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2.2.3天山火山岩区 天山岩区在震旦纪和早古生代时期,仅见有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火山岩,尤以志留纪最 发育 奥陶纪火山岩仅见于博罗科努岩带的尼勒克县乌拉斯台北部和额尔宾山岩带的硫磺 山中一上奥陶统,下部以中基性火山碎屑岩为主,上部以中性、中酸性熔岩为主。 志留纪火山岩分布较广。哈尔克岩带的早、中志留世火山岩主要为石英钠长斑岩、罪 细赶岩等酸性熔岩,少昂火碎屑岩。在四音布色点北,上志留统为杏一状安岩、安 凝灰岩与正常沉积的粉砂 泥质岩、 灰岩呈不均匀互层,其熔 岩在上部层位特别发育。在哈尔克山南坡及科克铁盖达坂一带,中-晚志留世玄武安山岩、 安山岩、辉绿岩及玄武安山质角砾熔岩、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凝灰砂岩等呈韵律式堆积。 其下部层位火山碎屑岩居多,上部层位以熔岩为主,少有正常沉积岩夹层。 博罗科努岩带的晚志留世火山岩分布较广,其中阿拉散地区层字自下而上为:块状品 屑凝灰岩、块状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杏仁状橄榄玄武岩、玄武玻璃质凝灰岩、变质酸 性凝灰岩等 阔库拉岩带仅西部乌鲁克恰提北及吐尔尕特一带,上志留统下部砂页岩中夹有极少量 中性火山岩。 2.2.4塔里木火山岩区 塔里木火山岩区的震旦纪和早古生代火山岩,仅在库鲁克塔格、阿尔金及柯坪岩带零 星分布。 1.展且纪火山岩 库鲁克塔格岩带的早震旦世火山岩见于贝义西组下部。其下部为玄武质火山角砾岩 蚀变玄武岩、安山质熔结凝灰岩,中部为安山岩、霏细岩、流纹岩,上部为中性、酸性凝 灰岩、凝灰质砂岩,与正常陆源碎屑岩互层,偶尔可见厚度不大的杏仁状玄武岩。其火山 活动中心往往位于东西向与北东向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 柯坪岩带的早震旦世火山岩,仅在东部的巧恩布拉克组下部有玄武质及流纹质凝灰岩 产出 晚震旦世火山岩主要见于库鲁克塔格岩带的扎摩克提组及水泉组,为玄武岩、辉绿岩 等基性熔岩,岩性较单一。仅莫钦库都克(喷发中心)附近,有少量黑色玄武质集块岩。 2.寒武纪火山岩 寒武纪火山岩仅见于库鲁克塔格岩带的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中部。一般岩性为中 基性的安山岩、玄武安山岩、辉绿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集块岩 凝灰岩等 在西大山 南坡厚度达517m,其中熔岩214加:在汉格尔乔克地区,下部为安山岩夹硅质岩,上部为 杏仁状辉绿岩,累计厚度297m:莫钦布拉克地区主要为辉绿岩、安山玄武岩:在提盖不拉 大黄山北坡,下部为变玄武岩,中部为辉绿岩,上部为墨绿色玄武岩:兴地塔格为黄绿色 杏仁状安山岩:莫钦库都克地区为玄武安山岩夹凝灰岩,苏盖特布拉克为黄绿色沉凝灰岩: 康王库都克为灰绿色安山岩东部的努古斯布拉克附近为安山岩:图兹雷克东南部为少量的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夹层。 3.奥陶纪火山岩 阿尔金岩带拉配泉地区的中晚奥陶世火山岩为基性、中酸性玄武岩、石英安山岩、英 27
第 2 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27 2.2.3 天山火山岩区 天山岩区在震旦纪和早古生代时期,仅见有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火山岩,尤以志留纪最 发育。 奥陶纪火山岩仅见于博罗科努岩带的尼勒克县乌拉斯台北部和额尔宾山岩带的硫磺 山中—上奥陶统,下部以中基性火山碎屑岩为主,上部以中性、中酸性熔岩为主。 志留纪火山岩分布较广。哈尔克岩带的早、中志留世火山岩主要为石英钠长斑岩、霏 细斑岩等酸性熔岩,少量火山碎屑岩。在巴音布鲁克北,上志留统为杏仁状安山岩、安山 岩及火山碎屑岩、凝灰岩与正常沉积的粉砂—细砂岩、泥质岩、灰岩呈不均匀互层,其熔 岩在上部层位特别发育。在哈尔克山南坡及科克铁盖达坂一带,中-晚志留世玄武安山岩、 安山岩、辉绿岩及玄武安山质角砾熔岩、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凝灰砂岩等呈韵律式堆积。 其下部层位火山碎屑岩居多,上部层位以熔岩为主,少有正常沉积岩夹层。 博罗科努岩带的晚志留世火山岩分布较广,其中阿拉散地区层序自下而上为:块状晶 屑凝灰岩、块状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杏仁状橄榄玄武岩、玄武玻璃质凝灰岩、变质酸 性凝灰岩等。 阔库拉岩带仅西部乌鲁克恰提北及吐尔尕特一带,上志留统下部砂页岩中夹有极少量 中性火山岩。 2.2.4 塔里木火山岩区 塔里木火山岩区的震旦纪和早古生代火山岩,仅在库鲁克塔格、阿尔金及柯坪岩带零 星分布。 1.震旦纪火山岩 库鲁克塔格岩带的早震旦世火山岩见于贝义西组下部。其下部为玄武质火山角砾岩, 蚀变玄武岩、安山质熔结凝灰岩,中部为安山岩、霏细岩、流纹岩,上部为中性、酸性凝 灰岩、凝灰质砂岩,与正常陆源碎屑岩互层,偶尔可见厚度不大的杏仁状玄武岩。其火山 活动中心往往位于东西向与北东向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 柯坪岩带的早震旦世火山岩,仅在东部的巧恩布拉克组下部有玄武质及流纹质凝灰岩 产出。 晚震旦世火山岩主要见于库鲁克塔格岩带的扎摩克提组及水泉组,为玄武岩、辉绿岩 等基性熔岩,岩性较单一。仅莫钦库都克(喷发中心)附近,有少量黑色玄武质集块岩。 2.寒武纪火山岩 寒武纪火山岩仅见于库鲁克塔格岩带的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中部。一般岩性为中、 基性的安山岩、玄武安山岩、辉绿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集块岩、凝灰岩等。在西大山 南坡厚度达 517m,其中熔岩 214m;在汉格尔乔克地区,下部为安山岩夹硅质岩,上部为 杏仁状辉绿岩,累计厚度 297m;莫钦布拉克地区主要为辉绿岩、安山玄武岩;在提盖不拉 大黄山北坡,下部为变玄武岩,中部为辉绿岩,上部为墨绿色玄武岩;兴地塔格为黄绿色 杏仁状安山岩;莫钦库都克地区为玄武安山岩夹凝灰岩,苏盖特布拉克为黄绿色沉凝灰岩; 康王库都克为灰绿色安山岩东部的努古斯布拉克附近为安山岩;图兹雷克东南部为少量的 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夹层。 3.奥陶纪火山岩 阿尔金岩带拉配泉地区的中晚奥陶世火山岩为基性、中酸性玄武岩、石英安山岩、英
第2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安岩、流纹岩、石英粗面岩、碱长流纹岩等。下部层位以中基性熔岩为主,向上为中酸性 熔岩、碱长流纹岩、碱长粗面岩、石英粗面岩等。火山岩枕状构造发有,具有裂隙-中心 式水下火山喷发的特征。 库鲁克塔格岩带喀瓦布拉克附近的晚奥陶-早志留世地层中夹有少量凝灰质硅质岩、 晶屑岩屑凝灰岩或中酸性熔岩。 4.志留纪火山岩 仅在库鲁克塔格岩带阿克布拉克附近的早志留世地层中夹有少量凝灰砂岩、凝灰质粉 砂岩及石英斑岩。 2.2.5昆仑及喀喇昆仑山火山岩区 昆仑和喀喇昆仑山两个岩区的震且纪和早古生代火山岩,仅出现于中-晚奥陶世和早 志留世,并局限于祁曼塔格、滩间山和甜水海一带。 1.中-晚奥胸世火山岩 喀喇昆仑山岩区甜水海岩带,中奥陶统那克十七江干群的火山岩,主要岩性为杏仁状 玄武岩、安山岩、石英霏细斑岩等,呈夹层或透镜体状夹于海相正常沉积岩中。其中石英 霏细斑岩分布较广,玄武岩偶尔可见枕状构造 昆仑山岩区祁漫塔格开 山两个名 的中-晚奥陶世火山岩属中-上奥陶统铁石达 斯群,下部层位岩性为橄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安山质凝灰熔岩、流 纹质熔岩、品屑岩屑凝灰岩等,呈厚层及透镜状夹于正常沉积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中, 层位很不稳定:中部层位以安山质英安岩、辉石安山岩、安山质英安岩为主,偶尔夹有霏 细斑岩、流纹岩及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呈巨厚层状:上部层位自下而上为玄武岩、安山质 玄武岩与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互层,辉石安山岩夹石英斑岩,巨厚层状辉石安山岩 志留世火山岩 早志留世的火山岩仅出露于喀喇昆仑岩区甜水海岩带,层位相当下志留统温泉沟组 岩石为杏仁状透闪石化玄武岩、蚀变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英安岩、钠长斑岩、石英斑 岩等。其中玄武岩类和石英斑岩、钠长斑岩类出现较多。玄武岩类伴于同成分的火山角砾 岩夹于灰岩及正常沉积的细碎屑岩中;石英斑岩、钠长斑岩等常呈团块-透镜状,分布零 星,规模不大。 2.3晚古生代火山岩 晚古生代,尤其泥盆纪和石炭纪,是新疆火山岩最发育的时期。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 准噶尔岩区,其次是天山和阿尔泰岩区,塔里木、昆仑和喀喇昆仑岩区较少(图2一2)。 2.3.1阿尔泰火山岩区 阿尔泰岩区的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于红山嘴和富蕴两个岩带,以泥盆纪和石炭纪的为 主, 二叠纪的很少」 1.泥盆纪火山岩
第 2 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28 安岩、流纹岩、石英粗面岩、碱长流纹岩等。下部层位以中基性熔岩为主,向上为中酸性 熔岩、碱长流纹岩、碱长粗面岩、石英粗面岩等。火山岩枕状构造发育,具有裂隙-中心 式水下火山喷发的特征。 库鲁克塔格岩带喀瓦布拉克附近的晚奥陶-早志留世地层中夹有少量凝灰质硅质岩、 晶屑岩屑凝灰岩或中酸性熔岩。 4.志留纪火山岩 仅在库鲁克塔格岩带阿克布拉克附近的早志留世地层中夹有少量凝灰砂岩、凝灰质粉 砂岩及石英斑岩。 2.2.5 昆仑及喀喇昆仑山火山岩区 昆仑和喀喇昆仑山两个岩区的震且纪和早古生代火山岩,仅出现于中-晚奥陶世和早 志留世,并局限于祁曼塔格、滩间山和甜水海一带。 1.中-晚奥陶世火山岩 喀喇昆仑山岩区甜水海岩带,中奥陶统那克十七江干群的火山岩,主要岩性为杏仁状 玄武岩、安山岩、石英霏细斑岩等,呈夹层或透镜体状夹于海相正常沉积岩中。其中石英 霏细斑岩分布较广,玄武岩偶尔可见枕状构造。 昆仑山岩区祁漫塔格和滩间山两个岩带的中-晚奥陶世火山岩属中-上奥陶统铁石达 斯群,下部层位岩性为橄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安山质凝灰熔岩、流 纹质熔岩、晶屑岩屑凝灰岩等,呈厚层及透镜状夹于正常沉积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中, 层位很不稳定;中部层位以安山质英安岩、辉石安山岩、安山质英安岩为主,偶尔夹有霏 细斑岩、流纹岩及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呈巨厚层状;上部层位自下而上为玄武岩、安山质 玄武岩与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互层,辉石安山岩夹石英斑岩,巨厚层状辉石安山岩。 2.早志留世火山岩 早志留世的火山岩仅出露于喀喇昆仑岩区甜水海岩带,层位相当下志留统温泉沟组。 岩石为杏仁状透闪石化玄武岩、蚀变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英安岩、钠长斑岩、石英斑 岩等。其中玄武岩类和石英斑岩、钠长斑岩类出现较多。玄武岩类伴于同成分的火山角砾 岩夹于灰岩及正常沉积的细碎屑岩中;石英斑岩、钠长斑岩等常呈团块-透镜状,分布零 星,规模不大。 2.3 晚古生代火山岩 晚古生代,尤其泥盆纪和石炭纪,是新疆火山岩最发育的时期。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 准噶尔岩区,其次是天山和阿尔泰岩区,塔里木、昆仑和喀喇昆仑岩区较少(图 2-2)。 2.3.1 阿尔泰火山岩区 阿尔泰岩区的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于红山嘴和富蕴两个岩带,以泥盆纪和石炭纪的为 主,二叠纪的很少。 1.泥盆纪火山岩
第2章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富蕴岩带的早泥盆世火山岩,见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的中、下部,为石英钠长斑岩、 石英斑岩 变质流纹岩、石英角斑岩、角斑岩、变质安山岩、火山角砾岩、火 山灰凝灰岩、变质中酸性凝灰岩夹集块岩等。主要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其次为 角斑岩-石英角赛岩组合。火山岩厚度5002500m,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比为1:1-4:1。阿 巴宫-富蕴一带的火山岩已变质为残斑变岩、片岩、混合岩等。 富蕴岩带的中泥盆世的火山岩属中泥盆统阿勒泰组。下部为浅变质霏细斑岩、流纹岩 石英钠长斑岩及安山质-流纹质凝灰岩,中部为变质英安岩、霏细斑岩夹凝灰岩,上部为 安山岩、杏仁状玄武岩 玄武岩、辉绿岩及其凝灰岩等。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 般厚度200-1000血。火山熔岩发育,火山碎屑岩往往呈夹层。 红山嘴岩带的中上泥盆统忙代恰群的下部发育有一套火山岩,其下部为杏仁状安山 问二起常 是0e0 图2一2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略图(据新疆区域地质志,1993,略做修) 岩、安山岩,中部为流纹质英安岩,上部为安山岩。为安山岩-英安岩组合,厚度可达1000m 主要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很少。 2.石炭纪火山岩 红山嘴岩带的早石炭世火山岩,属下石炭统红山嘴组中下部。下部为石英钠长斑岩、 石英斑岩、英安岩,上部为杏仁状安山岩、辉石安山岩、石英钠长斑岩及晶屑火山灰凝灰 岩,总厚度约为2000。富蕴岩带哈巴河县西北的早石炭世火山岩为石英钠长斑岩、石英 斑岩、安山岩、凝灰熔岩、凝灰岩 集块岩等 厚度500-1000m。这两个岩带的早石炭世 火山岩均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以喷溢相岩石为主,爆发相岩石较少
第 2 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29 富蕴岩带的早泥盆世火山岩,见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的中、下部,为石英钠长斑岩、 霏细斑岩、石英斑岩、变质流纹岩、石英角斑岩、角斑岩、变质安山岩、火山角砾岩、火 山灰凝灰岩、变质中酸性凝灰岩夹集块岩等。主要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其次为 角斑岩-石英角斑岩组合。火山岩厚度 500-2500m,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比为 1:1-4:1。阿 巴宫-富蕴一带的火山岩已变质为残斑变岩、片岩、混合岩等。 富蕴岩带的中泥盆世的火山岩属中泥盆统阿勒泰组。下部为浅变质霏细斑岩、流纹岩、 石英钠长斑岩及安山质-流纹质凝灰岩,中部为变质英安岩、霏细斑岩夹凝灰岩,上部为 安山岩、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岩、辉绿岩及其凝灰岩等。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 一般厚度 200-1000m。火山熔岩发育,火山碎屑岩往往呈夹层。 红山嘴岩带的中上泥盆统忙代恰群的下部发育有一套火山岩,其下部为杏仁状安山 图 2-2 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略图(据新疆区域地质志,1993,略做修改) 岩、安山岩,中部为流纹质英安岩,上部为安山岩。为安山岩-英安岩组合,厚度可达 1000m, 主要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很少。 2.石炭纪火山岩 红山嘴岩带的早石炭世火山岩,属下石炭统红山嘴组中下部。下部为石英钠长斑岩、 石英斑岩、英安岩,上部为杏仁状安山岩、辉石安山岩、石英钠长斑岩及晶屑火山灰凝灰 岩,总厚度约为 2000m。富蕴岩带哈巴河县西北的早石炭世火山岩为石英钠长斑岩、石英 斑岩、安山岩、凝灰熔岩、凝灰岩、集块岩等,厚度 500-1000m。这两个岩带的早石炭世 火山岩均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以喷溢相岩石为主,爆发相岩石较少
第2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晚石炭世火山岩,仅分布于富蕴岩带的锡泊渡一带,属上石炭统喀拉额尔齐斯组中下 部。下部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灰凝灰岩,上部为霏细岩、石英斑岩、 罪细质凝灰熔岩、品屑凝灰岩和蚀变辉绿岩,总厚度200-500m。为玄武岩一安山岩一流纹 岩组合 3.早二叠世火山岩 二叠世的火山岩仅在富蕴岩带的富蕴县库尔提南和青河县哈拉乔拉等地有少量分 布,出露面积均小于1km,属于受新裂交汇部位控制的中心式火山喷发产物,在库尔提南 下部为火山角砾岩,中部为杏仁状斜长玢岩、玄武岩,上部为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哈拉乔 拉一带,下都为橄友武岩 气孔状橄榄玄武岩,上部为杏仁状橄榄玄武岩。它们均是以 喷溢相岩石为主的陆相火山岩 2.3.2准噶尔火山岩区 准噶尔岩区的晚古生代火山岩,以泥盆纪和石炭纪的为主,二叠纪的相对较少,它 们遍及准噶尔岩区各个岩带,是新疆晚古生代火山活动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火山岩分布 最产的岩风 1泥盆组火岩 1 寒米斯 带下部为酸-中性晶屑岩屑凝灰岩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夹杏仁状安山 沉凝灰岩。属以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组合。沙尔布尔提山和 加依尔岩带东部的下泥盆统为阿苏山组和托让格库都克组的火山岩:下部为安山质-流纹 质晶屑岩屑凝灰岩、火山灰沉凝灰岩夹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中部为杏仁状玄武岩 岩屑晶屑凝灰岩 上部 山灰凝灰岩 沉凝灰岩夹安山岩,为 名武岩-安山岩一 。喀拉麦里岩带和北塔 山岩带西南部厚度<100血,以凝灰岩类为主。岩区南部下泥盆统大南湖组的火山岩, 为霏细岩、罪细斑岩夹辉绿玢岩及火山角砾岩,上部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岩、安山岩、 霏细岩及其疑灰岩,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比,哈尔力克山为10: 大南湖为1:2。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哈尔力克山南部有细碧岩-石英角斑 准噶尔岩区的早泥 世火 !活动主要为海相裂隙 心式。 哈尔力克山南部的基 性火山岩具枕状构造 并有硅质岩夹层。 (2)中泥盆世的火山岩,一般下部为杏仁状安山岩、英安岩夹流纹岩及其晶屑岩屑凝 灰岩、火山灰凝灰岩、沉凝灰岩,中部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岩、辉绿岩、辉绿玢岩、杏 仁状安山岩、安山岩及其凝灰熔岩、角砾凝灰熔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夹硅质岩,上部 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石英斑岩及火山角砾岩、火山灰凝灰岩。火山岩的厚度以赛 水斯台岩带 天,达 武岩-安山岩-英安岩 流纹岩 组合 俗岩与 火山碎屑岩 比为1:1至2:1。 巴尔鲁克山和加依尔山夹有与该期火山作用有成因联系的赤铁矿和 锰矿层或透镜体。岩区东部中泥盆统北塔山组,温都尔喀拉组和乌尔苏组的火山岩,底部 为安山岩、英安岩、罪细斑岩及其凝灰岩:下部为杏仁状玄武岩、橄榄玄武岩、辉绿岩 辉绿玢岩、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夹集块岩:中部为中-酸性火山角砾岩、 凝灰岩、沉凝灰岩夹安山岩、辉绿岩、辉绿玢岩:上部为流纹岩、霏细岩、霏细斑岩、英 安岩和中-酸性火山灰 凝水若、沉凝火石 为玄武岩安山岩 流纹岩组合,以爆发相的火山 碎屑岩为主,尤其凝灰岩类更多,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比为1:2至1:3。岩区南部依连哈 比尔尕山的中泥盆统拜辛德组火山岩,下部为中基性熔岩夹酸性熔岩:中部为基性,中基
第 2 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30 晚石炭世火山岩,仅分布于富蕴岩带的锡泊渡一带,属上石炭统喀拉额尔齐斯组中下 部。下部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灰凝灰岩,上部为霏细岩、石英斑岩、 霏细质凝灰熔岩、晶屑凝灰岩和蚀变辉绿岩,总厚度 200-500m。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 岩组合。 3.早二叠世火山岩 早二叠世的火山岩仅在富蕴岩带的富蕴县库尔提南和青河县哈拉乔拉等地有少量分 布,出露面积均小于 1km2,属于受断裂交汇部位控制的中心式火山喷发产物,在库尔提南, 下部为火山角砾岩,中部为杏仁状斜长玢岩、玄武岩,上部为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哈拉乔 拉一带,下部为橄榄玄武岩、气孔状橄榄玄武岩,上部为杏仁状橄榄玄武岩。它们均是以 喷溢相岩石为主的陆相火山岩。 2.3.2 准噶尔火山岩区 准噶尔岩区的晚古生代火山岩,以泥盆纪和石炭纪的为主,二叠纪的相对较少,它 们遍及准噶尔岩区各个岩带,是新疆晚古生代火山活动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火山岩分布 最广的岩区。 1.泥盆纪火山岩 (1)赛米斯台岩带下部为酸-中性晶屑岩屑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夹杏仁状安山 岩,中部为基性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及火山角砾岩夹玄武岩、安山岩,上部为凝灰岩、 沉凝灰岩。属以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组合。沙尔布尔提山和 加依尔岩带东部的下泥盆统为阿苏山组和托让格库都克组的火山岩;下部为安山质-流纹 质晶屑岩屑凝灰岩、火山灰沉凝灰岩夹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中部为杏仁状玄武岩、 玄武岩、杏仁状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和安山质-英安质凝灰岩、岩屑晶屑凝灰岩;上部为 火山灰凝灰岩、沉凝灰岩夹安山岩,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喀拉麦里岩带和北塔 山岩带西南部厚度<100m,以凝灰岩类为主。岩区南部下泥盆统大南湖组的火山岩,下部 为霏细岩、霏细斑岩夹辉绿玢岩及火山角砾岩,上部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岩、安山岩、 霏细岩及其凝灰岩,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比,哈尔力克山为 10:1, 大南湖为 1:2。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哈尔力克山南部有细碧岩-石英角斑 岩组合。准噶尔岩区的早泥盆世火山活动主要为海相裂隙-中心式。哈尔力克山南部的基 性火山岩具枕状构造,并有硅质岩夹层。 (2)中泥盆世的火山岩,一般下部为杏仁状安山岩、英安岩夹流纹岩及其晶屑岩屑凝 灰岩、火山灰凝灰岩、沉凝灰岩,中部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岩、辉绿岩、辉绿玢岩、杏 仁状安山岩、安山岩及其凝灰熔岩、角砾凝灰熔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夹硅质岩,上部 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石英斑岩及火山角砾岩、火山灰凝灰岩。火山岩的厚度以赛 米斯台岩带最大,达 2800m,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 比为 1:1 至 2:1。巴尔鲁克山和加依尔山夹有与该期火山作用有成因联系的赤铁矿和铁 锰矿层或透镜体。岩区东部中泥盆统北塔山组,温都尔喀拉组和乌尔苏组的火山岩,底部 为安山岩、英安岩、霏细斑岩及其凝灰岩;下部为杏仁状玄武岩、橄榄玄武岩、辉绿岩、 辉绿玢岩、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夹集块岩;中部为中-酸性火山角砾岩、 凝灰岩、沉凝灰岩夹安山岩、辉绿岩、辉绿玢岩;上部为流纹岩、霏细岩、霏细斑岩、英 安岩和中-酸性火山灰凝灰岩、沉凝灰岩。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以爆发相的火山 碎屑岩为主,尤其凝灰岩类更多,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比为 1:2 至 1:3。岩区南部依连哈 比尔尕山的中泥盆统拜辛德组火山岩,下部为中基性熔岩夹酸性熔岩;中部为基性,中基
第2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性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夹碧玉岩:上部为酸性和中酸性凝灰岩,沉凝灰岩。哈尔力克山一 带的中泥盆统头苏泉组火山岩,下部为安山岩夹英安岩:中部为流纹岩 罪细岩 ,罪细斑 岩夹中性熔岩 酸性凝灰岩及熔结角砾岩:上部为中酸性、酸性凝灰岩及熔结角砾岩。岩 区南部中泥盆世火山岩亦为玄武岩安山岩一流纹岩组合。 准噶尔岩区的中泥盆世火山活动均为裂隙-中心式喷发,多属海相,仅赛米斯台岩带 及哈尔力克山地区为陆相或海陆交互相。 (3)晚泥盆世的火山岩主要出露于岩区西部和东部。各地火山岩厚度差异较大。一般 下部为安山岩, 火山角砾岩 沉凝灰岩 部为杏仁状方 橄榄玄武岩、粹 绿岩,辉石安山岩、安山岩及火山灰凝灰岩,上部为流纹岩、石英斑岩及其凝灰熔岩、玻 屑凝灰岩、火山灰凝灰岩等。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比为2: 1至1:1。以陆相或海陆交互相为主,局部海相。岩区东部的晚泥盆世火山岩主要分布于 一台岩带和北搭岩带,层位亦相当上泥统朱色木特组和进古摆细。 一般下部为中 酸性凝灰岩、角砾熔岩夹杏仁状安山岩,中部为杏仁状玄武岩 玄武岩、辉石安山岩和中 酸性角研 火山 凝灰岩、 上部为细 用 火山灰凝灰岩和流纹 非细岩火英安岩、安山若。卡希和江小库都克地区以酸性 火山碎屑岩为主,仅有少虽 中基性熔岩。 二台以东主要为中性火山岩。苏海图山东段以熔岩为主,基性岩类最发有, 多具枕状构告。西段以火山碎屑岩为主,酸性岩类最发育,厚度700加。北塔山西北部和南 部主要为中酸性及基性岩类,火山碎屑岩比较发育。岩区东部的晚泥盆世火山岩为玄武岩 流纹岩组合。 除喀热干德和苏海图山东段的熔岩比例较高外,各地均以细火山碎屑岩为 主。各地火山岩 为浅海-海陆交互相。 石炭纪火山岩 (1)早石炭世火山岩 早石炭世是准璃尔岩风火山活动的鼎感时期,各类火山岩广泛分布于西准噶尔(岩风 西部)、东准噶尔(岩区东部)和北天山(岩区南部)地区,尤以后者最为发有。各地岩性组 形成环境等均 明显差 在岩区西部的萨吾分 ,赛米斯台和加依尔岩带, 一般底部为安山岩、 玄武岩及火山灰 凝灰岩、英安质火山角砾岩,下部为杏仁状玄武岩及火山灰凝灰岩夹硅质岩,中部为英安 质晶屑岩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夹杏仁状玄武岩、安山岩,上部为安山质-英安质凝灰岩 夹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及安山岩、石英斑岩等。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组合,熔岩与火 山碎屑岩之比为2 岩区东 部的 石炭世火山岩自下而上属于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 黑 头组 姜巴斯险 组、那仁喀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和布克河组的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北塔山岩带的三塘 盆地周围,为安山岩一英安岩-流纹岩组合。 下部为安山岩及火山角砾岩、疑灰岩,上部为 中-酸性凝灰岩、沉凝灰岩。黑山头组的火山岩分布于二台岩带和北塔山岩带,为安山岩 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下部为安山岩、英安岩及其火山角砾岩、火山灰凝灰岩, 一墙期东 南有杏仁状玄武岩,中部为中-酸性凝灰岩、 晶屑岩屑凝灰岩夹石英斑岩 上部为安山质 凝灰岩、品屑岩屑凝灰岩。 和布河组 和黑山头组的火山岩属浅海相。姜巴斯陶组和那 喀拉组的火山岩,在二合和北塔山两若带,下部为杏二状辉石安山岩、英安若、玄武岩及 火山灰凝灰岩,上部为中-酸性凝灰岩夹流纹岩。在喀拉麦里岩带,下部为细碧岩、石英 角斑岩和玄武岩、安山岩及其凝灰岩夹硅质岩,上部为石英角斑岩、安山岩及凝灰岩,总 厚度1500m。 二台北和北塔山岩带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喀拉麦里岩带为细碧岩 石英角斑岩组合和玄武岩-安山岩组合。 台岩带为陆相-海相, 北塔山岩带和喀拉麦里岩 带均为海相。巴塔玛依内山组的火山岩分布于喀拉麦里山南坡至三塘湖东南部,为 一套 相火山岩,厚度变化大。岩性为玄武岩、流纹岩和少量的安山岩、英安岩,为玄武岩一流
第 2 章 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31 性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夹碧玉岩;上部为酸性和中酸性凝灰岩,沉凝灰岩。哈尔力克山一 带的中泥盆统头苏泉组火山岩,下部为安山岩夹英安岩;中部为流纹岩、霏细岩、霏细斑 岩夹中性熔岩、酸性凝灰岩及熔结角砾岩;上部为中酸性、酸性凝灰岩及熔结角砾岩。岩 区南部中泥盆世火山岩亦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 准噶尔岩区的中泥盆世火山活动均为裂隙-中心式喷发,多属海相,仅赛米斯台岩带 及哈尔力克山地区为陆相或海陆交互相。 (3)晚泥盆世的火山岩主要出露于岩区西部和东部。各地火山岩厚度差异较大。一般 下部为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沉凝灰岩,中部为杏仁状玄武岩、橄榄玄武岩、辉 绿岩,辉石安山岩、安山岩及火山灰凝灰岩,上部为流纹岩、石英斑岩及其凝灰熔岩、玻 屑凝灰岩、火山灰凝灰岩等。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之比为 2: 1 至 1:1。以陆相或海陆交互相为主,局部海相。岩区东部的晚泥盆世火山岩主要分布于 二台岩带和北塔山岩带,层位亦相当上泥盆统朱鲁木特组和洪古勒楞组。一般下部为中- 酸性凝灰岩、角砾熔岩夹杏仁状安山岩,中部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岩、辉石安山岩和中 酸性角砾火山灰凝灰岩、沉凝灰岩,上部为霏细质火山角砾岩、火山灰凝灰岩和流纹岩、 霏细岩夹英安岩、安山岩。卡希翁和江孜尔库都克地区以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仅有少量 中基性熔岩。二台以东主要为中性火山岩。苏海图山东段以熔岩为主,基性岩类最发育, 多具枕状构造。西段以火山碎屑岩为主,酸性岩类最发育,厚度 700m。北塔山西北部和南 部主要为中酸性及基性岩类,火山碎屑岩比较发育。岩区东部的晚泥盆世火山岩为玄武岩 -流纹岩组合。除喀热干德和苏海图山东段的熔岩比例较高外,各地均以细火山碎屑岩为 主。各地火山岩均为浅海-海陆交互相。 2. 石炭纪火山岩 (1)早石炭世火山岩 早石炭世是准噶尔岩区火山活动的鼎盛时期,各类火山岩广泛分布于西准噶尔(岩区 西部)、东准噶尔(岩区东部)和北天山(岩区南部)地区,尤以后者最为发育。各地岩性组 合、形成环境等均有明显差异。 在岩区西部的萨吾尔、赛米斯台和加依尔岩带,一般底部为安山岩、玄武岩及火山灰 凝灰岩、英安质火山角砾岩,下部为杏仁状玄武岩及火山灰凝灰岩夹硅质岩,中部为英安 质晶屑岩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夹杏仁状玄武岩、安山岩,上部为安山质-英安质凝灰岩 夹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及安山岩、石英斑岩等。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组合,熔岩与火 山碎屑岩之比为 2:1。 岩区东部的早石炭世火山岩自下而上属于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黑山头组、姜巴斯陶 组、那仁喀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和布克河组的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北塔山岩带的三塘湖 盆地周围,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下部为安山岩及火山角砾岩、凝灰岩,上部为 中-酸性凝灰岩、沉凝灰岩。黑山头组的火山岩分布于二台岩带和北塔山岩带,为安山岩- 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下部为安山岩、英安岩及其火山角砾岩、火山灰凝灰岩,二塘湖东 南有杏仁状玄武岩,中部为中-酸性凝灰岩、晶屑岩屑凝灰岩夹石英斑岩,上部为安山质 凝灰岩、晶屑岩屑凝灰岩。和布克河组和黑山头组的火山岩属浅海相。姜巴斯陶组和那仁 喀拉组的火山岩,在二台和北塔山两岩带,下部为杏仁状辉石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岩及 火山灰凝灰岩,上部为中-酸性凝灰岩夹流纹岩。在喀拉麦里岩带,下部为细碧岩、石英 角斑岩和玄武岩、安山岩及其凝灰岩夹硅质岩,上部为石英角斑岩、安山岩及凝灰岩,总 厚度 1500m。二台北和北塔山岩带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喀拉麦里岩带为细碧岩- 石英角斑岩组合和玄武岩-安山岩组合。二台岩带为陆相-海相,北塔山岩带和喀拉麦里岩 带均为海相。巴塔玛依内山组的火山岩分布于喀拉麦里山南坡至三塘湖东南部,为一套陆 相火山岩,厚度变化大。岩性为玄武岩、流纹岩和少量的安山岩、英安岩,为玄武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