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重点重点:数制及转换,带符号二进制代码表示,常用编码与难点内容难点:二进制补码的理解及运算教学内容数制和码制的概念,几种常用数制,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几种常用的编码启发式教学:回顾模拟信号和模拟电路的特点;自然界常见的物理量中有哪些是数字量,1、哪些是模拟量?引出数字信号及数字电路的概念;2、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编码方式的规律和特点。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1:说明模拟电路如何构成数字电子系统实例1:计算机系统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互动题设置、教学改革措施等案例教学2:通过移动通信中关键技术TD分解介绍本课程的主要知识构成实例,无线通信中的TD系编编器品RREEA.电的州生丰案例教学3:通过时钟表盘讲解补码的原理
本单元重点 与难点内容 重点:数制及转换,带符号二进制代码表示,常用编码 难点:二进制补码的理解及运算 教学内容 数制和码制的概念,几种常用数制,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几种常用的编码 教学过程设 计: 教学方法及 手段、课堂 互动题设 置、教学改 革措施等 启发式教学: 1、 回顾模拟信号和模拟电路的特点;自然界常见的物理量中有哪些是数字量, 哪些是模拟量?引出数字信号及数字电路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编码方式的规律和特点。 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 1:说明模拟电路如何构成数字电子系统 案例教学 2:通过移动通信中关键技术 TD 分解介绍本课程的主要知识构成 案例教学 3:通过时钟表盘讲解补码的原理
105=5+1011-.011111-78412=5会弃进位+1011+1001=10100=0100(含奔进位)产生违位的赖7+5=12(11+9-16=4)7是-5对妆数12的补可+0111+1001=240111=1001对24(16)的办5案例教学4:举实例讲解不同进制的转换方法课程思政: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严格要求,制定相应的课堂奖惩制度:迟到多久先站着听多久的课,上课期间手机响的人(包括老师),课间为大家唱歌一首;上课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会有额外的平时分加分项…真正在教学的点滴过程中,帮助学生“立德树人”;2、结合案例2引出移动通信5G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3、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4、课堂点名采用“雨课堂”APP随机点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5、课堂练习:多选量10BBLR空下列选项中课益量提以量(11001.0101)([空1))*((谢空2))(17.87)(请率3),(请空4)人段B色音调电压、电话B(A1.6)10=(空)2=((满空司)。珠((磷空7)%作业:作业与1、课后习题1.4(任选2小题)、1.5(任选2小题)、1.6(任选2小题)、1.9(任选2小题)、1.15(任选4小题)思考题设置2、使用“镜像法”写出0~31的格雷码编码结果
案例教学 4:举实例讲解不同进制的转换方法 课程思政: 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严格要求,制定相 应的课堂奖惩制度:迟到多久先站着听多久的课,上课期间手机响的人(包括老 师),课间为大家唱歌一首;上课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会有额外的平时分加 分项.真正在教学的点滴过程中,帮助学生“立德树人”; 2、 结合案例 2 引出移动通信 5G 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和爱国情怀; 3、 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4、 课堂点名采用“雨课堂”APP 随机点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 等”。 5、 课堂练习: 作业与 思考题设置 作业: 1、课后习题 1.4(任选 2 小题)、1.5(任选 2 小题)、1.6(任选 2 小题)、1.9(任 选 2 小题)、1.15(任选 4 小题) 2、使用“镜像法”写出 0~31 的格雷码编码结果;
3、使用ASCIl代码写出"Welcome!思考题:为什么在数字电路中要采用二进制补码进行两个数值的加、减运算?学习效果、课堂氛围好,学生积极互动,整体学习效果良好;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情况好,学习兴趣较浓厚;反思改进措施等反思:由于时间关系,课后未能及时与课堂练习成绩不佳的同学沟通情况备注分课时教案知识单元名课次逻辑代数基础第2讲称学时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掌握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方法,熟悉被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和课程目标与IEC(国际电工协会)认定的两套与、或、非、异或和同或的图形符号;掌握逻辑要求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以达成课程目标1中的“掌握逻辑代数的公式和定理"部分内容。本单元重点重点:逻辑代数的概念、基本定理和规则难点:无与难点内容1、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方法;2、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和IEC(国际电工协会)认定的两套与、或、非、异或和同或的图形符号;教学内容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4、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
3、使用 ASCII 代码写出“Welcome!” 思考题:为什么在数字电路中要采用二进制补码进行两个数值的加、减运算? 学习效果、 学生反馈、 反思改进措 施等 课堂氛围好,学生积极互动,整体学习效果良好; 学生反馈情况好,学习兴趣较浓厚; 反思:由于时间关系,课后未能及时与课堂练习成绩不佳的同学沟通情况 备注 分课时教案 知识单元名 称 逻辑代数基础 课次 第 2 讲 授课类型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学时 2 课程目标与 要求 掌握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方法,熟悉被 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和 IEC(国际电工协会)认定的两套与、或、非、异或和同或的图形符号;掌握逻辑 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和对 偶定理。以达成课程目标 1 中的“掌握逻辑代数的公式和定理”部分内容。 本单元重点 与难点内容 重点:逻辑代数的概念、基本定理和规则 难点:无 教学内容 1、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方法; 2、 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和 IEC(国际电工协会)认定的两套与、或、 非、异或和同或的图形符号; 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
课程回顾:逻辑的概念及补码运算方法启发式教学:介绍逻辑代数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理解逻辑的概念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1:利用基本电路解释三种基本逻辑运算关系2.2更健代教中的化基术公单与(AND&(OR)(NOT)0以A=1表示开关A合上,A=0表示开关A断开以Y表示灯亮,Y=0表示灯不亮教学过程设三种电路的因果关系不同:计:案例教学2: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三种定理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2.4.1代入定理2.4.3对销定开互动题设+应用华例用举式(17)A+BC=(A+B)(A+C)Y=A(B+C)+CD置、教学改YP =(A+ BC)-(C+D)革措施等A+B(CD)=(A+B)(A+CD)=(A+B)(A+C)(A+D)Y=(AB'+C)+D)+CyP=((A+B")·C)-D)C课程思政:1、通过逻辑的概念及逻辑因果关系的讲解,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2、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3、课堂点名采用“雨课堂”APP随机点名,让学生到黑板上做练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设 计: 教学方法及 手段、课堂 互动题设 置、教学改 革措施等 课程回顾:逻辑的概念及补码运算方法 启发式教学: 介绍逻辑代数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理解逻辑的概念 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 1:利用基本电路解释三种基本逻辑运算关系 案例教学 2: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三种定理 课程思政: 1、 通过逻辑的概念及逻辑因果关系的讲解,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 2、 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3、 课堂点名采用“雨课堂”APP 随机点名,让学生到黑板上做练习,体现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 课堂练习:
课堂袜习真模写出下列式子的反演式和对侧式Y=(AB+C)D+E)BY =( B(C+D)(BCD+B(C"+D))Y=(C+(ABY+D)Y=AB+(BC)+(D'+C"E+(B+E))作业:1、掌握三种基本逻辑运算的概念、真值表、运算符号及图形符号2、熟记书P24表2.3.1的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了解书P25表2.3.3的逻辑代数若干常用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逻辑函数的化简3、熟练掌握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及其它们的应用分别写出下列逻辑表达式的反演式及对偶式(手写拍照上传)作业与思考题设置Y, =C+(4'B)'+D'(A+C")Y,=AB+(BC)'+(D+CE+(B+E)")思考题:1、逻辑代数的公式中哪些公式的运算规则和普通代数的运算规则相同?哪些不同?2、代入定理中对代入逻辑式的形式和复杂程度有无限制?3、利用反演定理对给定逻辑式求反时,应如何处理变换的优先顺序和式中所有的非运算符号?课堂氛围好,学生积极互动,整体学习效果良好;学习效果、学生反馈情况好,学习兴趣较浓厚;学生反馈、反思改进措反思:学生课堂练习时间较长,特别是上台做题的学生,说明对知识的掌握不熟练施等改进:提醒学生加强预习工作
作业与 思考题设置 作业: 1、 掌握三种基本逻辑运算的概念、真值表、运算符号及图形符号 2、 熟记书 P24 表 2.3.1 的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了解书 P25 表 2.3.3 的逻辑代数 若干常用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逻辑函数的化简 3、 熟练掌握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及其它们的应用 思考题: 1、逻辑代数的公式中哪些公式的运算规则和普通代数的运算规则相同?哪些不 同? 2、代入定理中对代入逻辑式的形式和复杂程度有无限制? 3、利用反演定理对给定逻辑式求反时,应如何处理变换的优先顺序和式中所有的 非运算符号? 学习效果、 学生反馈、 反思改进措 施等 课堂氛围好,学生积极互动,整体学习效果良好; 学生反馈情况好,学习兴趣较浓厚; 反思:学生课堂练习时间较长,特别是上台做题的学生,说明对知识的掌握不熟练 改进:提醒学生加强预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