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蓄水枢纽 (5)经济指标 指总投资、总造价、年运行费用、 电站单位千瓦投资、发电成本、灌溉单位面积投 第 资、通航能力、防洪以及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等。 (6)其他 根据枢纽具体情况,需专门进行比较的 项目。 水上述项目有些可以定量计算,有些则难以量化,这 利就给枢纽布置方案的选定增加了复杂性。因而,必 枢须以国家的技术政策为指导,在充分掌握基本资料 纽 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全面论证, 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5)经济指标 指总投资、总造价、年运行费用、 电站单位千瓦投资、发电成本、灌溉单位面积投 资、通航能力、防洪以及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等。 (6)其他 根据枢纽具体情况,需专门进行比较的 项目。 上述项目有些可以定量计算,有些则难以量化,这 就给枢纽布置方案的选定增加了复杂性。因而,必 须以国家的技术政策为指导,在充分掌握基本资料 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全面论证, 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第二节 蓄 水枢纽 第 六 章 水 利 枢 纽
第二节 蓄水枢纽 蓄水枢纽布置实例 1.中、低水头水利枢纽 第 修建在河流中、下游的丘陵或平原地区的水利枢 纽一般是位于河床坡度平缓、河谷宽阔的河段上, 其主要建筑物是拦河闸(坝),由于其上下游水头 差不大,称作中、低水头水利枢纽。此时,挡水建 利 筑物可建在岩基或软基上,由于地形开阔,通常是 将挡水建筑物、过坝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和电站厂 房一字摆开。枢纽布置的关键问题是妥善处理好泄 纽 洪消能及防淤排沙问题。 它是我国在长江千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坝,位于 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km处,下距宜昌市约6km
四、蓄水枢纽布置实例 1.中、低水头水利枢纽 修建在河流中、下游的丘陵或平原地区的水利枢 纽一般是位于河床坡度平缓、河谷宽阔的河段上, 其主要建筑物是拦河闸(坝),由于其上下游水头 差不大,称作中、低水头水利枢纽。此时,挡水建 筑物可建在岩基或软基上,由于地形开阔,通常是 将挡水建筑物、过坝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和电站厂 房一字摆开。枢纽布置的关键问题是妥善处理好泄 洪消能及防淤排沙问题。 它是我国在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坝,位于 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km处,下距宜昌市约6km。 第二节 蓄 水枢纽 第 六 章 水 利 枢 纽
第二节 蓄水枢纽 枢纽主要任务是对三峡电站进行反调节,解决未来 三峡电站日调节不稳定流对下游航道及宜昌港的不 第 利影响以及发电。主体建筑物有泄水闸、船闸、电 站厂房、冲沙闸及挡水坝段等。枢纽总库容5.8亿 m3,最大闸坝高47m,大坝全长2595m。电站总装机 容量271.5万kW。1、2号大型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货 水 驳船及客轮,是世界最大船闸之一。葛洲坝工程坝 利 址处河宽2200m。江中有葛洲坝和西坝两座小岛自右 枢向左将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 纽
枢纽主要任务是对三峡电站进行反调节,解决未来 三峡电站日调节不稳定流对下游航道及宜昌港的不 利影响以及发电。主体建筑物有泄水闸、船闸、电 站厂房、冲沙闸及挡水坝段等。枢纽总库容15.8亿 m3,最大闸坝高47m,大坝全长2595m。电站总装机 容量271.5万kW。1、2号大型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货 驳船及客轮,是世界最大船闸之一。葛洲坝工程坝 址处河宽2200m。江中有葛洲坝和西坝两座小岛自右 向左将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 第二节 蓄 水枢纽 第 六 章 水 利 枢 纽
第二节 蓄水枢纽 第六章水利枢纽 图9一1为长江高洲坝水利枢纽布置图 1一土石坝;:23号船闸;3一三江冲沙闸·4一三江混凝土坝。52 号船闸6一混凝土坝;7二江电站,8一左导墙:9泄水闸: 10右导墙(纵堰)11一大江电站12-1号船闸;13一大江冲沙闸; 14一右岸土石坝15、16一开关站17,18一防淤堤,19、20-一导沙坎
图9—1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布置图 1—土石坝; 2—3号船闸; 3—三江冲沙闸 4—三江混凝土坝 5——2 号船闸 6一混凝土坝; 7—二江电站, 8—左导墙: 9—泄水闸; 10—右导墙(纵堰) 11—大江电站 12—1号船闸;13—大江冲沙闸; 14一右岸土石坝15、16一开关站 17、18一防淤堤, 19、20--导沙坎 第二节 蓄 水枢纽 第 六 章 水 利 枢 纽
第二节 蓄水枢纽 大江是主河槽,二、三江枯水期断流。其坝址地形 和水文条件的主要问题是,长江出南津关后自东转 向南流,南津关以上峡谷河宽约300m到坝址处急剧 第扩展至2200m, 水流流速减缓,向下至宜昌市江面又 缩至800m。坝址又位于河流弯道,泥沙较多,如枢 章 纽布置不当,将淤塞航道和影响发电。,因而,在 水 枢纽布置时,首先应适应长江河势,妥善安排好主 流位置,以利于通航、发电、排沙和泄洪。经过多 种方案比较和水工、泥沙模型试验,最后确定枢纽 枢布置如下:挖掉江中葛洲坝,将枢纽中的关键建筑 纽物即27孔泄水闸居中布置在正对主流的深槽位置, 以利于泄洪、排沙和满足河势要求。在上游,左右 各设置一道防淤堤,既可束窄主流河道,有利于拉 沙、稳定主槽和消除回流淤积,又能在两侧形成与
大江是主河槽,二、三江枯水期断流。其坝址地形 和水文条件的主要问题是,长江出南津关后自东转 向南流,南津关以上峡谷河宽约300m到坝址处急剧 扩展至2200m,水流流速减缓,向下至宜昌市江面又 缩至800m。坝址又位于河流弯道,泥沙较多,如枢 纽布置不当,将淤塞航道和影响发电。,因而,在 枢纽布置时,首先应适应长江河势,妥善安排好主 流位置,以利于通航、发电、排沙和泄洪。经过多 种方案比较和水工、泥沙模型试验,最后确定枢纽 布置如下:挖掉江中葛洲坝,将枢纽中的关键建筑 物即27孔泄水闸居中布置在正对主流的深槽位置, 以利于泄洪、排沙和满足河势要求。在上游,左右 各设置一道防淤堤,既可束窄主流河道,有利于拉 沙、稳定主槽和消除回流淤积,又能在两侧形成与 第二节 蓄 水枢纽 第 六 章 水 利 枢 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