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园林植物分类的基础 知识
第五章 园林植物分类的基础 知识
第一节 园林植物分类的途径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学是在人类认识植物和利用植物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一门古老科学,它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别物种、鉴别名称,而且要阐明物 中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自然的分类系统。现在所知自然界的植物约 有50余万种,为了更好的发掘、利用和改造它们,就必需学好植物分类 的基础知识,对植物进行系统科学的分类。 植物分类的方法可分为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两种。 人为分类法是按照人们的目的和方法,以植物一个或几个特征或经 济意义作为分类依据分类方法。如将植物分为木本或草本植物,粮食或 经济作物等。此种方法简单易懂,便于掌握,但不能反映植物类群的进 化规律与亲缘关系。 自然分类法是以植物进化过程中亲缘关系的远近作为分类标准的分 类方法。判断亲级关系的程度,是根据植物相同的点的多少,例如小麦 和水稻有许多相同点,因此认为它们较亲近,小麦与油菜相同点较少, 所以它们较疏远。这种方法科学较强,在生产实践中也有重要意义。例 如,可根据植物亲缘关系,选择亲本以进行人工杂交,培育新品种;也 可根据亲缘关系,探索植物资源
第一节 园林植物分类的途径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学是在人类认识植物和利用植物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一门古老科学,它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别物种、鉴别名称,而且要阐明物 中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自然的分类系统。现在所知自然界的植物约 有50余万种,为了更好的发掘、利用和改造它们,就必需学好植物分类 的基础知识,对植物进行系统科学的分类。 植物分类的方法可分为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两种。 人为分类法是按照人们的目的和方法,以植物一个或几个特征或经 济意义作为分类依据分类方法。如将植物分为木本或草本植物,粮食或 经济作物等。此种方法简单易懂,便于掌握,但不能反映植物类群的进 化规律与亲缘关系。 自然分类法是以植物进化过程中亲缘关系的远近作为分类标准的分 类方法。判断亲级关系的程度,是根据植物相同的点的多少,例如小麦 和水稻有许多相同点,因此认为它们较亲近,小麦与油菜相同点较少, 所以它们较疏远。这种方法科学较强,在生产实践中也有重要意义。例 如,可根据植物亲缘关系,选择亲本以进行人工杂交,培育新品种;也 可根据亲缘关系,探索植物资源
二、植物的分类系统 百余年来,建立的分类系统有数十个,其中最著名的有 恩格勒系统(A.Engler)和哈钦松系统(J.Hutchinson)。 恩格勒(1844~1930)是德国的植物学家。他认为柔荑花 序类植物在双子叶植物中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单子叶植物比 双子叶植物原始,因此在系统中把单子叶植物排列在双子叶 植物前面。哈钦松是英国植物学家。在哈钦松系统中把被子 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然后把双子叶植物 纲分为木本支和草本支;把单子叶植物纲分为萼花区、冠花 区和颖花区。哈钦松系统分类的特点是:认为木兰目植物比 较原始,因此在被子植物系统中把木兰目排在前面;而且认 为木本支与草本支分别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原始点平行进化。 二是柔荑花序类植物比较进化,是次生(或退化)的表现。 三是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进化
二、植物的分类系统 百余年来,建立的分类系统有数十个,其中最著名的有 恩格勒系统(A.Engler)和哈钦松系统(J.Hutchinson)。 恩格勒(1844~1930)是德国的植物学家。他认为柔荑花 序类植物在双子叶植物中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单子叶植物比 双子叶植物原始,因此在系统中把单子叶植物排列在双子叶 植物前面。哈钦松是英国植物学家。在哈钦松系统中把被子 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然后把双子叶植物 纲分为木本支和草本支;把单子叶植物纲分为萼花区、冠花 区和颖花区。哈钦松系统分类的特点是:认为木兰目植物比 较原始,因此在被子植物系统中把木兰目排在前面;而且认 为木本支与草本支分别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原始点平行进化。 二是柔荑花序类植物比较进化,是次生(或退化)的表现。 三是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进化
三、植物分类的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所谓 种,是指起源一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且 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少数例外)并具有一 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种内个体由于受环境影响而 产生显著差异时,可视差异大小分为亚种、变种等。其 中变种是最常用的。集种成属、集属成科,集科成目, 由此类推组成纲、门、界等分类单位。因此界、门、纲、 目、科、属、种成为分类学的各级分类单位。在各级单 位中,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级,现以水稻为例说明分类 上所用单位:
三、植物分类的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所谓 种,是指起源一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且 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少数例外)并具有一 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种内个体由于受环境影响而 产生显著差异时,可视差异大小分为亚种、变种等。其 中变种是最常用的。集种成属、集属成科,集科成目, 由此类推组成纲、门、界等分类单位。因此界、门、纲、 目、科、属、种成为分类学的各级分类单位。在各级单 位中,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级,现以水稻为例说明分类 上所用单位:
界:植物界(Vegetabile) 门:被子植物纲(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颖花亚纲(Glumifiorae) 目:禾本目(Graminales) 科:禾本科(Gramineas) 属:稻属(Oryza) 种:稻(Oryza satiua L。) 品种不是分类学上的单位,它只用于栽培植物, 而不存在野生植物中,如葡萄的玫瑰香、龙眼、 巨峰都是品种
界:植物界(Vegetabile) 门:被子植物纲(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颖花亚纲(Glumifiorae) 目:禾本目(Graminales) 科:禾本科(Gramineas) 属:稻属(Oryza) 种:稻(Oryza satiua L。) 品种不是分类学上的单位,它只用于栽培植物, 而不存在野生植物中,如葡萄的玫瑰香、龙眼、 巨峰都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