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207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阅读与写作基础(2) 试题 2007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钴鉧潭西小丘记》的作者是( A.曾巩 B.韩愈 C.柳宗元 D.欧阳修 2.韩愈和柳宗元等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从文体角度来说,主要是指() A.文言文 B.骈文 C.韵文 D.散句之文 3.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作家有(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D.四位 4.《元丰类稿》作者是() A.皮日休 B.苏辙 C.曾巩 D.王安石 5.在作品中借助于水月来谈人生哲理的是( ) A.《上枢密韩太尉书》 B.《前赤壁赋》 C.《后赤壁赋》 D.《西湖七月半》 6.李贽所谓的“童心”,其基本含义是( A.真诚之心 B.顾皮之心 C,游戏之心 D.稚嫩之心 1301
试卷代号:2207 座位号[二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 阅读与写作基础(2) 试题 200 年 1月 题 号 四 五 六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 、单项选择(每题 1分 ,共 10分) 1.《钻姆潭西小丘记》的作者是( ) A.曾巩 S.韩愈 C.柳宗元 D.欧阳修 2.韩愈和柳宗元等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从文体角度来说 ,主要是指( A.文言文 S.骄文 c.韵文 U.散句之文 3.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作家有( ) A.一位 }3.二位 C.三位 D.四位 4.《元丰类稿 》作者是( ) A.皮 日休 B.苏辙 C.曾巩 D.王安石 5.在作品中借助于水月来谈人生哲理的是( ) A.《上枢密韩太尉书》 B.《前赤壁赋》 C.《后赤壁赋》 D.《西湖七月半》 6.李蛰所谓的“童心”,其基本含义是( ) A.真诚之心 f3.顽皮之心 C 游戏 之心 D.稚 嫩 之心 1301
7.自称是“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如美婢…”的作家是() A.刘基 B.张岱 C.侯方域 D.郑板桥 8.在文中引用到韩愈的诗句“州家申名使家抑”的是() A.《“文革”博物馆》 B.《误传记妄》 C.《故乡的食物》 ID.《汉家寨》 9.被称为“文字魔术师”的当代作家是( A.巴金 B.汪曾祺 C.余光中 D.贾平凹 10.史铁生的《墙下短记》中写到的关于墙的第一种印象来自于() A.少年时代 B.青年时代 C.插队时期 ).残疾以后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8分)】 】.在《前赤壁赋》中,吹箫者悲哀的原因是( A.周瑜打败了曹操 B.作为凡人的自己与历史上的英雄对比 C.人生的短暂与宇宙无穷的对比 ).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 E.历史的沧桑变化 2.《西湖七月半》中,张岱说的五类人包括( A.醉人 B.僧人 C.贵人 D.军人 E.农人 3.郑板桥的“三绝”是( A.诗 B.词 C.赋 D.书 E.画 4.除了秦腔,贾平凹认为成为秦人生命的要素有( A.“西风”白酒 B.长线辣子 C.大叶卷烟 D.大红枣儿 E.牛肉泡馍 1302
7.自称是“少为纵垮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如美脾……”的作家是( ) A.刘基 B。张岱 C.侯方域 D.郑板桥 8.在文中引用到韩愈的诗句‘洲 家申名使家抑”的是 ( ) A.《“文革”博物馆》 B.《误传记妄》 C.《故乡的食物 》 l.《汉家寨 》 9.被称为“文字魔术师”的当代作家是( ) A.巴金 B.汪曾棋 C.余光中 D.贾平凹 10.史铁生的《墙下短记》中写到的关于墙的第一种印象来 自于( ) A.少年时代 B.青年时代 C.插队时期 U.残疾以后 得 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 (每题 2分 ,共 8分 ) 1.在《前赤壁赋 》中,吹箫者悲哀的原因是( ) A.周瑜打败了曹操 }3,作为凡人的自己与历史上的英雄对比 C.人生的短暂与宇宙无穷的对比 I:).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 E.历史的沧桑变化 2.《西湖七月半》中,张岱说的五类人包括( ) A.醉人 B.僧人 C.贵人 D.军人 F_.农人 3.郑板桥的“三绝”是( ) A.诗 I3.词 C.赋 D.书 E.画 4.除了秦腔,贾平凹认为成为秦人生命的要素有( ) f1.“西凤”白酒 I3.长线辣子 C.大叶卷烟 D.大红枣儿 E.牛肉泡摸 1:02
得分 评卷人 三、释词(每题1分,共7分) 1.原谤 2.从而帝之 3.信义行于君子 4.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5.属文长作表 6.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7.使道理与自家相肯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每题5分,共15分) 1.《后赤壁赋》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徐文长传》末尾有日:“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请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3.《误传记妄》一文以“妄”入文,意在表现怎样的主题? 得 分 评卷人 五、阅读与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日:“此余 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 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 传》。 1)简要说明文中划线句所起的表达作用? 2)结合选文说明作者的写作缘由和写作根据是什么? 3)作者初见《阙编》时,写其“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一句是否可有可无?为什么? 2.据说还有一例,一个老头在脖子上架了孙孙去看戏,孙孙吵着要回家,老头好说好劝只 是不忍半场而去,便破费买了半斤花生,他眼盯着台上,手在下边剥花生,然后一颗一颗扬手喂 到孙孙嘴里,但喂着喂着,竞将一颗塞进孙孙鼻孔,吐不出,咽不下,口鼻出血,连夜送到医院动 手术,花去了七十元钱。但是,以秦腔引喜的事却不计其数。每个村里,总会有那么个老汉,夜 J303
得 分 评卷人 三、释词(每题 1分 ,共 7分 ) 1.原谤 2.从而帝之 3.信义行于君子 4。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5.属文长作表 6.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7.使道理与自家相肯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 (每题 5分 ,共 15分) 1.《后赤壁赋》表露 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徐文长传》末尾有曰:“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请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3.《误传记妄 》一文以“妄”人文,意在表现怎样的主题 ? 得 分 评卷人 五、阅读与分析(每题 10分 ,共 20分) 1。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胭编》诗一}},恶褚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 I}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 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 ,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 ,童仆睡者皆惊起 。盖不伍生三十年 ,而 始知海内有文长先 生。嗯,是何相识之 晚也 !因 以所 闻于越人士者.了略为 次第 ,为《徐文长 传》。 1)简要说明文中划线句所起的表达作用? 2)结合选文说明作者的写作缘 由和写作根据是什么? 3)作者初见《I}编》时 ,写其“恶褚毛书,烟煤败黑 ,微有字形”一句是否可有可无?为什么? 2.据说还有一例,一个老头在脖子上架了孙孙去看戏,孙孙吵着要回家,老头好说好劝只 是不忍半场而去,便破费买了半斤花生,他眼盯着台上,手在下边剥花生,然后一颗一颗扬手喂 到孙孙嘴里,但喂着喂着,竟将一颗塞进孙孙鼻孔,吐不出,咽不下,口鼻出血,连夜送到医院动 手术,花去了七十元钱。但是,以秦腔引喜的事却不计一其数 。每个村里,总会有那么个老汉 ,夜 l 3 ()3
里看戏,第二天必是头一个起床往戏台下跑。戏台下一片石头,砖头,一堆堆瓜子皮,糖果纸, 烟屁股,他掀掀这块石头,踢踢那堆尘土,少不了要捡到一角两角甚至三元四元钱币来,或者一 只鞋,或者一条手帕。这是村里钻刁人干的营生,而馋嘴的孩子们有的则夜里趁各家锁门之 机,去地里摘那香瓜来吃,去谁家院里将桃杏装在背心兜里回来分红。自然少不了有那些青春 妙龄的少男少女,则往往在台下混乱之中眼送秋波,或者就悄悄退出,相依相偎到黑黑的渠畔 树林子里去了… 1)作者插人那么多轶闻趣事有何表达作用? 2)作者选取的事例有何特点?这样组织材料对表现主旨有何作用? 得 分 评卷人 六、作文(40分)】 体裁不限,诗歌除外,1000字以上。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 来。后来当他讲述这段经历时,有人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 一下牙关! “不,我自己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1304
里看戏,第二天必是头一个起床往戏台下跑。戏台下一片石头,砖头,一堆堆瓜子皮,糖果纸, 烟屁股 ,他掀掀这块石头,踢踢那堆尘土,少不了要捡到一角两角甚至三元四元钱币来 ,或者一 只鞋,或者一条手帕。这是村里钻刁人干的营生,而馋嘴的孩子们有的则夜里趁各家锁门之 机,去地里摘那香瓜来吃,去谁家院里将桃杏装在背心兜里回来分红。自然少不了有那些青春 妙龄的少男少女 ,则往往在 台下混乱之中眼送秋波,或者就悄悄退 出,相依相偎到黑黑的渠畔 树林子里去了…… 1)作者插人那么多轶闻趣事有何表达作用? 2)作者选取的事例有何特点?这样组织材料对表现主旨有何作用? 得 分 评卷人 六、作文(40分 ) 体裁不限,诗歌除外,100。字以上。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 ,在海拔 8000米的高度 ,他体力不支 ,停 了下 来。后来当他讲述这段经历时,有人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 一下牙关 ! “不 ,我 自己最清楚,海拔 800。米是我登山生涯 的最高点 ,我一点都没有遗憾 〔”他说 。 1304
试卷代号:220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未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1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C 2.D 3.B 4.B 5.B 6.A 7.B 8.B 9.C 10.A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8分) 1.BCDE 2.ABC 3.ADE 4.ABCE 三、释词(每题1分,共7分) 1.批评、指贵 2.奉为帝 3.对于 4.现 5.嘱 6.因 7.认同 四、简答(每题5分,共15分)】 1.由乐到悲,终至飘渺,显示超凡脱俗的心境追求。 2.“无之而不奇(q)”,即奇特之意,指他的多样才能(奇才、奇计、文奇、诗奇等),“斯无之 而不奇(Gi)”,这个“奇()”,是命运不好、多难的意思,正因为他是个奇才,所以他总是在这个 平庸、媚俗的世界里受挫折、摔跟头,命运多灾难。 3.作者明为批评自己的"妄想",实际上表现的是对压抑人性、荒谬背理的所谓“干校”教 育的否定这一主题。 1305
试卷代号:220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4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文员专业 阅读与写作基础(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 i月 一、单项选择(每题 1分 ,共 10分 ) 1. C 6. A 2. D 3. B 4. B S. B 7.B 8. B 9. C 10. A 二、多项选择(每题 2分,共 8分) 1. BCDE 2. ABC 3. ADE 4. ABCE 三、释词(每题 1分,共 7分 ) 1.批评、指责 2.奉为帝 3.对于 4.现 5.嘱 6.因 7.认同 四、简答 (每题 5分 ,共 15分) 1.由乐到悲 ,终至飘渺 ,显示超凡脱俗的心境追求 。 2.“无之而不奇(qi) }},即奇特之意,指他的多样才能(奇才、奇计、文奇、诗奇等),“斯无之 而不奇(}ji) }},这个“奇(<ji)",是命运不好、多难的意思,正因为他是个奇才,所以他总是在这个 平庸、媚俗的世界里受挫折、摔跟头,命运多灾难。 3.作者明为批评 自己的”妄想”,实 际上表现 的是对压抑人性、荒谬背理的所谓“干校”教 育的否定这一主题 。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