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害 第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 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 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 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党的基本路线也称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 总政策。它集中概括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和根本任务,是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的 总纲。基本路线正确与否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在我党的历史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根据各个时期的国情,先后制定了六个基 本路线。 1、1947年10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结合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处在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个基本国情,制定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 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1952年,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对革命胜利后的国情作出正确分析,制定了 党在过渡时期的基本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 它把建设和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统一,尽管在执行这条总路线 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出现过于匆忙、粗糙等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取得 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提出了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称之政治路线。尽管表述不完全准确,但总的精神符合国情,是正确 的,可借这些正确的认识并不牢固。1957年的反右斗争实际上否定了八大的路线。 4、1958年提出以大跃进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 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虽然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良好愿望,希望新生的社会主 义能尽快发展“敢英超美”,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国情,违背了客 观经济规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社会主义建设受到挫折。 5、1962年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 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这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 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帝国主义、修正主义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 危险性。一个相当长、四个存在。错误地认识主要矛盾,背离了国情,给党和人民带来了 深重的灾难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作出改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思想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 十三大上,对党的基本路线作了重新概括: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 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
26 样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害。 第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 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 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 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党的基本路线也称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 总政策。它集中概括了党的基本政治主张和根本任务,是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的 总纲。基本路线正确与否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在我党的历史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根据各个时期的国情,先后制定了六个基 本路线。 1、1947 年 10 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结合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处在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个基本国情,制定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 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1952 年,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对革命胜利后的国情作出正确分析,制定了 党在过渡时期的基本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它把建设和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统一,尽管在执行这条总路线 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出现过于匆忙、粗糙等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取得 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提出了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称之政治路线。尽管表述不完全准确,但总的精神符合国情,是正确 的,可惜这些正确的认识并不牢固。1957 年的反右斗争实际上否定了八大的路线。 4、1958 年提出以大跃进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 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虽然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良好愿望,希望新生的社会主 义能尽快发展“敢英超美”,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国情,违背了客 观经济规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社会主义建设受到挫折。 5、1962 年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 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这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 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帝国主义、修正主义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 危险性。 一个相当长、四个存在。错误地认识主要矛盾,背离了国情,给党和人民带来了 深重的灾难。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作出改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思想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 础。 十三大上,对党的基本路线作了重新概括: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 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
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一个中心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建设是基 本路线里最核心的东西。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 盾和主要任务决定的,是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这里说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一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合理的需要,二是相对 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 义的根本任务 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工作都要服从这个中心。邓小 平的“三个有利于”就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2、两个基本点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和现实得出的结论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 国:人民民主专政符合中国国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的 现代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领导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 发展的根本保证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任何社会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 要改革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不断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路,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社会主 义建设才能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 (3)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四项基本原则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四方面规定社会的性质, 从根本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展的,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 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时代内涵 、立足点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行动方针 (1)立足于自力更生。 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目的就是要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中国过 去几十年的建设靠的是自力更生,今后的强国之路也必须靠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 当然我们所说的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与世隔绝。而是在自力更生这一立足点上, 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快地发展自己。 (2)艰苦创业,这也是国情要求的。 邓小平讲“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国,底子薄,教育、科学、 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7 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建设是基 本路线里最核心的东西。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 盾和主要任务决定的,是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 这里说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一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合理的需要,二是相对 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 义的根本任务。 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工作都要服从这个中心。邓小 平的“三个有利于”就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2、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和现实得出的结论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 国;人民民主专政符合中国国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的 现代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领导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 发展的根本保证。 (2)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任何社会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 要改革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不断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路,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社会主 义建设才能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 (3)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四项基本原则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四方面规定社会的性质, 从根本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展的,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 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时代内涵。 3、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行动方针。 (1)立足于自力更生。 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目的就是要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中国过 去几十年的建设靠的是自力更生,今后的强国之路也必须靠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 当然我们所说的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与世隔绝。而是在自力更生这一立足点上, 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快地发展自己。 (2)艰苦创业,这也是国情要求的。 邓小平讲“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国,底子薄,教育、科学、 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因为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党之所以能 形成这条正确的基本路线,既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又源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 识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宝贵结 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许多由于坚持正确路线而战胜危机取得成功的光辉篇章,同 时也有过路线正确,但由于没有清醒地对待国际国内某些事件而发生动摇,或者路线不正 确而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现代化战略目 标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因此基本路线也 不应是个权宜之计,要有一个长远打算。同时,我们党还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 略,至少也要到本世纪中叶,因此,需要一个相应的贯穿全过程的基本路线 第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只有坚持这 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过去路 线出了偏差,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使人民吃尽了苦头。现在,这条基 本路线使国家兴旺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所以各族人民都支持和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五,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 点,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风险和考验 顺利达到目标的可靠保证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 线不动摇,必须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 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始终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8 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因为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党之所以能 形成这条正确的基本路线,既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又源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 识。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宝贵结 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许多由于坚持正确路线而战胜危机取得成功的光辉篇章,同 时也有过路线正确,但由于没有清醒地对待国际国内某些事件而发生动摇,或者路线 不正 确而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现代化战略目 标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因此基本路线也 不应是个权宜之计,要有一个长远打算。同时,我们党还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 略,至少也要到本世纪中叶,因此,需要一个相应的贯穿全过程的基本路线。 第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只有坚持这 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过去路 线出了偏差,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使人民吃尽了苦头。现在,这条基 本路线使国家兴旺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所以各族人民都支持和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五,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 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风险和考验, 顺利达到目标的可靠保证。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 线不动摇,必须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 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始终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课程名称 班级 表”重要思想概论 计划课时 周次 第8周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 多媒体 第五章 教学内容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教学目的 段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重点难点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复习提问我国为什么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基本纲 作业 领? 本章进行了总结性论述,用粗线条勾勒了全章内容,利 课后小结 于学生记忆,从课堂提问看,效果不错
29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概论 班级 计划课时 2 周次 第 8 周 授课方法 讲授 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 第五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重点难点 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复习提问 我国为什么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作业 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基本纲 领? 课后小结 本章进行了总结性论述,用粗线条勾勒了全章内容,利 于学生记忆,从课堂提问看,效果不错
第三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 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党的纲领规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一 个政党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政策策略的根本标志。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两个部分。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可称为党的最高理想;最低纲领是指党在 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制定的最低目标,又称基本纲领。党的最低纲领的制定应以 最高纲领为指导,并促进最高纲领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既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又体现了历 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之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不同的。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的 最低纲领是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最低纲领是建立社会主义。以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党又确立了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不仅统一于理论上,而且统一于 代又一代共产主义者的奋斗实践中。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这是我们党在 领导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得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在当前,要真正把最低纲领 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就必须着眼于实现最高纲领的未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最低 纲领。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坚定 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党在 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因此,我们应该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脚踏实地地 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结合起来,要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指引下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 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这样才能把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实践之中 1940年,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总结领导革命斗争近二十年的经验,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 1949年,他又在党的七大上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这些归纳为党在新民 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从而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根据邓小平理论和 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 文化,明确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是在总结近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
30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党的纲领规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一 个政党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政策策略的根本标志。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两个部分。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可称为党的最高理想;最低纲领是指党在 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制定的最低目标,又称基本纲领。党的最低纲领的制定应以 最高纲领为指导,并促进最高纲领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既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又体现了历 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不同的。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的 最低纲领是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最低纲领是建立社会主义。以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党又确立了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不仅统一于理论上,而且统一于一 代又一代共产主义者的奋斗实践中。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这是我们党在 领导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得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在当前,要真正把最低纲领 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就必须着眼于实现最高纲领的未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最低 纲领。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坚定 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党在 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因此,我们应该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脚踏实地地 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结合起来,要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指引下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 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这样才能把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实践之中。 1940 年,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总结领导革命斗争近二十年的经验,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 1949 年,他又在党的七大上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这些归纳为党在新民 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从而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根据邓小平理论和 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 文化,明确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是在总结近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 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