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里的人物差不多全是知识分子跟小市民,因 为我不了解工农大众,也不了解巨富商贾官僚,只 有小市民和知识分子比较熟悉。” ·“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小市民知 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者呢?我的回答 是叶绍钧。”一一 茅盾
• “小说里的人物差不多全是知识分子跟小市民,因 为我不了解工农大众,也不了解巨富商贾官僚,只 有小市民和知识分子比较熟悉。” • “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小市民知 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者呢?我的回答 是叶绍钧。”——茅盾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 》 丁聪绘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 》 丁聪 绘
《潘先生在难中》 《潘先生在难中》生动地刻画了处于军阀混战期 间一个猥琐卑怯,随遇而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形象。 ·潘先生是一个小市镇的小学校长,作品除了通过 他的形象反映在旧中国军阀混战的动乱局面下中 小知识分子朝不保夕的生活境遇,更多的是在揭 露、讽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私、卑怯、苟安 的灵魂
《潘先生在难中》 • 《潘先生在难中》生动地刻画了处于军阀混战期 间一个猥琐卑怯,随遇而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形象。 • 潘先生是一个小市镇的小学校长, 作品除了通过 他的形象反映在旧中国军阀混战的动乱局面下中 小知识分子朝不保夕的生活境遇,更多的是在揭 露、讽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私、卑怯、苟安 的灵魂
。 潘先生的灵魂内核是利己主义。这个人物的整个精 神世界只有老婆、孩子和他自己。一事当前,他首先 考虑的是个人的得失和自家的安危。 ·潘先生是不讲政治气节,毫无政治原则和是非观念的, 什么祖国的利益、民族的地位、人民的命运,在他的 心目中统统不占一点位置。 ·小说通过一系列情节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潘先生这 类知识分子“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的可笑 的性格特点。由于潘先生这个人物塑造得成功,使得 这个短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小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灰色的、卑琐的人生的代表作品
• 潘先生的灵魂内核是利己主义。这个人物的整个精 神世界只有老婆、孩子和他自己。一事当前,他首先 考虑的是个人的得失和自家的安危。 • 潘先生是不讲政治气节,毫无政治原则和是非观念的, 什么祖国的利益、民族的地位、人民的命运,在他的 心目中统统不占一点位置。 • 小说通过一系列情节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潘先生这 类知识分子“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的可笑 的性格特点。由于潘先生这个人物塑造得成功,使得 这个短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小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灰色的、卑琐的人生的代表作品
不知几多人心系着的来车居然到了,闷闷的一个车站就一变而 为扰扰的境界。来客的安心,候客者的快意,以及脚夫的小小 发财,我们且都不提。单讲一位从让里来的潘先生。他当火车 没有驶进月台之先,早已安排得十分周妥:他领头,右手提着 个黑漆皮包,左手牵着个七岁的孩子;孩子牵着他哥哥(九岁) ,哥哥又牵着他母亲。潘先生说人多照顾不齐,这么牵着,首 尾一气,犹如一条蛇,什么地方都好钻了。他又屡次叮嘱,教 大家握得紧紧,切勿放手;尚恐大家万一忘了,又屡次摇荡他 的左手,意思是教把这警告打电报一般一站一站递过去。 ·首尾一气诚然不错,可是也不能全然没有弊病。火车将停时, 所有的客人和东西都要涌向车门,潘先生一家的那条蛇就有点 尾大不掉了。他用黑漆皮包做前锋,胸腹部用力向前抵,居然 进展到距车门只两个窗洞的地位。但是他的七岁的孩子还在距 车门四个窗洞的地方,被挤在好些客人和座椅之间,一动不能 动;两臂一前一后,伸得很长,前后的牵引力都很大,似乎快 要把胳臂拉了去的样子。他急得直喊,“啊!我的胳臂!我的 胳臂!
• 不知几多人心系着的来车居然到了,闷闷的一个车站就一变而 为扰扰的境界。来客的安心,候客者的快意,以及脚夫的小小 发财,我们且都不提。单讲一位从让里来的潘先生。他当火车 没有驶进月台之先,早已安排得十分周妥:他领头,右手提着 个黑漆皮包,左手牵着个七岁的孩子;孩子牵着他哥哥(九岁) ,哥哥又牵着他母亲。潘先生说人多照顾不齐,这么牵着,首 尾一气,犹如一条蛇,什么地方都好钻了。他又屡次叮嘱,教 大家握得紧紧,切勿放手;尚恐大家万一忘了,又屡次摇荡他 的左手,意思是教把这警告打电报一般一站一站递过去。 • 首尾一气诚然不错,可是也不能全然没有弊病。火车将停时, 所有的客人和东西都要涌向车门,潘先生一家的那条蛇就有点 尾大不掉了。他用黑漆皮包做前锋,胸腹部用力向前抵,居然 进展到距车门只两个窗洞的地位。但是他的七岁的孩子还在距 车门四个窗洞的地方,被挤在好些客人和座椅之间,一动不能 动;两臂一前一后,伸得很长,前后的牵引力都很大,似乎快 要把胳臂拉了去的样子。他急得直喊,“啊!我的胳臂!我的 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