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侵染过程 病原物侵染过程( infection process)就是病原物与寄 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内 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 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时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 期、发病期。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 影响,而环境因素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
第八章 侵染过程 • 病原物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就是病原物与寄 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内 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 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 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时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 期、发病期。 •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 影响,而环境因素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
第一节接触期 接触期的概念 接触期是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或 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 或叶围后,开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 动,并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
第一节 接触期 • 一、接触期的概念 • 接触期是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或 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 或叶围后,开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 动,并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
二、接触前的活动 1、病原物的休眠体大多是随着气流或雨水的飞溅落在 植物上,还可随昆虫等介体或田间操作工具等到植物 上 2、根部分泌物可在植物根系周围积聚许多病原物和其 它微生物,也可刺激或诱发土壤中的有些病原真菌 细菌和线虫等或其休眠体的萌发,有利于产生侵染结 构和进一步侵入。 3、有些腐生的根围微生物能产生抗菌物质,可抑制或 杀死病原物;有些腐生菌或不致病的病原物变异菌株 占据了病原物的侵染位点,使病原物不能侵入
• 1、病原物的休眠体大多是随着气流或雨水的飞溅落在 植物上,还可随昆虫等介体或田间操作工具等到植物 上。 • 2、根部分泌物可在植物根系周围积聚许多病原物和其 它微生物,也可刺激或诱发土壤中的有些病原真菌、 细菌和线虫等或其休眠体的萌发,有利于产生侵染结 构和进一步侵入。 • 3、有些腐生的根围微生物能产生抗菌物质,可抑制或 杀死病原物;有些腐生菌或不致病的病原物变异菌株 占据了病原物的侵染位点,使病原物不能侵入。 二、接触前的活动
接触后的活动 1、病原物生长阶段,它包括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所 生的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 菌的分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 2、真菌孢子虽然一般都带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但必须 供给一定的营养刺激物质才能萌发和侵入。 3、叶表面的营养物质对病原物的侵染有一定的影响 植物的分泌物也影响病原物的生长;而且,有些孢子 本身分泌的物质,特别是在侵染液滴中浓度很高时, 也能抑制孢子的萌发
三、接触后的活动 • 1、病原物生长阶段,它包括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所产 生的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 菌的分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 • 2、真菌孢子虽然一般都带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但必须 供给一定的营养刺激物质才能萌发和侵入。 • 3、叶表面的营养物质对病原物的侵染有一定的影响, 植物的分泌物也影响病原物的生长;而且,有些孢子 本身分泌的物质,特别是在侵染液滴中浓度很高时, 也能抑制孢子的萌发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1、湿度:各种真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湿度不同,对于绝大部分气 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而白粉菌的分生孢子 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 而不好。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 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 2、温度:主要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 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但各真菌是不同的。 3、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 作用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 1、湿度:各种真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湿度不同,对于绝大部分气 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而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 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 而不好。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 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 • 2、温度:主要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 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但各真菌是不同的。 • 3、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