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11 1、有害物质 2、碱活性 3、坚固性 4、骨料的形状与表面特征
5.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颗粉 良好的级配,应能使砂、石 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的 砂、石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 细程度。 (1)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无 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酥 Mixture of 粒级配的指标 25 mm 9 mm and 25 mm •级配区 按各筛的累计筛余率的大小,可分为1区、 2区、3区共三个级配区。详见下页表。 •级配合格判定 G山东理工大学 12
12 5.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 良好的级配,应能使砂、石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以达 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的目的。 砂、石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颗粒混在一起后的总体粗 细程度。 (1)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颗 粒级配的指标 •级配区 按各筛的累计筛余率的大小,可分为1区、 2区、3区共三个级配区。详见下页表。 •级配合格判定
6) 方筛孔 3区 9.50mm 0 4.75mm 10~0 2.36mm 15~0 1.18mm 25~0 600μm 40≈16 300μm 85~55 150μm 100≈90 1)砂的实际颗粒 打以略有超出,但超出 总量应小于5%。 2)1区人工砂中 150μm筛孔的累计筛 余可以放宽到10( 0~75。 山东理工大学GG 13
13 方筛孔 级配区(累计筛余率,% ) 1区 2区 3区 9.50mm 4.75mm 2.36mm 1.18mm 600μm 300μm 150μm 0 10~0 35~5 65~35 85~71 95~80 100~90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1)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60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 总量应小于5%。 2)1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2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 余可以放宽到100~80,3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砂的颗粒级配区
20 过细砂区 40 过粗砂区 60 80 =1区 2区 3区 100 0.15 030 060 1.18 236 4.75 950 图4-3砂的1、2、3级配区曲线 山东理工大学
14 图4-3 砂的1、2、3级配区曲线
级配的选择 ·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适 当提高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表示 砂按细度模数大小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粗砂M=3.7~3.1;中 砂M=3.0~2.3;细砂M=2.2~1.6。在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 砂 •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 M,=4+A+4+4+4)-54 100-A ·式中:M一细度模数; A1、2、Ag、A4A5、4e,=分别为4.75mm、2.36m、 1.18mm、6004m、3004m、150μ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山东理工大学
15 级配的选择 •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适 当提高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表示 砂按细度模数大小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粗砂 M x =3.7~3.1;中 砂 M x =3.0~2.3;细砂 M x =2.2~1.6。 在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 砂 •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 • • • 式中:Mx——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 1.18mm、600μm、300μm、150μ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1 2 3 4 5 6 1 x 100 ) 5 A A A A A A A M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