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距离测量 学习目标:学习光电测距、尺子量距和光学测距三种 距离测量原理与方法,在掌握现代光电测距技术原理 与方法基础上,掌握钢尺量距、光学视距基本方法
第三章 距离测量 • 学习目标:学习光电测距、尺子量距和光学测距三种 距离测量原理与方法,在掌握现代光电测距技术原理 与方法基础上,掌握钢尺量距、光学视距基本方法
第四节钢尺量距原理与方法 概述 ·传统上所谓的尺子量距方法。 钢尺量距基本工作:定线、丈量、计算。 钢尺量距方法: 般量距方法、精密量距方法。 ·二、定线的方法:有目测法和经纬仪法 ·定线,把分段点确定在待量直线上的工作。 1.日测法:二点法、趋近法、传递法。 2经纬仪法:精密定线方法,有纵丝法和 分中法
第四节 钢尺量距原理与方法 • 一、概述 • 传统上所谓的尺子量距方法。 • 钢尺量距基本工作:定线、丈量、计算。 • 钢尺量距方法: • 一般量距方法、精密量距方法。 • 二、定线的方法:有目测法和经纬仪法。 • 定线,把分段点确定在待量直线上的工作。 • 1.目测法:二点法、趋近法、传递法。 • 2.经纬仪法:精密定线方法,有纵丝法和 分中法
1.目测法定线: 1)二点法目测定线,二端为准,概量定点。一般在平地。 (1)在A、B端点上树立标杆 (2)一指挥者立B点标杆后瞄A点的标杆; (3)二位定点人员按整尺段从A概量至1号点,根据指挥确定1号点位置 立在AB视线上; (4)按(3)的做法依次把2、3、4….等分段点定在AB线上 B
1.目测法定线: • 1) 二点法目测定线,二端为准,概量定点。一般在平地。 • (1)在A、B端点上树立标杆; • (2)一指挥者立B点标杆后瞄A点的标杆; • (3)二位定点人员按整尺段从A概量至1号点,根据指挥确定1号点位置 立在AB视线上; • (4)按(3)的做法依次把2、3、4 ……等分段点定在AB线上
2.经纬仪法: l)纵丝法: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纵丝为准,概量定点 (1)在丈量直线一端A安置经纬仪,望远镜精确瞄准另 端B树立的目标,此时照准部在水平方向上不得转动; (2)沿BA方向按尺段长概量Bl 3)纵转望远镜瞄到1处附近,指挥1号分段点测钎定在十 字丝的纵丝影像上。 (4)仿步骤(2)(3),依次在AB线上定分段点2、3、4. 分段点 测针 B
2.经纬仪法: • 1)纵丝法: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纵丝为准 ,概量定点。 • (1)在丈量直线一端A安置经纬仪,望远镜精确瞄准另一 端B树立的目标,此时照准部在水平方向上不得转动; • (2)沿BA方向按尺段长概量B1; • (3)纵转望远镜瞄到1处附近,指挥1号分段点测钎定在十 字丝的纵丝影像上。 • (4)仿步骤(2)(3),依次在AB线上定分段点2、3、4……
三、钢尺一般丈量法 l。 l。 B 准备工作 1)主要工具:钢尺、垂球、测钎、标杆等。钢尺完好,刻划清楚 2)工作人员组成:主要工作人员是拉尺、读数、记录共2--3人。 3)场地:比较平坦,已定线,并插有测钎 2.丈量工作: 1)往测:从A丈量至B,逐段丈量整尺段n,尺段长为;最后丈量零 尺段长q。长度为D往; 2)返测:从B丈量至A,返测全长长度为D返 3计算与检核: 1)计算D往n1+往(3-35)D=n1返+返(3-36 2)检核△D=DD返(3-37) D+D D (3-38) k-AD (3-39) D D △D
三、钢尺一般丈量法 • 1.准备工作: • 1)主要工具:钢尺、垂球、测钎、标杆等。钢尺完好,刻划清楚。 • 2)工作人员组成:主要工作人员是拉尺、读数、记录共2--3人。 • 3)场地:比较平坦,已定线,并插有测钎。 • 2.丈量工作: • 1)往测:从A丈量至B,逐段丈量整尺段n,尺段长为lo;最后丈量零 尺段长q。长度为D往; • 2)返测:从B丈量至A,返测全长长度为D返。 • 3.计算与检核: • 1)计算 D往=n lo往+q往 (3-35) D返=n lo返+q返 (3-36) • 2)检核 ΔD=D往-D返 (3-37) (3 38) 2 − + = D往 D返 D (3 39) 1 − = = D D D D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