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网络参考工具书 7.1 工具书概述 7.1.1工具书的定义 工具书,又称“参考工具书”(Reference Works、Reference Books)。美国《ALA图书馆与 情报学词汇》(The ALA glossary of library and in formation science)一书将工具书定义为: “一种按某种体例编排的,专供查找特定资料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图书。” 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定义,诸如: 定义一:专为读者查考字义、词义、字句出处和各种事实而编纂的书籍,如字典、词典、索 引、历史年表、年鉴、百科全书等①。 定义二: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 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②。 定义三:比较完备地汇集材料,按特定方法编排,以供解难释疑查考之用的图书。有助于 人们迅速准确地查到所要了解的知识、文献,或提供检索资料的线索。如字典、词典、类书、百 科全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表谱、地图、名录等③。 7.1.2工具书的分类 7.1.2.1工具书的分类概况哪减调,发7不:T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和情报学学院教授W.A.卡茨(William A.Katz)将工具书按 功用分为两大类:一、控制-检索型(Information:control and access).,包括:书目、索引与文摘 等。二、资料型(Sources of information),包括:百科全书、便捷参考书(诸如年鉴、手册、机构 名录之类)、传记资料、词典、地理资料、政府出版物④。 中国南京师范大学王长恭等学者把工具书分为:书目、索引、文摘、字典、词典、百科全书、 类书、年鉴、综述、手册、名录、表谱、图录。其中,提供文献出处和内容线索的,如书目、索引、文 摘,又可称之为检索工具⑤。 国内一家著名文献信息机构网站则把参考工具书分为:书目、索引/文摘、词典/辞典、百科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现代汉语词典[M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② 詹德优,彭斐章,谢灼华.中文工具书使用方法[M0.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③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0.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④ KATZ,W.A.Introduction to reference work[M].6th ed.New York Montre?al:McGraw-Hill, 1992. ⑤赵国璋,朱天俊,潘树广主编.社会科学文献检索[M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第7章网络参考工具书 83 全书、年鉴、名录、传记、文学评论、手册/指南、旅游指南/地图、年表,等①。 此外,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分类。从逻辑上讲,美国学者卡茨将工具书按功用分为两大类 比较合理,其中,对于控制检索型工具书所包含的小类的划分,中外学者基本达成了共识;但 对资料型工具书所包含的小类的划分,尚需结合中外工具书的实际,进一步深入探讨。 7.1.2.2控制-检索型参考工具书 控制检索型工具书的主要功用是提供文献的出处和内容线索。®天面: 卧1)书目序改誉格 书目(Bibliography)又称“目录”,是著录一批相关的文献,并按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 一种揭示和报道相关文献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容、版本、作者简介和收藏单位等信息的二次文 献。[清]王鸣盛在其《十七史商榷》中写道:“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 其门而入。” 中国古代书目可分为:官修书目(例如:[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②)、史志 书目(例如:[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③)、私家藏书目录(例如:[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 录解题》④)、古籍版本目录(例如:[清]钱曾的《读书敏求记》⑤,[清]黄丕烈的《百宋一廛书 录》)等。 现代书目,可分为:国家书目(例如:《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联合目录(Union Catalog,例如:《(1833~l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专题文献书目(例 如:《八十年来史学书目》、《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馆藏目录(Library Catalog,例如:《北京图书 馆善本书目》、《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录)、个人著述书目(例如:《鲁迅著译系年目 录》)、地方文献书目(例如:《安徽文献书目》)等类型。 2)索引 索引(Index)是揭示文献中包含的知识单元或事项,同时指引其出处,并按一定排检规则 组织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它属于“二次文献”范畴,通常由一系列按字顺或按其他逻辑次序 排列组合的款目组成。素引一词借自日文,民国时期一度音译为“引得”。中国古代的索引另 有“通检”、“备检”、“玉键”、“韵编”等名。 索引按文献类型划分,可分为:图书索引、报刊索引(例如:《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科学 版》)、古籍索引等;按文献内容范围划分,可分为:综合性索引、专科性索引、专题性索引等;按 标引对象划分,可分为:分类索引、主题索引、单字索引、语句索引、篇名索引、人名索引(例如: 《古今人物别名索引》、《史记人名索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室名别号索引(增订本))、地 名索引、机构索引等。 索引的特点是适用面广,它不但可以将文献整体作为报道和检索的单元,更可以将文献中 《百大通中1,代 ① 参见:http:/www.library.sh.cn/fwzn/giszn/biao.htm ②+[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等编撰的(别录》、《七略》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化的书目 ③ [东汉]班固编撰的《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志书目。 ④ 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edu.sslibrary.com)可查阅《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全 文。 ⑤ 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edu.sslibrary..com)可查阅《读书敏求记:附刊误》中华书局l985年版全文。 ⑥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http:/www.cadal.u.edu.cn/)可查阅全文
84 网络环境下的文科信息检索 的个别事项(如:题名、主题词、人名、地名、物名、符号等)作为报道和检索单元。其目的不在于 给读者一个完整文献的概念,而在于对读者起到指引某事项所在位置的作用。膏, 3)文摘达本基学校中,处股始瓷水阳含安旭年是工处续储型氏双,中其:合妇出 文摘(Abstract),本指文摘条目。中国国家标准GB3793一83规定,文摘是“对文献内容作 实质性描述的文献条目”。国际标准ISO214一1979(E)规定,文摘是“对一份文献内容的缩短 的精确表达而无须补充解释或评论”。作为一种检索工具,由一系列文摘条目有序排列而成的 文摘报刊也简称“文摘”。按收录的范围划分,可分为:综合性文摘、专科性文摘和专题性文摘。 7.1.2.3资料型工具书 一 资料型工具书指汇集一定范围内较为成型的知识与资料,并按一定方式编排组织,供人们 解难释疑时查考的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表谱、图录、名录 等。可提供各种可直接查阅的具体资料和知识信息,如:有关字词及名词术语的解释,某一事 件的发生、发展情况,某一学科的历史沿革,某一专业领域的概况和发展前景,某一特定事物或 器物的有关知识和简介,某一人物的背景材料以及有关地理、年代和组织机构方面的情况, 等等。 其特点是:内容广泛且概括性强,既广采博收、旁征博引,又分析归纳、论述精要;知识材料 一般较为准确可靠,对有争议的问题多采用公认见解;编排有序、易检易查。面,目别诞 1)辞书 辞书(Dictionary)是字典和词(辞)典的统称,是用来汇集和解释字、词、熟语等的工具书。 字典主要用来解释汉字形、音、义;词典主要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 辞书又可分为:语言类辞书(Language Dictionary)、专科性辞书(Subject Dictionary)以及 综合性辞书。 字书、韵书、训诂书是中国古代辞书的三种主要类型。“字书”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 音义;韵书以审音辨韵为主,兼及形体、释义;训诂书以讲解字义、训释名物为主,兼及形体、读 音。由秦代、汉代之间的学者递相增益而成的《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 训诂书,是中国最早的词典;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究文字本 义的字典;陈彭年等人奉诏编纂的《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修韵书, 也是现存最早的完整韵书;编于清代康熙年间《康熙字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 的字书。 语言类辞书按语种可分为:单语词典、多语词典。多语词典中以双语词典为主,是两种语 言词汇对照的翻译词典。例如:《大英汉词典》、《现代俄汉双解词典》。 专科性辞书的收词范围可以大到哲学、文学、艺术或音乐、美术等 二级学科,也可以小 到某一特定的方面或主题,例如:《电影艺术词典》、《中国词学大辞典》。 综合性辞书过去以《辞海》为代表,现在则以《中国大百科辞典》为代表。 2)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Encyclopedia)是全面系统地汇集综合性或某一门类的知识信息,并详加记述 的一种大型参考工具书。它把人类的知识体系分列成多门类或单一门类的知识条目,并进行 较为系统详实的阐述,最后以词典的形式将其编排起来,并配有完备的索引,使之便于检索和 利用。游238 百科全书不仅能通过检索向人们提供各种具体的资料,同时还能通过详细、系统的条目叙
第7章网络参考工具书 85 述,向人们提供有关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的全面知识。有“工具书之王”之美誉。中酪 按其内容的学科范围,百科全书可分为:综合性百科全书(General Encyclopedia)和专业 性百科全书(Subject Encyclopedia)。五,群 求图 综合性百科全书的涵盖面则较为宽泛,所涉及的知识要素和知识单元也颇为丰富多样。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等主编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 是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著名的EA《美国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l829)、EB新不列颠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768)、EC《科里尔百科 全书》(Collier’s Encyclopedia,1949),被称为“三大英语百科全书A、B、C”。奇 专业性百科全书论述范围仅限于某一学科和与该学科有直接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和基本事实。得关中计类姓再,脆延武版增卒 划,3)类书、政书目,心不斯所蹄好哪流 类书和政书是古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具书。类书和政书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收录范围和编 撰方法,前者包罗万象,偏重汇辑原始资料,后者则局限于某一专门领域,且加有评说。 (1)类书:是辑录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的大型参考工具书,一般分为 综合性类书和专科性类书两大类。它将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后,再按类或韵目加以编排,以 供人们查检、引用。类书由于收集资料的广泛性和系统性而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的类书与现代的百科全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汇集原始文献为主,而后者则以释 文来表述最新知识。正因为类书编辑时多依据原始文献,很多珍贵古文献得以保存下来。类 书可用以查找事物起源,查考典故出处,查检诗词文句,检索参考史料,还可用以校勘、考证古 籍,辑录散失或残缺古书的佚文。中国历代类书甚多,例如:,《典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奉敕撰。全书分46部,727目。各类目文献资料的编排,采取 “事居其前,文列于后”的方式。“事”,主要辑自经史诸子,“文”,辑录诗、赋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初学记》汇唐]徐坚等奉敕撰。为唐玄宗诸皇子初学作文时检寻事类而编。取材于群经诸 子、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分23部,313个子目,先为“叙事”,次为“事对”,然后摘引诗文。 《太平御览》②[宋]李防等奉敕撰。分55部,4558个子目。征引浩博,保存大量古籍佚文。 《册府元龟》汇宋]王钦若、杨亿等奉敕撰。分31部,1104门。取材方面,唐以前以正史为 主,唐五代则直接引用实录、国史,间及经子,不采说部。内容着重反映历代君臣事迹,收集上 古到唐五代的典章制度和其他资料颇为详备,所引均系北宋以前古本,有的已经散佚,故可用 以校史、补史。大:城 《玉海》汇宋]王应麟撰。重点辑集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和吉祥善事,搜罗宏富,尤其宋代史 事,多录自《实录》、《国史》、《日历》,文献价值很高。全书分21门,书末附《词学指南》4卷。 《永乐大典》汇明]解缙、姚广孝等奉敕撰。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按《洪武正韵》统摄词 目,将明初所存古籍七八千种或整部、整篇、整段分别编入。共22817卷,11095册。今存约 810卷。 《子史精华》汇清]张廷玉等奉敕撰。专门采集子书和史书中的名言要语,依类排比,分为 ①《艺文类聚》电子版:http:/jpkc.gxun.edu.cn/skw对js/10 ziliaoku/leishu/ml.htm ②《太平御览》,《册府元龟》PDF全文:http:/bbs.2 xunlei.com/viewthread.php?tid=l819&extra page%3D1 明雪取
86 网络环境下的文科信息检索 30部。每部中的条目,以精要的词语标示,下面列出有关材料。在清代官修类书中,此书采择 最精,引据谨严。从中检索词藻、典故,颇为方便。 《古今图书集成》①[清]康熙年间陈梦雷等原辑,雍正年间蒋廷锡等奉敕撰。是现存类书 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汇编、32典。每典又分若 干部,共计6109部。每部先是汇考,然后是总论,又有图表、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等项 目,搜罗资料丰富。C4T)《往全摩百园 《佩文韵府》汇清]张玉书等奉敕编。康熙时成书并刊行,正集444卷,拾遗112卷(“佩文” 为清帝康熙的书斋名)。按“平水韵”106韵编排,分为106部,收单字1万多个,词目约48万 条,所引典故例句140多万条(不收词、曲),收罗极富,便于查找诗赋文句和成语典故。该书以 [元]阴时夫《韵府群玉》和[明]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汇抄类书中有关材料增补而成。 但所引书证卷帙过于浩繁,编制欠精,所据资料又多辗转抄袭,讹误不少,且引书不注篇名,使 用不便。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书店的影印本②,书后附有四角号码索引和笔画索引。 以上类书中,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 书集成》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此外,还有汇辑某一门类知识或为专门目的编辑的专门性类书,例如:《事物纪原》(考究事 物起源)。百 聊(2)政书:是专门记载历代或某一朝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的工具 书,亦可视为一种专科性类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代的,例如:《通典》、《文献通考》等。另 一类是断代的,如,各代的会要和会典。文同击 唐代杜佑所撰的《通典》、南宋郑樵所撰的《通志》、元代马端临所撰的《文献通考》、清高宗 (乾隆)敕撰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 《清朝续文献通考》和近代刘锦藻所撰的《清朝续文献通考》一所谓“三通典”、“三通志”、“四 通考”,三个系统共十部书,且书名中均带“通”字,后人总称其为“十通”。这是一套有关中国历 代典章制度的大型工具书。其内容包含了上起远古、下迄清末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 度方面的资料。其中的《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在中国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史 学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 会要记载一代典章制度的发展变化,多系私人修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已将自商代至清代 各个历史时期的会要编成《历代会要丛书》出版。 会典专记一代行政机构职责及章程法令,多系各时代官方所修。例如:《大唐六典》、《元典 章》、《明会典》、《清会典》。 4)年鉴 年鉴是汇集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有关方面或各个方面的重要时事文献、事实和统计 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参考工具书。其特点是信息密集、内容完备而系统、时效性强且具有 连续性,通常以专题专科性为主,其所标的年份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出版年份,二是指所收 资料的截止年份。 般由重要文献、概况、专题论述、大事记、统计资料和附录几部分组成。其中专题论述是 ①《古今图书集成全文资料库》网址:http:/134,208.10.127/booke/ttsdbook.exe ② 商务印书馆1937年影印,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