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十中2008年下期九年级期中测试卷 语文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一部分语言积累及运用(共22分)「不题得分 1、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答题。(4分) q而不舍,努力拼博 (1)拼音qe表示的汉字是 (2)句中的错别字是 应改正为 (3)拼出汉字、改正错别字后,将这句话规范、整洁地写在下面的米字格 中 2、古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小题1分 (1)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 送千帆天际;中考是我们稚嫩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关键的一步, 燕然山的石头没有刻下我们的名字,我们就能放弃。其中加点句子化 用的诗句是 (2)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中,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 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3)初三语文教材中,我们学到过一些作者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 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象这样的名句还有 (任选两个) ①陈胜的 ②辛弃疾的 ③毛泽东的 (4)李白的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的三、四句是 3、请从我国四部古典文学名著:①《三国演义》、②《红楼梦》、③《水浒传》 ④《西游记》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空。(2分)
1 平江十中 2008 年下期九年级期中测试卷 语 文 时量:120 分钟,满分:100 分。 班级 姓名 一部分:语言积累及运用(共 22 分) 1、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答题。(4 分) qiè而不舍,努力拼博. (1) 拼音 qiè表示的汉字是 (2) 句中的错别字是 ,应改正为 (3) 拼出汉字、改正错别字后,将这句话规范、整洁地写在下面的米字格 中。 2、古诗文名句填空。(共 8 分,每小题 1 分) (1) 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 ....... 送千帆天际 .....;中考是我们稚嫩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关键的一步, 燕然山的石头没有刻下我们的名字 ...............,我们就能放弃。其中加点句子化 用的诗句是 和 (2) 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中,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 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3) 初三语文教材中,我们学到过一些作者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 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象这样的名句还有 (任选两个): ①陈胜的 ②辛弃疾的 ③毛泽东的 (4) 李白的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的三、四句是 3、请从我国四部古典文学名著:①《三国演义》、②《红楼梦》、③《水浒传》、 ④《西游记》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空。(2 分) 本题得分
序号 作者 简写出书中一个情节(不超过15字) 4、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鹤群)一律将长项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挺直,悠然翱翔太 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B、去年,《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 接近1万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时俱进 C、上中学时的我只能偷偷地看闲书,如今我三十八岁了,也可以象父 亲当年一样大摇大摆地看闲书了。 D、日本和德国在对待二战遗留问题的态度上简直是大相径庭。 下面两句话有语病或表意不明,请予以改正。(2分 ①那一天是星期五下午的第三节课,②小李讲的是曹操的故事,大 家都说他是奸雄 改为 改为 6、综合性学习。(共4分) 九年级(甲)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1)用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为晚会写一条主题语。 (2)根据节目表,合唱“我不后悔”之后是舞蹈“为明天喝彩”,请你为连 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二部分:阅读(共48分) 本题得分 (一)心系一处(10分) ①我的书房里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己书写的四个字“心系一处"。 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 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 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处 才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韧性。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2 序号 作者 简写出书中一个情节(不超过 15 字) 4、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它们(鹤群)一律将长项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挺直,悠然翱翔太 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 B、去年,《财富》杂志说,近 30 年来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 接近 1 万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时俱进 ....。 C、上中学时的我只能偷偷地看闲书,如今我三十八岁了,也可以象父 亲当年一样大摇大摆 ....地看闲书了。 D、日本和德国在对待二战遗留问题的态度上简直是大相径庭 ....。 5、下面两句话有语病或表意不明,请予以改正。(2 分) ① 那一天是星期五下午的第三节课,②小李讲的是曹操的故事,大 家都说他是奸雄。 改为 改为 6、综合性学习。(共 4 分) 九年级(甲)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1) 用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为晚会写一条主题语。 (2) 根据节目表,合唱“我不后悔”之后是舞蹈“为明天喝彩”,请你为连 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二部分:阅读(共 48 分) (一) 心系一处 (10 分) ① 我的书房里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己书写的四个字――“心系一处”。 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 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 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 才难能可贵。 ②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韧性。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本题得分
丁肇中先生,仅用五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 学位,并在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 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 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三次咨询会议,他把精力主 要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连 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得以成功。很多人都认为他 是一个天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最大的特点是比较专心。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內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 我们的目光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容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 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 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 内生活的人,一直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 主义”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 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常人更能“心系 一处”而E 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 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倘若一个人懂 得了“心系一处”,那么可以说他已经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⑤愚公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 处″变成一种无坚不崔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它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 道。是的,当你处在人世的低谷,“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带给你重 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颠峰,“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带给
3 丁肇中先生,仅用五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 学位,并在 40 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 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 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三次咨询会议,他把精力主 要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连 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得以成功。很多人 都认为他 是一个天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最大的特点是比较专心。” ③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 我们的目光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容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 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 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 内生活的人,一直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 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 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常人更能“心系 一处”而已。 ④ “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 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倘若一个人懂 得了“心系一处”,那么可以说他已经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⑤ 愚公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一 处”变成一种无坚不崔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它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 道。是的,当你处在人世的低谷,“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带给你重 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颠峰,“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带给
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文章的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心系一处”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2分) 3、怎么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2分) 4、文章第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它的作用。(2) 5、请你再举出一个“心系一处”并获得成功的例子。(2)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12分)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 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 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 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 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岀右手, 向我伸来… ④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 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 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岀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 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 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
4 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1、文章的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2、“心系一处”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2 分) 3、怎么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2 分) 4、文章第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它的作用。(2) 5、请你再举出一个“心系一处”并获得成功的例子。(2)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12 分)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 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 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 到菜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 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 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 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 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 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 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 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 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
改进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 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掠散 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 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毎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 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 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文章第①段中写到了“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母亲喜不自禁的原因是: (1分) 2、文章第⑦段中有“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这样的话,联系上下文,母亲眼里 之所以闪过惊喜是因为:(1分) 3、文章第④段中写“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试分析一下,“我的心灵震颤起来” 的原因。(1分) 4、文章中的“我”,周末回家做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概括一下(每件 事限10字以内)。(3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5、文章第⑥段叙述了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唯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 娴熟”。作者在这里是采用 手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 (2分) 5、下面这些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 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 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 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最后以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露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
5 改进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 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 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 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 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 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文章第①段中写到了“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母亲喜不自禁的原因是: (1 分) 2、文章第⑦段中有“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这样的话,联系上下文,母亲眼里 之所以闪过惊喜是因为:(1 分) 3、文章第④段中写“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试分析一下,“我的心灵震颤起来” 的原因。(1 分) 4、文章中的“我”,周末回家做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概括一下(每件 事限 10 字以内)。(3 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5、文章第⑥段叙述了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唯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 娴 熟 ”。 作 者 在 这 里 是 采 用 手 法 写 的 , 这 样 写 的 好 处 是 . (2 分) 5、下面这些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2 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 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 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 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最后以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露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