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土壤渗透性能测定一士壤饱和导水率目的意义一、1、土壤饱和导水率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是计算土壤部面中水的通量和设计灌溉、排水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土壤参数。土壤渗透性越好,土壤的饱和导水率越高,地表径流就会越少,土壤流失量就相应减少。2、学习和掌握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方法
实验六 土壤渗透性能测定-土壤饱 和导水率 —、目的意义 1、土壤饱和导水率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是计算土 壤剖面中水的通量和设计灌溉、排水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土壤 参数。土壤渗透性越好,土壤的饱和导水率越高,地表径流就 会越少,土壤流失量就相应减少。 2、学习和掌握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渗透试验根据土颗粒的大小可以区分为常水头渗透试验和变水头渗透试验,对于粗粒土常采用常水头渗透试验,细粒土常采用变水头渗透试验。本实验采用变水头渗透方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
• 渗透试验根据土颗粒的大小可以区分为常 水头渗透试验和变水头渗透试验,对于粗 粒土常采用常水头渗透试验,细粒土常采 用变水头渗透试验。本实验采用变水头渗 透方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渗透容器:由环刀、透水石、套环、上盖和下盖组成环刀内径61.8mm,高40mm;透水石的渗透系数应大于10-3cm/s)。②变水头装置;由渗透容器、变水头管、供水瓶、进水管等组成(图4.2)。变水头管的内径应均匀,管径不大于lcm,管外壁应有最小分度为1.0mm的刻度,长度宜为2m左右
•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① 渗透容器:由环刀、透水石、套环、上盖和下盖组成。 环刀内径61.8mm,高40mm;透水石的渗透系数应大于 10-3 cm/s)。 • ② 变水头装置;由渗透容器、变水头管、供水瓶、进水 管等组成(图4.2)。变水头管的内径应均匀,管径不大 于lcm,管外壁应有最小分度为1.0mm 的刻度,长度宜为 2m 左右。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步骤·①将装有试样的环刀装入渗透容器,用螺母旋紧,要求密封至不漏水不透气。对不易透水的试样,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第3.2.4条的规定进行抽气饱和;对饱和试样和较易透水的试样,直接用变水头装置的水头进行试样饱和。②将渗透容器的进水口与变水头管连接,利用供水瓶中的纯水向进水管注满水,并渗入渗透容器,开排气阀,排除渗透容器底部的空气,直至溢出水中无气泡,关排水阀,放平渗透容器,关进水管夹
• ① 将装有试样的环刀装入渗透容器,用螺母旋紧,要求 密封至不漏水不透气。对不易透水的试样,按《土工试验 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3.2.4 条的规定进行 抽气饱和;对饱和试样和较易透水的试样,直接用变水头 装置的水头进行试样饱和。 • ② 将渗透容器的进水口与变水头管连接,利用供水瓶中 的纯水向进水管注满水,并渗入渗透容器,开排气阀,排 除渗透容器底部的空气,直至溢出水中无气泡,关排水阀, 放平渗透容器,关进水管夹。 四、实验步骤
四、实验步骤③向变水头管注纯水。使水升至预定高度,水头高度根据试样结构的疏松程度确定,一般不应大于2m,待水位稳定后切断水源,开进水管夹,使水通过试样,当出水口有水滥出时开始测记变水头管中起始水头高度和起始时间,按预定时间间隔测记水头和时间的变化,并测记出水口的水温。4将变水头管中的水位变换高度,待水位稳定再进行测记水头和时间变化,重复5~6次,当不同开始水头下测定的渗透系数在允许差值范围内时,结束试验
• ③ 向变水头管注纯水。使水升至预定高度,水头高度根 据试样结构的疏松程度确定,一般不应大于2m,待水位 稳定后切断水源,开进水管夹,使水通过试样,当出水口 有水滥出时开始测记变水头管中起始水头高度和起始时间, 按预定时间间隔测记水头和时间的变化,并测记出水口的 水温。 • ④ 将变水头管中的水位变换高度,待水位稳定再进行测 记水头和时间变化,重复5~6 次,当不同开始水头下测 定的渗透系数在允许差值范围内时,结束试验。 四、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