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5)有朋旧注说:“同门曰朋。”这里的朋” 字即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世家》中的“故 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 远方”。译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即本此义。 冷(6)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 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 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 冷(yun,怨恨。 冷(8)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 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 ⑸有朋——旧注说:“同门曰朋。”这里的“朋” 字即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世家》中的“故 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 远方”。译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即本此义。 ❖ ⑹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 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 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 ❖ ⑺愠——yùn,怨恨。 ❖ ⑻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 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 (演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朋友)从远处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一个品 德高尚的人吗?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 (演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朋友)从远处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一个品 德高尚的人吗?
第二章
第二章
每天 我名词作状语多次反省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替出主意转折 转折诚实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传授的知识 不习作名词温习(练习)
❖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 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 不习乎?” 我 每天 名词作状语 多次 反省 替 出主意 转折 转折 诚实 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温习(练习)
冷(1)曾子—孔子学生,名参(sen),字子舆,比 孔子小四十六岁 冷(2)三省—ng,自我检查,反省,内省。“三省 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 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 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数的多,不要着 实地去看待。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 的“三”只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 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 省者三。 冷(3)信—诚也。 冷(4)传— chuan,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 冷(5)习—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 样,包括温习、实习、演习而言,这里概括地译为 复习。示示示
❖ ⑴曾子——孔子学生,名参(sēn),字子舆,比 孔子小四十六岁。 ❖ ⑵三省——xǐng,自我检查,反省,内省。“三省” 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 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 “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数的多,不要着 实地去看待。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 的“三”只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 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 省者三。” ❖ ⑶信——诚也。 ❖ ⑷传——chuán,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 ❖ ⑸习——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一 样,包括温习、实习、演习而言,这里概括地译为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