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A转变速度的因素 加热温度和速度个→转变快 C%个或Fe3C片间距→界面多,形核多→转变快 合金元素→A化速度个或 A晶粒度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个→晶粒尺寸↓ 合金碳化物个,C%→晶粒尺寸
影响A转变速度的因素 加热温度和速度↑→ 转变快 C%↑或 Fe3 C片间距↓ → 界面多,形核多→ 转变快 合金元素→ A化速度↑或↓ A 晶粒度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 晶粒尺寸↓ 合金碳化物↑,C% ↓ → 晶粒尺寸↓
2.4.2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1.过冷A的等温转变 过冷A的连续冷却 转变
2.4.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1.过冷A的等温转变 2.过冷A的连续冷却 转变
1.过冷A的等温转变 过冷A T/C 共析钢的C曲线 T<A1时,A不稳定 800 A1 A等温转变曲线 700过 转变开 P 5-25HRC (TTT或C曲线 600冷 变结束S25~35HRc A 35~40HRC 高温转变,A1~550℃500 过冷A→P型组织 A→上B 上B 40~50HRC 400 中温转变,550℃~M 冷 过冷A→贝氏体(B)300A A→下B 下B50~60HRC 低温转变,Ms~Mf 200 过冷A→马氏体(M)100 A→M M+A 60~65HRC 0 100 M 11010210310410°时间
1. 过冷A的等温转变 过冷A: T < A1时,A不稳定。 A等温转变曲线 (TTT 或 C 曲线) 共析钢的C 曲线 高温转变,A1 ~ 550℃ 过冷A → P 型组织 中温转变,550℃~ MS 过冷A →贝氏体( B ) 低温转变,MS ~ Mf 过冷A →马氏体( M ) 0 1 时间/s T/℃ M+A' A1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00 0 10 10 10 10 10 2 3 4 5 A Ms Mf 过 冷 A 过 冷 A A→M A→下B A→S 转变开始 转变结束 A→上B A→T A→P M 下B 上B T S P 5~25HRC 25~35HRC 35~40HRC 40~50HRC 50~60HRC 60~65HRC
P型组织—F+层片状Fe3C 珠光体P 索氏体S 屈氏体T 索氏体 层片间距:P>S>T S 8000 屈氏体 2 8000 珠光体P,3800×
P 型组织—— F + 层片状Fe3C 珠光体P 索氏体S 屈氏体T 层片间距:P > S > T 珠光体P ,3800× 索氏体 S 8000× 屈氏体 T 8000×
高温转变过程—晶格改变和Fe,C原子扩散。 Fe,C Fe, c a Fe,c A 图6-7珠光体转变过程示意图
高温转变过程 —— 晶格改变和Fe,C原子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