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212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现代文员专业中国文学通论(2) 试题 2007年1月 题 号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15年9月, 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 》和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 的先后面世,确立了新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主流地位。 3.胡适的《 》一文引发了一个小说和戏剧创作的“易卜生热”。 4.20世纪初叶的散文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杂文、游记和 三个方面。 5.鲁迅小说最重要的贡献是 上的突破。 6.在“剧场时期”叱咤风云的剧作家,除曹禺外,主要还有 、夏衍、洪深、李健吾、 阳翰笙、袁牧之、于伶、陈白尘、宋之的等。 7.《 》采用“复调”的手法,以林志成、匡复和杨彩玉之间的关系变 化为中心情节。 8. 的《兽道》与《在祠堂里》、《凶手》等集中描写了地方军阀令人发指的罪行。 9. 派又称为“现代派”,既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又因他们的确是中国第一 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10.《柏子》是 小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部作品。 11. 是一位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 12.巴金的《灭亡》与《死去的太阳》、《 》可以称为“革命三部曲”。 13. 的独幕剧《孔雀东南飞》,运用佛洛伊德学说,探讨了中国社会中普遍存 在的“寡妇情结”。 1328
试卷代号:2212 座位号口习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现代文员专业 中国文学通论(2) 试题 2007年 1月 题 号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题 1分,共 20分) 要求 :书写规 范,不得有错别字。 1. 1915年 9月, 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_ 》和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 的先后面世,确立了新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主流地位。 3.胡适的《 》一文引发了一个小说和戏剧创作的“易 卜生热”。 4. 20世纪初叶的散文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杂文、游记和___ 三个方面。 5.鲁迅小说最重要的贡献是_ 上的突破。 6.在“剧场时期”叱咤风云的剧作家,除曹禺外,主要还有__ __、夏衍、洪深、李健吾、 阳翰笙、袁牧之、于伶、陈白尘、宋之的等。 7.《 》采用“复调”的手法,以林志成、匡复和杨彩玉之间的关系变 化为中心情节。 8. 的《兽道》与《在祠堂里》、《凶手》等集中描写了地方军阀令人发指的罪行。 9. 派又称为“现代派”,既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又因他们的确是中国第一 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10. (柏子》是_ _ 小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部作品。 11._ 是一位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 12.巴金的《灭亡》与《死去的太阳》、《_ 》可以称为“革命三部曲”。 13. 的独幕剧《孔雀东南飞》,运用佛洛伊德学说,探讨了中国社会中普遍存 在的“寡妇情结”。 1328
14.在赵树理小说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长期生活在山西农村的作家,形 成了一个具有突出地域特点的创作流派,史称“ ”派或“山西派”。 15.“新诗戏剧化”的探索是从新月诗派开始的.30年代现代派的后起之秀 更是将新诗的戏剧化看作是“诗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6.《 》是张爱玲开始作家生涯的第一篇小说。 17.1978年12月,由北岛、芒克等主持的民间诗刊《今天》在北京创刊.拉开了 ”的序幕。 】8.《文学的“根”》一文的作者是 19.身为军旅作家的 ,最为成功的小说却是描写中国乡村农民生存状态的 “粑耧系列”。 20.《你别无选择》和《 》的发表,引发了一场有关“伪现代派”的讨论。 得 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十七年文学”指的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文学?() A.“抗战文学” B“内战文学” C.“新中国文学” D.“文革文学” 2.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创作步履最为艰难是( )e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话剧 3.朱自清第一部专门的散文集是( 。 A.《踪迹》 B.《背影》 C.《欧游杂记》 D.《伦敦杂记》 4.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 A.叶圣陶 B.许地山 C.郁达夫 D.朱自清 5.以自叙传小说的模式确立了中国20世纪抒情小说的最初样式的作家是( A.郭沫若 B.郁达夫 C.庐隐 D.冯沅君 6.“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运动影响下的剧作家”指的是( )。 A.田汉 B.欧阳子倩 C.曹禺 D.丁西林 7.以下哪篇不是以“典妻”为题材的作品?() A.《丽莎的哀怨》 B.《赌徒吉顺》 C.《为奴隶的母亲》 D.《生人妻》 1329
14.在赵树理小说影响下,马烽 、西戎、束为、孙谦 、胡正等长期生活在山西农村 的作家 .形 成了一个具有突出地域特点的创作流派 ,史称“ ”派或“山西派”。 l5.“新诗戏剧化”的探索是从新月诗派开始的。30年代现代派的后起之秀 更是将新诗的戏剧化看作是“诗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6.《 》是张爱玲开始作家生涯的第一篇小说。 17.1978年 12月,由 北 岛、芒 克 等 主 持 的 民 间 诗 刊 《今 天 》在 北 京 创 刊。拉 }}了 ”的序幕。 18.《文学的“根”》一文的作者是 19.身为军旅作家的 ,最为成功的小说却 是描写 中国乡村农民生存状态 的 “耙楼系列”。 20.《你别无选择》和《 》的发表,引发 了一场有关“伪现代派”白勺讨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 ,共 10分 ) 要求 :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 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_i一七年文学”指的是 以下哪个日寸期的文学?( ) t}.“抗战文学’‘ Ii.“内战文学” C.‘’新中国文学” n.“文革文学” 2.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创作步履最为艰难是( )。 :}.小说 B.散文 c.诗歌 D.话剧 3.朱 自清第一部专门的散文集是( )。 n.《踪迹》 B.《背影》 c.《欧游杂记 》 n.《伦敦杂记》 4.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分的作者是 ( )。 A.叶圣陶 13.许地}_i_} C.有卜达夫 D.朱 自清 5.以自叙传小说的模式确立了中国 20世纪抒情小说的最初样式的作家是( A.郭沫若 }3.郁达夫 C.庐 隐 D.冯沉君 6.“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运动影响下的剧作家”指的是( A.田汉 B.欧阳予倩 C;.曹禺 n.丁西林 7.以下哪篇不是以“典妻”为题材的作品?( ) A.《丽莎的哀怨》 B.《赌徒吉顺 》 C.《为奴隶的母亲》 D.《生人妻》 1329
8.素有“诗哲”之称的诗人是()。 A.戴望舒 B.李金发 C.闻一多 D.徐志摩 9.被冯牧赞赏的正面而直接描写了诚租减息运动的赵树理小说是( A.《李家庄的变迁》 B.《邪不压正为 C.《催粮差》 D.《李有才板话” 1).话剧《陈毅市长》的作者是( )。 A.沙叶新 B.宗福先 C.李龙云 D.马中峻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要求:内容切题,要点完整,表达流畅 1.什么是“文学启蒙”?各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2.老舍对市民社会的表现与批判,呈现出哪两种不同的态度? 3.纯诗的主要品质是什么?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要求:概括准确,举例恰当·论述完备,逻辑明晰。 1.《边城》表现的“牧歌式生活”是什么样的?作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举例说明。 2.举例论述张爱玲小说的“大俗大雅”特点。 得分 评卷人 五、作品赏析(25分)】 要求:紧扣题旨,论述合理,举例恰当,文从字顺,有个人见解。 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哪些方面体现了余华一贯的先锋性?哪些方面又表现出余华对“先 锋叙事”的修正?请举例分析。 1330
8.素有“诗哲’,之称的诗人是( )。 A.戴望舒 B.李金发 C.闻一多 D,徐志摩 9.被冯牧赞赏的正面而直接描写了减租减息运动的赵树理小说是( f1.《李家庄 的变迁》 B.《邪不压正>; C.《催粮差》 D.《李有才板 话》 10.话剧《陈毅市长》的作者 是( )。 八.沙叶新 B.宗福先 C}.李龙云 T).马中峻 三、简答题(每题 5分 ,共 15分 ) 要求:内容切题 ,要点完整.表达流畅 1.什么是“文学启蒙”?各时期的代表作家有哪些? 2.老舍对市民社会的表现 与批判,呈现出哪两种不同的态度? 3.纯诗的主要品质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 15分,共 3。分) 要求 :概括准确,举例恰 当.论述完备.逻辑 明晰。 《边城》表现的“牧歌式生活”是什么样的?作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举例说明 。 举例 沦述张爱玲小说的“大俗大雅”特点 。 五、作品赏析(25分) 要求:紧扣题 旨,论述合理,举例恰当,文从字顺,有个人见解。 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哪些方面体现了余华一贯的先锋性?哪些方面又表现出余华对“先 锋叙事”的修 正?请举例分析。 1330
试卷代号:221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现代文员专业中国文学通论(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1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说明:答素中几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陈独秀 2.沉沦 3.易卜生主义 4.抒情散文 5.题材 6.田汉 7.上海屋檐下 8.沙汀 9.新感觉 10.沈从文 11.茅盾 12.新生 13.袁昌英 14.山药蛋 15.卞之琳 16.第一炉香 17.新诗潮 18.韩少功 19.阎连科 20.无主题变奏 1331
试卷代号:221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现代文员专业 中国文学通论(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 年 1月 一、填空题(每题 1分,共2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陈独秀 2.沉 沦 3.易 卜生主义 4,抒情散文 5.题材 5.田汉 7.上海屋檐下 8.沙汀 9。新感觉 10.沈从文 11.茅盾 12.新生 13.袁昌英 14.山药蛋 15一卞之琳 16.第一炉香 17.新诗潮 18.韩少功 19,阎连科 2C}.无主题变奏 1331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C 2.D 3.B 4.A 5.B 6.C 7.A 8.D 9.D 10.A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说明:内容切题,要点完整,表达流畅。错别字扣1分。 1.[评分标准] 所谓“文学启蒙”,就是文学对自身进行审美意义上的建设。即,反对将文学看作是社会革 命的“工具”,而强调以文学自身如何现代化、如何建立起现代汉语的审美标准为目标,实现文 学的理想境界,虽然也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努力推动文学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但并不要求 文学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同步。(3分) 王国维可以看作其先驱,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作家可以看作其主要代表,而稍后的卞之 琳、萧红、穆旦可以视为其继承者,再后来的汪曾棋和“文化寻根”、“先锋小说”等则可以看作是 真正的建立者。(2分) 2.[评分标准] 对代表传统文明的老派市民,老舍一开始就是带有批判性的,但他的态度与鲁迅的猛烈甚 至偏激完全不同,不但温和,而且在批判的同时常常表现出一种“失落感”。老派市民虽然可 笑,但大多值得同情,都是“悲剧性”的人物,老舍在批判中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因而其批判 并没有力量,最多也只是一种幽默;(3分) 而对受现代文明影响的洋派市民的批判则严厉和辛辣得多。无论是《离婚》中的张天真, 还是《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老舍采用的几乎都是十分刻薄的嘲讽手法,其鄙夷之情毫不保留 地溢于言表,虽然其批判也常常是无力的,但作者宁可作“漫画式”的处理。(2分》 3.[评分标准] 第一,诗中不能有散文的因素;(1分) 第二,接近于音乐,而且音乐之美持续不断;(1分) 第三,各种意义之间的关系近似音乐中谐音的关系;(1分) 第四,思想之间的相互演变比思想本身重要;(1分)》 第五,词藻的使用包含着主题的现实。(」分) 1332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 1分,共 10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 不得分。 1. C 2. D 3. I3 4. A 5. I3 6. C 7. A 8. D 9. D 10. A 三、简答题(每题 5分 ,共 15分) 说明:内容切题 ,要点完整 ,表达流畅 。错别字扣 1分。 1.[评分标准] 所谓“文学启蒙”,就是文学对自身进行审美意义上的建设。即,反对将文学看作是社会革 命的“工具”,而强调以文学自身如何现代化、如何建立起现代汉语的审美标准为目标,实现文 学的理想境界 ,虽然也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努力推动文学从古代 向现代 的转型,但并不要求 文学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同步。(3分) 王国维可以看作其先驱 ,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作家可以看作其主要代表 ,而稍后 的卞之 琳 、萧红 、穆旦可以视为其继承者 ,再后来的汪曾棋和“文化寻根”、“先锋小说”等则可以看作是 真正的建立者。(2分) 2.巨评分标准口 对代表传统文明的老派市民,老舍一开始就是带有批判性的,但他的态度与鲁迅的猛烈甚 至偏激完全不同,不但温和,而且在批判的同时常常表现出一种“失落感”。’老派市民虽然可 笑,但大多值得同情 ,都是“悲剧性”的人物 ,老舍在批判中注入 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因而其批判 并没有力量,最多也只是一种幽默 ;(3分) 而对受现代文明影响的洋派市民的批判则严厉和辛辣得多 无论是《离婚》中的张天真 , 还是《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老舍采用的几乎都是十分刻薄的嘲讽手法,其鄙夷之情毫不保留 地溢于言表 ,虽然其批判也常常是无力的,但作者宁可作“漫画式”的处理 。(2分 ) 3.[评分标准] 第一,诗中不能有散文的因素;<1分) 第二 ,接近于音乐,而且音乐之美持续不断 ;(1分) 第三,各种意义之间的关系近似音乐中谐音的关系;(1分) 第四,思想之间的相互演变比思想本身重要;(1分) 第五,词藻的使用包含着 主题的现实。U 分)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