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13.1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13.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3.3羧酸衍生物的波谱性质 134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13.5碳酸衍生物 教学要求: (1)了解羧酸衍生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了解羧酸衍生物物理性质及波 谱性质。 (2)掌握羧酸衍生物化学性质和合成方法,掌握亲核加成一消除反应机 理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十四章:β二羰基化合物 (4学时) 教学内容: 14.1酮-烯醇互变异构 142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及其应用 143丙二酸酯的合成及其应用 144 Knoevenagel缩合 14.5 Michael加成 146其他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 教学要求: (1)理解酮-烯醇互变异构的原理。 (2)了解β-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掌握β二羰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掌握 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掌握其他含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十五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8学时) 教学内容 15.1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52胺 15.3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154腈 教学要求 (1)了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睛的结构、制法和 物理性质及波谱性质 (2)掌握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睛的化学性质及其 在合成中的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十六章:杂环化合物 (4学时) 教学内容 16.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62五元杂环化合物 163六元杂环化合物 教学要求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18 教学内容: 13.1 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13.2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3.3 羧酸衍生物的波谱性质 13.4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13.5 碳酸衍生物 教学要求: (1) 了解羧酸衍生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了解羧酸衍生物物理性质及波 谱性质。 (2) 掌握羧酸衍生物化学性质和合成方法,掌握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机 理。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十四章: β-二羰基化合物 ( 4 学时) 教学内容: 14.1 酮-烯醇互变异构 14.2 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及其应用 14.3 丙二酸酯的合成及其应用 14.4 Knoevenagel 缩合 14.5 Michael 加成 14.6 其他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 教学要求: (1) 理解酮-烯醇互变异构的原理。 (2) 了解 β-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掌握 β-二羰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掌握 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 掌握其他含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十五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 8 学时) 教学内容: 15.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15.2 胺 15.3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15.4 腈 教学要求: (1) 了解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睛的结构、制法和 物理性质及波谱性质。 (2) 掌握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睛的化学性质及其 在合成中的应用。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 4 学时) 教学内容: 16.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6.2 五元杂环化合物 16.3 六元杂环化合物 教学要求: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1)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和芳香性。 (2)掌握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常见五元杂环化合物。 (3)掌握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常见相关杂环化合物。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讲授80学时,另外安排《有机化学实验A》64学时独立设课,另行 制定教学大纲。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适度参考课程考勤、完成作业情况及期 中考试成绩。课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与登记,由70%的期末成绩和30%的平时 成绩组成或者期末试卷100%‰。 (1)平时成绩:由课程出勤、作业成绩二部分组成。各部分等比分配平时成 绩,各占课程成绩的15%。课程出勤成绩和作业成绩根据岀勤情况和作业完成质 量评定。 (2)期末成绩:采用百分制试卷、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 五、主要参考教材 [高鸿宾.有机化学(第四版)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邢其毅,徐瑞秋等.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 [3]RT.莫里森,RN.博伊德等.有机化学[M].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 教研组译.科学出版社,1992 [4]王积涛.有机化学(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彦广等.有机化学(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撰写人:姜岚 审核人:李德鹏 课程负责人:姜岚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19 (1) 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和芳香性。 (2) 掌握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常见五元杂环化合物。 (3) 掌握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常见相关杂环化合物。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本课程讲授 80 学时,另外安排《有机化学实验 A》64 学时独立设课,另行 制定教学大纲。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适度参考课程考勤、完成作业情况及期 中考试成绩。课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与登记,由 70%的期末成绩和 30%的平时 成绩组成或者期末试卷 100%。 (1) 平时成绩:由课程出勤、作业成绩二部分组成。各部分等比分配平时成 绩,各占课程成绩的 15%。课程出勤成绩和作业成绩根据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质 量评定。 (2) 期末成绩:采用百分制试卷、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 五、主要参考教材 [1] 高鸿宾.有机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邢其毅,徐瑞秋等.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 [3] R.T. 莫里森,R.N. 博伊德等.有机化学 [M].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 教研组译. 科学出版社,1992。 [4] 王积涛.有机化学(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 王彦广等.有机化学(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撰写人:姜岚 审核人:李德鹏 课程负责人:姜岚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程 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A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64 总学分:2 其中实验学分:2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 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数:9 必做项目数 选做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5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有机化学实验A》是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等相 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环节性基础课程。通过实验使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 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熟悉和正确使用有机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熟悉实验室安全技术 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仪器的安装与拆卸、加热与控温、冷却、搅拌、 萃取、洗涤、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分馏、重结晶、熔点测定、折光率 测定、除水、干燥、升华等基本操作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技能。 本课程内容分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主要注重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 培养,第二学期中的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将更加着重于综合实验技能的训练,培 养学生初步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合成,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技能、有机化合物结 构鉴定方法等。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要求学生自选题目,自主査阅文献、设计合 成路线和硏究内容。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将使学生了解实验步骤设计的方法,掌 握一般实验流程的原则,并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 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1.玻璃仪器: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一套:单口圆底烧瓶,三口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套 管,韦氏分馏柱,直型冷凝管,球型冷凝管,空气冷凝管,接引管,燕尾管,恒 压滴液漏斗,索氏提取器等 非标准玻璃仪器:温度计,布氏漏斗,吸滤瓶、分液漏斗、蒸发皿等 2.仪器设备、工具: 电子秤,具磁力搅拌加热器、阿贝折光仪、熔点仪、油泵,水泵,升降台, 气流烘干器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号/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分实验类实验组 配 型要求|人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20 《有机化学实验 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程 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A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 学 时:64 其中实验学时:64 总 学 分:2 其中实验学分:2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 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数:9 必做项目数:9 选做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5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有机化学实验 A》是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等相 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环节性基础课程。通过实验使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 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熟悉和正确使用有机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熟悉实验室安全技术。 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仪器的安装与拆卸、加热与控温、冷却、搅拌、 萃取、洗涤、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分馏、重结晶、熔点测定、折光率 测定、除水、干燥、升华等基本操作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技能。 本课程内容分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主要注重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 培养,第二学期中的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将更加着重于综合实验技能的训练,培 养学生初步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合成,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技能、有机化合物结 构鉴定方法等。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要求学生自选题目,自主查阅文献、设计合 成路线和研究内容。研究型有机化学实验将使学生了解实验步骤设计的方法,掌 握一般实验流程的原则,并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 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1. 玻璃仪器: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一套:单口圆底烧瓶,三口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套 管,韦氏分馏柱,直型冷凝管,球型冷凝管,空气冷凝管,接引管,燕尾管,恒 压滴液漏斗,索氏提取器等。 非标准玻璃仪器:温度计,布氏漏斗,吸滤瓶、分液漏斗、蒸发皿等。 2.仪器设备、工具: 电子秤,具磁力搅拌加热器、阿贝折光仪、熔点仪、油泵,水泵,升降台, 气流烘干器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分 配 实验类 型 实验 要求 每 组 人 数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基本知识,认领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名称,清洗及保 4 仪器,蒸馏养,掌握蒸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必做验证2 2|环己烯的制备擎据环已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掌握分 馏、蒸馏、液体物质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必做验证2 学习从1-丁醇制1-溴丁烷的反应原理 和方法:掌握回流、分液漏斗的使用及 3|1溴丁烷的制备\萃取原理:掌握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正4×2必做验证2 确测定液体物态的折光率 乙酰苯胺的制学习胺类酰化的反应原理和方法:巩固 备 重结晶、抽滤和熔点测定技术 必做综合2 学习碱催化下 Perkins缩合反应原理, 5|肉桂酸的制备|掌握水蒸汽蒸馏技术,学习固体物质分4×2必做综合2 离提纯的方法、原理和操作技术 6咖啡因的提取掌握茶叶中咖啡因提取方法,升华法纯 必做验证|2 化咖啡因的操作技术 7已二酸的制备学习氧化法制备有机二元羧酸原理和 必做验证2 方法,巩固固体有机物的提纯方法 8/邻二甲酸二学习硫酸催化下酸酐与醇酯化反应原 4×2必做综合2 正丁酯的制备理和操作,掌握减压蒸馏技术 学生需要査找有关文献拟定实验 研究型有机步骤,经指导教师核准后,进行实 5×4 2 化学实验 设计必做 验,写出研究型实验论文 研究型论文做成pt,论文答辩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由实验者本人撰写在规定的专业实验报告格式中,要求实验基本信 息填写完整、清楚;实验内容完整、文理通顺,字迹工整、图表规范、分析详尽、 讨论深刻、符合规范的要求。数据记录要真实可靠,相应表格中数据的小数位要 符合规范要求。学生实验中获取的原始数据,必须填写在报告中指定位置,并由 指导教师当场检査确认签字及注明检査日期。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未 交报告者,该实验项目成绩以零分计。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预习、实验原理、物理 常数、实验流程、实验装置、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思考题等内容。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由实验总成绩和操作考核二部分构成,实验项目成绩占80%,操 作考核成绩占20%。实验总成绩折合后按A、B、C、D、F五级分制网上登记。 实验总战绩为每个实验成绩的加和。每个实验成绩用十分制评定登记于教师 手册。A:实验项目成绩>9分;B:实验项目成绩>8分且<9分;C:实验项目成 绩>7分且<8分;D:实验项目成绩≥6分且<7分;F:实验项目成绩<6分。 每个实验项目成绩由实验预习、操作、报告三部分构成,成绩比例依次20% 40%和40% 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按百分制登记于教师手册 五、主要参考教材 [辛剑等.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21 1 基本知识,认领 仪器,蒸馏 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名称,清洗及保 养,掌握蒸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必做 验证 2 2 环己烯的制备 掌握环己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掌握分 馏、蒸馏、液体物质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4 必做 验证 2 3 1-溴丁烷的制备 学习从 1-丁醇制 1-溴丁烷的反应原理 和方法;掌握回流、分液漏斗的使用及 萃取原理;掌握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正 确测定液体物态的折光率 4×2 必做 验证 2 4 乙酰苯胺的制 备 学习胺类酰化的反应原理和方法;巩固 重结晶、抽滤和熔点测定技术 4 必做 综合 2 5 肉桂酸的制备 学习碱催化下 Perkins 缩合反应原理, 掌握水蒸汽蒸馏技术,学习固体物质分 离提纯的方法、原理和操作技术 4×2 必做 综合 2 6 咖啡因的提取 掌握茶叶中咖啡因提取方法,升华法纯 化咖啡因的操作技术 4 必做 验证 2 7 己二酸的制备 学习氧化法制备有机二元羧酸原理和 方法,巩固固体有机物的提纯方法 4 必做 验证 2 8 邻苯二甲酸二 正丁酯的制备 学习硫酸催化下酸酐与醇酯化反应原 理和操作,掌握减压蒸馏技术 4×2 必做 综合 2 9 研究型有机 化学实验 学生需要查找有关文献拟定实验 步骤,经指导教师核准后,进行实 验,写出研究型实验论文 研究型论文做成 ppt,论文答辩 5×4 4 设计 必做 2 2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由实验者本人撰写在规定的专业实验报告格式中,要求实验基本信 息填写完整、清楚;实验内容完整、文理通顺,字迹工整、图表规范、分析详尽、 讨论深刻、符合规范的要求。数据记录要真实可靠,相应表格中数据的小数位要 符合规范要求。学生实验中获取的原始数据,必须填写在报告中指定位置,并由 指导教师当场检查确认签字及注明检查日期。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未 交报告者,该实验项目成绩以零分计。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预习、实验原理、物理 常数、实验流程、实验装置、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思考题等内容。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由实验总成绩和操作考核二部分构成,实验项目成绩占 80%,操 作考核成绩占 20%。实验总成绩折合后按 A、B、C、D、F 五级分制网上登记。 实验总战绩为每个实验成绩的加和。每个实验成绩用十分制评定登记于教师 手册。A:实验项目成绩≥9 分;B:实验项目成绩≥8 分且<9 分;C:实验项目成 绩≥7 分且<8 分;D:实验项目成绩≥6 分且<7 分;F:实验项目成绩<6 分。 每个实验项目成绩由实验预习、操作、报告三部分构成,成绩比例依次 20%、 40%和 40%。 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按百分制登记于教师手册。 五、主要参考教材 [1] 辛剑等.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2]大连大学有机教研室.有机化学实验补充讲义(自编),2009年 [3]罗一鸣,唐瑞仁.有机化学实验与指导[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4]王清廉等.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马沛生主编.有机化合物实验物性数据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 撰写人:姜岚 审核人:李德鹏 课程负责人:李德鹏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22 [2] 大连大学有机教研室.有机化学实验补充讲义(自编),2009 年. [3] 罗一鸣, 唐瑞仁.有机化学实验与指导[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 王清廉等.有机化学实验(第 3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 马沛生主编. 有机化合物实验物性数据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 撰写人:姜岚 审核人:李德鹏 课程负责人:李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