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281-2015 7.3.3既有建筑屋顶改造前应检测鉴定结构的安全性,应以结构鉴定报告作为设计依据,确定屋顶绿 化类型及种植形式。 7.3.4有檐沟的屋顶应砌筑独立种植挡墙。挡墙距离檐沟边沿不宜小于300mm,总高度不宜大于350mm, 并应高出种植基质50mm。种植挡墙构造见附录图C.2,其基本要求如下: a)挡墙应设置在过滤层之上,以保证屋面的整体有组织排水: b)挡墙与檐沟之间应设置缓冲带,宽度宜大于300mm。 7.3.5屋顶绿化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天沟、檐沟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 7.3.6排(蓄)水层应根据屋顶的水落口位置,进行分区设置和有组织排水。 7.3.7过滤材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7.3.8过滤层应沿种植挡墙向上铺设,与种植基质高度一致。 7.3.9采用种植池种植高大植物时,其基本构造层次见附录图C.3,种植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池内应设置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和过滤层: b)池壁底部应设置排水口或排水管,并应设计有组织排水: ℃)根据种植植物高度,应在池内设置固定植物用的金属预埋件。 7.3.10采用种植容器进行屋顶绿化时,防水层上应设置一道保护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容器应轻便,易搬移,连接点稳固便于组装、维护,抗风揭: b)容器应有组织排水,种植基质厚度应满足植物生存土深的营养需求,不宜小于100mm。 7.4种植基质及植被层设计 7.4.1根据建筑荷载和功能要求及植物种类确定种植基质厚度,种植基质厚度参考见表6。 表6种植基质厚度参考表 植物种类 种植基质 草坪、地被 小灌木 大灌木 小乔木 厚度(mm) ≥100 ≥300 ≥500 ≥600 7.4.2树木定植点与女儿墙的安全距离应大于树高。 7.4.3屋顶绿化乔灌木高度大于2.0m,应采取固定措施。树木地上支撑固定法见附录图C.4,地上牵 引固定法见附录图C.5,地下锚固法见附录图C.6。 7.5细部构造 7.5.1屋顶绿化防水层的设计,其女儿墙的泛水应收口到压顶以下,构造层次图见附录图C.7。 7.5.2屋顶绿化宜采用外排水方式,水落口宜结合缓冲带设置,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C.8。 7.5.3水落口位于绿地内时,水落口上方应设置雨水观察井,并应在周边设置不小于300mm的卵石缓 冲带,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C.9。 7.5.4水落口位于铺装内时,基层应满铺排水板,上设雨篦子,下设过滤网,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C.10。 7.5.5硬质铺装应向水落口处找坡,找坡应符合GB50345中的规定。 7.5.6屋顶女儿墙、周边泛水部位、屋顶檐口部位、变形缝和竖向穿过屋顶的管道周围,应设置缓冲 带,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缓冲带可结合卵石带、园路或排水沟等设置。 7.5.7变形缝的设计应符合GB50345的规定。种植基质应低于变形缝侧墙50mm,变形缝上方不应覆 土种植。 7.5.8屋顶排水沟上可铺设盖板作为园路,侧墙应设置排水孔,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C.11。 7.6设施 8
DB11/T 281—2015 8 7.3.3 既有建筑屋顶改造前应检测鉴定结构的安全性,应以结构鉴定报告作为设计依据,确定屋顶绿 化类型及种植形式。 7.3.4 有檐沟的屋顶应砌筑独立种植挡墙。挡墙距离檐沟边沿不宜小于 300mm,总高度不宜大于 350mm, 并应高出种植基质 50mm。种植挡墙构造见附录图 C.2,其基本要求如下: a)挡墙应设置在过滤层之上,以保证屋面的整体有组织排水; b)挡墙与檐沟之间应设置缓冲带,宽度宜大于 300mm。 7.3.5 屋顶绿化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 2%;天沟、檐沟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 1%。 7.3.6 排(蓄)水层应根据屋顶的水落口位置,进行分区设置和有组织排水。 7.3.7 过滤材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50mm。 7.3.8 过滤层应沿种植挡墙向上铺设,与种植基质高度一致。 7.3.9 采用种植池种植高大植物时,其基本构造层次见附录图 C.3,种植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池内应设置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和过滤层; b)池壁底部应设置排水口或排水管,并应设计有组织排水; c)根据种植植物高度,应在池内设置固定植物用的金属预埋件。 7.3.10 采用种植容器进行屋顶绿化时,防水层上应设置一道保护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容器应轻便,易搬移,连接点稳固便于组装、维护,抗风揭; b)容器应有组织排水,种植基质厚度应满足植物生存土深的营养需求,不宜小于 100mm。 7.4 种植基质及植被层设计 7.4.1 根据建筑荷载和功能要求及植物种类确定种植基质厚度,种植基质厚度参考见表 6。 表6 种植基质厚度参考表 植物种类 种植基质 草坪、地被 小灌木 大灌木 小乔木 厚度(mm) ≥100 ≥300 ≥500 ≥600 7.4.2 树木定植点与女儿墙的安全距离应大于树高。 7.4.3 屋顶绿化乔灌木高度大于 2.0m,应采取固定措施。树木地上支撑固定法见附录图 C.4,地上牵 引固定法见附录图 C.5,地下锚固法见附录图 C.6。 7.5 细部构造 7.5.1 屋顶绿化防水层的设计,其女儿墙的泛水应收口到压顶以下,构造层次图见附录图 C.7。 7.5.2 屋顶绿化宜采用外排水方式,水落口宜结合缓冲带设置,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 C.8。 7.5.3 水落口位于绿地内时,水落口上方应设置雨水观察井,并应在周边设置不小于 300mm 的卵石缓 冲带,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 C.9。 7.5.4 水落口位于铺装内时,基层应满铺排水板,上设雨篦子,下设过滤网,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 C.10。 7.5.5 硬质铺装应向水落口处找坡,找坡应符合 GB 50345 中的规定。 7.5.6 屋顶女儿墙、周边泛水部位、屋顶檐口部位、变形缝和竖向穿过屋顶的管道周围,应设置缓冲 带,其宽度不应小于 300mm。缓冲带可结合卵石带、园路或排水沟等设置。 7.5.7 变形缝的设计应符合 GB 50345 的规定。种植基质应低于变形缝侧墙 50mm,变形缝上方不应覆 土种植。 7.5.8 屋顶排水沟上可铺设盖板作为园路,侧墙应设置排水孔,节点构造图见附录图 C.11。 7.6 设施 学兔兔 www.xuetutu.com
学免免,xuetutc DB11/T281—2015 7.6.1屋顶绿化的设施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电管线等宜铺设在防水层之上: )大面积种植宜采用固定式自动微喷或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并宜设计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小面积种植可设取水点进行人工灌溉: ℃)宜选用体量小、质量轻的小型设施和园林小品。 7.6.2屋顶上应设置导引标识牌,并标注警示标志、出入口、紧急疏散口、水电路由、雨水观察井、 消防设施和水电警示等。 7.6.3屋顶设置花架、园亭等休闲设施时,应采取防风固定措施。 7.6.4屋顶景观水池应设计单独防水和排水构造。 7.6.5屋顶绿化宜根据景观和使用要求,适当选择节能照明电器和设施。 7.6.6屋顶设置太阳能设施时,各类设计的构筑物及植物等不应遮挡太阳能采光设施。 7.6.7在屋顶通风口或其他设备周围进行绿化时应设置装饰性遮挡。 8施工 8.1基本要求 8.1.1屋顶防水和绿化施工应按照施工图及各专业规范程序进行施工。 8.1.2施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明确细部构造和技术要求,并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 术交底。 8.1.3防水材料、排(蓄)水板、种植基质和植物材料等屋顶绿化工程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复 验,并提供检验报告,非本地植物应提供病虫害检疫报告。 8.1.4建筑保温层、找坡(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均应符合GB50345和JGJ155的有关规定。 )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方法应与其耐根穿刺防水材料检测报告相符,并应符合JGJ155中的 相关规定。 b)改性沥青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搭接缝应一次性焊接完成,并溢出5mm~10mm沥青胶封边:高 分子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前应试焊,检查搭接强度,调整工艺参数,必要时应进行表面处理。 8.1.5屋顶绿化施工应在防水工程完毕并通过蓄水试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后续施工不得造成防水层破 坏。 8.1.6施工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屋顶绿化施工材料不得在屋顶集中码放: b)施工中应注意成品保护: c)屋顶周边和预留孔洞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 d)雷、雨、雪和风力4级及以上天气时,屋顶施工应停止: e)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 8.1.7种植基质进场后应避免雨淋,散装种植基质应有防尘措施。 8.1.8进场的植物宜在6小时之内迅速栽植完毕,未栽植完毕的植物应及时喷水保湿,或采取临时假 植措施。 8.2施工流程 8.2.1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屋顶绿化施工流程图见附录图C.12、C.13。 8.3排(蓄)水层和过滤层 9
DB11/T 281—2015 9 7.6.1 屋顶绿化的设施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电管线等宜铺设在防水层之上; b)大面积种植宜采用固定式自动微喷或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并宜设计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小面积种植可设取水点进行人工灌溉; c)宜选用体量小、质量轻的小型设施和园林小品。 7.6.2 屋顶上应设置导引标识牌,并标注警示标志、出入口、紧急疏散口、水电路由、雨水观察井、 消防设施和水电警示等。 7.6.3 屋顶设置花架、园亭等休闲设施时,应采取防风固定措施。 7.6.4 屋顶景观水池应设计单独防水和排水构造。 7.6.5 屋顶绿化宜根据景观和使用要求,适当选择节能照明电器和设施。 7.6.6 屋顶设置太阳能设施时,各类设计的构筑物及植物等不应遮挡太阳能采光设施。 7.6.7 在屋顶通风口或其他设备周围进行绿化时应设置装饰性遮挡。 8 施工 8.1 基本要求 8.1.1 屋顶防水和绿化施工应按照施工图及各专业规范程序进行施工。 8.1.2 施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明确细部构造和技术要求,并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 术交底。 8.1.3 防水材料、排(蓄)水板、种植基质和植物材料等屋顶绿化工程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复 验,并提供检验报告,非本地植物应提供病虫害检疫报告。 8.1.4 建筑保温层、找坡(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均应符合 GB 50345 和 JGJ 155 的有关规定。 a)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方法应与其耐根穿刺防水材料检测报告相符,并应符合 JGJ 155 中的 相关规定。 b)改性沥青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搭接缝应一次性焊接完成,并溢出 5mm~10mm 沥青胶封边;高 分子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前应试焊,检查搭接强度,调整工艺参数,必要时应进行表面处理。 8.1.5 屋顶绿化施工应在防水工程完毕并通过蓄水试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后续施工不得造成防水层破 坏。 8.1.6 施工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屋顶绿化施工材料不得在屋顶集中码放; b)施工中应注意成品保护; c)屋顶周边和预留孔洞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 d)雷、雨、雪和风力 4 级及以上天气时,屋顶施工应停止; e)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 8.1.7 种植基质进场后应避免雨淋,散装种植基质应有防尘措施。 8.1.8 进场的植物宜在 6 小时之内迅速栽植完毕,未栽植完毕的植物应及时喷水保湿,或采取临时假 植措施。 8.2 施工流程 8.2.1 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屋顶绿化施工流程图见附录图 C.12、C.13。 8.3 排(蓄)水层和过滤层 学兔兔 www.xuetu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