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新发传染病 时间病愿微生物 所致疾病 时间 病原微生物 所致疾病 1973轮状病毒 婴儿腹泻 1986人疱疹病毒6 猝发蔷薇疹 1975细小病毒B19 慢性溶血性贫血 1988戌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1977埃波拉病毒 出血热 1989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1977嗜肺军团菌 军团菌病 1992霍乱孤菌o139 霍乱 1977空肠弯曲杆菌 肠炎 1992汉塞巴尔通体 猫抓病 1978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1993辛诺柏病毒 呼吸窘迫综合征 1980嗜人T细胞白血病毒型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1994人疱疹病毒8 卡波西肉瘤 1982大肠埃希菌O157 肠出血性综合征 1994Sabi病毒 巴西出血热 1982嗜人T细胞白血病毒Ⅱ型 毛细胞白血病 1999西尼罗病毒 西尼罗热 1982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1983人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1999尼派病毒 病毒性脑炎 1983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病 2003SARS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1983幽门螺杆菌 胃炎、胃演疡 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 196*海配业种克病(牛鸡)206猜姓球薰蒲球离病
主要的新发传染病 时间 病原微生物 所致疾病 1986 人疱疹病毒-6 猝发蔷薇疹 1988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1989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1992 霍乱弧菌O139 霍乱 1992 汉塞巴尔通体 猫抓病 1993 辛诺柏病毒 呼吸窘迫综合征 1994 人疱疹病毒-8 卡波西肉瘤 1994 Sabia病毒 巴西出血热 1999 西尼罗病毒 西尼罗热 1999 尼派病毒 病毒性脑炎 2003 SARS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2004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上呼吸道感染 2006 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病 时间 病原微生物 所致疾病 1973 轮状病毒 婴儿腹泻 1975 细小病毒B19 慢性溶血性贫血 1977 埃波拉病毒 出血热 1977 嗜肺军团菌 军团菌病 1977 空肠弯曲杆菌 肠炎 1978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1980 嗜人T细胞白血病毒I型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1982 大肠埃希菌O157 肠出血性综合征 1982 嗜人T细胞白血病毒II型 毛细胞白血病 1982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1983 人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1983 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病 1983 幽门螺杆菌 胃炎、胃溃疡 1986 牛海绵状脑病朊粒 变种克-雅病(疯牛病) 1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引起A|Ds,1981年首报告,1983年分离到病毒 ·性传播、输血传播、垂直传播 衣壳蛋白 表面包膜糖蛋白 (p24,CA) (gp120,SU) 跨膜包膜糖蛋白 (gp41, TM) 病毒RNA 蛋白酶 (p11,PR) 反转录酶 (p66/p51,RT) 内膜蛋白 (p17.MA) 整合酶 (p31,IN) 包膜 ● 核衣壳蛋白 (p7, N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HIV引起AIDS,1981年首报告,1983年分离到病毒 • 性传播、输血传播、垂直传播
肝炎病毒进展 1947年,甲型肝炎和血清型肝炎的概 1970年,Dane颗粒(HBV) 1973年,HAV颗粒(HAV) 1978年, NANBV 1989年,HCV、HV 1990-1994年, non A-e 1995年,HGV 1997年,TV
肝炎病毒进展 • 1947年,甲型肝炎和血清型肝炎的概念 • 1970年,Dane颗粒(HBV) • 1973年,HAV颗粒(HAV) • 1978年,NANBV • 1989年,HCV、HEV • 1990-1994年,non A-E • 1995年,HGV • 1997年,TTV
朊粒(pron) 阝-折叠 ·比病毒更小 ·库鲁病,克雅病 疯牛病,羊瘙痒病 1997年, Prusiner获诺贝 尔奖 PrP(正常) PrP(致病) 羊瘙痒病PrPC与 Pr PSC分子的三维结构
朊粒(prion) • 比病毒更小 • 库鲁病,克雅病 • 疯牛病,羊瘙痒病 • 1997年,Prusiner获诺贝 尔奖 羊瘙痒病PrPC与PrPSC分子的三维结构
我国发展简史 学者黄祯祥(1910-1987) 首创体外细胞培养病毒的技术 汤飞凡教授(897~1958) 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 30
我国发展简史 • 学者黄祯祥(1910~1987) – 首创体外细胞培养病毒的技术 • 汤飞凡教授 (1897~1958) – 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