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汇编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以本为本·孤以课前自主学习,基稳才能楼高 预读教材·填要点 、森林资源概述 1.森林的重要作用 (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 (2)生态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森林减少产生的影响 全球气候失週、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扩展到南北纬15°~25°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 布区 2.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为世界生物基 [温馨提示] 森林的环境效应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并不相同。森林的环境效应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 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 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脆弱性的表现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贫瘠。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 破坏
金戈出品 学 习 资 料 汇编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资源概述 1.森林的重要作用 (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 (2)生态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森林减少产生的影响 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扩展到南北纬 15°~25°。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 布区。 2.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为世界生物基 因宝库。 [温馨提示] 森林的环境效应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并不相同。森林的环境效应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 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 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脆弱性的表现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 破坏
(3)雨林植被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 (1)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3)主要活动: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 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伐木,以及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政策“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4)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五、雨林的前途一一开发还是保护 1.面临形势 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消失 2.矛盾冲突 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3.理性选择 在当前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4.保护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释疑教材·明原委 (教材问题解答) [教材P26活动]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森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的作用,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 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的冰雪在温度升高后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 沿海的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 2.联系框图如下:
金戈出品 (3)雨林植被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 (1)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3)主要活动: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 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伐木,以及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政策“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4)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面临形势 每年有大约 11 万平方千米的雨林消失。 2.矛盾冲突 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3.理性选择 在当前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4.保护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教材 P26 活动]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森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的作用,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 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的冰雪在温度升高后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 沿海的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 2.联系框图如下:
林面积减 大气O含量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一 极 平 没 沿 融 低 从框图中可以看出,森林资源被大面积毀坏后,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出现一系列生态 环境问题。 3.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全球气候变暖。解决的途径: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是増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首先要保护奷现存的森林,其次是植树造林,扩大森林 面积 教材P27思考] 1.雨林能够加快水循环的过程,增加水循环的水量,除海陆间循环活跃外,内陆循环 也很活跃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会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减弱,空气干燥,从而 降水变少,气候变得干旱,甚至出现旱涝无度的局面。这种变化不仅在当地表现明显,也会 影响到全球。从全球来看,雨林具有“空调机”和“加湿器”的两种功能,若雨林被毁,全 球除变干旱外,还会造成气温升高,酿制全球变暖的恶果。 教材P29思考] 1.这主要是因为在茂密森林覆盖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 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2.表现: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 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这是因为有机质的迅速分解和强烈的淋洗使雨林下的土壤很贫 瘠,使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 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教材P29~30活动] 1.至少15年。 2.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増加:C经过几年耕作 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点;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通过两组图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以15年为界限),对雨林恢复的影 响后果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 这必将加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肥力的衰退。 [教材P32思考] 对于修建雨林公路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问题。从“弊”的方面看,它 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响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
金戈出品 从框图中可以看出,森林资源被大面积毁坏后,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出现一系列生态 环境问题。 3.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全球气候变暖。解决的途径: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是增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首先要保护好现存的森林,其次是植树造林,扩大森林 面积。 [教材 P27 思考] 1.雨林能够加快水循环的过程,增加水循环的水量,除海陆间循环活跃外,内陆循环 也很活跃。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会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减弱,空气干燥,从而 降水变少,气候变得干旱,甚至出现旱涝无度的局面。这种变化不仅在当地表现明显,也会 影响到全球。从全球来看,雨林具有“空调机”和“加湿器”的两种功能,若雨林被毁,全 球除变干旱外,还会造成气温升高,酿制全球变暖的恶果。 [教材 P29 思考] 1.这主要是因为在茂密森林覆盖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 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2.表现: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 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这是因为有机质的迅速分解和强烈的淋洗使雨林下的土壤很贫 瘠,使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 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教材 P29~30 活动] 1.至少 15 年。 2.A 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B 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 经过几年耕作 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点;D 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通过两组图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以 15 年为界限),对雨林恢复的影 响后果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 这必将加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肥力的衰退。 [教材 P32 思考] 对于修建雨林公路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问题。从“弊”的方面看,它 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响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
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从“利”的方面看,它是 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 解。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修与不修路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 [教材P35思考] 对于热带雨林应持保护的态度。雨林的前途受到国际社会的态度、当地政府的政策和当 地民众的观念的影响。对于国际社会而言,除了要通过“宣言”“议定书”之类的东西加强 对当地政府的压力之外,还应伸出援助之手,切实帮助解决当地国家的困难,例如贫困问题、 债务问题等。作为当地政府要切实认识到雨林保护的重要性,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保护力度。 作为当地的公民要形成保护意识,凡是不利于雨林保护的事不做。这样三方形成合力,共同 保护人类共有的财富一一亚马孙雨林,雨林的前景是光明的。 等用结台·提能 课堂讲练设计,新知一站突破 知识点一森林资源的作用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情景导入先思考 黄土高原的变迁 据记载,昔日的黄土高原原是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气候湿润、流水清澈。在西周时期, 森林面积达56万平方千米,植被覆盖率达53%。随着历代王朝大兴土木和无数次的战争, 以致使黄土高原毁林毁草,造成了今日千沟万壑、泥沙流失、土地贫瘠的局面。黄河由清变 浊,正是大自然对毁林惩罚的见证 森林具有哪些生态价值? 提示: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等, 核心要点掌握好 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金戈出品 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从“利”的方面看,它是 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 解。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修与不修路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 [教材 P35 思考] 对于热带雨林应持保护的态度。雨林的前途受到国际社会的态度、当地政府的政策和当 地民众的观念的影响。对于国际社会而言,除了要通过“宣言”“议定书”之类的东西加强 对当地政府的压力之外,还应伸出援助之手,切实帮助解决当地国家的困难,例如贫困问题、 债务问题等。作为当地政府要切实认识到雨林保护的重要性,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保护力度。 作为当地的公民要形成保护意识,凡是不利于雨林保护的事不做。这样三方形成合力,共同 保护人类共有的财富——亚马孙雨林,雨林的前景是光明的。 知识点 一 | 森林资源的作用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黄土高原的变迁 据记载,昔日的黄土高原原是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气候湿润、流水清澈。在西周时期, 森林面积达 56 万平方千米,植被覆盖率达 53%。随着历代王朝大兴土木和无数次的战争, 以致使黄土高原毁林毁草,造成了今日千沟万壑、泥沙流失、土地贫瘠的局面。黄河由清变 浊,正是大自然对毁林惩罚的见证。 森林具有哪些生态价值? 提示: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等。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功能最强 放出氧]含球氧气总 的生态 氧)“地球之肺可 生产力最雨林作用 高的生 定二氧化碳上千亿吨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 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降 蒸发 雨林(海绵 径流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有重要价值的物种,还 没被充分研究已遭灭绝 繁衍物种最多 不合理开发不断消减}(雨林)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有些物种还未被发现 保护时间最长 就已永远消失 方法技巧很重要 示意图法记忆森林的作用 参提供木杖、调节大气 √减轻污染 吸烟 保持水土 应用体验不可少 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市政府的实施项目,2015年上海市 新增绿地面积42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A.调节气候 B.消烟除尘 美化环境 D.涵养水源 2.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 A.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 C.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 解析:1.A2.C第1题,城市热岛效应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大量人为热造成的
金戈出品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 球大气中 CO2 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示意图法记忆森林的作用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市政府的实施项目,2015 年上海市 新增绿地面积 42 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38.5%。据此,回答 1~2 题。 1.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 A.调节气候 B.消烟除尘 C.美化环境 D.涵养水源 2.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 ) A.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 C.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 解析:1.A 2.C 第 1 题,城市热岛效应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大量人为热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