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牛蛙的生物学特性 牛蛙的生活周期 受精卵 成蛙 蝌蚪 幼蛙
第二节 牛蛙的生物学特性 一、牛蛙的生活周期 幼 蛙 受精卵 成 蛙 蝌 蚪
第二节牛蛙的生物学特性 外部形态 1、头部 2、躯干部 3、四肢 4、体色
第二节 牛蛙的生物学特性 1、头部 2、躯干部 3、四肢 4、体色 二、外部形态
牛蛙雌雄鉴别 部位 雌 雄 鼓膜和眼睛同大或稍大比眼睛大得多 前肢第一指不甚发达 第一指甚发达 咽喉色黑色或白色 黄色 体色褐色带有明显斑点暗绿色,暗褐色斑点 体型成长缓慢,体型较小成长迅速,体型较大 叫声叫声低 叫声高,如牡牛
部位 雌 雄 鼓膜 和眼睛同大或稍大 比眼睛大得多 前肢 第一指不甚发达 第一指甚发达 咽喉色 黑色或白色 黄色 体色 褐色带有明显斑点 暗绿色,暗褐色斑点 体型 成长缓慢,体型较小 成长迅速,体型较大 叫声 叫声低 叫声高,如牡牛 牛蛙雌雄鉴别
生活习性 1、水陆两栖性 2、群居性 3、饲料不足时,相互残食 4、食性与生长 1)食性 蝌蚪:杂食性。 蛙:自然状态下,只捕食 活动的动物。经人工驯食, 可摄食配合饲料。 2)生长:12~15个月,可达400~600克。 5、繁殖 6、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三、生活习性 1、水陆两栖性 2、群居性 3、饲料不足时,相互残食 4、食性与生长 1)食性 蝌蚪:杂食性。 蛙:自然状态下,只捕食 活动的动物。经人工驯食, 可摄食配合饲料。 2)生长:12~15个月,可达400~600克。 5、繁殖 6、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第三节牛蛙养殖场的建造 场址的选择 养殖池的建造 1、种蛙池 s10~15m2,陆地面积占13或12,产卵地水深 10~13cm,其它地方水深50~80cm。 、孵化池 s1~2m2,池深60cm,水深40cm 3、蝌蚪池 s5~20m2,池深08~1m,水深50~60cm,坡度1:10 4、幼蛙池 s20~40m2,池深60cm,设陆岛,陆地面积占1/4 5、成蛙池 面积可稍大些,其它同幼蛙养殖池
第三节 牛蛙养殖场的建造 一、场址的选择 二、养殖池的建造 1、种蛙池 S 10~15m2 ,陆地面积占1/3或1/2,产卵地水深 10~13cm,其它地方水深50~80cm。 2、孵化池 S 1~2m2 ,池深60cm,水深40cm. 3、蝌蚪池 S 5~20m2 ,池深0.8~1m,水深50~60cm,坡度1:10 4、幼蛙池 S 20~40m2 ,池深60cm,设陆岛,陆地面积占1/4。 5、成蛙池 面积可稍大些,其它同幼蛙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