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约翰·洛克 23 1.观念 洛克开始写《人类理解论》时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要了 解人类的智力能真正知道的和不能知道的究竟有多少。这部 书发源于十七世纪的论争和教条主义,这些争辩和武断引起 了混乱、偏狭和内战。 他说,“…五六个聚集在我的房里谈论一个距离这个很远 的问题的朋友,很快地就觉得谈不下去了,因为各方面发生了困 难。我们苦想了一会,丝毫不能解决那些使我们大惑不解的疑点 后来我忽然想到我们所走的路线不对;在我们进行那种性质的研 究以前,首先必须审察我们自己的能力,弄清楚我们的理解适合 或者不适合于研究一些什么东西。”① 这是洛克的新方法”,先考查我们的智力的研究工具, 然后再考查那工具的出产。这表示他的创造天才,结果产生 了这一部论述观念、语词和或然性的论文。 洛克说,心中的现念是人们真正知道的唯一的对象,在 外面用言语表示出来。当时“公认的学说”是人类具有“天 赋观念和天赋性格,生来就印在他们心灵上面”。洛克详细地 批判了这种说法,然后进一步说:“让我们…假设心灵就象 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字迹,没有任何观念;它后来怎么 会有的呢?………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只有一句话,是从经验 ①《告读者》,《人类理解论》,见《洛克全集》,1812年第11版10卷本。本 书所有关于洛克的引证,均根据上述版本
1 . 观 念 洛 克 开 始 写 《 人 类 理 解 论 》 时 的 实 际 目 的 , 是 为 了 要 了 解 人 类 的 智 力 能 真 正 知 道 的 和 不 能 知 道 的 究 竟 有 多 少 。 这 部 书 发 源 于 十 七 世 纪 的 论 争 和 教 条 主 义 , 这 些 争 辩 和 武 断 引 起 了 混 乱 、 偏 狭 和 内 战 。 他 说 , “ … … 五 六 个 聚 集 在 我 的 房 里 谈 论 一 个 距 离 这 个 很 远 的 问 题 的 朋 友 , 很 快 地 就 觉 得 谈 不 下 去 了 , 因 为 各 方 面 发 生 了 困 难 。 我 们 苦 想 了 一 会 , 丝 毫 不 能 解 决 那 些 使 我 们 大 惑 不 解 的 疑 点 , 后 来 我 忽 然 想 到 我 们 所 走 的 路 线 不 对 ; 在 我 们 进 行 那 种 性 质 的 研 究 以 前 , 首 先 必 须 审 察 我 们 自 己 的 能 力 , 弄 清 楚 我 们 的 理 解 适 合 或 者 不 适 合 于 研 究 一 些 什 么 东 西 。 ” ① 这 是 洛 克 的 “ 新 方 法 ” , 先 考 查 我 们 的 智 力 的 研 究 工 具 , 然 后 再 考 查 那 工 具 的 出 产 。 这 表 示 他 的 创 造 天 才 , 结 果 产 生 了 这 一 部 论 述 观 念 、 语 词 和 或 然 性 的 论 文 。 洛 克 说 , 心 中 的 现 念 是 人 们 真 正 知 道 的 唯 一 的 对 象 , 在 外 面 用 言 语 表 示 出 来 。 当 时 “ 公 认 的 学 说 ” 是 人 类 具 有 “ 天 赋 观 念 和 天 赋 性 格 , 生 来 就 印 在 他 们 心 灵 上 面 ” 。 洛 克 详 细 地 批 判 了 这 种 说 法 , 然 后 进 一 步 说 : “ 让 我 们 … … 假 设 心 灵 就 象 一 张 白 纸 , 上 面 没 有 任 何 字 迹 , 没 有 任 何 观 念 ; 它 后 来 怎 么 会 有 的 呢 ? … … 对 这 个 问 题 我 的 答 案 只 有 一 句 话 , 是 从 经 验 Ⅰ 约 翰 · 洛 克 2 3 ① 《 告 读 者 》 , 《 人 类 理 解 论 》 , 见 《 洛 克 全 集 》 , 1 8 1 2 年 第 1 1 版 1 0 卷 本 。 本 书 所 有 关 于 洛 克 的 引 证 , 均 根 据 上 述 版 本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24 第二章方法 得来 洛克说,经验是感觉和反省。五种感官把馓微粒”传达 到心灵,再由心灵经过反省活动,使它们成为存在于外物中 的可感觉的性质的观念,用记号来表达,例如黄、热、硬这 种字眼。反省,象镜子一样,是“我们自己的心灵的内部活 动,运用于所得到的观念”;可是附带有某种情绪,例如纵从 任何思想产生出来的满足或不安”。这些活动,“被灵魂反省 和考察时,就供给理智以另外一套观念,这套观念不能从外 面取得,而是“完全在自身的内部”。②它们呵可以适当地被 称为内部的官能,”发源于这种内部官能的观念是“知觉、保 持、注意、重复、辨别、比较、复合和命名。” 以上所说的感觉和它们的反省,是“简单观念”的两个 来源,理智“绝对没有任何不经过这两种来源之一而获得的 概念。”③这种简单观念,经过进一步反省,就产生快感和痛 苦,这是何以要“在两种思想或行动之间择取一种的原因” 又产生“”的观念,因为就我们本身观察到我们移动我们 的身体,并且观察到自然物体能在其他物体中产生运动;又 产生“在”的观念,因为我们认为观念确实在我们的心中, 或是事物确实在我们的身外;又产生统一”的观念,因为 我们认为是“一件东西,不管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或是一种观 念”;又产生“连续”的观念,“于在我们心里变化推移的 ①同上书,第1卷,第2编,第1章,第1、2节。 ②同上书,第4节。 ③‘洛克全集》,第1卷,第2编,第1章,第5节
得 来 。 ” ① 洛 克 说 , 经 验 是 感 觉 和 反 省 。 五 种 感 官 把 “ 微 粒 ” 传 达 到 心 灵 , 再 由 心 灵 经 过 反 省 活 动 , 使 它 们 成 为 存 在 于 外 物 中 的 可 感 觉 的 性 质 的 观 念 , 用 记 号 来 表 达 , 例 如 黄 、 热 、 硬 这 种 字 眼 。 反 省 , 象 镜 子 一 样 , 是 “ 我 们 自 己 的 心 灵 的 内 部 活 动 , 运 用 于 所 得 到 的 观 念 ” ; 可 是 附 带 有 某 种 情 绪 , 例 如 “ 从 任 何 思 想 产 生 出 来 的 满 足 或 不 安 ” 。 这 些 活 动 , “ 被 灵 魂 反 省 和 考 察 时 , 就 供 给 理 智 以 另 外 一 套 观 念 , 这 套 观 念 不 能 从 外 面 取 得 , 而 是 “ 完 全 在 自 身 的 内 部 ” 。 ② 它 们 “ 可 以 适 当 地 被 称 为 内 部 的 官 能 , ” 发 源 于 这 种 内 部 官 能 的 观 念 是 “ 知 觉 、 保 持 、 注 意 、 重 复 、 辨 别 、 比 较 、 复 合 和 命 名 。 ” 以 上 所 说 的 感 觉 和 它 们 的 反 省 , 是 “ 简 单 观 念 ” 的 两 个 来 源 , 理 智 “ 绝 对 没 有 任 何 不 经 过 这 两 种 来 源 之 一 而 获 得 的 概 念 。 ” ③ 这 种 简 单 观 念 , 经 过 进 一 步 反 省 , 就 产 生 快 感 和 痛 苦 , 这 是 何 以 要 “ 在 两 种 思 想 或 行 动 之 间 择 取 一 种 的 原 因 ” ; 又 产 生 “ 力 ” 的 观 念 , 因 为 就 我 们 本 身 观 察 到 我 们 移 动 我 们 的 身 体 , 并 且 观 察 到 自 然 物 体 能 在 其 他 物 体 中 产 生 运 动 ; 又 产 生 “ 存 在 ” 的 观 念 , 因 为 我 们 认 为 观 念 确 实 在 我 们 的 心 中 , 或 是 事 物 确 实 在 我 们 的 身 外 ; 又 产 生 “ 统 一 ” 的 观 念 , 因 为 我 们 认 为 是 “ 一 件 东 西 , 不 管 是 一 种 真 实 的 存 在 或 是 一 种 观 念 ” ; 又 产 生 “ 连 续 ” 的 观 念 , “ 由 于 在 我 们 心 里 变 化 推 移 的 2 4 第 二 章 方 法 ① ② ③ 《 洛 克 全 集 》 , 第 1 卷 , 第 2 编 , 第 1 章 , 第 5 节 。 同 上 书 , 第 4 节 。 同 上 书 , 第 1 卷 , 第 2 编 , 第 1 章 , 第 1 、 2 节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1约翰·洛克 东西不断地给我们这种印象 从这些简单观念中组合出来的是复杂观念,那是简单观 念的“结合”,就是“实体”,例如人或空气:就是“关系”, 例如夫妻;就是“样态”,例如空间、时间、善、恶、公道、 杀害、恐惧等。这些简单的和复杂的观念是我们知道的唯 的东西。“…心灵,在它的一切思想和推理方面,除了它自 己的观念以外,没有其他直接的对象,这些观念只有它加以 思考或者能加以思考,……知识不过是对于我们的观念之间 的关系和一致、或者不一致和矛盾的了解。”② 这样洛克把内心和外界完全分开。内心专管环绕着若干 观念来活动,它把它们一再地结合起来,从简单观念变成高 度复杂的观念—一例如实体、因果、道德、神权和民法。 这种把一个内在的机构——心灵—分开,作为它复写 个外在的机构—一世界,是从洛克到十九世纪末的经济学 说的特点。脱离这种二元论并且代以一种内心和外界的机能 关系所需要的概念,在经济学方面,直到1871年门格尔用 “递减的效用”一词,说出一种对于能满足欲望的外物依赖的 感觉(这种感觉的强烈程度随着这些外物的增多而低减),直 到1888年庞·巴维克构成未来物品的现在价值减低的观念, 才创立起来。因此还需要后来的稀少性”和“未来性”的 ①同上书,第7章。 ②同上书,第2卷,第4編,第1章,第1、2节。 ③在他以前是戈森(1854年),哲逢斯(1871年),在他以后是独树一帜的 尔拉(1874年)
东 西 不 断 地 给 我 们 这 种 印 象 ” 。 ① 从 这 些 简 单 观 念 中 组 合 出 来 的 是 复 杂 观 念 , 那 是 简 单 观 念 的 “ 结 合 ” , 就 是 “ 实 体 ” , 例 如 人 或 空 气 ; 就 是 “ 关 系 ” , 例 如 夫 妻 ; 就 是 “ 样 态 ” , 例 如 空 间 、 时 间 、 善 、 恶 、 公 道 、 杀 害 、 恐 惧 等 。 这 些 简 单 的 和 复 杂 的 观 念 是 我 们 知 道 的 唯 一 的 东 西 。 “ … … 心 灵 , 在 它 的 一 切 思 想 和 推 理 方 面 , 除 了 它 自 己 的 观 念 以 外 , 没 有 其 他 直 接 的 对 象 , 这 些 观 念 只 有 它 加 以 思 考 或 者 能 加 以 思 考 , … … 知 识 不 过 是 对 于 我 们 的 观 念 之 间 的 关 系 和 一 致 、 或 者 不 一 致 和 矛 盾 的 了 解 。 ” ② 这 样 洛 克 把 内 心 和 外 界 完 全 分 开 。 内 心 专 管 环 绕 着 若 干 观 念 来 活 动 , 它 把 它 们 一 再 地 结 合 起 来 , 从 简 单 观 念 变 成 高 度 复 杂 的 观 念 — — 例 如 实 体 、 因 果 、 道 德 、 神 权 和 民 法 。 这 种 把 一 个 内 在 的 机 构 — — 心 灵 — — 分 开 , 作 为 它 复 写 一 个 外 在 的 机 构 — — 世 界 , 是 从 洛 克 到 十 九 世 纪 末 的 经 济 学 说 的 特 点 。 脱 离 这 种 二 元 论 并 且 代 以 一 种 内 心 和 外 界 的 机 能 关 系 所 需 要 的 概 念 , 在 经 济 学 方 面 , 直 到 1 8 7 1 年 门 格 尔 ③ 用 “ 递 减 的 效 用 ” 一 词 , 说 出 一 种 对 于 能 满 足 欲 望 的 外 物 依 赖 的 感 觉 ( 这 种 感 觉 的 强 烈 程 度 随 着 这 些 外 物 的 增 多 而 低 减 ) , 直 到 1 8 8 8 年 庞 · 巴 维 克 构 成 未 来 物 品 的 现 在 价 值 减 低 的 观 念 , 才 创 立 起 来 。 因 此 还 需 要 后 来 的 “ 稀 少 性 ” 和 “ 未 来 性 ” 的 Ⅰ 约 翰 · 洛 克 2 5 ① ② ③ 在 他 以 前 是 戈 森 ( 1 8 5 4 年 ) , 哲 逢 斯 ( 1 8 7 1 年 ) , 在 他 以 后 是 独 树 一 帜 的 瓦 尔 拉 ( 1 8 7 4 年 ) 。 同 上 书 , 第 2 卷 , 第 4 编 , 第 1 章 , 第 1 、 2 节 。 同 上 书 , 第 7 章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第二章方法 概念来供给所谓内心和身体对现在和未来的外在世界依赖的 程度不同那种机能的观念,代替洛克和他的信徒们把内心和 外界完全分开的那种见解。即使如此,这些快乐主义的经济 学家还是采取了洛克关于感觉和观念的那种微粒的理论。 洛克对于心灵的机械的观念是:心灵被动地接受观念,这 种观念以牛顿的微粒形式来自外界,然后反射到内部。这也 是以马克思为最高峰的唯物主义经济学家的特点,他们把个 人的意识说成仅仅是财富之生产和取得的摹本。为了要把洛 克所谓微粒的感觉、反省和意志结合在一种预期的交易关系 的重复的观念里,需要更进一步把心灵看作整个身体在活动, 而不是某些特殊的感觉进入身体,需要用这整个身体作为 种创造的力量,眼光望着未来,根据预期的后果巧妙地对付 外在的世界和其他的人。这一点还须由最新出的心理学和经 济学来完成。 然而,洛克为这项工作准备了道路,由于他的经验 论”以及他验证了我们的一切观念的来源只是五种感官,它 们给予我们一种或多或少总是不完全的印象,而不是一种固 有的或确实的对世界的知识。现代心理学和经济学只需要放 弃他对于心灵的那种物质的概念一由于和当时流行的物理 学、光学和天文学等仅有的科学类推的结果——而代以适合 于研究心理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的那种实验方法的概念, ①实用主义,形态心理学,制度经济学。参阅赖兴巴赫、汉斯与艾伦:《原 子与宇宙》:《现代物理界》,关于近来人们要合并微粒和光波理论的努力。又参阅 怀特海:《观念的冒险》,1933年版,特别是第9章,论《主观和客观》
概 念 来 供 给 所 谓 内 心 和 身 体 对 现 在 和 未 来 的 外 在 世 界 依 赖 的 程 度 不 同 那 种 机 能 的 观 念 , 代 替 洛 克 和 他 的 信 徒 们 把 内 心 和 外 界 完 全 分 开 的 那 种 见 解 。 即 使 如 此 , 这 些 快 乐 主 义 的 经 济 学 家 还 是 采 取 了 洛 克 关 于 感 觉 和 观 念 的 那 种 微 粒 的 理 论 。 洛 克 对 于 心 灵 的 机 械 的 观 念 是 : 心 灵 被 动 地 接 受 观 念 , 这 种 观 念 以 牛 顿 的 微 粒 形 式 来 自 外 界 , 然 后 反 射 到 内 部 。 这 也 是 以 马 克 思 为 最 高 峰 的 唯 物 主 义 经 济 学 家 的 特 点 , 他 们 把 个 人 的 意 识 说 成 仅 仅 是 财 富 之 生 产 和 取 得 的 摹 本 。 为 了 要 把 洛 克 所 谓 微 粒 的 感 觉 、 反 省 和 意 志 结 合 在 一 种 预 期 的 交 易 关 系 的 重 复 的 观 念 里 , 需 要 更 进 一 步 把 心 灵 看 作 整 个 身 体 在 活 动 , 而 不 是 某 些 特 殊 的 感 觉 进 入 身 体 , 需 要 用 这 整 个 身 体 作 为 一 种 · 创 · 造 · 的 力 量 , 眼 光 望 着 未 来 , 根 据 预 期 的 后 果 巧 妙 地 对 付 外 在 的 世 界 和 其 他 的 人 。 这 一 点 还 须 由 最 新 出 的 心 理 学 和 经 济 学 来 完 成 。 ① 然 而 , 洛 克 为 这 项 工 作 准 备 了 道 路 , 由 于 他 的 “ 经 验 论 ” 以 及 他 验 证 了 我 们 的 一 切 观 念 的 来 源 只 是 五 种 感 官 , 它 们 给 予 我 们 一 种 或 多 或 少 总 是 不 完 全 的 印 象 , 而 不 是 一 种 固 有 的 或 确 实 的 对 世 界 的 知 识 。 现 代 心 理 学 和 经 济 学 只 需 要 放 弃 他 对 于 心 灵 的 那 种 物 质 的 概 念 — — 由 于 和 当 时 流 行 的 物 理 学 、 光 学 和 天 文 学 等 仅 有 的 科 学 类 推 的 结 果 — — 而 代 以 适 合 于 研 究 心 理 学 、 历 史 学 和 经 济 学 的 那 种 实 验 方 法 的 概 念 , 这 2 6 第 二 章 方 法 ① 实 用 主 义 , 形 态 心 理 学 , 制 度 经 济 学 。 参 阅 赖 兴 巴 赫 、 汉 斯 与 艾 伦 : 《 原 子 与 宇 宙 》 ; 《 现 代 物 理 界 》 , 关 于 近 来 人 们 要 合 并 微 粒 和 光 波 理 论 的 努 力 。 又 参 阅 怀 特 海 : 《 观 念 的 冒 险 》 , 1 9 3 3 年 版 , 特 别 是 第 9 章 , 论 《 主 观 和 客 观 》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1约翰·洛克 种方法他和他的同时代的人们曾运用在自然科学方面。 抱着这个目的,似乎如果我们把“意义”这感情的名词 加在洛克的“观念”这理智的名词上面,我们就得到他心里 的真正的意思,可是并不机械地比作主观的微粒,在心中四 处移动,和外面的世界完全分开。“意义”这个名词用在这里, 表示感情的方面,而观念是纯粹理智的方面。它包含一种意 志作用的主观的和客观的两面,这种作用一再影响那外在的 和内在的变化的世界。 这“意义”的概念改变洛克的“观念”的概念,使它从 种仅仅是被动的、镜子里的摹本变为一种主动的在心里构 成观念,这些观念在内部选择和改造,以便研究和了解那否 则就无法处理的外界活动的复杂性。红色据说是由每秒四百 万亿次振动组成的,紫罗蓝色是由每秒八百万亿次振动组成 的。我们看见红色,可是那不过是我们给予世界的机构中某 种重复现象的意义,这种重复根本不是红的,因此那不是 个摹本。它可能意味着一件杀人案,或是可能意味着一朵玫 瑰花。它是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论断,或是对将要发生 的事情的预期,一切基于经验、重复、记忆以及我们在发生 这件事上面的利益。它是我们给予每秒四百万亿次振动的 种特别的意义。各种天然的事物、有关人性的事物、以及有 关我们自己的主观观念和感情的事物,都是如此。我们的知 识不是模仿的复制品,而是,在理智方面,确实由内心创造 的观念;在感情方面,是那使观念和感觉发生关系的意义。在 ①琼斯·吉姆斯爵士:《环绕我们的宇宙》,1929年版,第108页
种 方 法 他 和 他 的 同 时 代 的 人 们 曾 运 用 在 自 然 科 学 方 面 。 抱 着 这 个 目 的 , 似 乎 如 果 我 们 把 “ 意 义 ” 这 感 情 的 名 词 加 在 洛 克 的 “ 观 念 ” 这 理 智 的 名 词 上 面 , 我 们 就 得 到 他 心 里 的 真 正 的 意 思 , 可 是 并 不 机 械 地 比 作 主 观 的 微 粒 , 在 心 中 四 处 移 动 , 和 外 面 的 世 界 完 全 分 开 。 “ 意 义 ” 这 个 名 词 用 在 这 里 , 表 示 感 情 的 方 面 , 而 观 念 是 纯 粹 理 智 的 方 面 。 它 包 含 一 种 意 志 作 用 的 主 观 的 和 客 观 的 两 面 , 这 种 作 用 一 再 影 响 那 外 在 的 和 内 在 的 变 化 的 世 界 。 这 “ 意 义 ” 的 概 念 改 变 洛 克 的 “ 观 念 ” 的 概 念 , 使 它 从 一 种 仅 仅 是 被 动 的 、 镜 子 里 的 摹 本 变 为 一 种 主 动 的 在 心 里 构 成 观 念 , 这 些 观 念 在 内 部 选 择 和 改 造 , 以 便 研 究 和 了 解 那 否 则 就 无 法 处 理 的 外 界 活 动 的 复 杂 性 。 红 色 据 说 是 由 每 秒 四 百 万 亿 次 振 动 组 成 的 , 紫 罗 蓝 色 是 由 每 秒 八 百 万 亿 次 振 动 组 成 的 。 ① 我 们 看 见 红 色 , 可 是 那 不 过 是 我 们 给 予 世 界 的 机 构 中 某 种 重 复 现 象 的 意 义 , 这 种 重 复 根 本 不 是 红 的 , 因 此 那 不 是 一 个 摹 本 。 它 可 能 意 味 着 一 件 杀 人 案 , 或 是 可 能 意 味 着 一 朵 玫 瑰 花 。 它 是 我 们 对 已 经 发 生 的 事 情 的 论 断 , 或 是 对 将 要 发 生 的 事 情 的 预 期 , 一 切 基 于 经 验 、 重 复 、 记 忆 以 及 我 们 在 发 生 这 件 事 上 面 的 利 益 。 它 是 我 们 给 予 每 秒 四 百 万 亿 次 振 动 的 一 种 特 别 的 意 义 。 各 种 天 然 的 事 物 、 有 关 人 性 的 事 物 、 以 及 有 关 我 们 自 己 的 主 观 观 念 和 感 情 的 事 物 , 都 是 如 此 。 我 们 的 知 识 不 是 模 仿 的 复 制 品 , 而 是 , 在 理 智 方 面 , 确 实 由 内 心 创 造 的 观 念 ; 在 感 情 方 面 , 是 那 使 观 念 和 感 觉 发 生 关 系 的 意 义 。 在 Ⅰ 约 翰 · 洛 克 2 7 ① 琼 斯 · 吉 姆 斯 爵 士 : 《 环 绕 我 们 的 宇 宙 》 , 1 9 2 9 年 版 , 第 1 0 8 页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