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教学文件 南华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 授课教师:谢水波、何少华 授课专业:给水排水 章节课题 第六章凝聚与絮凝 课时安排 课内学时:讲课12学时 课外学时:自学14学时,习题4学时 1.掌握混凝机理和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2.了解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和各自的优缺点 3.熟悉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合设备的类型、构造与计算 絮凝设备的类型、构造与计算。 1.胶体的结构和特性、投加混凝剂后的机理和作用、混凝过 教学重点 程及影响因素; 2.确定各种混凝剂与助凝剂用量的方法; 3.混合设备和絮凝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教学难点 混凝动力学 胶体特性 2.胶体结构 3.胶体凝聚与同向凝聚 4.水处理中的混凝 教学内容 5.混凝剂和助凝剂 6.混合与絮凝反应 7.混凝实验 8.混凝设施的设计计算 9.水处理混凝过程的运行与管理 「在教学手段课程授课「√使用教(模)具 圭图 参观 教学方法 现代化手段约灯机 投影仪 电视录像 电影 CAI 软件名称 上机学时 思考题和作业见章后所附。 备注 实验:混凝剂性能与水处理适应实验
南华大学教学文件 6 南华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 授课教师:谢水波、何少华 授课专业:给水排水 章节课题 第六章 凝聚与絮凝 课时安排 课内学时:讲课 12 学时 课外学时:自学 14 学时,习题 4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混凝机理和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2.了解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和各自的优缺点; 3.熟悉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合设备的类型、构造与计算, 絮凝设备的类型、构造与计算。 教学重点 1. 胶体的结构和特性、投加混凝剂后的机理和作用、混凝过 程及影响因素; 2. 确定各种混凝剂与助凝剂用量的方法; 3. 混合设备和絮凝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教学难点 混凝动力学 教学内容 1.胶体特性 2.胶体结构 3.胶体凝聚与同向凝聚 4. 水处理中的混凝 5. 混凝剂和助凝剂 6. 混合与絮凝反应 7. 混凝实验 8. 混凝设施的设计计算 9. 水处理混凝过程的运行与管理 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 中:打√ 课程授课 √ 使用教(模)具 挂图 参观 现代化手段 幻灯机 投影仪 √ 电视录像 电影 CAI 软件名称 上机学时 思考题和作业 见章后所附。 备注 实验:混凝剂性能与水处理适应实验
南华大学教学文件 南华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 授课教师:谢水波、何少华 授课专业:给水排水 章节课题 第七章沉淀和澄清 课时安排 课内学时:讲课10学时 课外学时:自学10学时,习题4学时 掌握悬浮物在静水中与动水中的沉淀规律及其基本公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2.了解平流式沉淀池,斜板与斜管沉淀池,沉淀池的排泥措 施; 3.了解澄清池的工作特点,澄清池的主要类型 1.悬浮物在静水及动水中的沉淀规律 教学重点 2.絮凝的影响因素 3.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设计和计算。 教学难点 悬浮物在静水及动水中的沉淀规律 2.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设计和计算 1.理论沉淀 理想沉淀池的特性分析 3.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结构与设计参数 4.平流式沉淀池的工艺设计 教学内容 5.斜板(管)沉淀池的特点与工艺设计 6.竖流式沉淀池 7.幅流式沉淀池 8.污泥浓缩池 9.澄清池 10.沉砂池 在教学手段课程授课√ 使用教(模)具 中:打√「挂图 参观 教学方法 现代化手段红灯机 投影仪 电视录像 CAI 软件名称 上机学时 思考题和作业沉淀池或澄清池计算(可与设计结合) 备注 小测验:就前面几个章节进行一次小测验
南华大学教学文件 7 南华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 授课教师:谢水波、何少华 授课专业:给水排水 章节课题 第七章 沉淀和澄清 课时安排 课内学时:讲课 10 学时 课外学时:自学 10 学时,习题 4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悬浮物在静水中与动水中的沉淀规律及其基本公式; 2. 了解平流式沉淀池,斜板与斜管沉淀池,沉淀池的排泥措 施; 3. 了解澄清池的工作特点,澄清池的主要类型。 教学重点 1. 悬浮物在静水及动水中的沉淀规律; 2. 絮凝的影响因素; 3. 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设计和计算。 教学难点 1. 悬浮物在静水及动水中的沉淀规律; 2. 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设计和计算。 教学内容 1. 理论沉淀 2. 理想沉淀池的特性分析 3. 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结构与设计参数 4. 平流式沉淀池的工艺设计 5. 斜板(管)沉淀池的特点与工艺设计 6. 竖流式沉淀池 7. 幅流式沉淀池 8. 污泥浓缩池 9. 澄清池 10. 沉砂池 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 中:打√ 课程授课 √ 使用教(模)具 挂图 参观 现代化手段 幻灯机 投影仪 √ 电视录像 电影 CAI 软件名称 上机学时 思考题和作业 沉淀池或澄清池计算(可与设计结合) 备注 小测验:就前面几个章节进行一次小测验
南华大学教学文件 南华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 授课教师:娄金生、黄仕元 授课专业:给水排水 章节课题 第八章气浮 课时安排 课内学时:讲课2学时,试验2学时 课外学时:自学4学时,习题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气浮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了解溶气气浮的工艺与设计 教学重点 气浮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气浮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1.气浮原理 教学内容 气浮的分类与特点 3.气浮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教学手段课程授课√「使用教(模)具 中:打√「挂图 教学方法 现代化手段灯机 投影仪 电视录像 电影 CAL 软件名称 上机学时 思考题和作业气浮的原理。 备注 实验:加压溶气气浮实验
南华大学教学文件 8 南华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 授课教师:娄金生、黄仕元 授课专业:给水排水 章节课题 第八章 气浮 课时安排 课内学时:讲课 2 学时,试验 2 学时 课外学时:自学 4 学时,习题 2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气浮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2.了解溶气气浮的工艺与设计。 教学重点 气浮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气浮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1. 气浮原理 2. 气浮的分类与特点 3. 气浮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 中:打√ 课程授课 √ 使用教(模)具 挂图 参观 现代化手段 幻灯机 投影仪 √ 电视录像 电影 CAI 软件名称 上机学时 思考题和作业 气浮的原理。 备注 实验:加压溶气气浮实验
南华大学教学文件 南华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 授课教师:谢水波、何少华 授课专业:给水排水 章节课题 第九章过滤 课时安排 课内学时:讲课14学时 课外学时:自学16学时,习题4学时 1.掌握普通快滤池的构造与工作过程: 2.掌握过滤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3.熟悉滤池反冲洗原理 4.了解快滤池,包括虹吸滤池,无阀滤池、V型滤池,移动 冲洗罩滤池、压力滤池等的工作过程及优缺点。 1.过滤理论:滤料层去除悬浮物的物理化学作用,以及悬浮 物在滤料层中的分布规律和滤层阻力变化 教学重点 2.滤料:种类、要求、级配、筛分及不同滤料的选用和组合 3.沖洗理论:冲洗强度与滤料颗粒大小、比重、级配以及水 温的关系,各种型式的配水系统和冲洗水的供给与排除。 教学难点 过滤理论 冲洗理论 1.过滤概述 2.过滤理论 截留机理 4.过滤水力学 5.滤料和承托层 6.滤池冲洗 教学内容 7.普通快滤池 8.无阀滤池 9.虹吸滤池 10.移动冲洗罩滤池 11.V型滤池 12.其它滤池 13.过滤技术的发展 在教学手段课程授课、使用教(模)具 中:打√|挂图 参观 现代化手段}匀灯机 投影仪 教学方法 电视录像 电影 《水质工 CAI 软件名称 2 程学》CAI 上机学时
南华大学教学文件 9 南华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 授课教师:谢水波、何少华 授课专业:给水排水 章节课题 第九章 过滤 课时安排 课内学时:讲课 14 学时 课外学时:自学 16 学时,习题 4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普通快滤池的构造与工作过程; 2. 掌握过滤理论; 3. 熟悉滤池反冲洗原理; 4. 了解快滤池,包括虹吸滤池,无阀滤池、V 型滤池,移动 冲洗罩滤池、压力滤池等的工作过程及优缺点。 教学重点 1. 过滤理论:滤料层去除悬浮物的物理化学作用,以及悬浮 物在滤料层中的分布规律和滤层阻力变化; 2. 滤料:种类、要求、级配、筛分及不同滤料的选用和组合; 3. 冲洗理论:冲洗强度与滤料颗粒大小、比重、级配以及水 温的关系,各种型式的配水系统和冲洗水的供给与排除。 教学难点 1. 过滤理论; 2. 冲洗理论。 教学内容 1. 过滤概述 2. 过滤理论 3. 截留机理 4. 过滤水力学 5. 滤料和承托层 6. 滤池冲洗 7. 普通快滤池 8. 无阀滤池 9. 虹吸滤池 10. 移动冲洗罩滤池 11. V 型滤池 12. 其它滤池 13. 过滤技术的发展 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 中:打√ 课程授课 √ 使用教(模)具 挂图 参观 现代化手段 幻灯机 投影仪 √ 电视录像 电影 CAI 软件名称 《水质工 程学》CAI 上机学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