 第2页 @
把非线性元件晶体管所组成的放大电路等效成一个线性电路, 这个线性电路就是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对该线性电路进行分 析的方法称为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等效的条件是晶体管在小信 号(微变量)情况下工作。这样就能在静态工作点附近的小范围 内,用直线段近似地代替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UBE I B 0 ΔI B ΔUBE Q 右图所示为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在 Q点附近的微小范围内可以认为是线性的。 当uBE有一微小变化ΔUBE时,基极电流变化 ΔIB,两者的比值称为三极管的动态输入电 阻,即rbe。 微变等效电路的基本思路 0 UCE I C ΔI B ΔI C Q 输出特性曲线在放大区域内可认为呈水平 线,集电极电流的微小变化ΔIC仅与基极电流 的微小变化ΔIB有关,而与电压uCE无关,故集 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可等效为一个受ib控制的电 流源,即: c b i = i 第2页
电工电子技术第章基放大电路 Rs 共发射 b R RU。极放大 电路的 Y Blb 微变等 效电路 E 对上述微变等效电路进行分析: ①电压放大倍数: R RLBlb BRL 式中R=RRL当R1=(开路)时 BRo ②输入电阻R;BsU1= Rollie 共射极电压放大器由于较小 而使输入电阻R不大;而输出 ③输出电阻R:R==Rc电阻R=RC,显然不够小 第2页 O
①电压放大倍数: rb e + Uo - c I b I B C E + Ui - b I RB RC RL Rs + Us - 对上述微变等效电路进行分析: be L be b L b be b L c u 0 r R r I R I r I R I U U A i = − − = − = = 式中RL '=RC//RL be C u r R A = − 共发射 极放大 电路的 微变等 效电路 。 ②输入电阻Ri: 当RL=∞(开路)时: B be R //r I U R i i i = = ③输出电阻R0: o RC I U R = = 共射极电压放大器由于rbe较小 而使输入电阻Ri不大;而输出 电阻R0=RC,显然不够小。 第2页
电工电子披术第章基本放大电路 输入」输出电阻对大器有何影响? 输入电阻R的大小决定了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电流的大 小。为了减轻信号源的负担,总希望R越大越好。另外,较 大的输入电阻R1,也可以降低信号源内阻R的影响,使放大 电路获得较高的输入电压。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由于RB 比大得较多,R近似等于e,一般在在几百欧至几干欧, 因此是比较低的,即共射放大器输入电阻不理想。 对负载而言,总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越小越好。因为放大器的输 出电阻R越小,负载电阻R1的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就越小,使得放大 器带负载能力越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的输出电阻R在几王欧至几十 干欧,一般认为是较大的,也不理想。 共发射极电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电压放大倍数与哪些参○○ 共发射极电压放大器的 数与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阝、动态数有关?与晶体管的 转入电阻h及集电极电阻R、负载电值成正比吗? 阻R均有关。由计算式可看出,当rhe 和R一定时,A与β成正比 下页 返回 第2页
输入电阻Ri的大小决定了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电流的大 小。为了减轻信号源的负担,总希望Ri越大越好。另外,较 大的输入电阻Ri,也可以降低信号源内阻RS的影响,使放大 电路获得较高的输入电压。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由于RB 比rbe大得较多,Ri近似等于rbe,一般在在几百欧至几千欧, 因此是比较低的,即共射放大器输入电阻不理想。 输入、输出电阻对放大器 有何影响? 对负载而言,总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越小越好。因为放大器的输 出电阻Ro越小,负载电阻RL的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就越小,使得放大 器带负载能力越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的输出电阻Ro在几千欧至几十 千欧,一般认为是较大的,也不理想。 共发射极电压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 数与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β、动态 转入电阻rbe及集电极电阻RC、负载电 阻RL均有关。由计算式可看出,当rbe 和RL一定时,Au与β成正比。 共发射极电压放大器的 电压放大倍数与哪些参 数有关?与晶体管的β 值成正比吗?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