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参与()②框架()③和谐() ④核苷酸()⑤网络()⑥胰岛素() (2)给多音字注音 2.辨形组词 (3) 3.词语释义 (1)双刃 剑: (2)无米之 (3)耸人听 闻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第 1 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参与( ) ②框架( ) ③和谐( ) ④核苷酸( ) ⑤网络( ) ⑥胰岛素(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 ② ③ ④ ⑤ 2.辨形组词 (1) (2) (3) (4) 3.词语释义 (1)双刃 剑: (2)无米之 炊: (3)耸人听 闻:
(4)对症下 药 (5)无所适 从 (6)防患于未 然 4.近义词辨析 (1)厚望希望 厚望:名词,深切的期望。 希望:动词,盼着所想的成为现实;名词,愿望,也指能使愿望变成现实的 人或事物。 例句:①秦始皇曾4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3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 生不死之药,甚至派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正是这种长生不 死的 ,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秦始皇立后的进程。 ②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的知识青年是祖国富强的_所在, (2)尊严尊重 尊严:名词,崇高庄严的地位、身份、人格等 尊重:动词,敬重,维护别人的尊严;或重视,认真对待。形容词,言行庄 重,不轻浮。 例句:①别人就是 自己。 ②祖国的高于一切,我们必须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4)对症下 药: (5)无所适 从: (6)防患于未 然: 4.近义词辨析 (1)厚望 希望 厚望:名词,深切的期望。 希望:动词,盼着所想的成为现实;名词,愿望,也指能使愿望变成现实的 人或事物。 例句:①秦始皇曾 4 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 3 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 生不死之药,甚至派徐福率领 3 000 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正是这种长生不 死的______,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秦始皇立后的进程。 ②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的知识青年是祖国富强的______所在。 (2)尊严 尊重 尊严:名词,崇高庄严的地位、身份、人格等。 尊重:动词,敬重,维护别人的尊严;或重视,认真对待。形容词,言行庄 重,不轻浮。 例句:①______别人就是______自己。 ②祖国的______高于一切,我们必须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整体感知 1.找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词语,在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 第1段:重大工程,科学计划; 第2段:具体目标,基础 第3段:意义;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第7段: 第8段: 第9段: 第10段: 第11段:冲击 第12段:共同的基因组,保护,平等; 第13段:共同财富与遗产; 第14段:隐私 第15段:自然进化的产物; 第16段:知情权; 第17段: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 第18段: 2.捕捉上题筛选出来的重要信息,认真整合,形成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一说明对象的综合理解,串联成一段话
一、整体感知 1.找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词语,在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 第 1 段:重大工程,科学计划; 第 2 段:具体目标,基础; 第 3 段:意义; 第 4 段:__________; 第 5 段:__________; 第 6 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段:________; 第 8 段:________; 第 9 段:________; 第 10 段:________; 第 11 段:冲击; 第 12 段:共同的基因组,保护,平等; 第 13 段:共同财富与遗产; 第 14 段:隐私; 第 15 段:自然进化的产物; 第 16 段:知情权; 第 17 段: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 第 18 段:____________。 2.捕捉上题筛选出来的重要信息,认真整合,形成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一说明对象的综合理解,串联成一段话
、深层探究 3.文中说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有“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那么这 句话对于文本来说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二、深层探究 3.文中说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有“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那么这 句话对于文本来说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三、技法迁移 剖析说明对象,把握总分结构 [文本回顾]本文写法上主要就是抓住说明对象,分条剖析,逐项说明,形 成条分缕析的总分结构。 [技法点拨]总分结构又叫“金字塔结构”,这种方法中的“总”是文章内 容的总体概括,出现在文章的首或尾;“分”是文章内容的具体展开,它实际上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篇文章在总体布局上,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先总后分 再总,它们通常都称作“总分结构”。 “总分结构”是组织文章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它既能使文章富于条理,又能 使文章的中心更为鲜明突出 运用“总分结构法”时,要注意:首先,要注意“总”与“分”之间一定要 有联系,即“总”是对“分”的概括,是“略”;“分”是对“总”的扩展,是 者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其次,文章主体部分的分写,不是纵式结构 关系,就是横式结构关系。因此,在谋篇布局时,就必须综合地运用纵式结构法、 横式结构法和总分结构法,要考虑好全文的总分结构的安排,又要考虑好主体部 分或按纵式或按横式来组织安排材料 无论何种文体,都可以运用“总分结构法”来谋篇布局。 [技法运用]请以“××的意义”为题,写一个说明性的文段,使用总分结 构。(200字左右)
三、技法迁移 剖析说明对象,把握总分结构 [文本回顾] 本文写法上主要就是抓住说明对象,分条剖析,逐项说明,形 成条分缕析的总分结构。 [技法点拨] 总分结构又叫“金字塔结构”,这种方法中的“总”是文章内 容的总体概括,出现在文章的首或尾;“分”是文章内容的具体展开,它实际上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一篇文章在总体布局上,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先总后分 再总,它们通常都称作“总分结构”。 “总分结构”是组织文章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它既能使文章富于条理,又能 使文章的中心更为鲜明突出。 运用“总分结构法”时,要注意:首先,要注意“总”与“分”之间一定要 有联系,即“总”是对“分”的概括,是“略”;“分”是对“总”的扩展,是 “详”,二者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其次,文章主体部分的分写,不是纵式结构 关系,就是横式结构关系。因此,在谋篇布局时,就必须综合地运用纵式结构法、 横式结构法和总分结构法,要考虑好全文的总分结构的安排,又要考虑好主体部 分或按纵式或按横式来组织安排材料。 无论何种文体,都可以运用“总分结构法”来谋篇布局。 [技法运用] 请以“××的意义”为题,写一个说明性的文段,使用总分结 构。(200 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