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阳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问卷) 同学们,你们已经迈入了艰难、辛苦而又甜蜜的九年级。这将是你们的人生路上重要的一个 时期。请做那翱翔的雄鹰吧,有高远的蓝天等待你去征服;请做那奔驰的骏马吧,有辽阔的草原 等待你去驰骋。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细心、认真地阅读、 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吧 语文老师的话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4分)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 明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婉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晨曦( 瞥见()(2分) ②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分) 2、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任选8空填写) ①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②杜牧《泊秦淮》中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诗句是 ③在《〈论语〉十则》里,孔子提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之道,这就是: 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描写全家人在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诗句是: ⑤“舟”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笔下,但妙用不同。孟浩然的“ 端居耻圣明”,表 达的是深感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的惭愧苦衷;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 创设的是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刘禹锡的“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诗人异常达观 的态度;李白的“仍怜故乡水 ,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之情。 3、文学文化常识。(2分) 现代作家老舍因话剧《龙须沟》荣获“”的称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话剧《茶馆》等 4、名著阅读。(5分) 【甲】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 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 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 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乙】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 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 “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 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 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 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 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汘药麻翻了! ①.甲段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 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3分) ②.乙段中的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山,也成为了108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请根据 这个人物的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下联。(2分) 上联:保尔呕心沥血写小说下联 语交际(4分) 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一次录制节目前,灯光师跟他说,有两个灯需要调一下 观众得让一让。崔永元说:“行,交给我吧。”他对现场的观众说:“大家知道怎么调灯光吗?
1 蒸阳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问卷) 同学们,你们已经迈入了艰难、辛苦而又甜蜜的九年级。这将是你们的人生路上重要的一个 时期。请做那翱翔的雄鹰吧,有高远的蓝天等待你去征服;请做那奔驰的骏马吧,有辽阔的草原 等待你去驰骋。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细心、认真地阅读、 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吧! ——语文老师的话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4 分)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 明状的晨曦.( )中依稀可见。婉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 )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晨曦.( ) 瞥.见( )(2 分) ②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 改为 (2 分) 2、古诗文默写。(8 分,每空 1 分,任选 8 空填写) ①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②杜牧《泊秦淮》中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诗句是: 。 ③在《〈论语〉十则》里,孔子提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之道,这就是: 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描写全家人在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诗句是: ⑤“舟”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笔下,但妙用不同。孟浩然的“ ,端居耻圣明”,表 达的是深感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的惭愧苦衷;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 ”, 创设的是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刘禹锡的“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诗人异常达观 的态度;李白的“仍怜故乡水, ”,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之情。 3、文学文化常识。(2 分) 现代作家老舍因话剧《龙须沟》荣获“ ”的称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话剧《茶馆》等。 4、名著阅读。(5 分) 【甲】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 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 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 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 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乙】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 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 “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 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 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 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 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①.甲段中说保尔“选择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指什么?从他的人生经历和影响来看,我们 应该学习保尔的什么精神?(3 分) ②.乙段中的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山,也成为了 108 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请根据 这个人物的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下联。(2 分) 上联:保尔呕心沥血写小说 下联: 5、口语交际(4 分) 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一次录制节目前,灯光师跟他说,有两个灯需要调一下, 观众得让一让。崔永元说:“行,交给我吧。”他对现场的观众说:“大家知道怎么调灯光吗?
灯光调得好不好,可关系到你们在电视上漂亮不漂亮,来,现在请我们一起看灯光师傅怎么调灯 光,这几位朋友请你们先让一下。”于是全场观众就看杨师傅调灯光。杨师傅受宠若惊,手都有 些颤抖了。 1)崔永元说话的本来目的是什么? (2)崔永元的话为什么得到了观众和杨师傅的认可? 6、综合性学习。(5分) 2011年5月1日起,“酒后驾驶机动车”作为“危险驾驶罪”已被列入刑法,为了让大家知 道“酒后驾车”的危害,九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组织一次以“杜绝酒驾”为主题的活动,请你 参加。①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对联式的宣传标语。(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对称)(2分 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酒驾”的危害,请你设计三种宣传的方式。(3分)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共42分) 阅读下面五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干里马。干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 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马之干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干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其真不知马也②其如土石何?B.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或王命急宣 C.①才美不外现②胡不现我与王D.①不以千里称也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骈死于槽枥之间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①马之千里者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①策之不以其道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D.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吾恂恂而起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0、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自己的看法。(3分) (二)《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2分)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 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 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 1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高明的大自然江北雪 ①大自然创造的毎—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 ②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 光合作用有机体。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 繁衍。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 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
2 灯光调得好不好,可关系到你们在电视上漂亮不漂亮,来,现在请我们一起看灯光师傅怎么调灯 光,这几位朋友请你们先让一下。”于是全场观众就看杨师傅调灯光。杨师傅受宠若惊,手都有 些颤抖了。 (1)崔永元说话的本来目的是什么? (2)崔永元的话为什么得到了观众和杨师傅的认可? 6、综合性学习。(5 分) 2011 年 5 月 1 日起,“酒后驾驶机动车”作为“危险驾驶罪”已被列入刑法,为了让大家知 道“酒后驾车”的危害,九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组织一次以“杜绝酒驾”为主题的活动,请你 参加。①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对联式的宣传标语。(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对称)(2 分) 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酒驾”的危害,请你设计三种宣传的方式。(3 分)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共 42 分) 阅读下面五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一)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 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①其.真不知马也 ②其.如土石何? B.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或.王命急宣 C.①才美不外现. ②胡不现.我与王 D.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①马之.千里者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吾恂恂而.起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 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0、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自已的看法。(3 分) (二)《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2 分)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 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 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 篇。 1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三)高明的大自然 江北雪 ①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 ②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 光合作用有机体。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 繁衍。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 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
③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1亿个。当 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差不多吸收了海 洋中三分之二的碳。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④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 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到抑制全球变暖的 锦囊妙计 ⑤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 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干姿百态的贝壳式 建筑。在高倍数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由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粘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 o0o5mm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岀的有机糖蛋白 胶。在有机糖蛋白胶粘合下,软体动物的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⑥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娆。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干山。科学家硏究发现 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个漏斗形状的喷气通道。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岀气口的大 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岀。原来娇小可人的 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⑦光纤的发明,导致了通信传媒领域的革命,特别是在互联网上。让人惊叹的是,在深邃的 海洋底部生活的低等动物——海绵身上,早已武装了这项被人类视为高新科学技术的产品。在海 绵身体的四周,生长着许多半透明薄膜构成的骨针,这些骨针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能,与现代光纤 材料有异曲同工之妙。海绵利用骨针多提供一些亮点,以吸引更多的绿海藻来自己身边安营扎寨, 从而争取到更多的藻类食物。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 成了 ⑧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下) 13、大自然“让人感到神奇高明”,体现在四个方面?根据全文,分别概括回答。答:(1) (2)软体动物就地取材高效无污染营造外壳 (4)海绵利用骨针获取食物。(2分) 14、本文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2分) 15、本文第③段中加点的“差不多”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6、软体动物的外壳有什么神奇高明之处?(2分 (四)说“后生可畏”邵燕祥 ①如果“以意逆志”出入不大,我以为孔子所说“后生可畏”的“畏”字,不是提心吊胆的 惧怕,而是爱惜备至的殷望。一个深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哲人孔子,不会偏狭到害怕 后生超过自己,也不会虛弱到担心自己安身立命的道德学问将因后生的精进而一败涂地。他对他 所爱的弟子,总该希望传薪有人,而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可怜虎子变毛虫”的。我相信他说“后 生可畏”这句话时的心态,跟他带着后生们“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时候是同样自信而 从容愉快的。 ②至于死抠字眼,认定“后生可畏”,于是着着实实对后生青年、学生以至一切后来者紧抱 着一个“畏”字的,那是后来的大人先生们的事了,与孔子无关。后生越是有胆识,不畏天命, 不畏大人,不畏人言,这些先生们越是觉得:可畏! ③而直言不讳地说“后生可畏”的先生不失为实事求是的长者。另有一种先生,也许并不说 后生可畏”,相反还引经据典地说什么“畏者,敬服也”,“后生可畏”就是“后生可敬”也 等等,然而心里把有所作为的后生们看成眼钉肉刺甚至洪水猛兽,这倒真的该叫做“先生可畏 ④后生可畏,是因为后来者将胜过先行者。先生可畏,则是因为他们要阻挡历史或学术的进 步。(有删节)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下)
3 ③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 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 1 亿个。当 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差不多 ...吸收了海 洋中三分之二的碳。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④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 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到抑制全球变暖的 锦囊妙计。 ⑤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 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 建筑。在高倍数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由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粘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 0.005mm 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 胶。在有机糖蛋白胶粘合下,软体动物的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⑥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娆。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科学家研究发现, 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漏斗形状的喷气通道。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大 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原来娇小可人的 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⑦光纤的发明,导致了通信传媒领域的革命,特别是在互联网上。让人惊叹的是,在深邃的 海洋底部生活的低等动物——海绵身上,早已武装了这项被人类视为高新科学技术的产品。在海 绵身体的四周,生长着许多半透明薄膜构成的骨针,这些骨针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能,与现代光纤 材料有异曲同工之妙。海绵利用骨针多提供一些亮点,以吸引更多的绿海藻来自己身边安营扎寨, 从而争取到更多的藻类食物。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 成了。 ⑧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下) 13、大自然“让人感到神奇高明”,体现在四个方面?根据全文,分别概括回答。答:⑴ ; ⑵软体动物就地取材高效无污染营造外壳;⑶ ;⑷海绵利用骨针获取食物。(2 分) 14、本文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2 分) 15、本文第③段中加点的“差不多 ...”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16、软体动物的外壳有什么神奇高明之处?(2 分) (四)说“后生可畏” 邵燕祥 ①如果“以意逆志”出入不大,我以为孔子所说“后生可畏”的“畏”字,不是提心吊胆的 惧怕,而是爱惜备至的殷望。一个深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哲人孔子,不会偏狭到害怕 后生超过自己,也不会虚弱到担心自己安身立命的道德学问将因后生的精进而一败涂地。他对他 所爱的弟子,总该希望传薪有人,而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可怜虎子变毛虫”的。我相信他说“后 生可畏”这句话时的心态,跟他带着后生们“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时候是同样自信而 从容愉快的。 ②至于死抠字眼,认定“后生可畏”,于是着着实实对后生青年、学生以至一切后来者紧抱 着一个“畏”字的,那是后来的大人先生们的事了,与孔子无关。后生越是有胆识,不畏天命, 不畏大人,不畏人言,这些先生们越是觉得:可畏! ③而直言不讳地说“后生可畏”的先生不失为实事求是的长者。另有一种先生,也许并不说 “后生可畏”,相反还引经据典地说什么“畏者,敬服也”,“后生可畏”就是“后生可敬”也, 等等,然而心里把有所作为的后生们看成眼钉肉刺甚至洪水猛兽,这倒真的该叫做“先生可畏” 了。 ④后生可畏,是因为后来者将胜过先行者。先生可畏,则是因为他们要阻挡历史或学术的进 步。 (有删节)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八年级下)
17、孔子所说的“先生可畏”中“畏”是什么意思?(2分) 18、为什么说“直言不讳地说‘后生可畏’的先生不失为实事求是的长者”?(2分) 19、怎样的“先生”是可畏的?请简要回答。(2分) 20、综观上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后生”?(3分) (五)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个柔和的角度上。 ③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 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④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⑤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 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⑥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 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 ⑦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 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⑧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 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 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 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⑨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笑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 天一个美梦 ⑩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 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 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 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 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原文有删节)(选自《初中语文读本》九年级下) 21、对标题《我的空中楼阁》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自己的小屋因建于山上,又处在朦胧烟雾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 B运用双关的修辞方法。既指建于山上的居住的小屋,即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 空中楼阁,又指理想中的“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即脱离于世俗生活,超然世外的空中楼阁。 C运用含蓄的写法。通过对建于山上的小屋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独立、安静生活环境 的热烈追求。 D运用象征手法。位于山上的小屋,就象征着作者对独立、安静的环境的向往与追求。(2分) 22、文章开篇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3、结合第十段中回答:作者明明在山路上往返,怎么说“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2分) 第七段中“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句话运用了什么 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作文(50分)
4 17、孔子所说的“先生可畏”中“畏”是什么意思?(2 分) 18、为什么说“直言不讳地说‘后生可畏’的先生不失为实事求是的长者”? (2 分) 19、怎样的“先生”是可畏的?请简要回答。(2 分) 20、综观上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后生”? (3 分) (五)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③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 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④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⑤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 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⑥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 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 景。 ⑦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 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⑧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 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 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 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⑨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笑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 天一个美梦。 ⑩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 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 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 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 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原文有删节)(选自《初中语文读本》九年级下) 21、对标题《我的空中楼阁》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自己的小屋因建于山上,又处在朦胧烟雾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 B.运用双关的修辞方法。既指建于山上的居住的小屋,即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 空中楼阁,又指理想中的“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即脱离于世俗生活,超然世外的空中楼阁。 C.运用含蓄的写法。通过对建于山上的小屋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独立、安静生活环境 的热烈追求。 D.运用象征手法。位于山上的小屋,就象征着作者对独立、安静的环境的向往与追求。(2 分) 22、文章开篇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分) 23、结合第十段中回答:作者明明在山路上往返,怎么说“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 (2 分) 24、第七段中“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句话运用了什么 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三、作文(50 分)
蒸阳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答题卡) 、积累与运用(28分) 1、按要求答题。(4分) ①( 改 2、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任选8句填空,每空1分) ③④⑤ 》(2分) 4、①(3分) ②(2分) 下联 杨志日日 (4分) 6、①(2分) ②(3分 二、阅读与理解:(42分) ()阅读《马说》,回答7-10题。(11分) 7、(2分)()8、(2分)() 9、(4分)①
5 蒸阳中学九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 按要求答题。(4 分) ①( ) ( ) ② 改 改 2、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任选 8 句填空,每空 1 分)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⑤ 。 。 。 。 3、 、《 》(2 分) 4、①(3 分) 、 ②(2 分) 下联: 5、(4 分)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3 分) ; ; 二、阅读与理解:(42 分) ㈠阅读《马说》,回答 7-10 题。(11 分) 7、(2 分)( )8、(2 分)( ) 9、 (4 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