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石蒜科Amaryllidaceae ❖多年生草本,具鳞茎或根状茎。叶细长,全缘,基 生。花两性,单生或伞形花序;花被片6,2轮,分 离或下部合生成筒状;雄蕊6,与花被片对生,花丝 分离或连合;子房下位。蒴果
六十九、石蒜科Amaryllidaceae ❖多年生草本,具鳞茎或根状茎。叶细长,全缘,基 生。花两性,单生或伞形花序;花被片6,2轮,分 离或下部合生成筒状;雄蕊6,与花被片对生,花丝 分离或连合;子房下位。蒴果
❖ 1、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 ❖ 别名 水仙花、金盏银台、天 蒜、雅蒜 ❖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 鳞茎肥大,卵状至广卵状球形, 外被褐色皮膜。叶片二列,狭 长带状,全缘,花葶中空,顶 生伞形花花6~12朵,花被高 脚碟状,边缘6裂,白色,副 冠浅杯状,鲜黄色,芳香。花 期1~2月。为法国的主要变 种之一。 六十九、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 1、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 ❖ 别名 水仙花、金盏银台、天 蒜、雅蒜 ❖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 鳞茎肥大,卵状至广卵状球形, 外被褐色皮膜。叶片二列,狭 长带状,全缘,花葶中空,顶 生伞形花花6~12朵,花被高 脚碟状,边缘6裂,白色,副 冠浅杯状,鲜黄色,芳香。花 期1~2月。为法国的主要变 种之一。 六十九、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 产地及分布: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上海崇明、 浙江舟山栽培为多。 ❖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阳光充足的地方,尤以无严寒、 无酷暑,春秋无多雨的环境最好;要求富含腐殖质、湿润 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为秋植球根花卉。 ❖ 繁殖:以分球繁殖为主。也可播种。 ❖ 园林用途:适宜于室内案头、窗台点缀,又宜于布置花坛、 花境;也宜于疏林下,草坪上成丛成片种植,另外还可切 花。 六十九、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 产地及分布: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上海崇明、 浙江舟山栽培为多。 ❖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阳光充足的地方,尤以无严寒、 无酷暑,春秋无多雨的环境最好;要求富含腐殖质、湿润 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为秋植球根花卉。 ❖ 繁殖:以分球繁殖为主。也可播种。 ❖ 园林用途:适宜于室内案头、窗台点缀,又宜于布置花坛、 花境;也宜于疏林下,草坪上成丛成片种植,另外还可切 花。 六十九、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 2、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L.var. sinicum Baker ❖ 别名 十八学士、白花石蒜 ❖ 形态特征:常绿球根花卉,鳞 茎长圆柱形,叶多数密生,在 鳞茎顶端莲座状排列,条状披 针形,边缘波状。花葶从叶腋 抽出,着花10~20朵;花被片 线形,花被筒细长;花白色。 花期7~9月。 六十九、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 2、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L.var. sinicum Baker ❖ 别名 十八学士、白花石蒜 ❖ 形态特征:常绿球根花卉,鳞 茎长圆柱形,叶多数密生,在 鳞茎顶端莲座状排列,条状披 针形,边缘波状。花葶从叶腋 抽出,着花10~20朵;花被片 线形,花被筒细长;花白色。 花期7~9月。 六十九、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 产地及分布:原产我国广东、福建和台湾,常生于海滨地 区或河旁沙地。 ❖ 习性:性喜温暖湿润,耐盐碱土壤,夏季忌烈日曝晒,一 般生长适温15~20℃,冬季休眠温度约10℃为宜,性喜 肥,生长期要经常施肥。宜腐殖质丰富的土壤。 ❖ 繁殖:播种和分株繁殖。 ❖ 园林用途:叶丛优美,花色洁白或艳丽,宜作厅堂、会场 布置。暖地可在建筑物附近及路旁丛植。 六十九、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 产地及分布:原产我国广东、福建和台湾,常生于海滨地 区或河旁沙地。 ❖ 习性:性喜温暖湿润,耐盐碱土壤,夏季忌烈日曝晒,一 般生长适温15~20℃,冬季休眠温度约10℃为宜,性喜 肥,生长期要经常施肥。宜腐殖质丰富的土壤。 ❖ 繁殖:播种和分株繁殖。 ❖ 园林用途:叶丛优美,花色洁白或艳丽,宜作厅堂、会场 布置。暖地可在建筑物附近及路旁丛植。 六十九、石蒜科 Amaryllidac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