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选择题库 第一章绪论 1.与牛顿内摩擦定律有关的因素是: (1)、压强、速度和粘度 (2)、流体的粘度、切应力与角变形率; (3)、切应力、温度、粘度和速度;(4)、压强、粘度和角变形。 2.在研究流体运动时,按照是否考虑流体的粘性,可将流体分为 (1)、牛顿流体及非牛顿流体;(②)、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 (3)、均质流体与非均质流体:(4)、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 3.下面四种有关流体的质量和重量的说法正确而严格的说法是 (1).流体的质量和重量不随位置而变化: (2).流体的质量和重量随位置而变化; (3).流体的质量随位置变化,而重量不变 (4).流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重量随位置变化。 4.流体是 种物质。 (1)、不断膨胀直到充满容器的:(2)、实际上是不可压缩的: (3)、不能承受剪切力的:(4)、在任一剪切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静止的。 流体的切应力 (1)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不会产生; (2)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内聚力,可以产生 (3)仅仅取决于分子的动量交换 (4)仅仅取决于内聚力 6.a.静止液体的动力粘度为0:b.静止液体的运动粘度为0 c.静止液体受到的切应力为0:d.静止液体受到的压应力为0 7.a.静止液体的动力粘度为0:b.静止液体的运动粘度为0 c.静止液体受到的切应力为0:d.静止液体受到的压应力为0 8.理想液体的特征是 1)粘度为常数:2)无粘性;3)不可压缩;4)符合2=R7
《流体力学》选择题库 第一章 绪论 1.与 牛 顿 内 摩 擦 定 律 有 关 的 因 素 是: (1)、 压 强、 速 度 和 粘 度; (2)、流体的粘度、切应力与角变形率; (3)、 切 应 力、 温 度、 粘 度 和 速 度;(4)、 压 强、 粘 度 和 角 变 形。 2. 在 研 究 流 体 运 动 时, 按 照 是 否 考 虑 流 体 的 粘 性, 可 将 流 体 分 为: (1)、 牛 顿 流 体 及 非 牛 顿 流 体; (2)、 可 压 缩 流 体 与 不 可 压 缩 流 体; (3)、 均 质 流 体 与 非 均 质 流 体; (4)、 理 想 流 体 与 实 际 流 体。 3. 下面四种有关流体的质量和重量的说法,正确而严格的说法是 。 (1). 流 体 的 质 量 和 重 量 不 随 位 置 而 变 化; (2). 流 体 的 质 量 和 重 量 随 位 置 而 变 化; (3). 流 体 的 质 量 随 位 置 变 化, 而 重 量 不 变; (4). 流 体 的 质 量 不 随 位 置 变 化, 而 重 量 随 位 置 变 化。 4.流 体 是 一 种 物 质。 (1)、不 断 膨 胀 直 到 充 满 容 器 的;(2)、 实 际 上 是 不 可 压 缩 的; (3)、不能承受剪切力的;(4)、 在任一剪切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静止的。 5.流 体 的 切 应 力 。 (1)当 流 体 处 于 静 止 状 态 时 不 会 产 生; (2)当 流 体 处 于 静 止 状 态 时, 由 于 内 聚 力, 可 以 产 生; (3)仅 仅 取 决 于 分 子 的 动 量 交 换; (4)仅 仅 取 决 于 内 聚 力。 6. a. 静 止 液 体 的 动 力 粘 度 为 0; b. 静 止 液 体 的 运 动 粘 度 为 0; c. 静 止 液 体 受 到 的 切 应 力 为 0; d. 静 止 液 体 受 到 的 压 应 力 为 0。 7. a. 静 止 液 体 的 动 力 粘 度 为 0; b. 静 止 液 体 的 运 动 粘 度 为 0; c. 静 止 液 体 受 到 的 切 应 力 为 0; d. 静 止 液 体 受 到 的 压 应 力 为 0。 8. 理 想 液 体 的 特 征 是 1〕 粘 度 为 常 数;2〕 无 粘 性;3〕 不 可 压 缩;4〕 符 合 p RT =
9.水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作用在单位液体上的质量力。 A面积B体积C质量D重量 10.单位质量力的量纲是 AL*T2 BM*LZ*T CM*L*T(2) DL(I)*T 11单位体积液体的重量称为液体的其单位 A容重N/m2B容重NMC密度kg/m3D密度N/m 12.不同的液体其粘滞性同一种液体的粘滞性具有随温度而降低的特性。 A相同降低B相同升高C不同降低D不同升高 13.液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气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A减小,不一定:B增大,减小:C减小,不变:D减小,减小 14运动粘滞系数的量纲是: ALT BUT CLIT DLIT 15.动力粘滞系数的单位是 AN*s/m B N*s/m2 Cm/s D m/s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也不能承受压力。B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但能承受压力 C液体能承受拉力,但不能承受压力。D液体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17表面张力系数的单位是 A kg/m2 BN/m3 CN/m2 DN/ 18单位质量力的量纲是: AM/T BM/T CUT DU/T 19与牛顿内摩擦定律有关的因素是 A压强速度和粘度 B流体的粘度切应力与角变形率 C切应力,温度,粘度和速度D压强粘度和角变形 20在研究液体运动时按照是否考虑粘滞性,可将液流分为 A牛顿液体流动及非牛顿液体流动;B可压缩液流及不可压缩液流 C均匀流动及非均匀流动 D理想液体流动及实际液体流动
9.水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作用在单位_____ 液体上的质量力。 A 面积 B 体积 C 质量 D 重量 10.单位质量力的量纲是 A.L*T-2 B.M*L2*T C.M*L*T(-2 ) D.L(-1 )*T 11.单位体积液体的重量称为液体的______, 其单位。 A 容重 N/m2 B 容重 N/M3 C 密度 kg/m3 D 密度 N/m3 12.不同的液体其粘滞性_______,同一种液体的粘滞性具有随温度_______而降低的特性。 A 相同 降低 B 相同 升高 C 不同 降低 D 不同 升高 13.液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气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A.减小, 不一定;B.增大,减小;C.减小,不变;D.减小,减小 14.运动粘滞系数的量纲是: A L/T2 B L/T3 C L2 /T D L3 /T 15.动力粘滞系数的单位是: A N*s/m B N*s/m2 C m2 /s D m/s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也不能承受压力。B 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但能承受压力。 C 液体能承受拉力,但不能承受压力。 D 液体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17.表面张力系数的单位是: A kg/m2 B N/m3 C N/m2 D N/m 18.单位质量力的量纲是: A M/T2 B M/T3 C L/T2 D L/T3 19.与牛顿内摩擦定律有关的因素是: A 压强,速度和粘度 B 流体的粘度切应力与角变形率 C 切应力,温度,粘度和速度 D 压强,粘度和角变形 20.在研究液体运动时,按照是否考虑粘滞性,可将液流分为 A 牛顿液体流动及非牛顿液体流动; B 可压缩液流及不可压缩液流; C 均匀流动及非均匀流动; D 理想液体流动及实际液体流动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1.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等压面是水平面的条件是 (1)同一种液体: (2)相互连通 (3)不连通 (4)同一种液体,相互连通。 压力表的读值 1)绝对压强 2)绝对压强与当地大气压的差值 绝对压强加当地大气压 4)当地大气压与绝对压强的差值 3.相对压强是指该点的绝对压强与_的差值 A、标准大气压:B、当地大气压:C、工程大气压;D、真空压强。 4.图示容器内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密度分别为p,P2,则有 (1)z4+4=za+(2) Z→+ g g g (3)动+四=动+(4)动+四=+C p2 5.图示盛水封闭容器中,1、2、3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1)A>P2>B3 (2)A<P2<3(3)P2>n>B3 6.用U形水银测压计测A点压强,l=500mh2=3m,A点的压强是: 1)6300y/m2:2)640Ny/m23)69580N/m2:4)60760N/m2 7.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为9800Pa, 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 b)Im c)&m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1. 在 重 力 作 用 下 静 止 液 体 中, 等 压 面 是 水 平 面 的 条 件 是 。 (1) 同 一 种 液 体; (2) 相 互 连 通; (3) 不 连 通; (4) 同 一 种 液 体, 相 互 连 通。 2. 压 力 表 的 读 值 是 1〕 绝 对 压 强; 2) 绝 对 压 强 与 当 地 大 气 压 的 差 值; 3〕 绝 对 压 强 加 当 地 大 气 压; 4〕 当 地 大 气 压 与 绝 对 压 强 的 差 值。 3. 相 对 压 强 是 指 该 点 的 绝 对 压 强 与 的 差 值。 A、 标 准 大 气 压;B、 当 地 大 气 压;C、 工 程 大 气 压; D、 真 空 压 强。 4. 图 示 容 器 内 盛 有 两 种 不 同 的 液 体, 密 度 分 别 为 1 , 2 ,则 有 (1) z p g z p g A A B B + = + 1 1 (2) z p g z p g A A C C + = + 1 2 (3) z p g z p g B B D D + = + 1 2 (4) z p g z p g B B C C + = + 1 2 • • • • A B C D z O O 1 2 5. 图 示 盛 水 封 闭 容 器 中,1、2、3 在 同 一 水 平 面 上, 则: (1) p p p 1 2 3 (2) p p p 1 2 3 (3) p p p 2 1 3 (4) p p p 1 2 3 = · 1 2 3 空 气 汞 水 6. 用 U 形 水 银 测 压 计 测 A 点 压 强, h1 = 500mm, h2 = 300mm, A 点 的 压 强 是: 1) 63700 N m 2 ; 2) 66640 N m 2 3) 69580 N m 2 ; 4) 60760 N m 2。 · h h A 水 汞 2 1 7. 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为9800Pa, 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 水 柱。 a) 2m ; b) 1m ;c) 8m ; d) -2m
8.用U形水银测压计测A点压强,l=5m,h2=3nm,A点的真空值是 58kNym23)104.37kN/m2 9.如图所示,垂直放置的矩形平面的一侧受到液体的作用。假设该 平面由两根分别在顶端和底端的绳子牵引不动(绳子和平面垂 直),则顶端和底端所受张力之比为 b)l/3; )1/2 d)l 10.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密度为p的水,上部为空气,空气的压强为po。若容器由静止状态自由下落, 则在下落过程中容器内水深为h处的压强为: (1) (2) (3)0 (4)Ab-pgh 1l.用4m×1m的矩形闸门垂直挡水,水压力对闸门底部门轴的力矩等于 1)10453kN-m 2)1568kN.m 324924kNm 4)6z7.2kN 12.一洒水车以等加速度a向前平驶,如图示,则水车内自由表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a等于 A arctan g ar csI D arccos. 13.在等角速度旋转液体中 A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等于常数 B各点的测压管水头不等于常数,但测压管高度等于常数 C各点的压强随水深的变化是线性关系: D等压面与质量力不一定正交
4.2 水 2.2 8. 用 U 形 水 银 测 压 计 测 A 点 压 强, h1 = 500mm,h2 = 300mm, A 点 的 真 空 值 是 1) 63.70 kN m 2 ; 2)69.58 kN m 2 3) 104.37 kN m 2 ; 4)260 kN m 2 汞 · 水 h h 2 1 9. 如 图 所 示, 垂 直 放 置 的 矩 形 平 面 的 一 侧 受 到 液 体 的 作 用。 假 设 该 平 面 由 两 根 分 别 在 顶 端 和 底 端 的 绳 子 牵 引 不 动 (绳 子 和 平 面 垂 直), 则 顶 端 和 底 端 所 受 张 力 之 比 为 a)1/4, b)1/3; c)1/2; d)1。 10. 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密度为 的水,上部为空气,空气的压强为 p0。若容器由静止状态自由下落, 则在下落过程中容器内水深为 h 处的压强为: (1) p gh 0 + (2) p0 (3)0 (4) p gh 0 − 11. 用 4m1m 的 矩 形 闸 门 垂 直 挡 水, 水 压 力 对 闸 门 底 部 门 轴 的 力 矩 等 于 轴 4m 1) 104.53 kN m 2) 156.8 kN m 3) 249.24 kN m 4) 627.2 kN m 12. 一洒水车以等加速度 a 向前平驶,如图示,则水车内自由表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等于 A a g . arctan B g a . arctan C a a g . arcsin 2 2 + D g a g . arccos 2 2 + a 13. 在 等 角 速 度 旋 转 液 体 中 A 各 点 的 测 压 管 水 头 等 于 常 数; B 各 点 的 测 压 管 水 头 不 等 于 常 数, 但 测 压 管 高 度 等 于 常 数; C 各 点 的 压 强 随 水 深 的 变 化 是 线 性 关 系; D 等 压 面 与 质 量 力 不 一 定 正 交
14.图示圆柱形容器内充满液体,并以等角速度ω绕AZ轴旋转,则 15.对于相对平衡液体, A、等压面不一定是水平面 B、液体内部同一等压面上各点,处在自由液面下同一深度的面上 C、+2=2+2(对于任意的,2) D、d=以(x+aya)不成立。 16.如图所示盛水U形管绕Oz轴以等角速度ω旋转,测得I管水深为h,I 管水深为h,则O点压强 A、等于P;B、等于p;C、小于P;D、介于和p之间 17.图示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密度为的液体,若容器以等 角速度ω绕OZ轴旋转,则A点的压强为 A Ab+pgh B Po+Pgh+ -pO R: C B+-po2R 18对于相对平衡液体 A、等压面与质量力不正交 B、等压面不可能为水平面: C、等压面的形状与液体密度有关:;D、两种液体的交界面为等压面。 19.对于相对平衡液体, A、等压面不一定为水平面; B、等压面形状与液体密度有关,密度越大,等压面越易成为水平面 C、等压面与质量力斜交 D、两种液体的交界面是等压面的结论不适用
14. 图 示 圆 柱 形 容 器 内 充 满 液 体, 并 以 等 角 速 度 绕 AZ 轴 旋 转, 则 A: p gh A = ;B: p p gb B A = + ;C: p gh r C = + 1 2 2 0 2 ;D:p p D B = 。 b h A B r0 Z C D 15. 对 于 相 对 平 衡 液 体, A、 等 压 面 不 一 定 是 水 平 面; B、 液体内部同一等压面上各点,处在自由液面下同一深度的面上; C、z p z p 1 2 + = + ( 对 于 任 意 的 z z 1 2 , ); D、dp= (Xdx+Ydy+ Zdz) 不 成 立。 16. 如 图 所 示 盛 水 U 形 管 绕 OZ 轴 以 等 角 速 度 旋 转, 测 得 管 水 深 为 h1, 管 水 深 为 h2, 则 O 点 压 强 A、 等 于 gh1 ;B、 等 于 gh2 ;C、 小 于 gh2 ; D、 介 于 gh1 和 gh2 之 间。 a b h z a>b I II 1 h 2 17. 图 示 一 半 径 为 R 的 圆 柱 形 容 器,内 盛 有 密 度 为 的 液 体,若 容 器 以 等 角 速 度 绕 OZ 轴 旋 转, 则 A 点 的 压 强 为 A. p gh; 0 + B. p gh R ; 0 1 2 2 2 + + C. p R ; 0 1 2 2 2 + D. 以 上 都 不 是。 h r z o R P0 A 18 对 于 相 对 平 衡 液 体, A、等压面与质量力不正交; B、 等 压 面 不 可 能 为 水 平 面; C、等压面的形状与液体密度有关; D、两 种 液 体 的 交 界 面 为 等 压 面。 19.对 于 相 对 平 衡 液 体, A、 等 压 面 不 一 定 为 水 平 面; B、等压面形状与液体密度有关,密度越大,等压面越易成为水平面; C、 等 压 面 与 质 量 力 斜 交; D、 两 种 液 体 的 交 界 面 是 等 压 面 的 结 论 不 适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