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配位滴定法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 和利用 来消除干扰。 当溶液中 变化时,指示剂由于 9. 酸碱指示剂一般本身就是 的改变,从而引起 改变。 10.间接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为 和 1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 c moll L NH4H2PO4 12.某一物质A3的pK1pK3分别为1.0,6.0,11.0,则pKa1= pKa2- 三、问答题(共计70分) 1.有一碱液,可能是NaOH、NazCO3、NaHCO.,或它们的混合物,如何判断其组 分?说明理由。(8分) 2.解释下列现象:(8分) 1)Fe2+的存在加速KMmO4氧化CI的反应。 2),从电位的大小看,应该2氧化Cu,但是C2+却能将r氧化为。 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简述用连续光源校正背景的基本原理.(8分) 4.为什么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欲测离子具有选择性?如何估量这种选择性? (8分) 5.使用反相键合相色谱分离有机弱酸或弱碱时,色谱峰有时会发生拖尾现象。在 实验上如何抑制这种拖尾现象?(8分) 6.什么是标准加入法?此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那些分析方法可以使用标准加入 法?什么是空白值?什么情况下必须测定空白值? (10分) 7.比较单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定量原理上的差别,并简述双波 长分光光度法在应用上的优点及具有该优点的原因。 (10分) 8。目前,对大气雾霾微粒组成分析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某项研究中,需要分析 雾霾颗粒中是否有苯并花,如有,则需要确定其含量。你认为:(1)是否要预处 理或分离?(2)如要,试简述主要过程,(3)要获得苯并芘的定性和定量结果, 哪种分析方法为佳。(10分) 四、计算题(共计30分) 1.将0.376g土壤样品溶解,并稀释至50.00mL。移取25.00mL,并除去干扰,然 后加入显色剂23-二巯基喹碳啉并稀释至50.00mL.用1cm吸收池,在波长50 和6560m处分别测得吸光度为0,467和0.347,试计算土壤中钻和镍的质量分敷, (已知:Co和Ni与2,3:二巯基连碳琳生成的配离子在51O0m处,co,364x0 8N=5.52×103;在656nm处,ec。=1.24×104,6N=1.75×104) (5分)
2.某制药厂生产复合维生素制剂,宣称每50g产品的铁含量不低于2000mg。对 某批次产品进行了10次抽查,测得铁含量如下: 2000 1997 1983 19971992 1990 19881995 19802010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判断该批次产品的含铁量是否低于规定标准。(已知 t0.05,9=1.83 DD 3. 如以0.2000mo_()〖】^0_()〖】^0 00_0 (已知邻苯二甲酸,) 4.在pH=5.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0mo
2020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 分析化学 科目代码: 636 共10页 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可见分光光度计适用的波长范围为:() A.小于400nm B.大于800nm C.400nm-800nm D.小于200nm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无关。 A.入射光的波长B.液层的高度 C.液层的厚度 D、溶液的浓度 3.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A.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 B.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C.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D.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 4.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 A.K;B.Ca ;C.Zn;D.Fe 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A.空心阴极灯之后 B.原子化器之后 C.原子化器之前 D.空心阴极灯之前 6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要求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组成尽可能相 似,且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操作条件应保持不变的分析方法是:() 91
A.内标法 B.标准加入法 C.归一化法 D.标准曲线法 7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 A.空气-乙炔 B.空气-煤气 C.笑气-乙炔 D.氧气-氢气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荧光光谱通常与其吸收光谱呈镜像对称 B.分子荧光光谱形状与激发波长有关 C.分子荧光光谱发射波长较激发光谱波长长 D.荧光强度与激发光强度呈正比 9.玻璃电极在使用时,必须浸泡24小时左右,其目的是: () A. 消除内外水化胶层与干玻璃层之间的两个扩散电位; B. 减小玻璃膜和试液间的相界电位E内: C.减小玻璃膜和内参比液间的相界电位E外 D.减小不对称电位,使其趋于一稳定值 10.氟离子选择电极是属于() A.参比电极 B.均相膜电极 C,金属一金属难熔盐电极 D.标准电极 11,电位分析法中由一个指示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与试液组成()。 A.滴定池 B电解池 C.原电池 D.电导池 12. 能够使分配系数发生变化的因素是() A.增加流动相流速B.增大相比 C.改变固定相 D.增加柱长 13.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國
作为参比电极, 应选用的盐桥为: () A.KNO; B.KCI C.KBr D.KI 14.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为 () A.滴汞表面的不断更新 B.溶液中的被测物质向电极表面扩散 C.电化学极化的存在 D.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15.对色谱和极谱分析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是: () A.海洛夫斯基与马丁 B.比耳与马丁 C.马丁与海洛夫斯基 D.范迪姆特与马丁 16.在气相色谱中,热导池检测器是根据不同物质与载气的()不 同进行检测的。 A.分配系数 B.导热系数 C.电阻温度系数 D.光吸收系数 17.在液相色谱中,以下条件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 A.减小填料粒度 B.适当升高柱温 C.降低流动相的流速 D.降低流动相的粘度 18.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 A.几何异构体 B.沸点不同、官能团相同的样品 C.沸点相近、官能团相似的样品 D.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复杂样品 19.下列方法中最适合分离结构异构体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