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二33《DNA的复制》教学设 计 教材分析 、内容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三章第3节。DNA分 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DNA的复制”一课时,在 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 息的功能。让学生在了解了DAN双螺旋机构的基础上对DNA分 子有进一步的认识。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有:复制的概念、时间、 场所、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学好这一课时,对于学生深刻 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2、前后联系 DNA的复制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基因突变等内 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 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 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高二学生理解力和想象力相对以前有了明显 提高,在此基础上讲解本课,只要讲授方法得当,学生还是比较容易 理解和接受的。 由于本课时内容比较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 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设
2019-2020 年高中生物必修二 3-3 《DNA 的复制》 教学设 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三章第 3 节。DNA 分 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DNA 的复制”一课时,在 联系 DNA 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 DNA 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 息的功能。让学生在了解了 DAN 双螺旋机构的基础上对 DNA 分 子有进一步的认识。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有:复制的概念、时间、 场所、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学好这一课时,对于学生深刻 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2、前后联系 DNA 的复制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基因突变等内 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 DNA 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 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 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高二学生理解力和想象力相对以前有了明显 提高,在此基础上讲解本课,只要讲授方法得当,学生还是比较容易 理解和接受的。 由于本课时内容比较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 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设
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 归纳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复制的概念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 点 3、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目标分析: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验证,这两 部分内容单纯从高考的角度讲,并不做重点要求,但是如果从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这方面讲的话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借这部分内容让学 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即: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 验验证——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但是这里必须把握好度,避免让 学生把它当成重点内容去记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难点:1、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及实验验证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比较、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题目:
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 归纳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复制的概念 2、简述 DNA 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 DNA 复制过程的特 点。 3、知道 DNA 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目标分析: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验证,这两 部分内容单纯从高考的角度讲,并不做重点要求,但是如果从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这方面讲的话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借这部分内容让学 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即: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 验验证——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但是这里必须把握好度,避免让 学生把它当成重点内容去记。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DNA 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难点:1、DNA 复制方式的推测及实验验证 2、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比较、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题目:
1、DNA由条链组成,基本组成单位 有 种 2、DNA分子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也就是具有规则的( 结构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与 );G与()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 (学生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设计目的:一方面让学生对前面讲过 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为本节内容的讲解做知识准备。) 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DNA的复制。 二)引导回忆,发现问题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 次分裂间期,那么DNA到底是怎么进行复制的? 1、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课本“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相关内容, 探索DNA复制的方式,并看看科学家认为DNA是以哪种方式进行 复制的。 2、老师通过PPT展示DNA复制方式的两种推测(半保留复制和全 保留复制),并引导学生推导两种可能的复制方式所得到的子代DNA 有什么不同之处 过度:科学家推测DNA一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那么科学家的假 说是否正确还学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三)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DNA 由_____条链组成,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有 ____ 种 2、DNA 分子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也就是具有规则的( ) 结构。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与 ( );G 与( )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 (学生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设计目的:一方面让学生对前面讲过 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为本节内容的讲解做知识准备。) 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DNA 的复制。 (二)引导回忆,发现问题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DNA 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 次分裂间期,那么 DNA 到底是怎么进行复制的? 1、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课本“对 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相关内容, 探索 DNA 复制的方式,并看看科学家认为 DNA 是以哪种方式进行 复制的。 2、老师通过 PPT 展示 DNA 复制方式的两种推测(半保留复制和全 保留复制),并引导学生推导两种可能的复制方式所得到的子代 DNA 有什么不同之处。 过度:科学家推测 DNA 一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那么科学家的假 说是否正确还学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三)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课件展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验证半保留复制的实 验过程 问题:1、如何区分亲子代DNA分子? 2、1N和N有什么区别? 3、如何分离不同的DNA分子?(对同位素标记这项技术 略作解释,虽然必修一已经接触过,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已经生疏了。) 2、老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作出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 程。通过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半保留复制的假说是正确的,也就是 说DNA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 3、对实验结果进行延伸 思考讨论:将一个全部N标记的DNA分子转移到1N的培养 基中培养n代,以下结果如何? 总结规律:通过以上问题总结DNA复制的相关计算规律 (1)子代DNA分子数2n个 (2)子代含1N的DNA分子数2个 (3)子代含N的DNA分子数2n个 (4)子代只含15N的DNA分子数0个 (5)子代只含1N的DNA分子数(2n-2)个 (这里先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得出计算结果,然后老师再引导学 生总结规律,必须给学生时间思考,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培 养他们通过现象总结规律的能力。) (四)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课件展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验证半保留复制的实 验过程 问题:1、如何区分亲子代 DNA 分子? 2、14N 和 15N 有什么区别? 3、如何分离不同的 DNA 分子?(对同位素标记这项技术 略作解释,虽然必修一已经接触过,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已经生疏了。) 2、老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作出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 程。通过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半保留复制的假说是正确的,也就是 说 DNA 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 3、对实验结果进行延伸。 思考讨论:将一个全部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转移到 14N 的培养 基中培养 n 代,以下结果如何? 总结规律:通过以上问题总结 DNA 复制的相关计算规律一 (1)子代 DNA 分子数 2 n个 (2)子代含 15N 的 DNA 分子数 2 个 (3)子代含 14N 的 DNA 分子数 2 n个 (4)子代只含 15N 的 DNA 分子数 0 个 (5)子代只含 14N 的 DNA 分子数(2 n-2)个 (这里先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得出计算结果,然后老师再引导学 生总结规律,必须给学生时间思考,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培 养他们通过现象总结规律的能力。) (四)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
1、引导学生阅读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相关内容,自己尝试 总结DNA复制的概念、场所、时期、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 复制过程、复制特点、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意义。 2、老师课件展示DNA复制的过程,并对DNA复制过程中的 每一个步骤加以的解释,概括DNA复制的步骤 解旋——合成子链——重新螺旋 (这部分内容属于概念性的东西,但是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应该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以后再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去记忆。 这里我们就可以通过将复制印章的过程与之对比进行讲解。 (五)DNA复制的意义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这 部分知识点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总结) (六)DNA复制相关计算规律二(课堂练习) 思考讨论:一个DNA的碱基A有20个,碱基总数为200,连 续复制4次后,计算: 1、共需要G多少个? 2、第4次复制需要G多少个 总结规律:(1)若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 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目为mx(2n-1)个。 (2)第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目为m×2n-1个。 七、课堂小结 DNA的复制是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
1、引导学生阅读“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相关内容,自己尝试 总结 DNA 复制的概念、场所、时期、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 复制过程、复制特点、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意义。 2、老师课件展示 DNA 复制的过程,并对 DNA 复制过程中的 每一个步骤加以的解释,概括 DNA 复制的步骤: 解旋——合成子链——重新螺旋 (这部分内容属于概念性的东西,但是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应该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以后再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去记忆。 这里我们就可以通过将复制印章的过程与之对比进行讲解。) (五)DNA 复制的意义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这 部分知识点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内容总结) (六)DNA 复制相关计算规律二(课堂练习) 思考讨论:一个 DNA 的碱基 A 有 20 个,碱基总数为 200,连 续复制 4 次后,计算: 1、共需要 G 多少个? 2、第 4 次复制需要 G 多少个 总结规律:(1)若亲代 DNA 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 经过 n 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m×(2n-1)个。 (2)第 n 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m×2n-1个。 七、课堂小结 . DNA 的复制是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