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 Instrument Analytical Chemistry B 总学时:32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0 学分:3.0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无机化学、高等数学及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医学检验、中药、制药、髙分子材 料、环境工程等专业 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基础教研室 、课程简介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用特定的仪器进行结 构、性质及成分含量分析的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以成分分析为重点的光分析、 电分析和色谱分析等基础仪器分析方法 在仪器分析教学中应遵循“广而新”的原则,使学生了解仪器分析这一领域的 较全面的知识;基本掌握常用仪器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应用特点 并仪器发展的新方向及新动态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具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适宜的研究与测试 方法或手段的能力,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0章绪论 1学时) 教学内容 0.1仪器分析的内容和分类 02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0.3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4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方法 教学要求: (1)概括介绍仪器分析的内容、分类、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2)重点介绍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一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1学时) 教学内容 1.1电磁辐射和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 12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光谱法与非光谱法,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 13光谱分析仪器:辐射源、分光系统、辐射的检测 14光谱分析法的发展状况 教学要求: (1)了解光学分析法进展,了解电磁辐射的性质和电磁波谱区,光辐射与物 质的相互作用。 (2)了解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特点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23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Instrument Analytical Chemistry B 总 学 时:32 讲授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 分:3.0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无机化学、高等数学及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医学检验、中药、制药、高分子材 料、环境工程等专业 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基础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用特定的仪器进行结 构、性质及成分含量分析的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以成分分析为重点的光分析、 电分析和色谱分析等基础仪器分析方法。 在仪器分析教学中应遵循“广而新”的原则,使学生了解仪器分析这一领域的 较全面的知识;基本掌握常用仪器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应用特点; 并仪器发展的新方向及新动态。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具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适宜的研究与测试 方法或手段的能力,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 0章 绪论 ( 1 学时) 教学内容: 0.1 仪器分析的内容和分类 0.2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0.3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0.4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方法 教学要求: (1) 概括介绍仪器分析的内容、分类、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2) 重点介绍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一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 1 学时) 教学内容: 1.1 电磁辐射和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 1.2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光谱法与非光谱法,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 1.3 光谱分析仪器:辐射源、分光系统、辐射的检测 1.4 光谱分析法的发展状况 教学要求: (1) 了解光学分析法进展,了解电磁辐射的性质和电磁波谱区,光辐射与物 质的相互作用。 (2) 了解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特点。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第二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学时) 教学内容 2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2紫外分光光度计 23紫外吸收光谱的定性、定量方法 24紫外光谱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和特性,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常用吸收带 及溶剂对电子跃迁的影响 (2)熟悉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光学原理和操作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三章:原子吸收光谱 (6学时) 教学内容 3.1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 3.2原子化方法及其机理 3.3原子吸收光谱仪 34干拢效应及抑制方法 3.5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原子吸收法分析过程、基本原理、定量方法 (2)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类型、主要部件作用及其性能 (3)熟悉干扰产生原因及其抑制方法及最佳测试条件的选择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四章:分子荧光分析法 (2学时) 教学内容 41荧光、磷光光谱法的原理 42荧光仪器 43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44荧光分光光度计结构和荧光分析新技术简介 教学要求: (1)掌握荧光分析的原理和定量方法。 (2)熟悉荧光分光光度计结构,主要部件,光学原理及使用 (3)掌握测定条件的选择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五章:电位分析法 (6学时) 教学内容 51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52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 53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 54定量分析方法 55离子选择电极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熟悉离子选择电极的主要类型,特点。 (2)掌握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测量误差的来源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24 第二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4 学时) 教学内容: 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2 紫外分光光度计 2.3 紫外吸收光谱的定性、定量方法 2.4 紫外光谱应用 教学要求: (1) 掌握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和特性,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常用吸收带 及溶剂对电子跃迁的影响 (2) 熟悉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光学原理和操作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三章:原子吸收光谱 ( 6 学时) 教学内容: 3.1 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 3.2 原子化方法及其机理 3.3 原子吸收光谱仪 3.4 干拢效应及抑制方法 3.5 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 (1) 掌握原子吸收法分析过程、基本原理、定量方法 (2) 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类型、主要部件作用及其性能 (3) 熟悉干扰产生原因及其抑制方法及最佳测试条件的选择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四章:分子荧光分析法 ( 2 学时) 教学内容: 4.1 荧光、磷光光谱法的原理 4.2 荧光仪器 4.3 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4.4 荧光分光光度计结构和荧光分析新技术简介 教学要求: (1) 掌握荧光分析的原理和定量方法。 (2) 熟悉荧光分光光度计结构,主要部件,光学原理及使用。 (3) 掌握测定条件的选择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五章:电位分析法 ( 6 学时) 教学内容: 5.1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5.2 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及响应机理 5.3 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 5.4 定量分析方法 5.5 离子选择电极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要求: (1) 掌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熟悉离子选择电极的主要类型,特点。 (2) 掌握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测量误差的来源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3)掌握电位滴定法的原理,特点、终点的确定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六章: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2学时) 教学内容 61电解分析法的原理 62电解分析法及其应用 63库仑分析法 教学要求 (1)学生掌握电解分析原理 (2)掌握库仑分析的基本原理。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七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4学时) 教学内容 7.1色谱分析法的概念、色谱法的分类和发展 72色谱过程、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 73各类色谱的分离机制 74色谱基本理论 7.5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色谱法的有关概念(术语)和各种参数的计算公式 (2)了解色谱法的分类及色谱法的发展。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八章:气相色谱法 (4学时) 教学内容: 81气相色谱仪 82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 83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84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气相色谱仪的构造及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九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2学时) 教学内容: 9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92高效液相色谱仪 93分离方法的选择;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液相色谱仪的构造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适度参考课程考勤、完成作业情况。课 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与登记,由80%的期末成绩和20%的平时成绩组成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25 (3) 掌握电位滴定法的原理,特点、终点的确定。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六章: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2 学时) 教学内容: 6.1 电解分析法的原理 6.2 电解分析法及其应用 6.3 库仑分析法 教学要求: (1) 学生掌握电解分析原理 (2) 掌握库仑分析的基本原理。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七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 4 学时) 教学内容: 7.1 色谱分析法的概念、色谱法的分类和发展; 7.2 色谱过程、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概念 7.3 各类色谱的分离机制 7.4 色谱基本理论 7.5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 (1) 掌握色谱法的有关概念(术语)和各种参数的计算公式 (2) 了解色谱法的分类及色谱法的发展。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八章:气相色谱法 ( 4 学时) 教学内容: 8.1 气相色谱仪 8.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 8.3 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8.4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 教学要求: (1) 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构造及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九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 2 学时) 教学内容: 9.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9.2 高效液相色谱仪 9.3 分离方法的选择;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 (1) 掌握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 了解液相色谱仪的构造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适度参考课程考勤、完成作业情况。课 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与登记,由 80%的期末成绩和 20%的平时成绩组成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1)平时成绩占20%。在期末考试前学生提交本课程总结,该总结内容占 平时成绩的50%,作业和出勤各占平时成绩的25%目的是促进学生们 更好地自主学习。 (2)期末成绩:采用百分制试卷、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 四、主要参考教材 []李发美等.分析化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朱明华编.仪器分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武汉大学化学系编.仪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张正奇等.分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撰写人:郭明 审核人:李英敏 课程负责人:李英敏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26 (1)平时成绩占 20%。在期末考试前学生提交本课程总结,该总结内容占 平时成绩的 50%,作业和出勤各占平时成绩的 25%。目的是促进学生们 更好地自主学习。 (2)期末成绩:采用百分制试卷、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 四、主要参考教材 [1] 李发美等.分析化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朱明华编.仪器分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武汉大学化学系编.仪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张正奇等.分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撰写人:郭明 审核人:李英敏 课程负责人:李英敏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程 英文名称: Instrument 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学时:32 其中实验学时:32 总学分:1.0 其中实验学分:1.0 适用专业: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化工 工艺,高分子材料等 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院基础教硏室 实验项目数:8 必做项目数:8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掌握进行《仪器分析》实验的有关知识和实验技能 2.掌握基本的仪器分析方法及分析数据的处理手段,经过系统地必要理论 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养成分析工作 整洁、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初步能力。 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1.PHS-2型酸度计 2.721分光光度计 3.751紫外分光光度计 4.SYG-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5.102气相色谱仪 6. Waters600液相色谱仪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实验实验每组 号名称 分配类型要求人数 溶液中碘和 验证必做|3-4 氯的连续滴 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和碘和氯的连 续滴定方法 验证必做|34 水中微量氟 的测定 掌握氟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紫外分光光 度法测定苯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实 验证|必做|3-4 验方法 分光光度法熟悉分光光度计仪器结构掌握检测方 验证必做|34 测定铁 验证必做|34 醇系物的气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方 相色谱分析法
大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大纲 27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程 英文名称:Instrument 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性质:必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 总 学 时:32 其中实验学时:32 总 学 分:1.0 其中实验学分:1.0 适用专业: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化工 工艺,高分子材料等 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院基础教研室 实验项目数:8 必做项目数:8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 通过实验掌握进行《仪器分析》实验的有关知识和实验技能。 2. 掌握基本的仪器分析方法及分析数据的处理手段,经过系统地必要理论 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养成分析工作 整洁、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初步能力。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1. PHS-2 型酸度计 2. 721 分光光度计 3. 751 紫外分光光度计 4. SYG-9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5. 102 气相色谱仪 6. Waters 600 液相色谱仪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实验项目 名 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每组 人数 1 溶液中碘和 氯的连续滴 定 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和碘和氯的连 续滴定方法 4 验证 必做 3-4 2 水中微量氟 的测定 掌握氟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4 验证 必做 3-4 3 紫外分光光 度法测定苯 酚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实 验方法 4 验证 必做 3-4 4 分光光度法 测定铁 熟悉分光光度计仪器结构掌握检测方 法 4 验证 必做 3-4 5 醇系物的气 相色谱分析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方 法 4 验证 必做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