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306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社会政策 试题 2016年7月 题 纺 三 四 五 总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工业社会的社会政策主要是在( )时期形成的。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中期 D.18世纪 2.对政策文本中的歧义性语言、非大众化的专业术语以及一些模糊性语言作出具体的解 释是()。 A.语义解释 B.操作化解释 C.狭义解释 D.扩张解释 3.李普斯基认为,影响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政策之间的不协调性 B.行政系统之间的复杂性 C.基层官僚的生存策略 D.政治家之间的利益分肥 4.一些政策方案可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风险,必须对各个备选方案的风险强弱程度、防 范措施的准备程度进行分析评估,从中选择风险最小的政策方案,这是()。 A.价值标准 B.成本一效益标准 C.可行性标准 D.风险标准 5.储蓄保险型保健计划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雇员和雇主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 健储蓄账户,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新加坡 6.狭义杜会福利服务是针对特殊群体( )的专业服务和生活照料。 A.社会需求 B.个人生活需求 C.公共需求 D.社会发展 1060
试卷代号 :1306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 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社会政策试题 2016 四|五|总分|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0 分} 1.工业社会的社会政策主要是在( )时期形成的。 A. 19 世纪初期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C. 20 世纪中期 D. 18 世纪 2. 对政策文本中的歧义性语言、非大众化的专业术语以及一些模糊性语言作出具体的解 释是( )。 A. 语义解释 B. 操作化解释 c. 狭义解释 D. 扩张解释 3. 李普斯基认为,影响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 政策之间的不协调性 B. 行政系统之间的复杂性 c. 基层官僚的生存策略 D. 政治家之间的利益分肥 4. 一些政策方案可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风险,必须对各个备选方案的风险强弱程度、防 范措施的准备程度进行分析评估,从中选择风险最小的政策方案,这是( )。 A. 价值标准 B. 成本一效益标准 c. 可行性标准 D. 风险标准 5. 储蓄保险型保健计划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雇员和雇主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 健储蓄账户,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 )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新加坡 6. 狭义社会福利服务是针对特殊群体( )的专业服务和生活照料。 A. 社会需求 B. 个人生活需求 c. 公共需求 D. 社会发展 1060
7.下列关于社会救助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救助的对象是普遍性的 B.社会数助的标准是低层次的 C.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统一的财政拨款 D.社会救助水平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8.1990年代,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中国逐步建立了( )的教育经费体制。 A.以教育税费为主,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补充 B.以非义务阶段学杂费为主,社会捐资集资办学为辅 C.以教育税费为主,社会捐资集资办学为补充 D.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教育税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校办产业收人、社会捐 资集资和教育基金等为补充 9.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就业政策是( )。 A.计划配置就业 B.全员就业 C.市场主导、政府支持 D.就业终身制 10.(),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正式宣布将实行 住房商品化的政策,提出个人可以新建、购买、拥有住房。 A.1979年 B.1980年 C.1982年 D.1988年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1.政策方案选择的标准包括( )。 A.价值标准 B.成本一效益标准 C.可行性标准 D.风险标准 12.20世纪早中期,( )影响了福利国家发展。 A.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B.社会民主主义 C.贝弗里奇报告 D.新自由主义 13.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的一般内容包括( )。 A.政治可行性 B.人员可行性 C.经济可行性 D.技术可行性 14.下列是就业促进政策法规的有( )。 A.《促进就业法》 B.《劳动法》 C.《劳动合同法》 D.《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1061
7. 下列关于社会救助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社会救助的对象是普遍性的 B. 社会救助的标准是低层次的 C. 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统一的财政拨款 D. 社会救助水平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8. 1990 年代,在教青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中国逐步建立了( )的教育经费体制。 A. 以教育税费为主,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补充 B. 以非义务阶段学杂费为主,社会捐资集资办学为辅 c.以教育程费为主,社会捐资集资办学为补充 D. 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教育税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校办产业收人、社会捐 资集资和教育基金等为补充 9.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就业政策是( )。 A. 计划配置就业 B. 全员就业 C. 市场主导、政府支持 D. 就业终身制 10. (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正式宣布将实行 住房商品化的政策,提出个人可以新建、购买、拥有住房。 A. 1979 C. 1982 B. 1980 D. 1988 |得分|评卷人|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6 分} 1.政策方案选择的标准包括( λ A. 价值标准 B. 成本一效益标准 C. 可行性标准 D. 风险标准 12.20 世纪早中期,( )影响了福利国家发展。 A.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B. 社会民主主义 C. 贝弗里奇报告 D. 新自由主义 13. 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的一般内容包括( )。 A. 政治可行性 B. 人员可行性 C. 经济可行性 D. 技术可行性 14. 下列是就业促进政策法规的有( )。 A. <<促进就业法》 B. ((劳动法》 c. ((劳动合同法》 D.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1061
15.下列有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最先在北京试点 B.它最先在上海试点 C.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D.1999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16.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就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统一调配 B.实行全员就业 C.高度稳定就业 D.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 17.教育政策的内容,包括( )。 A.教育政策的主体 B.教育政策的客体 C.教育政策的资源 D.教育政策的福利形式 E.教育政策的福利供给模式 18.作为福利手段,福利概念的三个条件是( ). A.利他的 B.单向的 C.非报偿性的 D.强制性的 得 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9.公共政策 20.医疗卫生政策 21.雇主责任原则 22.混合福利服务模式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3.根据布赖德肖的观点,人的需要包括哪些类型? 24.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就业政策? 25.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6.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目标偏离表现为哪些形式? 27.论述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1062
15. 下列有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最先在北京试点 B. 它最先在上海试点 c. 1999 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D. 1999 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16.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就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 A. 政府统一调配 B. 实行全员就业 c. 高度稳定就业 D. 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 17. 教育政策的内容,包括( )。 A. 教青政策的主体 c. 教育政策的资源 E. 教育政策的福利供给模式 18. 作为福利手段,福利概念的三个条件是〈 A. 利他的 c.非报偿性的 B. 教青政策的客体 D. 教青政策的福利形式 B. 单向的 D. 强制性的 |得分|评卷人| | 三、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20 分} 19. 公共政策 20. 医疗卫生政策 1.雇主责任原则 22. 混合福利服务模式 |得分|评卷人| |. I 四、简答题{每题 分,共 24 分} 23. 根据布赖德肖的观点,人的需要包括哪些类型? 24. 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就业政策? 2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执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得分|评卷人| |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26. 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目标偏离表现为哪些形式? 27. 论述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1062
试卷代号:130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未考试 社会政策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6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A 3.C 4.D 5.D 6.B 7.A 8.D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1.ABCD 12.ABC 13.ACD 14.AD 15.BC 16.ABC 17.AB 18.ABC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9.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 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0.医疗卫生政策:指政府和社会通过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以预防疾病,促进、保护或恢复 国民的健康为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规定和行动的总称。 21.雇主责任原则:是只要是工作期间引起的工伤和职业病危害,并不追求职工个人的过 错责任,完全由雇主或者保险机构负担。工伤保险的保险费一般是由企业单方面支付,工人并 不承担相应的费用。 22、混合福利服务模式:混合福利服务也称福利多元化,是指政府尽量压缩福利费任,对 于不能压缩的福利责任通过非政府组织、家庭、市场等供应福利。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3。根据布赖德肖的观点,人的需要包括哪些类型? 答:从个人生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布赖德肖将人的需要归纳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规范性 需要、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要(4分)。规范性需要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 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的规定或规范,指出在特定情况下人们所需的标准(1分)。感觉性 需要是一个人在自我陈述时反映出的需要和想要的服务(1分)。当个人把自已的需要通过行 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性需求(1分)。当个人与他人相比,发现自己生活条件上的不 1063
试卷代号 :130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6 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社会政策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6 一、单项选捧题{每题 分,共 10 分} l. B 2.A 3.C 4.D 5.D 6. B 7.A 8.D 9. C 10. 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6 分} 11. ABCD 12. ABC 13. ACD 14. AD 15. BC 16. ABC 17. AB 18. ABC 三、名词解释{每题 分,共 20 分} 19.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 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0. 医疗卫生政策 指政府和社会通过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以预防疾病,促进、保护或恢复 国民的健康为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规定和行动的总称。 1.雇主责任原则 是只要是工作期间引起的工伤和职业病危害,并不追求职工个人的过 错责任,完全由雇主或者保险机构负担。工伤保险的保险费一般是由企业单方面支付,工人并 不承担相应的费用。 22. 混合福利服务模式 混合福利服务也称福利多元化,是指政府尽量压缩福利责任,对 于不能压缩的福利责任通过非政府组织、家庭、市场等供应福利。 四、筒答题(每题 分,共 24 分} 23. 根据布赖德肖的观点,人的需要包括哪些类型? 答:从个人生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布赖德肖将人的需要归纳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规范性 需要、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要 (4 分〉。规范性需要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 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的规定或规范,指出在特定情况下人们所需的标准。分〉。感觉性 需要是一个人在自我陈述时反映出的需要和想要的服务(1分)。当个人把自己的需要通过行 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性需求。分)。当个人与他人相比,发现自己生活条件上的不 1063
足并产生新的需要时,这种需要被称为比较性需要(1分)。 24.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中国政府颁行了哪些就业政策? 答:(1)实行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 营的,三年内免征有关税费;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政府 建立担保基金,并提供财政贴息。(2分) (2)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减免税收政策。对新增岗位招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由政府 提供社会保险补贴。为鼓励企业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对加工型小企业,在当年新增岗位中招 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30%以上的,三年内减免有关税收。(1.5分) (3)提供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对象。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50周岁、女40周 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作为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提供即时岗位授助等多种帮助。 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同时,在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 原国有企业的大龄就业困难职工就业。(1.5分) (4)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 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对改制企业以及兴办的经济实体安置富余人员达到一定比例 的,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1.5分) (5)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在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中,对下岗失 业人员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社会保险关系接续“一站式”就业服务,并开展免费职业 介绍和职业培训。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对有开 业条件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和开业指导,提供项目咨询、跟踪扶持等服务。(1.5分) 25.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执行中存在以下问题: (1)属地管理与发展不平衡。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筹集和具体管理主要由地方 政府负责,因此为发展不平衡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那些经济水平较好的地区其保障标准往往 较高,而且保障到位,覆盖面也较广,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不好的地区则往往在保障方面执行 不力,标准较低,资金到位困难,也出现排斥特殊人群的现象。(2分) (2)家计调查与耻辱化。最低生活保障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地方人民政 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要进行深人的调查,包括家庭成员、职业、财产状况、经济收人等,有时 还需对家庭内部的家具和申请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详细考察,以避免“骗保”情况的发生。 在调查完后,还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公示,这些对申请人来说都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会对受助 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2分) (3)自由裁量空间大与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由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确立的标准不是十分 1064
足并产生新的需要时,这种需要被称为比较性需要(1分)。 24. 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中国政府颁行了哪些就业政策? 答:(1)实行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 营的,三年内免征有关税费;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政府 建立担保基金,并提供财政贴息。 (2 分〉 (2) 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减免税收政策。对新增岗位招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由政府 提供社会保险补贴。为鼓励企业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对加工型小企业,在当年新增岗位中招 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 30% 以上的,三年内减免有关税收。(1 .5 分) (3)提供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对象。把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 50 周岁、女 40 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作为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提供即时岗位援助等多种帮助。 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同时,在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 原国有企业的大龄就业困难职工就业。(1 .5 分) (4) 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 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对改制企业以及兴办的经济实体安置富余人员达到一定比例 的,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1 .5 分〉 (5) 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在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中,对下岗失 业人员实行求甲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 介绍和职、业培训讪训川|。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对有开 业条件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和开业指导,提供项目咨询、眼踪扶持等服务。(1.5 分〉 2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执行中存在以下问题: (1)属地管理与发展不平衡。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筹集和具体管理主要由地方 政府负责,因此为发展不平衡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那些经济水平较好的地区其保障标准往往 较高,而且保障到位,覆盖面也较广,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不好的地区则往往在保障方面执行 不力,标准较低,资金到位困难,也出现排斥特殊人群的现象。 (2 分) (2) 家计调查与耻辱化。最低生活保障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在审批过程中,地方人民政 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包括家庭成员、职业、财产状况、经济收入等,有时 还需对家庭内部的家具和申请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详细考察,以避免"骗保"情况的发生。 在调查完后,还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公示,这些对申请人来说都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会对受助 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2 分〉 (3) 自由裁量空间大与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由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确立的标准不是十分 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