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型缓释剂 1、微胶查剂 2、塑料结合剂 (仁)化学型缓释剂 十四、烟剂 烟剂smokes:引燃后,有效成分以烟状分散体系悬浮于空气中的农药剂型。 第四节农药的施用方法 一、喷雾法 二、喷粉法 ·喷粉法利用鼓风机所产生的气流把农药粉剂吹散后沉积到作物上的施药方法。 (一)喷粉法的分类· (二)粉粒的运动行为· (三) 响喷粉质量的因素 三、其它施药方法 1.撒施法及撒滴法 2.土壤浇灌法 3.挫种法 4.种、苗浸渍法 5。毒铒法 6.熏蒸法 7.烟雾法 8树干注射法 第五节航空施药技术 一、航空施药法的优缺点 优点:1、作业效率高。2、不受作物长势限制,适应性较广。3、用药液量少。 缺点:1、药剂在作物上的覆盖度往往不及地面喷药。2、施药地块必须集中。3、大面 积防治,往往缩小了有益生物的生存缝隙。4、施药成本偏高。5、农药漂移严重。 三、喷洒农药方式 第六节农药精准施药技术 ·、精准施药原理 二、定点杂草控制技术 包括三部分: 1、实时可视杂草识别系统 2、最佳喷量专家决策系统 3、喷雾量控制系统
(一) 物理型缓释剂 1、微胶囊剂 2、塑料结合剂 (二) 化学型缓释剂 十四、烟剂 烟剂(smokes):引燃后,有效成分以烟状分散体系悬浮于空气中的农药剂型。 第四节 农药的施用方法 一、喷雾法 二、喷粉法 • 喷粉法利用鼓风机所产生的气流把农药粉剂吹散后沉积到作物上的施药方法。 (一)喷粉法的分类• (二)粉粒的运动行为• (三)影响喷粉质量的因素 三、其它施药方法 ⒈ 撒施法及撒滴法 ⒉ 土壤浇灌法 ⒊ 拌种法 ⒋ 种、苗浸渍法 ⒌ 毒铒法 ⒍ 熏蒸法 7. 烟雾法 8. 树干注射法 第五节 航空施药技术 一、航空施药法的优缺点 优点:1、作业效率高。2、不受作物长势限制,适应性较广。3、用药液量少。 缺点:1、药剂在作物上的覆盖度往往不及地面喷药。2、施药地块必须集中。3、大面 积防治,往往缩小了有益生物的生存缝隙。4、施药成本偏高。5、农药漂移严重。 二、喷雾装置 三、喷洒农药方式 第六节 农药精准施药技术 一、精准施药原理 二、定点杂草控制技术 包括三部分: 1、实时可视杂草识别系统 2、最佳喷量专家决策系统 3、喷雾量控制系统
第三章杀虫杀螨剂 教学目的 1.掌握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三个途径 2.掌握杀虫剂的主要作用位点。 3.明确杀虫剂的分类,掌握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的作用 机理,并根据机理明确生产、储存、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4.重点掌握各类杀虫杀螨剂中常用品种的特点、毒性、作用方式、 使用方法,防治对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教学重点 1.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2.杀虫剂对昆虫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3.各类杀虫杀螨剂中常用品种的特点、毒性、作用方式、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教学难点 1.杀虫剂对昆虫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教学用具 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表格、图片、动画等)。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演示多媒体幻灯片等直观教学与对学生提问相结合。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杀虫剂毒理学基础 一、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一)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
第三章 杀虫杀螨剂 教学目的 1. 掌握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三个途径。 2.掌握杀虫剂的主要作用位点。 3.明确杀虫剂的分类,掌握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的作用 机理,并根据机理明确生产、储存、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4.重点掌握各类杀虫杀螨剂中常用品种的特点、毒性、作用方式、 使用方法,防治对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教学重点 1.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2.杀虫剂对昆虫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3.各类杀虫杀螨剂中常用品种的特点、毒性、作用方式、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教学难点 1.杀虫剂对昆虫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教学用具 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表格、图片、动画等)。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演示多媒体幻灯片等直观教学与对学生提问相结合。 教学安排 1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杀虫剂毒理学基础 一、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一)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
1.从口腔进入 杀虫剂从口腔进入虫体的关键是必须通过害虫的取食活动 2.从体症进入 体壁是以触杀作用为主的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主要屏障。昆虫的体壁是由表皮、真皮 细胞及底膜构成的。 3.从气门讲入 气体药剂如氢化苦、漆化氢及溴甲烷等可以在昆中呼吸时随空气讲入气门,沿若昆虫的 气管系统最后到达微气管而产生毒效 (二)杀虫剂的穿 1、杀虫剂穿透昆虫体國 2、杀虫剂穿诱昆虫的消化消 3、药剂从血液到达作用部位一神经系统 4、昆虫体内排泄杀虫剂的过程 (三)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分 二、杀虫剂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机制 三、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 (一)昆虫的神经构造 昆虫的神经系统是由无数个神经元构成的,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神经系统基本单位(神 经细胞).分为轴突、树突和端丛 (二)昆虫神经系统传导神经冲动的机制 (三)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1、乙酰胆碱酯酶的生物学AChE是一个水解酶,底物是乙酰胆碱。 有两种胆碱酯酶 第一种,乙酰胆碱酯酶(AChE) 第二种 丁酰胆碱酯酸 (四)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雷酶的抑制作用 酶与杀虫剂反应的三个步骤: (1)形成可逆性复合体 (2)酰化反应 (3)酶的复活 (五)杀虫剂对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1、乙酰胆碱受体的性质 2、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和机能 3、烟碱及类似物对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4、沙蚕毒素类对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六)杀虫剂对轴状突部位的作用 (七)杀虫剂对昆虫呼吸作用的影响 第二节无机及重金属类杀虫剂 一、概述 特性 无机杀虫剂不溶于有机溶剂、一般只加工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糊剂和毒饵等剂型使用。 无机杀虫剂大多是胃毒剂,一般仅应用于防治咀蟹式口器害虫。 三、主要品种
⒈ 从口腔进入 杀虫剂从口腔进入虫体的关键是必须通过害虫的取食活动。 ⒉ 从体壁进入 体壁是以触杀作用为主的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主要屏障。昆虫的体壁是由表皮、真皮 细胞及底膜构成的。 ⒊ 从气门进入 气体药剂如氯化苦、磷化氢及溴甲烷等可以在昆虫呼吸时随空气进入气门,沿着昆虫的 气管系统最后到达微气管而产生毒效。 (二) 杀虫剂的穿透 1、杀虫剂穿透昆虫体壁 2、杀虫剂穿透昆虫的消化道 3、药剂从血液到达作用部位—神经系统 4、昆虫体内排泄杀虫剂的过程 (三) 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二、杀虫剂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机制 三、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 (一) 昆虫的神经构造 昆虫的神经系统是由无数个神经元构成的,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神经系统基本单位(神 经细胞),分为轴突、树突和端丛。 (二) 昆虫神经系统传导神经冲动的机制 (三) 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1、乙酰胆碱酯酶的生物学 AChE 是一个水解酶,底物是乙酰胆碱。 有两种胆碱酯酶: 第一种,乙酰胆碱酯酶(AChE) 第二种,丁酰胆碱酯酶 (四) 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酶与杀虫剂反应的三个步骤: (1)形成可逆性复合体 (2)酰化反应 (3)酶的复活 (五) 杀虫剂对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1、乙酰胆碱受体的性质 2、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和机能 3、烟碱及类似物对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4、沙蚕毒素类对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六) 杀虫剂对轴状突部位的作用 (七) 杀虫剂对昆虫呼吸作用的影响 第二节 无机及重金属类杀虫剂 一、概述 二、特性 无机杀虫剂不溶于有机溶剂、一般只加工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糊剂和毒饵等剂型使用。 无机杀虫剂大多是胃毒剂,一般仅应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 三、主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