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初二语文 2013.1 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 生份分钟。 须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60分)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 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暂时(zan) 热忱(chen) 嘈杂 挑拨离间(jian) B.笨拙(zhuo) 掠夺(lue) 上溯 设身处地(chu) C.停滞(zhi) 憎恶(zeng) 鞭笞 拾级而上(she) D.对称( cheng) 俯瞰(kan) 猝然 (c山) 不屈不挠(nao)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12年英锦赛首轮的较量中,丁俊晖状态低迷,十分急 (噪、 躁),以4:6的总比分输给威尔士球手瑞恩·戴。 “噪”有“大声叫嚷”的意思,“躁”有“不冷静”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噪” B.以色列一处地下防弹隐 (弊、蔽)室有自动门和扶梯进入地下各层,里 面的供水设施、排风系统等一应俱全。 “弊”有“害处、毛病”的意思,“蔽”有“遮盖、挡住”的意思,横线处应填 弊 C.失利后重回赛道的李明以坚毅的眼神告诉同学们,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 的,他会 (勇、永)往直前,再次证明自己。 “勇”有“勇敢”的意思,“永”有“永远”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永” 虽然社会在高度发展,但有很多 (异、意)想不到的灾害正在威胁人 类的生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异”有“奇异、特别”的意思,“意”有“意料、料想”的意思,横线处应填 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歌手组合凤凰传奇演唱的《最炫民族风》红遍了国内外,这首歌节奏明 快、琅琅上口,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B.为了不误国庆期间高速免费的最后期限,老李一家在10月8号凌晨之前,风 尘仆仆地从老家赶回了北京
丰台区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初二语文 2013.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道大题,22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2 分,每小 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暂时(zàn) 热忱(chén) 嘈杂 (cāo) 挑拨离间(jiàn) B.笨拙( zhuō) 掠夺(lüè) 上溯 (sù) 设身处地(chǔ) C.停滞(zhì) 憎恶(zèng) 鞭笞 (chī) 拾级而上(shè) D.对称(chèng) 俯瞰(kàn) 猝然 (cù) 不屈不挠(náo) 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在 2012 年英锦赛首轮的较量中,丁俊晖状态低迷,十分急 (噪、 躁),以 4:6 的总比分输给威尔士球手瑞恩·戴。 “噪”有“大声叫嚷”的意思,“躁”有“不冷静”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噪”。 B.以色列一处地下防弹隐 (弊、蔽)室有自动门和扶梯进入地下各层,里 面的供水设施、排风系统等一应俱全。 “弊”有“害处、毛病”的意思,“蔽”有“遮盖、挡住”的意思,横线处应填 “弊”。 C.失利后重回赛道的李明以坚毅的眼神告诉同学们,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 的,他会 (勇、永)往直前,再次证明自己。 “勇”有“勇敢”的意思,“永”有“永远”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永”。 D.虽然社会在高度发展,但有很多 (异、意)想不到的灾害正在威胁人 类的生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异”有“奇异、特别”的意思,“意”有“意料、料想”的意思,横线处应填 “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歌手组合凤凰传奇演唱的《最炫民族风》红遍了国内外,这首歌节奏明 快、琅琅上口,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B.为了不误国庆期间高速免费的最后期限,老李一家在 10 月 8 号凌晨之前,风 尘仆仆地从老家赶回了北京
C.暴风雨不断地挑衅着深沉的大海,企图让大海生出怒火,但大海不为所动, 将仁者的气度发挥得淋漓尽致。 D.敦煌莫高窟中的那一幅幅飞天作品,真是惟妙惟肖,怪不得金发碧眼的老外 也啧啧赞叹。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读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更加热爱祖国 的壮丽河山。 修改:删去“使”。 B.对小李疼爱有加的奶奶突然离世了,小李痛苦万分,他无时无刻忆起奶奶的 音容笑貌。 修改:在“无时无刻”后面加上“都” C.质监部门的风险监测显示,部分白酒产品中含有的塑化剂主要来源于储运 生产过程中的迁移 修改:将“储运”与“生产”对调。 D.催化剂在化学化工的许多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控制反应 时间,提高反应速度 修改:删去“举足轻重的”或“重要”。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穿行在西部小村,总有许多可以称作诗的感觉不时冲撞着你的心扉。你 看,①,在绿荫饱满浓郁地环绕中,在野花五彩缤纷地点缀里,一个个村 庄安详得像个知足的老人,宁静淡泊,无忧无虑,②,诗一般的含蓄。 A.①在阳光酣畅淋漓地笼罩下 ②画一样的优美 B.①在酣畅淋漓的阳光笼罩下 ②梦一样的甜美 C.①在阳光酣畅淋漓地笼罩下 ②梦一样的甜美 D.①在酣畅淋漓的阳光笼罩下 ②画一样的优美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黄沙,黄沙,漫漫的黄沙,无垠的黄沙,让人寸步难行。干渴,干渴,身在干渴, 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突然,大漠深处,天际升起一轮新月,闪现宝石般的蓝 光。一一呀!月牙泉!绮丽的月牙泉,你是一朵烂漫的花,点染千古荒野。沙鸣 是你的歌,云飞是你的舞,你澄澈的胸怀里,一半蓝天,一半黄沙。芳草、繁花, 驼影、亭阁,你把塞北江南的美景,绘成一幅无与伦比的流淌着生命韵律的画 A.文段开头运用反复,强调了黄沙的无边无垠,给人们的行走带来了无比的困 难 B.文段中“身在干渴,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 出人们干渴至极 C.文段中“你是一朵烂漫的花”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牙泉对荒野的 装点作用 D.文段结尾用“绘成”一词赋予亭阁等物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塞北江南 富有生机、独特的美景。 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分)
C.暴风雨不断地挑衅着深沉的大海,企图让大海生出怒火,但大海不为所动, 将仁者的气度发挥得淋漓尽致。 D.敦煌莫高窟中的那一幅幅飞天作品,真是惟妙惟肖,怪不得金发碧眼的老外 也啧啧赞叹。 4.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读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更加热爱祖国 的壮丽河山。 修改:删去“使”。 B.对小李疼爱有加的奶奶突然离世了,小李痛苦万分,他无时无刻忆起奶奶的 音容笑貌。 修改:在“无时无刻”后面加上“都”。 C.质监部门的风险监测显示,部分白酒产品中含有的塑化剂主要来源于储运、 生产过程中的迁移。 修改:将“储运”与“生产”对调。 D.催化剂在化学化工的许多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控制反应 时间,提高反应速度。 修改:删去“举足轻重的”或“重要”。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穿行在西部小村,总有许多可以称作诗的感觉不时冲撞着你的心扉。你 看, ① ,在绿荫饱满浓郁地环绕中,在野花五彩缤纷地点缀里,一个个村 庄安详得像个知足的老人,宁静淡泊,无忧无虑, ② ,诗一般的含蓄。 A. ①在阳光酣畅淋漓地笼罩下 ②画一样的优美 B. ①在酣畅淋漓的阳光笼罩下 ②梦一样的甜美 C. ①在阳光酣畅淋漓地笼罩下 ②梦一样的甜美 D. ①在酣畅淋漓的阳光笼罩下 ②画一样的优美 6.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黄沙,黄沙,漫漫的黄沙,无垠的黄沙,让人寸步难行。干渴,干渴,身在干渴, 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突然,大漠深处,天际升起一轮新月,闪现宝石般的蓝 光。——呀!月牙泉!绮丽的月牙泉,你是一朵烂漫的花,点染千古荒野。沙鸣 是你的歌,云飞是你的舞,你澄澈的胸怀里,一半蓝天,一半黄沙。芳草、繁花, 驼影、亭阁,你把塞北江南的美景,绘成一幅无与伦比的流淌着生命韵律的画! A.文段开头运用反复,强调了黄沙的无边无垠,给人们的行走带来了无比的困 难。 B.文段中“身在干渴,心在干渴,灵魂在干渴” 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 出人们干渴至极。 C.文段中“你是一朵烂漫的花”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牙泉对荒野的 装点作用。 D.文段结尾用“绘成”一词赋予亭阁等物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塞北江南 富有生机、独特的美景。 二、填空(共 8 分) 7.默写(5 分) (1)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 分)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 村》)(1分)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 傲》)(1分)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上天给予人磨练的益处 是 。(2分) 8.名著阅读(3分) 名著中的人物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如刘向编写的 体史书《战 国策》一书中邹忌委婉规劝齐威王纳谏除弊,让我们领略了他的善于进谏、忠君 爱国;又如 撰写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西游记》一书 中 让我们见识了他的神通广大、敢于反抗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今年12月2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学校开展 了以“交通安全在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以下 任务。 9.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出现阶段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3分) 【材料一】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更髙的要求。其中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人们 关注的话题之一。如:一些道路隔离带开口过多,车辆、行人混行现象严重; 些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必要的交 通安全设施严重不足,不能及时对交通参与者进行警示、引导 【材料二】 交通安全意识调查统计表 调查对象总数 遵守交通规则无视信号灯忽视斑马线 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比例 行人1618(人)738248 503 31.1% 333 20.6% 机动车3621(辆)297882.2%1835.1%46012.7% 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下列措施。请找出 不具备针对性的两条( )(2分) ①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积极增加交通安全设施,检査已有的交通信号灯、交通 标志、交通标线的设置等。 ②交通部出台了重大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 ③社区加强普法宣传,大力倡导人们遵守交通信号,安全出行 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采取机动车“限购”措施,控制机动车的增长速度 ⑤学校积极开展宣传,让学生充分了解交通信号(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 标线)的作用。 ⑥增加考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内容与难度,特别是増加了实际道路驾驶操作学时和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 村》)(1 分)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 傲》)(1 分) (4)孟子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上天给予人磨练的益处 是: , 。(2 分) 8.名著阅读(3 分) 名著中的人物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如刘向编写的 体史书《战 国策》一书中邹忌委婉规劝齐威王纳谏除弊,让我们领略了他的善于进谏、忠君 爱国;又如 撰写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西游记》一书 中 ,让我们见识了他的神通广大、敢于反抗。 三、综合性学习(共 5 分) 今年 12 月 2 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学校开展 了以“交通安全在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以下 任务。 9.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出现阶段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3 分) 【材料一】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人们 关注的话题之一。如:一些道路隔离带开口过多,车辆、行人混行现象严重;一 些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必要的交 通安全设施严重不足,不能及时对交通参与者进行警示、引导。 【材料二】 交通安全意识调查统计表 调查对象 总数 遵守交通规则 无视信号灯 忽视斑马线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行人 1618(人) 782 48.3% 503 31.1% 333 20.6% 机动车 3621(辆) 2978 82.2% 183 5.1% 460 12.7% 问 题: 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下列措施。请找出 不具备针对性的两条( )(2 分) ①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积极增加交通安全设施,检查已有的交通信号灯、交通 标志、交通标线的设置等。 ②交通部出台了重大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 ③社区加强普法宣传,大力倡导人们遵守交通信号,安全出行。 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采取机动车“限购”措施,控制机动车的增长速度。 ⑤学校积极开展宣传,让学生充分了解交通信号(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 标线)的作用。 ⑥增加考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内容与难度,特别是增加了实际道路驾驶操作学时和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小惠未徧 徧 (2)牺牲玉帛 牺牲: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1)可以一战。 译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翻 译 13.文中写到了乡人与曹刿的对话,有什么作用?(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母亲的拐杖》,完成13-15题。(共14分) 母亲的拐杖 李光彪 ①这些年,我出远门最喜欢给母亲买的礼物就是拐杖,竹的、木的、铝合金的 已经有好几根。可母亲最喜欢用的,还是大哥从山上精挑细选砍回家,精心打磨 过的那根拐杖
选 项: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 11—13 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⑴小惠未徧 徧: ⑵牺牲玉帛 牺牲: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 分) ⑴可以一战。 翻 译: ⑵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翻 译: 13.文中写到了乡人与曹刿的对话,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一)阅读《母亲的拐杖》,完成 13—15 题。(共 14 分) 母亲的拐杖 李光彪 ①这些年,我出远门最喜欢给母亲买的礼物就是拐杖,竹的、木的、铝合金的, 已经有好几根。可母亲最喜欢用的,还是大哥从山上精挑细选砍回家,精心打磨 过的那根拐杖
②母亲收藏着那些拐杖,每当村里有老人来串门时,便一一拿出来炫耀:“这 是我家小儿子坐飞机买回来的。”那些老人就会当着母亲的面,夸我有孝心。 ③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七大八小生了一窝孩子。可惜,在那缺乏营养的年 代,只拉扯大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其中一个就是我。 ④“小尾巴”的我九岁那年,头上的哥哥、姐姐已长大成人,娶的娶、嫁的 嫁,女的出了窝,男的也想出巢。分家时,留给母亲养老的财产是一个老房子。 按契约,房子由大哥使用,母亲由大哥赡养。就我没成葫芦没成瓢的,还需要母 亲继续喂养。母亲便和大哥、大嫂分开过日子。我如一只小鸡,依赖着母亲,在 母亲呵护的翅膀下刨食成长。母亲仿佛就是我头顶上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泥泞 道路中跋涉依靠的拐杖。而长子为父的大哥,不仅承担了赡养母亲的责任,还配 合母亲供我读书,让我毕业后,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⑤后来,出门离家在城里筑巢的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结婚成家。令 我欣慰的是,六十多岁的母亲,为了了却最后一个心愿,也“农转非”,进城来 帮我带孩子。 ⑥女儿上完幼儿园读小学后,母亲常念叨:“树长万丈,叶落归根,我该回 去了。”听说母亲要走,在母亲手掌心里长大的女儿不同意,母亲只好留下来 继续帮我们买菜、煮饭、照顾孩子。 ⑦可从农村来的母亲,不会像城里的老人们一样,无事时,去唱歌、跳舞、练太 极拳。母亲活动量越来越小,身体不断发胖,经常头晕心慌,我带她去医院检査, 才知患了高血压。医生再三嘱咐,不仅要天天吃药,更要防止跌倒。 ⑧意外的事还是发生了。那天清晨,早起的母亲跟往常一样,为我们煮好早 点,和上学的女儿一起出门买菜去了。在菜市场弯着腰买菜的母亲站起来时,突 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身体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等我赶到,母亲已不省人事 ⑨母亲第一次住进了医院。接下来的日子,我虽然每天都去几次医院,看望 母亲,但日夜陪护神志不清的母亲,帮母亲翻身、擦洗、按摩、端尿、端屎,给 母亲喂水、喂药、喂饭的事,几乎全由任劳任怨的大哥包揽。直到住了二十多天, 渐渐恢复的母亲像个孩子咿呀学语,仅能下床挪步。迫于残酷的现实,我竟然狠 心地把母亲送回了老家。此时的母亲已经半身不遂,生活起居,仍然需要大哥服 侍 ⑩近几年来,在大哥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已经能扶着床头、墙壁挪移,还能 自己拄着拐杖摇摇晃晃走动了。可我每次回老家,吃饭时,行走不便的母亲却不 愿上桌,自愧不如地说:“我嘴歪眼斜、没牙没齿的,羞死人呢!”几经大哥和 我劝说,母亲才被扶上桌。只见大哥拿来一块大嫂缝制的围嘴(巾),套挂在母 亲胸前,又拿来调羹,教小孩子一样,给母亲盛饭、夹菜。一顿饭吃完,由于手 和嘴不听指挥,母亲胸前漏了很多汤水,地上洒落了很多饭菜,引来鸡、猫、狗 争斗抢吃。我不忍目睹,不禁默然流泪 11母亲要上厕所,我过去扶母亲,母亲总是拒绝,偏要大哥扶。只见大哥走过 来,弯下腰,把肩膀喂进母亲的腋下,慢慢撑起母亲,搀扶着走向厕所。此刻, 我终于明白,谁才是母亲最贴心的拐 杖 (原文有删改) 14.与母亲有关的事情,都给作者带来强烈的内心感受。阅读文章④一⑩段,填 写下面的表格。(4分)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带给作者内心的感受 母亲抚养我长大
②母亲收藏着那些拐杖,每当村里有老人来串门时,便一一拿出来炫耀:“这 是我家小儿子坐飞机买回来的。”那些老人就会当着母亲的面,夸我有孝心。 ③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七大八小生了一窝孩子。可惜,在那缺乏营养的年 代,只拉扯大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其中一个就是我。 ④“小尾巴”的我九岁那年,头上的哥哥、姐姐已长大成人,娶的娶、嫁的 嫁,女的出了窝,男的也想出巢。分家时,留给母亲养老的财产是一个老房子。 按契约,房子由大哥使用,母亲由大哥赡养。就我没成葫芦没成瓢的,还需要母 亲继续喂养。母亲便和大哥、大嫂分开过日子。我如一只小鸡,依赖着母亲,在 母亲呵护的翅膀下刨食成长。母亲仿佛就是我头顶上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泥泞 道路中跋涉依靠的拐杖。而长子为父的大哥,不仅承担了赡养母亲的责任,还配 合母亲供我读书,让我毕业后,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⑤后来,出门离家在城里筑巢的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结婚成家。令 我欣慰的是,六十多岁的母亲,为了了却最后一个心愿,也“农转非”,进城来 帮我带孩子。 ⑥女儿上完幼儿园读小学后,母亲常念叨:“树长万丈,叶落归根,我该回 去了。”听说母亲要走,在母亲手掌心里长大的女儿不同意,母亲只好留下来, 继续帮我们买菜、煮饭、照顾孩子。 ⑦可从农村来的母亲,不会像城里的老人们一样,无事时,去唱歌、跳舞、练太 极拳。母亲活动量越来越小,身体不断发胖,经常头晕心慌,我带她去医院检查, 才知患了高血压。医生再三嘱咐,不仅要天天吃药,更要防止跌倒。 ⑧意外的事还是发生了。那天清晨,早起的母亲跟往常一样,为我们煮好早 点,和上学的女儿一起出门买菜去了。在菜市场弯着腰买菜的母亲站起来时,突 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身体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等我赶到,母亲已不省人事。 ⑨母亲第一次住进了医院。接下来的日子,我虽然每天都去几次医院,看望 母亲,但日夜陪护神志不清的母亲,帮母亲翻身、擦洗、按摩、端尿、端屎,给 母亲喂水、喂药、喂饭的事,几乎全由任劳任怨的大哥包揽。直到住了二十多天, 渐渐恢复的母亲像个孩子咿呀学语,仅能下床挪步。迫于残酷的现实,我竟然狠 心地把母亲送回了老家。此时的母亲已经半身不遂,生活起居,仍然需要大哥服 侍。 ⑩近几年来,在大哥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已经能扶着床头、墙壁挪移,还能 自己拄着拐杖摇摇晃晃走动了。可我每次回老家,吃饭时,行走不便的母亲却不 愿上桌,自愧不如地说:“我嘴歪眼斜、没牙没齿的,羞死人呢!”几经大哥和 我劝说,母亲才被扶上桌。只见大哥拿来一块大嫂缝制的围嘴(巾),套挂在母 亲胸前,又拿来调羹,教小孩子一样,给母亲盛饭、夹菜。一顿饭吃完,由于手 和嘴不听指挥,母亲胸前漏了很多汤水,地上洒落了很多饭菜,引来鸡、猫、狗 争斗抢吃。我不忍目睹,不禁默然流泪。 11 母亲要上厕所,我过去扶母亲,母亲总是拒绝,偏要大哥扶。只见大哥走过 来,弯下腰,把肩膀喂进母亲的腋下,慢慢撑起母亲,搀扶着走向厕所。此刻, 我终于明白,谁才是母亲最贴心的拐 杖。 (原文有删改) 14.与母亲有关的事情,都给作者带来强烈的内心感受。阅读文章④—⑩段,填 写下面的表格。(4 分)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带给作者内心的感受 母亲抚养我长大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