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 和 五不论 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 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 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 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 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 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 律符合。 我们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 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 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 “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 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 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 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 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 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 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 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 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 律符合。 我们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 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 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 “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 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 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 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 现了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 楹联。我们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 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 副联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 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 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 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 歼敌人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 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 现了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 楹联。我们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 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 一副联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 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 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 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 歼敌人
些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摘录如下 叠字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 比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处处寻寻强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 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狠禀。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 啼。真真 这副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嘲讽了国民党统治 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 再如大家十分熟悉的西湖联 处还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一些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摘录如下: ❖ 一、叠字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 比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以上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再如: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 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 啼,真真凄凄惨惨。 这副楹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嘲讽了国民党统治 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 再如大家十分熟悉的西湖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