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 吉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赵丁选
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 吉林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赵丁选
引言 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中心,提高工作效 率为目标。 信息技术三大支柱,即:测量与控制技术、计 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在这种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和冲击下,使机电工 业发生了极大变化。 定义: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相结 合,通称"机电一体化
一、引言 ◼ 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中心,提高工作效 率为目标。 ◼ 信息技术三大支柱,即:测量与控制技术、计 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 在这种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和冲击下,使机电工 业发生了极大变化。 ◼ 定义: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相结 合,通称"机电一体化"
■例:机床,纯机械时,其加工精度、加 工能力较低,数控机床后,使其功能增 强、性能提高,而且成为可以代替人工 操作的自动化机床。 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引入,将使机 械工业焕发青春 ■机械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不但是机 械本身的需要,而且是现代化生产装备 向大型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的客观需要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保证科学操作和科学 管理的有效工具
◼ 例:机床,纯机械时,其加工精度、加 工能力较低,数控机床后,使其功能增 强、性能提高,而且成为可以代替人工 操作的自动化机床。 ◼ 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引入,将使机 械工业焕发青春 ◼ 机械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不但是机 械本身的需要,而且是现代化生产装备 向大型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的客观需要。 ◼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保证科学操作和科学 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发展史 六十年代,日本通产省为扩大机械功能,在机 械上采用电气和电子技术,曾结合数控机床做 过不少实验,但未能获得成功。 ■七十年代,微电子技术成熟,微机商品化,大 规模集成电路问世,构成微机的基本单元CPU ROM、RAM和接口电路已经模块化,自己"制造" 计算机成为可能。机电一体化得以现实。 ■71年,日刊工业新闻社发行《机电一体化入门》 和《机电一体化》月刊,专门刊载机电一体化 的新产品
二、发展史 ◼ 六十年代,日本通产省为扩大机械功能,在机 械上采用电气和电子技术,曾结合数控机床做 过不少实验,但末能获得成功。 ◼ 七十年代,微电子技术成熟,微机商品化,大 规模集成电路问世,构成微机的基本单元CPU、 ROM、RAM和接口电路已经模块化,自己"制造" 计算机成为可能。机电一体化得以现实。 ◼ 71年,日刊工业新闻社发行《机电一体化入门》 和《机电一体化》月刊,专门刊载机电一体化 的新产品
76年,机电一体化正式名字”力卜口二分又 (英文名字是 Mechatronics,是由 Mechanism 的前半部和 Electronics后半部缩合而成),我 国现译为"机电一体化 71到78年日本政府颁发"机电法"和"机信法", 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这个 时期称之为萌芽时期 八十年代,在"机信法"指导下,机电一体化的 产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这个时期可称之为 成长时期。 ■九十年代,集成度提高,价格下降,机电一体 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机电一体 化技术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全盛时期开始
◼ 76年,机电一体化正式名字"メカトロニケス "(英文名字是Mechatronics,是由Mechanism 的前半部和Electronics后半部缩合而成),我 国现译为"机电一体化" 。 ◼ 71到78年日本政府颁发"机电法"和"机信法" , 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这个 时期称之为萌芽时期。 ◼ 八十年代,在"机信法"指导下,机电一体化的 产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这个时期可称之为 成长时期。 ◼ 九十年代,集成度提高,价格下降,机电一体 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机电一体 化技术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全盛时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