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1.初始同步与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 WCDMA系统的初始同步则需要通过“三步捕获法”进 ①通过对基本同步信道的捕获建立PN码同步和符号同步 ②通过对辅助同步信道的不同扩频码的非相干接收,确定 扰码组号等。 ③通过对可能的扰码进行穷举搜索,建立扰码同步 √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在CDMA系统中,由于信号 带宽较宽,因而在时间上可以分辨出比较细微的多径信 。对分辨出的多径信号分别进行加权调整,使合成 后的信号得以增强,从而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多径衰落 信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21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 1. 初始同步与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 WCDMA系统的初始同步则需要通过“三步捕获法”进 行,即 ①通过对基本同步信道的捕获建立PN码同步和符号同步。 ②通过对辅助同步信道的不同扩频码的非相干接收,确定 扰码组号等。 ③通过对可能的扰码进行穷举搜索,建立扰码同步。 ✓ 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在CDMA系统中,由于信号 带宽较宽,因而在时间上可以分辨出比较细微的多径信 号。对分辨出的多径信号分别进行加权调整,使合成之 后的信号得以增强,从而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多径衰落 信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7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1.初始同步与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为实现相干形式的Rake接收,需发送未经调制的导频 ( Pilot)信号,以使接收端能在确知已发数据的条件下估 计出多径信号的相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相干方式的最 大信噪比合并。 √ WCDMA系统采用用户专用的导频信号。 √CDMA2000下行链路采用公用导频信号,用户专用的导 频信号仅作为备选方案用于使用智能天线的系统,上 信道则采用用户专用的导频信道
22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 1. 初始同步与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 为实现相干形式的Rake接收,需发送未经调制的导频 (Pilot)信号,以使接收端能在确知已发数据的条件下估 计出多径信号的相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相干方式的最 大信噪比合并。 ✓ WCDMA系统采用用户专用的导频信号。 ✓ CDMA2000下行链路采用公用导频信号,用户专用的导 频信号仅作为备选方案用于使用智能天线的系统,上行 信道则采用用户专用的导频信道
7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1.初始同步与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宏分集及越区软切换技术:当移动台处于越区切换状态 时,参与越区切换的基站向该移动台发送相同的信息 移动台把来自不同基站的多径信号进行分集合并,从而 改善移动台处于越区切换时的接收信号质量,并保持越 区切换时的数据不丢失。 √ WCDMA系统和CDMA2000系统均支持宏分集及越区软 切换功能
23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 1. 初始同步与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 宏分集及越区软切换技术:当移动台处于越区切换状态 时,参与越区切换的基站向该移动台发送相同的信息, 移动台把来自不同基站的多径信号进行分集合并,从而 改善移动台处于越区切换时的接收信号质量,并保持越 区切换时的数据不丢失。 ✓ WCDMA系统和CDMA2000系统均支持宏分集及越区软 切换功能
7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2.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另外一项核心技术是信道编译码技术 包括:卷积编码技术和交织技术 Turbo编码技术及RS+卷 积级联码技术 √ Turbo编码技术: Turbo编码器采用两个并行相连的系 统递归卷积编码器,并辅之以一个交织器。两个卷积编 码器的输出经并串转换以及凿孔( Puncture)操作后输出。 相应地, Turbo解码器由首尾相接、中间由交织器和解 交织器隔离的两个以迭代方式工作的软判输出卷积解码 器构成
24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 2. 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另外一项核心技术是信道编译码技术, 包括:卷积编码技术和交织技术Turbo编码技术及RS+卷 积级联码技术。 ✓ Turbo编码技术 :Turbo编码器采用两个并行相连的系 统递归卷积编码器,并辅之以一个交织器。两个卷积编 码器的输出经并串转换以及凿孔(Puncture)操作后输出。 相应地,Turbo解码器由首尾相接、中间由交织器和解 交织器隔离的两个以迭代方式工作的软判输出卷积解码 器构成
7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2.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Turbo编码技术 √目前 Turbo码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困难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交织长度的限制,无法用于速率较低、时延要求较 高的数据(包括语音)传输 ②基于MAP的软输出解码算法所需计算量和存储量较大, 而基于软输岀Ⅴ Viterbi的算法所需迭代次数往往难以保证。 ③ Turbo编码在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还不够成熟
25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实现3G的关键技术 ➢ 2. 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Turbo编码技术 ) ✓ 目前Turbo码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困难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交织长度的限制,无法用于速率较低、时延要求较 高的数据(包括语音)传输。 ②基于MAP的软输出解码算法所需计算量和存储量较大, 而基于软输出Viterbi的算法所需迭代次数往往难以保证。 ③Turbo编码在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还不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