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浮游动物生物量 的测定方法 水产饵料生物学
第二章浮游动物生物量 的测定方法 水产饵料生物学
概念 现存量( Standing crops)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 中所存在生物体的数量或重量,现存量若以个 体数表示则可称为丰度( abundance)或(数量 密度( Density),单位为ind/;若以重量表 示则可称为生物量( Biomass,单位为mg/L。 下面介绍浮游动物生物量测定的一般方法
概念 ◼ 现存量(Standing crops)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 中所存在生物体的数量或重量,现存量若以个 体数表示则可称为丰度(abundance)或(数量) 密度(Density),单位为ind./L;若以重量表 示则可称为生物量(Biomass,单位为mg/L。 下面介绍浮游动物生物量测定的一般方法
、采集 采集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有两种方法:一为用采 水器采水后沉淀分离;二为用网过滤。前者适 用于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后者可 用于枝角类、桡足类等甲壳动物
一、采 集 ◼ 采集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有两种方法:一为用采 水器采水后沉淀分离;二为用网过滤。前者适 用于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后者可 用于枝角类、桡足类等甲壳动物
(1)设站 ■根据浮游动物的分布设站。如果研究目的仅限 于了解水体中浮游动物的丰度而为合理放养提 供依据,那么可根据水体的形态划分不同的区 域,然后根据不同区域所占的份额,按比例取 混合水样。如果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水体中各区 域浮游动物现存量的分布,以便对渔业生产进 行合理布局,则另当别论
(1)设站 ◼ 根据浮游动物的分布设站。如果研究目的仅限 于了解水体中浮游动物的丰度而为合理放养提 供依据,那么可根据水体的形态划分不同的区 域,然后根据不同区域所占的份额,按比例取 混合水样。如果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水体中各区 域浮游动物现存量的分布,以便对渔业生产进 行合理布局,则另当别论
(2).水层次 由水体的深度决定。切不可只采一个表层或一个底层水样。据夏 季调查,东湖B站(水深4米左右),在2米的水层区,甲壳动物的数 量约占31%,而2米以下的水层占69%左右。同时还发现,在夏季, 般幼体喜欢在表层,成体则在深层。尽管这种分布格局因时田 细果取表层水就不能正地洲算游之物的斑猛。但是细 衷的办法是每隔0.5米或1米,甚至2米取等量水样加以混合,然后 取出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如东湖水深4.2米,则在0 、2、3、4米五个水层各取10升水样加以混合,用25号浮游生物 网过滤后供该站甲壳动物定量之用;依上法各取1升水样均匀混合 和取其|升沉淀作为原生动物、轮虫定量样品。 许多水库或深水湖泊,水深20米以上,这种水体在夏季及冬季 存在温跃层(或称变温层)。由于在温跃层以下缺乏光照,浮游植物 数量极少,赖以植物生存的浮游动物数量也相应减少。如果从养 殖亚角度而言,只取温跃层以上的水层就足够
(2)采水层次 ◼ 由水体的深度决定。切不可只采一个表层或一个底层水样。据夏 季调查,东湖B站(水深4米左右),在2米的水层区,甲壳动物的数 量约占31%,而2米以下的水层占69%左右。同时还发现,在夏季, 一般幼体喜欢在表层,成体则在深层。尽管这种分布格局因时田 地而变,但浮游动物存在垂直分布却是一个普遍现象。由此可见, 如果只取表层水样就不能正确地测算浮游动物的现存量。但是如 果每隔0.5米或2米取一个水样,则计数工作量又相当大。一个折 衷的办法是每隔0.5米或1米,甚至2米取等量水样加以混合,然后 取出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如东湖水深4.2米,则在0、 1、2、3、4米五个水层各取10升水样加以混合,用25号浮游生物 网过滤后供该站甲壳动物定量之用;依上法各取1升水样均匀混合 和取其I升沉淀作为原生动物、轮虫定量样品。 ◼ 许多水库或深水湖泊,水深20米以上,这种水体在夏季及冬季 存在温跃层(或称变温层)。由于在温跃层以下缺乏光照,浮游植物 数量极少,赖以植物生存的浮游动物数量也相应减少。如果从养 殖业角度而言,只取温跃层以上的水层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