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企业或重工业,现场调査没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存在主要污染物为周围企业在运营 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噪声、废水及固废等,但这些污染通过采取措施治理后,对周围环 境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5 型企业或重工业,现场调查没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存在主要污染物为周围企业在运营 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噪声、废水及固废等,但这些污染通过采取措施治理后,对周围环 境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l、地理位置 福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坐 拥中心商务区,是深圳的行政、文化、金融、信息和国际展览中心。全区面积78.66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左右,东起红岭路与罗湖区相连,西至侨城东路、 海园一路与南山区相接,南临深圳河、深圳湾与香港新界的米埔、元朗相望,北到 笔架山、莲花山与龙华新区毗邻。 2、地质地貌 福田区辖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一带为鸡公头塘朗山丘陵地形,占总面积的 25%;中部以台地为主;南部属滨海平原地形,有林地面积208万亩、森林覆盖 率约40%。福田区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冲击、海积砂质粘土层。根据《深圳市自然资 源与经济开发图集》中提供的第四纪钻孔资料,本区第四纪沉积厚度约10~13米, 下部是燕山期侵入花岗岩,在北部直接露出地面而成台地。构造上本区受北东向的 五华——深圳大断裂带控制,该断裂斜穿过罗湖伸入香港九龙半岛,切割地壳深度 达13~27公里,断裂带宽度约100米,属大断裂范畴。深圳大断裂带属稳定的弱 活动性构造,深圳特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很小,其基本地震烈度定在六度,属 弱震区 3、气候特征 该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暖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而不 酷热,冬暖而有阵寒,干湿季节分明。 (1)日照与温度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341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均为44%,7~12月份的日 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54049兆焦耳/平方米。多年平均气温约22.5°C, 月份最冷,平均气温约12.9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约28.7°C。极端最高气温为 387°C,极端最低气温为0.27°C。 (2)降水与温度 根据深圳水库(1960~2002年)雨量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81.0mm, 年最大降水量2721.9mm(1994年),年最小降水量8497mm(1963年)。其中,汛期4
6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福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坐 拥中心商务区,是深圳的行政、文化、金融、信息和国际展览中心。全区面积 78.66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4%左右,东起红岭路与罗湖区相连,西至侨城东路、 海园一路与南山区相接,南临深圳河、深圳湾与香港新界的米埔、元朗相望,北到 笔架山、莲花山与龙华新区毗邻。 2、地质地貌 福田区辖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一带为鸡公头塘朗山丘陵地形,占总面积的 25%;中部以台地为主;南部属滨海平原地形,有林地面积 2.08 万亩、森林覆盖 率约 40%。福田区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冲击、海积砂质粘土层。根据《深圳市自然资 源与经济开发图集》中提供的第四纪钻孔资料,本区第四纪沉积厚度约 10~13 米, 下部是燕山期侵入花岗岩,在北部直接露出地面而成台地。构造上本区受北东向的 五华——深圳大断裂带控制,该断裂斜穿过罗湖伸入香港九龙半岛,切割地壳深度 达 13~27 公里,断裂带宽度约 100 米,属大断裂范畴。深圳大断裂带属稳定的弱 活动性构造,深圳特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很小,其基本地震烈度定在六度,属 弱震区。 3、气候特征 该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暖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而不 酷热,冬暖而有阵寒,干湿季节分明。 (1)日照与温度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934.1 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均为 44%,7~12 月份的日 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 5404.9 兆焦耳/平方米。多年平均气温约 22.5°C,一 月份最冷,平均气温约 12.9°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约 28.7°C。极端最高气温为 38.7°C,极端最低气温为 0.27°C。 (2)降水与温度 根据深圳水库(1960~2002 年)雨量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981.0mm, 年最大降水量 2721.9mm(1994 年),年最小降水量 849.7mm(1963 年)。其中,汛期 4
月~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53%。前汛期为4月~6月,主要受锋面和低压槽 的影响;后汛期为7月~9月,主要受台风和热带低气压影响。 受海岸山脉等地貌带影响,降水量的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的趋势,形 成这种空间分布的原因,是由于夏季盛行东南及西南风向与大致东南走向的海岸山 脉相交,使水汽抬升而形成较大暴雨。西北部由于气流受到了海岸山脉的阻隔,加 西部地势相对平缓,故而暴雨强度比东南小。 (3)风向频率 受南亚热带季风的影响,在年风向频率中,ESE最大,频率为17%,其次分别 为NNE、E,分别为14%和13%。年平均风速为2.50m/s,冬季稍强,夏季稍弱,8 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平均73天,多数出现在7~9月,夏、秋常有雷暴雨 4、流域水文 福田区主要有新洲河、皇岗河、凤塘河、福田河等几条属于海湾水系的河流。 其中福田河和皇岗河属于深圳河流域,其它河流属于深圳湾流域。 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为新洲河,属深圳湾流域。新洲河位于深圳市中心区西部, 北起梅林水库溢洪道,向南穿过梅林工业区,沿新洲路西侧南行,并一次穿越北环 路、莲花路、红荔西路、深南大道、福强路、福荣和广深髙速公路,最后进λ深圳 湾。河道全长7850m,控制流域面积21.5km2,其中梅林水库控制集水面积426km2。 现状河道已经全部渠道化,其中明渠段约3%km,箱涵明渠各占50%左右。 5、土壤植被 福田区土壤分为自成土和运积土,主要有砖红壤、红壤、水稻土和盐土等土壤 类型。运积土主要分布在平原阶地上;自成土是在当地基岩河变质岩上直接发育而 成的,为赤红壤。受南亚热带气候条件的影响,本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并且 脱硅富铝化作用强烈,形成的赤红壤具有土层深厚、盐基饱和度低,粘粒的硅、铁、 铝率低,酸性强等特点 本区植被资源主要有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在低丘和沿海滩涂上多为灌木植物群 落和草本植物群落。果园植物种类主要有荔枝、龙眼、柑橘等分布在缓坡地和林边, 行道树种植种类主要有木麻黄、台湾相思、桉树等,农作物植物群落主要为水稻、 花生、黄豆、木薯、甘蔗、番薯等。由于福田区完全城市化,植被状况几乎完全受 人工控制,自然生态系统被人工城市生态系统取代,目前城市绿化成为城市主要生
7 月~9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 85.3%。前汛期为 4 月~6 月,主要受锋面和低压槽 的影响;后汛期为 7 月~9 月,主要受台风和热带低气压影响。 受海岸山脉等地貌带影响,降水量的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的趋势,形 成这种空间分布的原因,是由于夏季盛行东南及西南风向与大致东南走向的海岸山 脉相交,使水汽抬升而形成较大暴雨。西北部由于气流受到了海岸山脉的阻隔,加 上西部地势相对平缓,故而暴雨强度比东南小。 (3)风向频率 受南亚热带季风的影响,在年风向频率中,ESE 最大,频率为 17%,其次分别 为 NNE、E,分别为 14%和 13%。年平均风速为 2.50m/s,冬季稍强,夏季稍弱,8 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平均 7.3 天,多数出现在 7~9 月,夏、秋常有雷暴雨。 4、流域水文 福田区主要有新洲河、皇岗河、凤塘河、福田河等几条属于海湾水系的河流。 其中福田河和皇岗河属于深圳河流域,其它河流属于深圳湾流域。 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为新洲河,属深圳湾流域。新洲河位于深圳市中心区西部, 北起梅林水库溢洪道,向南穿过梅林工业区,沿新洲路西侧南行,并一次穿越北环 路、莲花路、红荔西路、深南大道、福强路、福荣和广深高速公路,最后进入深圳 湾。河道全长 7850m,控制流域面积 21.5km2,其中梅林水库控制集水面积 4.26 km2。 现状河道已经全部渠道化,其中明渠段约 3.9km,箱涵明渠各占 50%左右。 5、土壤植被 福田区土壤分为自成土和运积土,主要有砖红壤、红壤、水稻土和盐土等土壤 类型。运积土主要分布在平原阶地上;自成土是在当地基岩河变质岩上直接发育而 成的,为赤红壤。受南亚热带气候条件的影响,本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并且 脱硅富铝化作用强烈,形成的赤红壤具有土层深厚、盐基饱和度低,粘粒的硅、铁、 铝率低,酸性强等特点。 本区植被资源主要有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在低丘和沿海滩涂上多为灌木植物群 落和草本植物群落。果园植物种类主要有荔枝、龙眼、柑橘等分布在缓坡地和林边, 行道树种植种类主要有木麻黄、台湾相思、桉树等,农作物植物群落主要为水稻、 花生、黄豆、木薯、甘蔗、番薯等。由于福田区完全城市化,植被状况几乎完全受 人工控制,自然生态系统被人工城市生态系统取代,目前城市绿化成为城市主要生
态植被 6、区域排水设施 项目所在地属于南山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南山污水处理厂隶属于市排水管 理处,位于南头半岛月亮湾畔,是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污 水排海工程是将福田区皇岗路以西的城市污水通过截流管(渠)系统输送到南山污 水处理厂,经一级处理后,再用水泵加压送至妈湾,通过工作井进入海洋放流管, 经扩散器均匀地将污水排入珠江口深海,利用海水巨大的稀释自净能力来满足环保 要求。一期工程于1988年3月动工,1989年11月竣工投产,一期工程规模5万 投资4500万元,其服务范围为南头、南油以及蛇口的部分地区,服务人口为8.5 万人;二期工程于1989年12月动工,1997年6月25日海洋放流管及厂区污泥部 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完工后服务人口为12168万,污水处理为736万m3d; 占地面积15416公顷。该工程的建成使南山污水处理厂将从一级预处理提升到二级 生化处理,采用工艺成熟、投资较省、运行成本较低的“除磷脱氮ˆMUCT工艺,设 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主要污染物 削减量从30%提高到85%以上,对改善珠江口水环境质量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前,项目所在区域污水管网完善,项目污水可通过市政管网接入南山污水处 理厂进行处理。 7、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 (1)水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 号),本项目选址属于深圳湾流域,不在水源保护区(见附图5)。 (2)大气环境 根据《关于颁布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2008]98号),该 项目选址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见附图8) (3)声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9号), 该项目所在区域属于2类噪声标准适用区(见附图10) (4)生态环境 根据《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145号令2005年11月)及《深圳市 基本生态控制线优化调整方案》(2013),本项目所在地不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
8 态植被。 6、区域排水设施 项目所在地属于南山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南山污水处理厂隶属于市排水管 理处,位于南头半岛月亮湾畔,是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污 水排海工程是将福田区皇岗路以西的城市污水通过截流管(渠)系统输送到南山污 水处理厂,经一级处理后,再用水泵加压送至妈湾,通过工作井进入海洋放流管, 经扩散器均匀地将污水排入珠江口深海,利用海水巨大的稀释自净能力来满足环保 要求。一期工程于 1988 年 3 月动工,1989 年 11 月竣工投产,一期工程规模 5 万, 投资 4500 万元,其服务范围为南头、南油以及蛇口的部分地区,服务人口为 8.5 万人;二期工程于 1989 年 12 月动工,1997 年 6 月 25 日海洋放流管及厂区污泥部 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完工后服务人口为 121.68 万,污水处理为 73.6 万 m 3 /d; 占地面积 15.416 公顷。该工程的建成使南山污水处理厂将从一级预处理提升到二级 生化处理,采用工艺成熟、投资较省、运行成本较低的“除磷脱氮”MUCT 工艺,设 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 B 标准,主要污染物 削减量从 30%提高到 85%以上,对改善珠江口水环境质量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前,项目所在区域污水管网完善,项目污水可通过市政管网接入南山污水处 理厂进行处理。 7、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 (1)水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 号),本项目选址属于深圳湾流域,不在水源保护区(见附图 5)。 (2)大气环境 根据《关于颁布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2008]98 号),该 项目选址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见附图 8)。 (3)声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9 号), 该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2 类噪声标准适用区(见附图 10)。 (4)生态环境 根据《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图》(145 号令 2005 年 11 月)及《深圳市 基本生态控制线优化调整方案》(2013),本项目所在地不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
内,不属于生态控制区(见附图2)。 表6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编号 项目 类别 水环境功能区 地表水V类水体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类区 声环境功能区 2类声环境功能区 4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是否风景保护区 是否水库库区 否否否 6 7 是否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集污范围 是,属南山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 8是否属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否,不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是否在水源保护区内 否,不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土地利用规划 政府社团用地
9 内,不属于生态控制区(见附图 2)。 表 6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编号 项目 类别 1 水环境功能区 地表水Ⅴ类水体 2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二类区 3 声环境功能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 4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5 是否风景保护区 否 6 是否水库库区 否 7 是否属于城镇污水处理厂集污范围 是,属南山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 8 是否属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否,不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 9 是否在水源保护区内 否,不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10 土地利用规划 政府社团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