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 概述]定义: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小叶为范围的化脓性炎,又称支气管肺炎。 (一个小叶相当于1cm)。图12 临床:起病急,发热、咳嗽、咳痰(粘液脓痰),呼吸困难、紫绀、 肺闻湿性罗音,体温升高,血中性粒细胞升高,重时发生呼衰、心衰。 年龄:小儿,老人,久病卧床者。 病理: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小叶为范围的化脓性炎。 病因和发病机理! 在上呼吸道的病菌(肺炎球菌 (V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诱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a、急性传染病(麻疹、百日咳、水痘、白喉) b、昏迷或麻醉(吸入性肺炎) c、慢性疾病(慢性肺淤血、消耗性疾病)尤其老人 支气管 d、应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 细支气管肺泡一 肺小叶炎症
(二)小叶性肺炎 Lobular pneumonia [概述] 定义: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小叶为范围的化脓性炎,又称支气管肺炎。 (一个小叶相当于1cm)。 图 1 2 临床:起病急,发热、咳嗽、咳痰(粘液脓痰),呼吸困难、紫绀、 肺闻湿性罗音,体温升高,血中性粒细胞升高,重时发生呼衰、心衰。 年龄:小儿,老人,久病卧床者。 病理: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小叶为范围的化脓性炎。 [病因和发病机理] 在上呼吸道的病菌(肺炎球菌(Ⅳ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诱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a、急性传染病(麻疹、百日咳、水痘、白喉) b、昏迷或麻醉(吸入性肺炎) c、慢性疾病(慢性肺淤血、消耗性疾病)尤其老人 支气管 d、应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 细支气管 肺 泡 肺小叶 炎症
[小叶性肺炎病理变化 镜下: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细支气管腔及周围肺泡内 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和肺泡可被破坏)。 图345 大体:病灶呈多发性、散在、灶状分布(直径约1cm大小) 重时病灶融合,称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病理临床联系] (1)咳嗽、咳痰: 因支气管及肺泡中有炎症;粘液脓性痰一因是化脓性炎。 (2)体征:发热、湿性罗音一肺泡中有炎性渗出液 X线:见散在梅花状阴影(肺小叶炎症)。图2 (3)呼吸困难、紫绀: 肺泡炎症导致肺通气减少及气体交换障碍。 结局与并发症] 结局:①及时治疗多数可治愈。 ②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尤其是并发其他严重疾病时预后大多不良。 并发症:①呼衰:病变范围广而严重时可发生。 ③脓肿、脓胸: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②心衰:缺氧及细菌毒素使心肌变性坏死。 ④支扩:病程长,炎症使支气管受损
镜下: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细支气管腔及周围肺泡内 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和肺泡可被破坏)。 图 3 4 5 大体:病灶呈多发性、散在、灶状分布(直径约1cm大小) 重时病灶融合, 称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病理临床联系] (1)咳嗽、咳痰: 粘液脓性痰 (2)体征:发热、湿性罗音—肺泡中有炎性渗出液 X线:见散在梅花状阴影(肺小叶炎症)。图 2 (3)呼吸困难、紫绀: [结局与并发症] 结局:①及时治疗多数可治愈。 ②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尤其是并发其他严重疾病时预后大多不良。 并发症:①呼衰:病变范围广而严重时可发生。 ③脓肿、脓胸: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②心衰:缺氧及细菌毒素使心肌变性坏死。 ④支扩:病程长,炎症使支气管受损。 [小叶性肺炎病理变化] 因支气管及肺泡中有炎症; —因是化脓性炎。 肺泡炎症导致肺通气减少及气体交换障碍
(三)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间质性肺炎:发生于细支管周围、小叶间隔、肺泡间隔的炎症。 共同特点:图1 病理:①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肺间质以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肺泡病变不明显。 ②非化脓性炎,常由病毒、支原体引起,与典型的 细菌性肺炎不同,故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 临床:干咳为显著症状,常无实变体征。 化验: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或不高,淋巴细胞高;痰菌(-)
(三)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间质性肺炎:发生于细支管周围、小叶间隔、肺泡间隔的炎症。 共同特点: 图 1 病理:①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肺间质以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肺泡病变不明显。 ②非化脓性炎,常由病毒、支原体引起,与典型的 细菌性肺炎不同,故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 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 ) 临床:干咳为显著症状,常无实变体征。 化验: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或不高,淋巴细胞高;痰菌(--)
1、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 病因:腺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冠状病毒。(补充) 病理: 肺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充血水肿。肺泡内无炎性渗出, 但重时可有少量渗出(浆液、单核细胞)。 特殊病变: (1)麻疹病毒肺炎:肺泡内可见多核巨细胞,病毒包含体(病理诊断依据) (2)坏死性支气管炎:多见于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 支气管、细支气管粘膜上皮可发生广泛坏死脱落(病重)。图123 (3)重时在肺泡壁上可形成肺泡透明膜。 临床: 症状:主要为剧烈干咳、呼吸困难、 紫绀(支气管、细支气管炎致) 病毒血症症状(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无实变体征。 X线:斑点状或斑片状边界不清阴影。 2、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间质性肺炎。 病理:肺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临床:症状与体征一般同病毒性肺炎。特殊的是冷凝集试验滴度增高。 痰中可培养出支原体。病程约二周,预后好。 年龄:儿童、青壮年多见。 季节:冬春(经空气传播)
1、病毒性肺炎 viral pneumonia 病因:腺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冠状病毒。(补充) 病理:肺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充血水肿。肺泡内无炎性渗出, 但重时可有少量渗出(浆液、单核细胞)。 特殊病变: (1)麻疹病毒肺炎:肺泡内可见多核巨细胞, 病毒包含体( 病理诊断依据) 。 (2)坏死性支气管炎:多见于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 支气管、细支气管粘膜上皮可发生广泛坏死脱落(病重)。 图 1 2 3 (3)重时在肺泡壁上可形成肺泡透明膜。 临床: 症状:主要为剧烈干咳、呼吸困难、紫绀(支气管、细支气 管炎致), 病毒血症症状(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无实变体征。 X线:斑点状或斑片状边界不清阴影。 2、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 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间质性肺炎。 病理:肺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临床:症状与体征一般同病毒性肺炎。特殊的是冷凝集试验滴度增高。 痰中可培养出支原体。 病程:约二周,预后好。 年龄:儿童、青壮年多见。 季节:冬春(经空气传播)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病原 肺炎球菌1、2、3型为主 肺炎球菌4、6型为主 病毒、支原体 诱 因 感冒、受凉、 急性传染病、昏迷 酗酒、胸外伤 久病卧床、抵抗力 抵抗力降低 发病年龄 青壮年 老人、幼儿、久病卧床者 小儿、青少年 病理改变 纤维素性炎为主 化脓性炎 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肺泡不破坏 肺泡破坏 肺泡不破坏 病变累及肺大叶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 病变累及肺间质为主 肺泡内渗出病变分四期 肺小叶为范围 病毒性肺炎可见病毒包含体 临床症状 病程一周左右 不定 约二周 起病急、高热、咳嗽、铁 发热、咳嗽、 剧咳、呼吸困难 锈色痰、呼吸困难、胸痛 呼吸困难、紫绀 毒血症症状 实变体征。 散在湿性罗音 少有湿性罗音 X线 大片致密阴影 散在梅花状阴影 斑点状、片状模糊阴影 合并症 肺肉质变、肺脓肿、脓胸 呼吸衰竭、心衰、 病毒性肺炎重者 收血症、中挂性休克 肺脓肿、支扩 可并发呼衰心衰 预后 较好 婴幼儿、老人差 病毒性肺炎有并发症时预后差 支原体肺炎预后较好
大 叶性 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病 原 肺炎球菌1、2、3型为主 肺炎球菌4、6型为主 病毒、支原体 诱 因 感冒、受凉、 急性传染病、昏迷 酗酒、胸外伤 久病卧床、抵抗力 抵抗力降低 发病年龄 青壮年 老人、幼儿、久病卧床者 小儿、青少年 病理改变 纤维素性炎为主 化脓性炎 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肺泡不破坏 肺泡破坏 肺泡不破坏 病变 累及肺大叶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 病变累及肺间质 为主 肺泡内渗出病变分四期 肺小叶为范围 病毒性肺炎可见病毒包含体 临床症状 病程一周左右 不定 约二周 起病急、高热、咳嗽、铁 发热、咳嗽、 剧咳、呼吸困难 锈色痰、呼吸困难、胸痛 呼吸困难、紫绀 毒血症症状 实变体征。 散在湿性罗音 少有湿性罗音 X 线 大片致密阴影 散在梅花状阴影 斑点状、片状模糊阴影 合并症 肺肉质变、肺脓肿、脓胸 呼吸衰竭、心衰、 病毒性肺炎重者 败血症、中毒性休克 肺脓肿、支扩 可并发呼衰心衰 预 后 较 好 婴幼儿、老人差 病毒性肺炎有并发症时预后差 支原体肺炎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