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传输线 例 c.电压反射系数 Zin V(z)=V+e +v-ek Zo T(z)= V(z) V+(z) z=-1 0 T。= Z-Z。 Z+Z。 T(z)= (e-「,e2t=re2 V*(z) 无耗传输线情况下 Tin () Zm(2)-Z。 Zi()+Z
c. 电压反射系数 ( ) ( ) ( ) V z z V z − + = 2 2 ( ) ( ) ( ) kz j z o o V z z e e V z − + = = = L o o L o Z Z Z Z − = + ( ) ( ) ( ) in o in in o Z z Z z Z z Z − = + 无耗传输线情况下 2.1 传输线 ( ) kz kz V z V e V e + − − = +
2.1传输线 d.输入阻抗(无耗传输线) 0 另一坐标系统下 Z V(=)=V'(eibd+e-iBd) Iz)=V(ea-「eBa)/Z。 H 0 V*e1+「e2a) 1+T e-2ind (d)-V(d)(d). Z-Z。 Z+Z。 Zu(d)=Zo ZI cos Bd+jZo sin Bd 1o1 Z1+jZo tan Bd Zo cos Bd+jZ sin Bd Z。+jZ,tan Bd
d. 输入阻抗(无耗传输线) ) ( ) / j d j d o o I z V e e Z + − ( = − 2 2 2 2 (1 ) 1 ) ( ) / ( ) (1 ) 1 j d j d j d o o in o o j d j d j d o o V e e e Z V d I d Z Z V e e e + − − + − − + + = = = − − (d 另一坐标系统下 ) ( ) j d j d V z V e eo + − ( = + 2.1 传输线 L o o L o Z Z Z Z − = + cos sin tan ( ) cos sin tan L O L O in O O O L O L Z d jZ d Z jZ d Z d Z Z Z d jZ d Z jZ d + + = = + +
2.1传输线 e.驻波比 驻波是在振动频率、振幅和传播速度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 的两列波叠加时产生的。驻波上振幅最大处称为波腹,振幅最 小处称为波节。相邻两个波节之间的距离是半个波长。 行波是一列波沿一个方向传播而毫无阻力,即完全匹配无 反射波的情况。行驻波是一列波沿一个方向传播而受到部分阻 力,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的情况。用驻波比衡量波的状态。 驻波比(SWR):SWR= max min min 通常使用的是电压驻波比,常用反射系数厂表示: 1+ VSWR max min
e. 驻波比 驻波是在振动频率、振幅和传播速度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 的两列波叠加时产生的。驻波上振幅最大处称为波腹,振幅最 小处称为波节。相邻两个波节之间的距离是半个波长。 行波是一列波沿一个方向传播而毫无阻力,即完全匹配无 反射波的情况。行驻波是一列波沿一个方向传播而受到部分阻 力,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的情况。用驻波比衡量波的状态。 驻波比(SWR): max max min min V I SWR V I = = 通常使用的是电压驻波比,常用反射系数 表示: max min 1 1 V VSWR V + = = − 2.1 传输线
例 2.1传输线 例 í回波损耗和插人损耗 Retur loss:[dB] emss正e-0e号-mo-gr国 No reflection Full reflection 回 0←3 odB← RL 0 dB SWR 1←
f. 回波损耗和插人损耗 2.1 传输线
2.1传输线 4.三种无耗传输线 a、终端短路传输线 e).z) 「。Z乙-1 0:p =0 Z-0 Z+Z。 -1 终端短路的无耗传输线 T(z)=「,e2k=r,e2 Z(d)-Zoo+jz.tan Bd Z+jZo tan Bd =jZo tan Bd Z 0
4. 三种无耗传输线 a、终端短路传输线 终端短路的无耗传输线 1 L o o L o Z Z Z Z − = = − + tan ( ) tan tan L O in O O O L Z jZ d Z d Z jZ d Z jZ d + = = + 2 2 ( ) kz j z o o z e e = = 2.1 传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