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方法 权衡选择方面,这是评价,在意志方面,这种评价是行动和 发生交易关系 因为,“意义”这个名词是一种观念的名称,是我们用来 表达经验的个别部分和整个经验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公式:所 以它说明一种和情感及情绪分不开的东西。当情绪就要开始 变成行动的时候,我们称它为价值,就是,客观地归于外界 事物的相对重要性,在我们和自然世界,以及我们周围其他 的人交往中实际显出来的重要性 这意味着“意义”含有预期的意思。“意义”这个名词所 表示的不仅是一个观念的所谓内容—它意味着观念所引起 的预期。洛克的观念”只是外界进行的事情在内心印上的 副本,由内在的一个纯粹理智的心灵对它发生作用,而“意 义”这个名词却意味着那些观念对于目前或以后的行动的重 要性 在这一方面,“意义”这个名词表示评价、选择和行动的 个分不开的方面。洛克的所谓“价值”完全指一种外在的 性质,就是存在于外物之中而反映为一种内在的“观念”的 使用价值。可是现代的习惯用法正在把名词价值”变成动 词“评平价”,评价就是由目前或者预期的事件引起的意义或者 对相对重要性的感觉。所以意义和评价彼此分不开,一个着 重在内心,另一个着重在外物,两者属于同一意志作用,这 种意志作用影响周围的世界,同时又受世界的影响。 因为,意义与评价是和选择不可分的,选择是人们认定 的意义和价值的外在的证据。洛克的“力”的观念给了他很
权 衡 选 择 方 面 , 这 是 评 价 , 在 意 志 方 面 , 这 种 评 价 是 行 动 和 发 生 交 易 关 系 。 因 为 , “ 意 义 ” 这 个 名 词 是 一 种 观 念 的 名 称 , 是 我 们 用 来 表 达 经 验 的 个 别 部 分 和 整 个 经 验 之 间 的 关 系 的 一 种 公 式 ; 所 以 它 说 明 一 种 和 情 感 及 情 绪 分 不 开 的 东 西 。 当 情 绪 就 要 开 始 变 成 行 动 的 时 候 , 我 们 称 它 为 价 值 , 就 是 , 客 观 地 归 于 外 界 事 物 的 相 对 重 要 性 , 在 我 们 和 自 然 世 界 , 以 及 我 们 周 围 其 他 的 人 交 往 中 实 际 显 出 来 的 重 要 性 。 这 意 味 着 “ 意 义 ” 含 有 预 期 的 意 思 。 “ 意 义 ” 这 个 名 词 所 表 示 的 不 仅 是 一 个 观 念 的 所 谓 内 容 — — 它 意 味 着 观 念 所 引 起 的 预 期 。 洛 克 的 “ 观 念 ” 只 是 外 界 进 行 的 事 情 在 内 心 印 上 的 副 本 , 由 内 在 的 一 个 纯 粹 理 智 的 心 灵 对 它 发 生 作 用 , 而 “ 意 义 ” 这 个 名 词 却 意 味 着 那 些 观 念 对 于 目 前 或 以 后 的 行 动 的 重 要 性 。 在 这 一 方 面 , “ 意 义 ” 这 个 名 词 表 示 评 价 、 选 择 和 行 动 的 一 个 分 不 开 的 方 面 。 洛 克 的 所 谓 “ 价 值 ” 完 全 指 一 种 外 在 的 性 质 , 就 是 存 在 于 外 物 之 中 而 反 映 为 一 种 内 在 的 “ 观 念 ” 的 使 用 价 值 。 可 是 现 代 的 习 惯 用 法 正 在 把 名 词 “ 价 值 ” 变 成 动 词 “ 评 价 ” , 评 价 就 是 由 目 前 或 者 预 期 的 事 件 引 起 的 意 义 或 者 对 相 对 重 要 性 的 感 觉 。 所 以 意 义 和 评 价 彼 此 分 不 开 , 一 个 着 重 在 内 心 , 另 一 个 着 重 在 外 物 , 两 者 属 于 同 一 意 志 作 用 , 这 种 意 志 作 用 影 响 周 围 的 世 界 , 同 时 又 受 世 界 的 影 响 。 因 为 , 意 义 与 评 价 是 和 选 择 不 可 分 的 , 选 择 是 人 们 认 定 的 意 义 和 价 值 的 外 在 的 证 据 。 洛 克 的 “ 力 ” 的 观 念 给 了 他 很 2 8 第 二 章 方 法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1约翰·洛克 多困难,他在第二版里加以修改。原因是明显的。他把作为 种内在的被动机构的心灵,和作为一种外在的主动机构的 世界分开,这样就使“”这个名词对他不能有任何有意志 的意义。他只看到一种推动外界事物的内心的物理过程,就 像他看到推动其他事物的其他对象一样。这样,億意志”就变 成类似光、或热、或化学作用的东西,使他无法容纳在几个 对象之间进行选择的那种观念。选择的观念在自然科学里根 本不发生,并且它在最近这三十年中才成为一种新经济学说 的基础。实际上,洛克在讨论“力”的时候绝口不谈选择的 现象。在他看来,选择只和快乐与痛苦的观念发生关系。假 使他对于心理学不应用内省法而应用实验法,象他和他的同 时代人物对于物理学那样,那末,他关于意志的解说就不会 采取一种物理的类比,而可能看到“意志”—一他的“力”的 观念——是一种反复地对当时实际上可能获得的最好的对象 进行选择和采取行动的程序。这些可以选择的事物在它们的 活动、意义、和相对的重要性方面也是不断地变化。在物理 学、光学或天文学上决不会发生像这样的情况。改用“意 来说,他所谓“力”的意义是整个有生命的身体和外在 世界之间的一种机能的关系,在那个世界里,意志本身是 种选择的程序,即根据那些代表可供选择的对象的相对重要 性的意义和评价,在对世界和对其他人的不同程度的控制力 量之间,进行选择。 ①洛克:《论力量》,见《人类理解论》,第1编,第21章。 ②参阅下文第8章(Ⅵ),《能力和机会》
多 困 难 , 他 在 第 二 版 里 加 以 修 改 。 ① 原 因 是 明 显 的 。 他 把 作 为 一 种 内 在 的 被 动 机 构 的 心 灵 , 和 作 为 一 种 外 在 的 主 动 机 构 的 世 界 分 开 , 这 样 就 使 “ 力 ” 这 个 名 词 对 他 不 能 有 任 何 有 意 志 的 意 义 。 他 只 看 到 一 种 推 动 外 界 事 物 的 内 心 的 物 理 过 程 , 就 像 他 看 到 推 动 其 他 事 物 的 其 他 对 象 一 样 。 这 样 , “ 意 志 ” 就 变 成 类 似 光 、 或 热 、 或 化 学 作 用 的 东 西 , 使 他 无 法 容 纳 在 几 个 对 象 之 间 进 行 选 择 的 那 种 观 念 。 选 择 的 观 念 在 自 然 科 学 里 根 本 不 发 生 , 并 且 它 在 最 近 这 三 十 年 中 才 成 为 一 种 新 经 济 学 说 的 基 础 。 实 际 上 , 洛 克 在 讨 论 “ 力 ” 的 时 候 绝 口 不 谈 选 择 的 现 象 。 在 他 看 来 , 选 择 只 和 快 乐 与 痛 苦 的 观 念 发 生 关 系 。 假 使 他 对 于 心 理 学 不 应 用 内 省 法 而 应 用 实 验 法 , 象 他 和 他 的 同 时 代 人 物 对 于 物 理 学 那 样 , 那 末 , 他 关 于 意 志 的 解 说 就 不 会 采 取 一 种 物 理 的 类 比 , 而 可 能 看 到 “ 意 志 ” — — 他 的 “ 力 ” 的 观 念 — — 是 一 种 反 复 地 对 当 时 实 际 上 可 能 获 得 的 最 好 的 对 象 进 行 选 择 和 采 取 行 动 的 程 序 。 这 些 可 以 选 择 的 事 物 在 它 们 的 活 动 、 意 义 、 和 相 对 的 重 要 性 方 面 也 是 不 断 地 变 化 。 在 物 理 学 、 光 学 或 天 文 学 上 决 不 会 发 生 像 这 样 的 情 况 。 改 用 “ 意 志 ” 来 说 , 他 所 谓 “ 力 ” 的 意 义 是 整 个 有 生 命 的 身 体 和 外 在 世 界 之 间 的 一 种 机 能 的 关 系 , 在 那 个 世 界 里 , 意 志 本 身 是 一 种 选 择 的 程 序 , 即 根 据 那 些 代 表 可 供 选 择 的 对 象 的 相 对 重 要 性 的 意 义 和 评 价 , 在 对 世 界 和 对 其 他 人 的 不 同 程 度 的 控 制 力 量 之 间 , 进 行 选 择 。 ② Ⅰ 约 翰 · 洛 克 2 9 ① ② 参 阅 下 文 第 8 章 ( Ⅵ ) , 《 能 力 和 机 会 》 。 洛 克 : 《 论 力 量 》 , 见 《 人 类 理 解 论 》 , 第 1 编 , 第 2 1 章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0 第二章方法 诚然,这种机能的关于选择的概念也包含一种物理过程, 但是它和物理学上的物理过程完全不同。它在同一个行为中 含有三重因素——履行、避免和克制。履行是向一方面运用 物质的或经济的力量:避免是不采取成果较差的一种行动;克 制是在实际行动中择取一种较低的力量,而放弃较高的力量。 物质的和经济的力量的这种三重因素在物理学上是没有 的。这是意志的各方面表现在它的具体行动中,经济的和法 律的理论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它是一种主动的选择程序, 既然这是有生命的行为的特点,有别于无生命的行为,我们 将时常使用“选择”这个名词,作为和“价值”、“行为 “行动”、咬交易”这种名词意义相等,并且作为洛克所谓 “力”的真正意义。一种选择的这三个方面—履行、避免 克制——是洛克所不知道的,在他对心灵所作的物理的类比 中是不能存在的,这种类比或者把心灵作为一种被动的内在 的机构,墓仿着一个外在世界的机构,或者作为一种对外界 事物的直接作用,像物理学上的类比那样。 然而,像这样被了解为人类行为的物质的和经济的表现 以后,观念”、億意义”、“评价”和“行动”这四个名词,就 是人们在应付物质世界和人类世界中一切行动的分不开的理 智的、感情的和意志的作用,而不是洛克所说的一个内心和 个外界那种截然分开的机械作用。我们以后还要把物质的 力量和经济的及道德的力量辨别清楚。 但是億意义”这个名词仍然含有洛克给予他的伣观念”那 ①参阅康芒斯:《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1924年版,第69页
诚 然 , 这 种 机 能 的 关 于 选 择 的 概 念 也 包 含 一 种 物 理 过 程 , 但 是 它 和 物 理 学 上 的 物 理 过 程 完 全 不 同 。 它 在 同 一 个 行 为 中 含 有 三 重 因 素 — — 履 行 、 避 免 和 克 制 。 履 行 是 向 一 方 面 运 用 物 质 的 或 经 济 的 力 量 ; 避 免 是 不 采 取 成 果 较 差 的 一 种 行 动 ; 克 制 是 在 实 际 行 动 中 择 取 一 种 较 低 的 力 量 , 而 放 弃 较 高 的 力 量 。 物 质 的 和 经 济 的 力 量 的 这 种 三 重 因 素 在 物 理 学 上 是 没 有 的 。 这 是 意 志 的 各 方 面 表 现 在 它 的 具 体 行 动 中 , 经 济 的 和 法 律 的 理 论 就 建 立 在 这 个 基 础 上 。 ① 它 是 一 种 主 动 的 选 择 程 序 , 既 然 这 是 有 生 命 的 行 为 的 特 点 , 有 别 于 无 生 命 的 行 为 , 我 们 将 时 常 使 用 “ 选 择 ” 这 个 名 词 , 作 为 和 “ 价 值 ” 、 “ 行 为 ” , “ 行 动 ” 、 “ 交 易 ” 这 种 名 词 意 义 相 等 , 并 且 作 为 洛 克 所 谓 “ 力 ” 的 真 正 意 义 。 一 种 选 择 的 这 三 个 方 面 — — 履 行 、 避 免 、 克 制 — — 是 洛 克 所 不 知 道 的 , 在 他 对 心 灵 所 作 的 物 理 的 类 比 中 是 不 能 存 在 的 , 这 种 类 比 或 者 把 心 灵 作 为 一 种 被 动 的 内 在 的 机 构 , 摹 仿 着 一 个 外 在 世 界 的 机 构 , 或 者 作 为 一 种 对 外 界 事 物 的 直 接 作 用 , 像 物 理 学 上 的 类 比 那 样 。 然 而 , 像 这 样 被 了 解 为 人 类 行 为 的 物 质 的 和 经 济 的 表 现 以 后 , “ 观 念 ” 、 “ 意 义 ” 、 “ 评 价 ” 和 “ 行 动 ” 这 四 个 名 词 , 就 是 人 们 在 应 付 物 质 世 界 和 人 类 世 界 中 一 切 行 动 的 分 不 开 的 理 智 的 、 感 情 的 和 意 志 的 作 用 , 而 不 是 洛 克 所 说 的 一 个 内 心 和 一 个 外 界 那 种 截 然 分 开 的 机 械 作 用 。 我 们 以 后 还 要 把 物 质 的 力 量 和 经 济 的 及 道 德 的 力 量 辨 别 清 楚 。 但 是 “ 意 义 ” 这 个 名 词 仍 然 含 有 洛 克 给 予 他 的 “ 观 念 ” 那 3 0 第 二 章 方 法 ① 参 阅 康 芒 斯 : 《 资 本 主 义 的 法 律 基 础 》 , 1 9 2 4 年 版 , 第 6 9 页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1约翰·洛克 个名词同样的意思,因为它所表示的不是那种确实的知识 (这完全是无穷的),而是那种往往以虚构的知识为根据的实 际的感觉。然而人类实际上却根据这种感觉来行动,诱导别 人行动,并且同样地逐渐改变他们的行动的习惯。因此我们 将使用“观念”这个名词作为一种纯粹人为的理智的“构 造”,人们创造它来便利研究;并且将区别观念和观念的“意 义”,后者既是理智的也是感情的。 语词,在洛克看来,当然是心象的符号。他说,语词如 果用得恰当,应该“在听者心里唤起它所代表的言者心里的 那同样的观念。”①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语词唤起不同的观 念,并且,根据他自己的经验,他说: 人们若是充分考虑到滥用语词在世界上所造成的错 误、含糊和混乱,就会有理由怀疑语文自从使用以来对于人类的 知识是促进多于妨碍呢还是妨碍多于促进2……这一点,我想我 至少可以说,假使人们了解语词的真正作用—只是我们的观念 的符号,而不是代表事物的本身,世界上的纠纷应该要少得很 ”③ 洛克对滥用语词的补救方法是:没有观念,就不要说出 代表观念的名称。观念本身必须清楚明晰,若是简单的,像 黄”或“白”;必须确当而肯定,若是那种简单观念的结合, ①《洛克全集》,第2卷,第3编,第9章,第4节, ②‘洛克全集》,第2卷,第3编,第11章,第4节, ③同上书,第10章,第15节
个 名 词 同 样 的 意 思 , 因 为 它 所 表 示 的 不 是 那 种 确 实 的 知 识 ( 这 完 全 是 无 穷 的 ) , 而 是 那 种 往 往 以 虚 构 的 知 识 为 根 据 的 实 际 的 感 觉 。 然 而 人 类 实 际 上 却 根 据 这 种 感 觉 来 行 动 , 诱 导 别 人 行 动 , 并 且 同 样 地 逐 渐 改 变 他 们 的 行 动 的 习 惯 。 因 此 我 们 将 使 用 “ 观 念 ” 这 个 名 词 作 为 一 种 纯 粹 人 为 的 理 智 的 “ 构 造 ” , 人 们 创 造 它 来 便 利 研 究 ; 并 且 将 区 别 观 念 和 观 念 的 “ 意 义 ” , 后 者 既 是 理 智 的 也 是 感 情 的 。 语 词 , 在 洛 克 看 来 , 当 然 是 心 象 的 符 号 。 他 说 , 语 词 如 果 用 得 恰 当 , 应 该 “ 在 听 者 心 里 唤 起 它 所 代 表 的 言 者 心 里 的 那 同 样 的 观 念 。 ” ① 然 而 事 实 并 不 是 这 样 。 语 词 唤 起 不 同 的 观 念 , 并 且 , 根 据 他 自 己 的 经 验 , 他 说 : “ … … 人 们 若 是 充 分 考 虑 到 滥 用 语 词 在 世 界 上 所 造 成 的 错 误 、 含 糊 和 混 乱 , 就 会 有 理 由 怀 疑 语 文 自 从 使 用 以 来 对 于 人 类 的 知 识 是 促 进 多 于 妨 碍 呢 还 是 妨 碍 多 于 促 进 ② … … 这 一 点 , 我 想 我 至 少 可 以 说 , 假 使 人 们 了 解 语 词 的 真 正 作 用 — — 只 是 我 们 的 观 念 的 符 号 , 而 不 是 代 表 事 物 的 本 身 , 世 界 上 的 纠 纷 应 该 要 少 得 很 多 。 ” ③ 洛 克 对 滥 用 语 词 的 补 救 方 法 是 : 没 有 观 念 , 就 不 要 说 出 代 表 观 念 的 名 称 。 观 念 本 身 必 须 清 楚 明 晰 , 若 是 简 单 的 , 像 “ 黄 ” 或 “ 白 ” ; 必 须 确 当 而 肯 定 , 若 是 那 种 简 单 观 念 的 结 合 , Ⅰ 约 翰 · 洛 克 3 1 ① ② ③ 同 上 书 , 第 1 0 章 , 第 1 5 节 。 《 洛 克 全 集 》 , 第 2 卷 , 第 3 编 , 第 1 1 章 , 第 4 节 。 《 洛 克 全 集 》 , 第 2 卷 , 第 3 编 , 第 9 章 , 第 4 节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32 第二章方法 像公道”或“法律”,它们役没有自然界里固定的对象。”语 词的运用必须烬可能接近习惯用法已经给予它们的那种观 念。”可是,既然习惯用法并“没有明明白白地给予语词任何 意义,”所以必须要“明它们的意义”。同时,“如果人们怕 麻烦,不肯声明他们的语词的意义”,他们至少应该一贯地以 同一意义使用同一个语词。“如果做到这样,许多发生纠纷的 争论一定会终止 因此,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并不一定如人们认为它那 样,是怀疑主义的哲学,而是一种在实际问题上谋取意见 致的指南。它是一种讨论语词的意义的论文,我们再加上观 念本身的意义,作为研究、同意和行动的工具。他的这本书 是一种关于研究的方法”的著作。 如果知识只和观念发生关系,观念只是事物的副本而不 是事物的本身,以致即使“事物本身也只是简单观念的结 合,”②那末,世界上能有确实的知识吗?照洛克的说法,唯 的确实的知识属于那种数理的、逻辑的和演绎的性质,这 种知识或者立刻地或者通过论证看出观念之间的联系、一致、 不一致和矛盾。可是,如果直接看出的——一例如黄是黄,或 者黄不是白—一这是“直觉的”知识,或是,我们应该说,意 义。如果间接地通过论证而看出的——例如一个三角形的三 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这是“理性的”知识。这两者共 同构成“理性”的理智的基础,并且在这个范围内构成那种 ①同上书,第11章,第26节。 ②同上书,第3卷,第4编,第11章,第1、2节
像 “ 公 道 ” 或 “ 法 律 ” , 它 们 “ 没 有 自 然 界 里 固 定 的 对 象 。 ” 语 词 的 运 用 必 须 “ 尽 可 能 接 近 习 惯 用 法 已 经 给 予 它 们 的 那 种 观 念 。 ” 可 是 , 既 然 习 惯 用 法 并 “ 没 有 明 明 白 白 地 给 予 语 词 任 何 意 义 , ” 所 以 必 须 要 “ 声 明 它 们 的 意 义 ” 。 同 时 , “ 如 果 人 们 怕 麻 烦 , 不 肯 声 明 他 们 的 语 词 的 意 义 ” , 他 们 至 少 应 该 一 贯 地 以 同 一 意 义 使 用 同 一 个 语 词 。 “ 如 果 做 到 这 样 , 许 多 发 生 纠 纷 的 争 论 一 定 会 终 止 。 ” ① 因 此 , 洛 克 的 《 人 类 理 解 论 》 并 不 一 定 如 人 们 认 为 它 那 样 , 是 怀 疑 主 义 的 哲 学 , 而 是 一 种 在 实 际 问 题 上 谋 取 意 见 一 致 的 指 南 。 它 是 一 种 讨 论 语 词 的 意 义 的 论 文 , 我 们 再 加 上 观 念 本 身 的 意 义 , 作 为 研 究 、 同 意 和 行 动 的 工 具 。 他 的 这 本 书 是 一 种 关 于 “ 研 究 的 方 法 ” 的 著 作 。 如 果 知 识 只 和 观 念 发 生 关 系 , 观 念 只 是 事 物 的 副 本 而 不 是 事 物 的 本 身 , 以 致 即 使 “ 事 物 本 身 也 只 是 简 单 观 念 的 结 合 , ” ② 那 末 , 世 界 上 能 有 确 实 的 知 识 吗 ? 照 洛 克 的 说 法 , 唯 一 的 确 实 的 知 识 属 于 那 种 数 理 的 、 逻 辑 的 和 演 绎 的 性 质 , 这 种 知 识 或 者 立 刻 地 或 者 通 过 论 证 看 出 观 念 之 间 的 联 系 、 一 致 、 不 一 致 和 矛 盾 。 可 是 , 如 果 直 接 看 出 的 — — 例 如 黄 是 黄 , 或 者 黄 不 是 白 — — 这 是 “ 直 觉 的 ” 知 识 , 或 是 , 我 们 应 该 说 , 意 义 。 如 果 间 接 地 通 过 论 证 而 看 出 的 — — 例 如 一 个 三 角 形 的 三 内 角 之 和 等 于 两 个 直 角 — — 这 是 “ 理 性 的 ” 知 识 。 这 两 者 共 同 构 成 “ 理 性 ” 的 理 智 的 基 础 , 并 且 在 这 个 范 围 内 构 成 那 种 3 2 第 二 章 方 法 ① ② 同 上 书 , 第 3 卷 , 第 4 编 , 第 1 1 章 , 第 1 、 2 节 。 同 上 书 , 第 1 1 章 , 第 2 6 节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