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课程教学大纲Programming of ComputerLanguag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0000563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6(28/28)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14周:4(2/2)):学分:2;开课学期:第2学期。1.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2.课程目标:目标1:通过高级编程语言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般理论和步骤。掌握基本编程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养信息技术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育及科技的影响。目标2: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语言的演变过程,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算法思想和程序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目标3: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熟悉Python语言环境,掌握基本语句和语法结构,能够熟练阅读程序代码,熟练编写具有基本功能的程序。目标4: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在任务驱动的机制下,指导学生从问题的求解过程中,理解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和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5:通过实验案例的教学,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课程的挑战度,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标6:基于超量平台的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与学,通过线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开展互助与合作。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扎实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对学习课程目标知识整合科学相关知识能理解并初步运用,能整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初步习得基于核心素1-2 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以教学能力课程目标3学习者为中心,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Python》课程教学大纲 Programming of Computer Languag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00000563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6(28/28);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14 周:4(2/2)); 学分:2; 开课学期:第 2 学期。 1.课程性质 通识必修课 2.课程目标: 目标 1:通过高级编程语言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般理论和步骤。掌握基本 编程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养信息技术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育 及科技的影响。 目标 2: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语言的演变过程,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掌握基本的算法思想和程序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目标 3: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熟悉 Python 语言环境,掌握基本语句和语法结构,能 够熟练阅读程序代码,熟练编写具有基本功能的程序。 目标 4: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在任务驱动的机制下,指导学生从问题的求解过程中, 理解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和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 5:通过实验案例的教学,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课程的挑战度,锻炼学生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标 6:基于超量平台的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与学,通过线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及协作学习能力,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开展互助与合作。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目标 知识整合 扎实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对学习 科学相关知识能理解并初步运用,能整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初步习得基于核心素 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 课程目标 1-2 教学能力 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以 学习者为中心,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课程目标 3
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技术融合课程目标4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能够结合自主学习课程目标6就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理解教师是反思型实践者。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养成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反思研究课程目标5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科研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目标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积极开展小组互交流合作助和合作学习。5-6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4.适用于本科非计算机专业(除艺术和体育类)。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44一Python语言概述8二844Python数据类型和表达式三4Pyhton控制语句84四44Python数据结构8五44字符串和正则表达式8六844Python函数和模块八422Python文件处理九22Python异常处理4总学时56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课程是为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本课程主要是学生了解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Python语言,通过对Python语言的学习了解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一般理论和步骤,掌握Python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利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的技术,具有开发简单Python应用程序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计算思维和数据统计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基础。6.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需要学生已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王学颖等编著:《Python学习从入门到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2刘立群等编著,《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1
技术融合 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 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 课程目标 4 自主学习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能够结合 就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目标 6 反思研究 理解教师是反思型实践者。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养成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 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科研 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5 交流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积极开展小组互 助和合作学习。 课程目标 5-6 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本科非计算机专业(除艺术和体育类)。 教 学 内 容 与 时 间 安 排 表 章次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一 Python 语言概述 8 4 4 二 Python 数据类型和表达式 8 4 4 三 Pyhton 控制语句 8 4 4 四 Python 数据结构 8 4 4 五 字符串和正则表达式 8 4 4 六 Python 函数和模块 8 4 4 八 Python 文件处理 4 2 2 九 Python 异常处理 4 2 2 总学时 56 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Python》课程是为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是 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学生了解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 Python 语言,通过对 Python 语言的学习了 解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一般理论和步骤,掌握 Python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利 用 Python 语言编写程序的技术,具有开发简单 Python 应用程序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计算思维和数据统计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6.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需要学生已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7.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王学颖等编著.《Python 学习从入门到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2。 刘立群等编著,《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实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1
参考书:1.嵩天等著.《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2.董付国.《Python可以这样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4。3.邱仲潘等著.《Python程序设计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2。4.张志强等著.《零基础学Python》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5.李佳宇:《零基础入门学习Pyth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0。8.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综合设计实验和与本专业相结合的实践内容,同时在实验上安排了一定量的选做内容,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超星平台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视频课程、实验演示、习题试卷、讨论活动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依托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使用线上资源自主学习。其中,比较适合开展线上学习的内容超过20%。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使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工具,在线上线下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使教的过程提速、学的过程有趣,同时使课前与课后呼应、课上与课下联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够使教与学提速增效。9..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采用无纸化考试,从题库抽题,机器自动评分。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10.成绩评定方法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含作业、出勤、讨论、测试等)比例」期末考试相关试平时成绩相关内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课程目标题占分比例%容占分比例%10课程目标1分目标达成度=0.7×(分目20课程目标2标期末考试成绩/分目标期3020课程目标3末考试试题总分)+0.3×(分目标平时成绩/分目标平时2020课程目标4成绩总分)2030课程目标530课程目标611.评分标准
参考书: 1. 嵩天等著.《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 2. 董付国.《Python 可以这样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4。 3. 邱仲潘等著.《Python 程序设计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2。 4. 张志强等著.《零基础学 Python》.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 5. 李佳宇.《零基础入门学习 Pyth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0。 8.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综合设计实验和与本专业相结合的 实践内容,同时在实验上安排了一定量的选做内容,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在超星平台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视频课程、实验演示、习题试卷、讨论活动等多 种形式。教师可以依托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使用线上资源自 主学习。其中,比较适合开展线上学习的内容超过 20%。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使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工具,在线上线下课堂 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使教的过程提速、学的过程有趣,同时使课前与课后呼应、 课上与课下联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够使教与学提速增效。 9.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 采用无纸化考试,从题库抽题,机器自动评分。 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10.成绩评定方法 期末考试成绩 70%,平时成绩 30%(含作业、出勤、讨论、测试等) 比例 课程目标 期末考试相关试 题占分比例% 平时成绩相关内 容占分比例%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1 10 分目标达成度=0.7×(分目 标期末考试成绩/分目标期 末考试试题总分)+0.3×(分 目标平时成绩/分目标平时 成绩总分) 课程目标 2 20 课程目标 3 30 20 课程目标 4 20 20 课程目标 5 20 30 课程目标 6 30 11.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课程目标100-600-59合格不合格了解计算机语言的演变过程,课程目标1不了解高级语言的运行机制掌握算法和程序的概念,程序课程目标2的运行机制,掌握基本语句和没有掌握或掌握很少语法结构能够熟练阅读程序代码,熟练不能正确阅读程序课程目标3编写具有基本功能的程序无法完成编程任务理解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过不按时完成实验任务或课程目标4程和方法,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度不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不按时完成实验任务或课程目标5或够完成实训中设计类任务或挑战类任务。完成度不高通过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不能完成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课程目标6力,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任务,或,完成度不高1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验一Python环境的安装与运行实验二Python的基本语法实验三turtle库的使用实验四程序设计IPO实验五表达式与内置函数实验六常用标准函数库实验七程序的分支与选择实验八程序的简单循环结构实验九循环结构的嵌套和循环中的关键字实验十组合数据类型:列表和元组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100-60 0-59 合格 不合格 课程目标 1 了解计算机语言的演变过程, 高级语言的运行机制 不了解 课程目标 2 掌握算法和程序的概念,程序 的运行机制,掌握基本语句和 语法结构 没有掌握或掌握很少 课程目标 3 能够熟练阅读程序代码,熟练 编写具有基本功能的程序 不能正确阅读程序 无法完成编程任务 课程目标 4 理解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过 程和方法,具有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不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或 完成度不高 课程目标 5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 够完成实训中设计类任务或挑 战类任务。 不按时完成实验任务或 或 完成度不高 课程目标 6 通过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 力,完成线上学习任务。 不能完成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任务,或,完成度不高 1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一 Python 环境的安装与运行 实验二 Python 的基本语法 实验三 turtle 库的使用 实验四 程序设计 IPO 实验五 表达式与内置函数 实验六 常用标准函数库 实验七 程序的分支与选择 实验八 程序的简单循环结构 实验九 循环结构的嵌套和循环中的关键字 实验十 组合数据类型:列表和元组
实验十一组合数据类型:字典和集合实验十二字符串的格式化实验十三字符串的操作实验十四中英文词频统计实验十五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实验十六函数的参数传递实验十七变量的作用域实验十八函数的嵌套与递归实验十九 lambda函数实验二十文本文件的操作实验二十一:二维数据csv文件读写实验二十二os模块和文件夹实验二十三常见异常及异常处理二、理论教学内容纲要第1章Python语言概述(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计算机语言的演变.了解高级语言的运行机制(2)掌握.Python语言环境的安装与运行.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教学重点:Python编程环境的安装与运行教学难点:Python基础语法2.主要内容第一节从计算机到编程0.5学时一、程序语言的演变二、高级语言的运行机制三、Python语言的产生四、Python语言的特性
实验十一 组合数据类型:字典和集合 实验十二 字符串的格式化 实验十三 字符串的操作 实验十四 中英文词频统计 实验十五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实验十六 函数的参数传递 实验十七 变量的作用域 实验十八 函数的嵌套与递归 实验十九 lambda 函数 实验二十 文本文件的操作 实验二十一 二维数据 csv 文件读写 实验二十二 os 模块和文件夹 实验二十三 常见异常及异常处理 二、理论教学内容纲要 第 1 章 Python 语言概述(4 学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 计算机语言的演变 ⚫ 了解高级语言的运行机制 (2)掌握 ⚫ Python 语言环境的安装与运行 ⚫ Python 语言的基本语法 教学重点:Python 编程环境的安装与运行 教学难点:Python 基础语法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从计算机到编程 0.5 学时 一、程序语言的演变 二、高级语言的运行机制 三、Python 语言的产生 四、Python 语言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