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Q
分类 到1997年为止,子囊菌分46个目,264科 3266属,32267种。 Martin(1950):半子囊菌和真子囊菌; Ainsworth(66,71,73):6个纲; Hawsworth(83,95):37个目,46个目
三、分类 到1997年为止,子囊菌分46个目,264科, 3266属,32267种。 Martin(1950):半子囊菌和真子囊菌; Ainsworth(66,71,73):6个纲; Hawsworth(83,95):37 个目,46个目
主要依据有性阶段子囊果的有无,子囊果的类型, 子囊壁的特点和子囊排列方式等,将子囊菌亚门分6 个纲: 半子囊菌纲:无子囊果,子囊裸生 不整囊菌纲:闭囊壳,子囊散生,子囊孢子成 熟后子囊壁消解 3、核菌纲:子囊生在有孔口子囊壳內,或子囊整 齐排列在无空口的闭囊壳基部 4、腔菌纲:子囊座,子囊双层壁 5、盘菌纲:子囊盘 6、虫囊菌纲:子囊壳,无菌丝体,均为节肢动物 的外寄生菌
主要依据有性阶段子囊果的有无,子囊果的类型, 子囊壁的特点和子囊排列方式等,将子囊菌亚门分6 个纲: 1、半子囊菌纲:无子囊果,子囊裸生 2、不整囊菌纲:闭囊壳,子囊散生,子囊孢子成 熟后子囊壁消解 3、核菌纲:子囊生在有孔口子囊壳内,或子囊整 齐排列在无空口的闭囊壳基部 4、腔菌纲:子囊座,子囊双层壁 5、盘菌纲:子囊盘 6、虫囊菌纲:子囊壳,无菌丝体,均为节肢动物 的外寄生菌
四、半子囊菌纲( Hemiascomycetes 营养体单细胞或不发达的菌丝体。无产囊丝 子囊直接由合子或单细胞形成。不形成子囊果,子 囊裸生,单层壁,无孔口以璧胀裂或消解方式释放 子囊孢子。不形成子囊果。 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较低等,营养体裂殖或 芽殖产生。有的子囊孢子芽殖。 分3个目:与植病有关的仅外囊菌目,一个属。 原囊菌目( Protomycetales) 内孢霜目 Endomycetales) 外囊菌目( Taphrinales)
四、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营养体单细胞或不发达的菌丝体。无产囊丝, 子囊直接由合子或单细胞形成。不形成子囊果,子 囊裸生,单层壁,无孔口以壁胀裂或消解方式释放 子囊孢子。不形成子囊果。 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较低等,营养体裂殖或 芽殖产生。有的子囊孢子芽殖。 分3个目:与植病有关的仅外囊菌目,一个属。 原囊菌目(Protomycetales) 内孢霉目(Endomycetales) 外囊菌目(Taphrinales)
外囊菌目 菌丝细胞均含双核,由产囊细胞形成子囊,子囊 裸生,无包被,全部是寄生菌。 科,外囊菌科,一属,外囊菌属( Taphrina) 1、特点: 无子囊果,子囊由双核菌丝直接产生,在寄主的 角质层下排列呈栅栏状,子囊长圆筒形,。为寄主的 强寄生菌,不能人工培养,引起寄主的肿大、缩叶 囊果和丛枝等崎形症状。代表病害:桃树缩叶病 (Taphrina deformans
菌丝细胞均含双核,由产囊细胞形成子囊,子囊 裸生,无包被,全部是寄生菌。 一科,外囊菌科,一属,外囊菌属(Taphrina) 1、特点: 无子囊果,子囊由双核菌丝直接产生,在寄主的 角质层下排列呈栅栏状,子囊长圆筒形,。为寄主的 强寄生菌,不能人工培养,引起寄主的肿大、缩叶、 囊果和丛枝等畸形症状。代表病害:桃树缩叶病 (Taphrina deformans)。 外囊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