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杀虫剂:2.杀菌剂:3.除草剂 第三节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药施于农作物后,如果使用不当或其他因素,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药 害。但也有一些药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除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外,还有刺激作物生 长的良好作用。 一、农药是否产生药害的决定因素 1.农药的性质 二植物的种类和生有阶段、生理状态 3.环境条件 植物药害的症状 1)急性药害 急性药苦在喷药后短期内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即可显现。症状一般是叶面产生名 种斑点、穿孔,甚至灼焦枯菱、黄化、落叶等。果实上的药苦主要是产生种种斑点或锈斑 影响果品的品质。 2)慢性药害 慢性药害出现较慢,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出现。症状一般为叶片增厚 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等等。药害有时还会 表现为使 品有不良气味 品质降低 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烟草制剂对水稻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鱼藤制剂可促进菜苗发根:波尔多液可使多种作物 叶色浓绿、生长旺盛。似乎药剂在低剂量使用时,一般都对植物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不 过这种刺激生长的良好作用,需要经过严密的比较研究才能确认。 第四节 农药的毒性 一、毒性的定义 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测试农药的毒性主要用大白鼠来进行。 农药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高等动物体内而引致中毒。 二、毒性的分类 1.急性中毒 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进入体内,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 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李、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 即有生命危险。 中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卫生部) 给药途径 1(高毒) 1(中毒) Ⅲ(低) 大鼠口服(m/Ag <50 50500 >500 大鼠经皮「mkgd <200 200-1000 >1000 大鼠吸入[g(m3h)] 210 10 2.亚急性中青 亚急性中毒者多有长期连续接触 定剂量农药的过程。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 时间,但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部病理变化。 3.侵性中毒 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较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消失,污染了环境及食物
⒈ 杀虫剂;⒉ 杀菌剂;⒊ 除草剂 第三节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农药施于农作物后,如果使用不当或其他因素,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药 害。但也有一些药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除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外,还有刺激作物生 长的良好作用。 一、农药是否产生药害的决定因素 ⒈ 农药的性质 ⒉ 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 生理状态 ⒊ 环境条件 植物药害的症状 1)急性药害 急性药害在喷药后短期内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即可显现。症状一般是叶面产生各 种斑点、穿孔,甚至灼焦枯萎、黄化、落叶等。果实上的药害主要是产生种种斑点或锈斑, 影响果品的品质。 2) 慢性药害 慢性药害出现较慢,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出现。症状一般为叶片增厚、 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等等。药害有时还会 表现为使产品有不良气味,品质降低。 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烟草制剂对水稻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鱼藤制剂可促进菜苗发根;波尔多液可使多种作物 叶色浓绿、生长旺盛。似乎药剂在低剂量使用时,一般都对植物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不 过这种刺激生长的良好作用,需要经过严密的比较研究才能确认。 第四节 农药的毒性 一、毒性的定义 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测试农药的毒性主要用大白鼠来进行。 农药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高等动物体内而引致中毒。 二、毒性的分类 ⒈ 急性中毒 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进入体内,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 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 即有生命危险。 中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卫生部) 给药途径 I (高毒) II (中毒) III (低毒) 大鼠口服(mg/kg) <50 50~500 >500 大鼠经皮[mg/(kg•d)] <200 200~1000 >1000 大鼠吸入[g/(m3•h)] <2 2~10 >10 ⒉ 亚急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者多有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过程。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 时间,但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部病理变化。 ⒊ 慢性中毒 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较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消失,污染了环境及食物
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教学目的 1.掌握农药的主要剂型及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剂型的加工方法。 2.重点掌握农药的分散度与药剂应用性能的关系。 3.了解农药的辅助剂,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剂型和用途,常用的 农药剂型和新剂型的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教学重点 1.农药分散度的基本概念。 2.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 3.特别的农药施用方法。 教学难点 1.农药分散度的基本概念 教学用具 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表格、图片等)、实物展 示、实践教学辅助等。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演示多媒体幻灯片等直观教学与对学生提问相结合。 教学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药剂的分散体系与分散度概念 1、农药的分散体系 2、分散度的概念 二、分散度对药剂应用性能的影响
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第二章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教学目的 1. 掌握农药的主要剂型及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剂型的加工方法。 2.重点掌握农药的分散度与药剂应用性能的关系。 3.了解农药的辅助剂,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剂型和用途,常用的 农药剂型和新剂型的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教学重点 1.农药分散度的基本概念。 2.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 3.特别的农药施用方法。 教学难点 1.农药分散度的基本概念。 教学用具 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表格、图片等)、实物展 示、实践教学辅助等。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演示多媒体幻灯片等直观教学与对学生提问相结合。 教学安排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一、 药剂的分散体系与分散度概念 1、农药的分散体系 2、分散度的概念 二、分散度对药剂应用性能的影响
(一)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增加农药覆盖窑度 2、改善农药颗粒(或液滴,下同)在处理表面上的附着性 3、改变药剂预粒运动性能 4、提高药剂颗粒表面能 5、提高悬浮液的悬浮率及乳液的稳定性 (二)控制分散度对农药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农药助剂 农药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添加的,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又称为 农药辅助剂。助剂本身基本无生物活性,但是能影响防治效果。 一、农药助剂种类及使用概况 1.填料或载体2.溶剂3乳化剂 4.润湿剂5.分散剂6渗透剂7.粘者剂 8.稳定剂9.增效剂10.安全剂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性和作用 (一)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表面活性现象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性 名表面活性剂的柔水亲油生约是道常用亲水亲油平衡值p.iBa心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 HLB值来表示,该值愈小,亲油性愈强:该值愈大,亲水性愈强。 3、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特征 (1)是在溶液的气液界面上定向排列 (2)是在溶液中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entration,CMC)后可以形成胶束 4、表面活性剂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及其应用 (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羧酸盐类(2)硫酸酯盐类(3)磺酸盐类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酯类(2)醚类 3、复配乳化剂 4、天然物表面活性剂 ()含有大量皂素的植物(2)亚硫酸纸浆废液(3)动物废料的水解物 三、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与使用中的应用 1.乳化剂在乳油加工中的应用 2.润湿剂在可湿性 剂中应用 3.提高药液在受药表面上的湿展性 第三节主要农药剂型 一、粉剂 粉剂dustable pow ,D):由原药、填料或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经混合、粉碎、再 混合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细度的粉状制剂。 (一)组分及要求粉剂通常由原药和填料组成。 (二)加工方法粉剂的加工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粉碎法,二是母粉法,三是浸渍法。 (三)质量控制指标
(一) 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增加农药覆盖密度 2、改善农药颗粒(或液滴,下同)在处理表面上的附着性 3、改变药剂颗粒运动性能 4、提高药剂颗粒表面能 5、提高悬浮液的悬浮率及乳液的稳定性 (二) 控制分散度对农药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 农药助剂 农药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添加的,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又称为 农药辅助剂。助剂本身基本无生物活性,但是能影响防治效果。 一、农药助剂种类及使用概况 ⒈ 填料或载体 ⒉ 溶剂 ⒊ 乳化剂 ⒋ 润湿剂 ⒌ 分散剂 ⒍ 渗透剂 ⒎ 粘着剂 ⒏ 稳定剂 9. 增效剂 10. 安全剂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性和作用 (一)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1、表面活性现象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性 2、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及其用途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性的强弱通常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HLB 值来表示,该值愈小,亲油性愈强;该值愈大,亲水性愈强。 3、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特征 (1)是在溶液的气液界面上定向排列 (2)是在溶液中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后可以形成胶束 4、表面活性剂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及其应用 (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羧酸盐类 (2)硫酸酯盐类 (3)磺酸盐类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酯类 (2)醚类 3、复配乳化剂 4、天然物表面活性剂 (1)含有大量皂素的植物 (2)亚硫酸纸浆废液 (3)动物废料的水解物 三、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与使用中的应用 ⒈ 乳化剂在乳油加工中的应用 ⒉ 润湿剂在可湿性粉剂中应用 3. 提高药液在受药表面上的湿展性 第三节 主要农药剂型 一、粉剂 粉剂(dustable powder,DP):由原药、填料(或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经混合、粉碎、再 混合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细度的粉状制剂。 (一) 组分及要求 粉剂通常由原药和填料组成。 (二) 加工方法 粉剂的加工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粉碎法,二是母粉法,三是浸渍法。 (三) 质量控制指标
(四)影响粉剂药效的因素 有效成分在粉剂中的分布 2 有效成分的粉粒细度及超筛目细度粉粒的含量 、填料的种类和理化性质 二、粒剂 粒剂granule,G):由原药、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通过混合、造粒工艺而制成的松散颗 粒状剂刑」 (一)粒剂的类别 粒剂种类与粒径 粒剂种类 筛目数 粒径(um) 大粒剂 5000-9000 颗粒剂 10-48 1680-297 微粒剂 48-200 297-74 (仁)组分及要求 (三)加工方法 (四)质量控制指标 1、挤压造粒法 2、句衣造粒法 3、吸附造粒法 三、可湿性粉剂 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s,WP):是含有原药、填料或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以及 其他辅助剂,经混合、粉碎工艺达到一定细度的粉状剂型。 (一)组分及要求 (二)加工方法 (三)质量控制指材 四、可溶性粉剂 可溶性粉剂(soluble powders,SP):由水溶性原药、填料和其他助剂组成,在使用浓度 下有效成分能够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粉状剂型。 )组分及要求 (仁)加工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热熔融喷雾干燥法、粉碎法及结品析出干燥法 (三)质量控制指标1、有效成分含量应当不低于标明含量:2、水分含量多数为≤3%:3 在水中全溶解时间一般小于2~3min:4、细度因品种不同而异。 五、水分散粒剂 水分散拉剂(ater dispersible us,WG)由原药、润湿剂、分散剂、隔离剂、稳定剂 黏结剂、填料或载 组成,使用时 入水中,能够较快崩解、分散,形成高度悬浮的周液分 散体系 该剂型优点是:1、使用时无粉尘污染:2、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50-90%,多在70%以 上,包装、储运方便和安全:3、不含水,因此制剂储存稳定性高:4、在水中分散性好,悬 浮率高:5、流动性好,计量方便,包装物易处理。水分散粒剂加工方法可分为干法和湿法 两种 六、水悬浮剂 水悬浮剂(aqucous suspension concentrate,SC)不溶于水的固体原药与润湿分散剂、粘度 调节剂及其他助剂和水经湿法研磨,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粘稠、可流动的悬浮液体剂型。 (一)组分及要求
(四) 影响粉剂药效的因素 1、有效成分在粉剂中的分布 2、有效成分的粉粒细度及超筛目细度粉粒的含量 3、填料的种类和理化性质 二、粒剂 粒剂(granule,G):由原药、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通过混合、造粒工艺而制成的松散颗 粒状剂型。 (一) 粒剂的类别 粒剂种类与粒径 粒剂种类 筛目数 粒径(μm) 大粒剂 - 5 000~9 000 颗粒剂 10~48 1 680~297 微粒剂 48~200 297~74 (二) 组分及要求 (三) 加工方法 (四) 质量控制指标 1、挤压造粒法 2、包衣造粒法 3、吸附造粒法 三、可湿性粉剂 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s,WP ):是含有原药、填料或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以及 其他辅助剂,经混合、粉碎工艺达到一定细度的粉状剂型。 (一) 组分及要求 (二) 加工方法 (三) 质量控制指标 四、可溶性粉剂 可溶性粉剂(soluble powders,SP):由水溶性原药、填料和其他助剂组成,在使用浓度 下有效成分能够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粉状剂型。 (一) 组分及要求 (二) 加工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热熔融喷雾干燥法、粉碎法及结晶析出干燥法 (三) 质量控制指标 1、有效成分含量应当不低于标明含量;2、水分含量多数为≤3%;3、 在水中全溶解时间一般小于 2~3min;4、细度因品种不同而异。 五、水分散粒剂 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WG)由原药、润湿剂、分散剂、隔离剂、稳定剂、 黏结剂、填料或载体组成,使用时放入水中,能够较快崩解、分散,形成高度悬浮的固液分 散体系。 该剂型优点是:1、使用时无粉尘污染;2、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 50~90%,多在 70%以 上,包装、储运方便和安全;3、不含水,因此制剂储存稳定性高;4、在水中分散性好,悬 浮率高;5、流动性好,计量方便,包装物易处理。水分散粒剂加工方法可分为干法和湿法 两种。 六、水悬浮剂 水悬浮剂(aqueous suspension concentrate,SC)不溶于水的固体原药与润湿分散剂、粘度 调节剂及其他助剂和水经湿法研磨,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粘稠、可流动的悬浮液体剂型。 (一) 组分及要求
(二)加工方法经砂磨机进行超微研磨粉碎到目标细度】 ()质量控制指标 七、乳油 乳油(emusifiablennrte,EC)由原药、有机溶剂、乳化剂和其他助剂组成的一种均 相透明的油状液体,使用时将其稀释到水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供喷雾用。 (一)乳油分类 1、可溶性乳油2、溶胶状乳油3、乳浊状乳油 (二)组分及要求 (三)加工方法 (四)质量控制指标 八、水乳剂 水乳剂(emulsion in water,Ewn是亲油性液体原药或低熔点固体原药溶于少量水不溶的 有机溶剂以极小的油珠(<10um)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透明的乳状 液。 (一)组分及要求 (二)加工方法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逐步加入油相,使体系慢慢由油包水型转变为水包 油型的水乳剂。 三)质量控制指标 九、微乳剂 微乳剂(microemulsion,ME)是由油溶性原药、乳化剂和水组成的感观透明的均相液体 剂型。 (一)组分及要求 (二)加工方法多采用转相法 ()质量控制指标 十、水剂和可溶性液剂 水剂(aqucous solutions,AS)是农药原药的水溶液剂型,是有效成分以分子或离子状态 分散在水中的真溶液制剂。可溶性液剂(soluble concentrate,SL)由原药、溶剂、表面活性剂 和防冻剂组成的均相诱明液体制剂,用水稀释后有效成分形成直溶液。 种衣 种子处理剂是用来处理植物种子,具有防治为害种子萌芽期或幼苗期的有害生物,或 调节苗期植物生长发有作用的一类农药制剂。根据处理种子的方式可分为种衣剂、拌种剂和 浸种剂三种。 (一)组成及要求 二)加工方法 与基本剂型相同。 (三)质量控制指标 (四)种子包农技术 十二、油剂 油剂(oil solutions,OS):农药原药的油溶液剂型。 (一)组分及要求原药一般要求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所喷洒的作物不易发生药吉。溶 剂对药溶醒度大 盗动性自好 (二)质量控制指 十三、缓释剂 缓释剂(controlled release formuations,CRF):可以控制农药有效成分从加工品中缓慢释 放的农药剂型
(二) 加工方法 经砂磨机进行超微研磨粉碎到目标细度。 (三) 质量控制指标 七、乳油 乳油(emulsifiable concentrate,EC)由原药、有机溶剂、乳化剂和其他助剂组成的一种均 相透明的油状液体,使用时将其稀释到水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供喷雾用。 (一) 乳油分类 1、可溶性乳油 2、溶胶状乳油 3、乳浊状乳油 (二) 组分及要求 (三) 加工方法 (四) 质量控制指标 八、水乳剂 水乳剂(emulsion in water,EW)是亲油性液体原药或低熔点固体原药溶于少量水不溶的 有机溶剂以极小的油珠(<10μm)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透明的乳状 液。 (一) 组分及要求 (二) 加工方法 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逐步加入油相,使体系慢慢由油包水型转变为水包 油型的水乳剂。 (三) 质量控制指标 九、微乳剂 微乳剂(microemulsion,ME)是由油溶性原药、乳化剂和水组成的感观透明的均相液体 剂型。 (一) 组分及要求 (二) 加工方法 多采用转相法 (三) 质量控制指标 十、水剂和可溶性液剂 水剂(aqueous solutions,AS)是农药原药的水溶液剂型,是有效成分以分子或离子状态 分散在水中的真溶液制剂。可溶性液剂(soluble concentrate,SL)由原药、溶剂、表面活性剂 和防冻剂组成的均相透明液体制剂,用水稀释后有效成分形成真溶液。 十一、种衣剂 种子处理剂是用来处理植物种子,具有防治为害种子萌芽期或幼苗期的有害生物,或 调节苗期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一类农药制剂。根据处理种子的方式可分为种衣剂、拌种剂和 浸种剂三种。 (一) 组成及要求 (二) 加工方法 与基本剂型相同。 (三) 质量控制指标 (四) 种子包衣技术 十二、油剂 油剂(oil solutions,OS):农药原药的油溶液剂型。 (一) 组分及要求 原药一般要求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所喷洒的作物不易发生药害。溶 剂对原药溶解度大,流动性良好。 (二) 质量控制指标 十三、缓释剂 缓释剂(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s,CRF):可以控制农药有效成分从加工品中缓慢释 放的农药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