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2015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答题完成后,请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放在桌上,由监考老师统一收回 4.本卷共三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积累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给加点字注音。(4分) 清晨,驻足城边小河桥上,di( )听桥下潺潺( )的水声,目睹鳞次 zhi( )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i( )一时的老歌——《涛声依 旧》。是呀,涛声依旧,可县城旧貌已换新颜!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部电视剧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 然。 B.中国举行70周年抗战胜利的阅兵仪式,仪式盛大史无前例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 C.生日聚会已经进行半个小时了,伊娜才慢腾腾地过来了,大家都说她是一位没有时 间观念的不速之客 D.“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这壮观的实景剧场位于人迹罕至的山水 甲天下桂林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增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B.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C.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展现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 真谛
桑植县 2015 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答题完成后,请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放在桌上,由监考老师统一收回; 4.本卷共三大题,满分 120 分,时量 120 分钟。 一、积累运用(28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给加点字注音。(4 分) 清晨,驻足城边小河桥上,dì( )听桥下潺潺.( )的水声,目睹鳞次 zhì( )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 mǐ( )一时的老歌——《涛声依 旧》。是呀,涛声依旧,可县城旧貌已换新颜!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这部电视剧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 ... 然.。 B.中国举行 70 周年抗战胜利的阅兵仪式,仪式盛大史无前例 ....,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 C.生日聚会已经进行半个小时了,伊娜才慢腾腾地过来了,大家都说她是一位没有时 间观念的不速之客 ....。 D.“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这壮观的实景剧场位于人迹罕至 ....的山水 甲天下桂林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增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B.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C.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展现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 真谛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干将莫邪》写干将之子赤为父报仇巧遇侠客英雄,用计杀死楚王的经过,表现了 赤坚定的复仇心理及侠客的智勇和侠义心肠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经历了艰 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C.《曹刿论战》阐述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采取战略上取信于民,战术上后发制人 的原则。题目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劳山道士》一文有两条线索,暗线是求师学法、看师演法、演法失灵:明线是王 生不愿意吃苦。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看着看着,我就迷糊了,睡着了 快点离开这儿 ②天上的云彩,总是在变换模样,一会儿像一只安静吃草的羊, 会儿又变成奔跑的马 ③田野里的草啊,总是这么热情 ④坐起来看,原来是一東草,它从青石的缝隙里钻出来了,以这 种方式和我打招呼 ⑤睡着睡着,感觉身下有谁在轻轻地挠我的背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⑤④③ C.①④③⑤② D.③⑤④②① 6.名著阅读。(4分)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 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 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回答问题。 (1)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2分) ①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 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2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1)为漫画拟一个形象的题目,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3分)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干将莫邪》写干将之子赤为父报仇巧遇侠客英雄,用计杀死楚王的经过,表现了 赤坚定的复仇心理及侠客的智勇和侠义心肠。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经历了艰 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C.《曹刿论战》阐述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采取战略上取信于民,战术上后发制人 的原则。题目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劳山道士》一文有两条线索,暗线是求师学法、看师演法、演法失灵;明线是王 生不愿意吃苦。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看着看着,我就迷糊了,睡着了 ②天上的云彩,总是在变换模样,一会儿像一只安静吃草的羊, 一会儿又变成奔跑的马 ③田野里的草啊,总是这么热情 ④坐起来看,原来是一束草,它从青石的缝隙里钻出来了,以这 种方式和我打招呼 ⑤睡着睡着,感觉身下有谁在轻轻地挠我的背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⑤④③ C.①④③⑤② D.③⑤④②① 6.名著阅读。(4 分)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 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 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回答问题。 (1)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2 分) ① ②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 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2 分) 7.综合性学习(6 分) (1)为漫画拟一个形象..的题目,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3 分)
题目(1分): 含义(2分 (2)针对这幅漫画中的现象,请你给父母们提些建议。(3分) 建议 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或名言(每空1分,共6分) ①白居易《观刈麦》中表现恶劣劳动环境的诗句是:“ ②写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先人后己的博大胸怀的诗句 是 ③写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自己决心以死殉国,决不投降元朝统治的诗句 是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5分) ①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 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②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 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 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 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③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 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 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④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 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题目(1 分):《 》 含义(2 分): (2)针对这幅漫画中的现象,请你给父母们提些建议。(3 分) 建议: 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或名言(每空 1 分,共 6 分) ①白居易《观刈麦》中表现恶劣劳动环境的诗句是:“ , 。” ②写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先人后己的博大胸怀的诗句 是 , 。 ③写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自己决心以死殉国,决不投降元朝统治的诗句 是 , 。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5 分) Ziyuanku.com①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 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②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 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 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 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③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 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 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④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 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9.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4段文字论证的论点。(2分) 10.作者为证明这一论点,运用了哪两个事实?(2分) ② 11.“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这句话中“这种”是指 。(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2分) ①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 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 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 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岀的核移放到空岀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 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天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 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 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②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 洲—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 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岀 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 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 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③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 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 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实际上,这个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细胞核刚进入卵细胞后,就把精细
9.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 4 段文字论证的论点。(2 分) 10.作者为证明这一论点,运用了哪两个事实?(2 分) ① ② 11.“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这句话中“这种”是指 。(1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12 分) ①1979 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 工培养,经过 385 天 59 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 10 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 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 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 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 189 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 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 80 多天培养后长成 8 厘米长的鲫鱼。 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 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②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 1960 年和 1962 年,先后用非 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 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 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 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 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③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 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 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实际上,这个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细胞核刚进入卵细胞后,就把精细
胞核连同卵细胞的核起除去。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 人工培养了四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 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1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段的段落大意。(3分) 第①段 第②段 第③段 第①段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的“一切准备”具体指什么?(2分) 14.“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一句中的“难关”一词如何理解?(2分) 5.第三段中的前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6.文中画线句子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岀,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胞核连同卵细胞的核一起除去。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 人工培养了四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 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1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段的段落大意。(3 分) 第①段: 第②段: 第③段: 13.第①段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的“一切准备”具体指什么?(2 分) 14.“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一句中的“难关”一词如何理解?(2 分) 15.第三段中的前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16.文中画线句子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 分) $来&源:ziyuanku.com(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12 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资*源%库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