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树木分类 第一节分类的必要性与分类方法 一、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时期及主要分类系统 ( 本草时期(以习性和用途分类) 国内: 0 公元前2世纪《神农本草经》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植物1195种分草木谷果 菜五部 ·国外: 古希腊泰奥弗拉斯图斯(Theophrastus)《植物的历史》 ■海斯特兰特姆:根据习性乔木、灌木、草本三大类
第一章 树木分类 第一节分类的必要性与分类方法 ◼ 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时期及主要分类系统 ◼ (一) 本草时期 (以习性和用途分类) ◼ 国内: ◼ 公元前2世纪《神农本草经》365种 分上 中 下三品 ◼ 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植物1195种 分草木谷果 菜五部 ◼ 国外: ◼ 古希腊 泰奥弗拉斯图斯(Theophrastus)《植物的历史》 ◼ 海斯特兰特姆:根据习性 乔木、灌木、草本 三大类
(二)人为分类系统时期(以植物形态相似性 分类) ■ 件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对植物原料的 需求;远洋交通发达; ■代表人物林奈(C.Linnaeus 1735年《自然系统》 1753年《植物分科》 1764年《植物分属》
◼ (二)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 (以植物形态相似性 分类) ◼ 件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兴起对植物原料的 需求;远洋交通发达; ◼ 代表人物 林奈( C.Linnaeus ) ◼ 1735年《 自然系统》 ◼ 1753年《植物分科 》 ◼ 1764年 《植物分属 》
(三)自然分类系统时期(以形态相似性和亲 缘关系分类) 1789裕苏(A.C.de Jussieu)《植物属志》 分为3类:又根据无花瓣、单花那、花瓣分 离和雄蕊上下位等性状,把整个植物界划 分为15纲,100个自然目(相当于科,被称为 自然分类系统的奠基人。 瑞士德坎多1813年《植物学基本原理》 发表了一个分类系统,这个系统对裕苏系 统修改补充外,增加了维管束排列的内容。 此系统在19世纪曾风行一时
◼ (三) 自然分类系统时期(以形态相似性和亲 缘关系分类) ◼ 1789 裕苏(A.C.de Jussieu) 《植物属志》 分为3类:又根据无花瓣、单花瓣、花瓣分 离和雄蕊上下位等性状,把整个植物界划 分为15纲,100个自然目(相当于科),被称为 自然分类系统的奠基人。 ◼ 瑞士 德坎多 1813年《植物学基本原理》 发表了一个分类系统,这个系统对裕苏系 统修改补充外,增加了维管束排列的内容。 此系统在19世纪曾风行一时
(四)系统发育系统时期以性状演化趋势分类 达尔文C.R:Dan于1859年发表了他的名著《物种起 源》。 翟室杓黎务圣玉奖葵天携和单 柏施和哈钦松等系统为“毛茛派”代表“真花学派” I.双子叶植物 1.离瓣类以毛茛2.合瓣类3.单瓣类 Ⅲ.裸子植物以麻黄、松柏、苏铁等目为顺序排列。 单子叶植物以兰、椰子、露兜树、禾本等目为顺序排 列。 恩格勒和韦特斯坦系统为“菜荑派”代表;“假花学派” A.隐花植物 B.显花植物 1.裸子植物门 Ⅱ. 被子植物门 1.单子叶植物纲 口 2.双子叶植物纲 (1)离瓣花亚纲分为21目,以菜荑花序类的科开始
◼ (四)系统发育系统时期(以性状演化趋势分类) ◼ 达尔文C.R.Darwin于1859年发表了他的名著《物种起 源》。 ◼ 边沁和虎克 将种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和单 子叶植物3大类,达到自然分类全盛期。其分类大纲如下: ◼ 柏施和哈钦松等系统为“毛茛派”代表“真花学派” ◼ I.双子叶植物 ◼ 1.离瓣类 以毛茛 2.合瓣类 3.单瓣类 ◼ Ⅱ.裸子植物 以麻黄、松柏、苏铁等目为顺序排列。 ◼ Ⅲ.单子叶植物 以兰、椰子、露兜树、禾本等目为顺序排 列。 ◼ 恩格勒和韦特斯坦系统为“葇荑派”代表;“假花学派” ◼ A.隐花植物 ◼ B.显花植物 ◼ Ⅰ.裸子植物门 ◼ Ⅱ.被子植物门 ◼ 1.单子叶植物纲 ◼ 2.双子叶植物纲 ◼ (1)离瓣花亚纲 分为21目,以葇荑花序类 的科开始
二、自然分类系统中几个主要系统的特点简介 (一)德国恩格勒1892年《植物自然分科志》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单性的孢子叶球演化而来 的。,只含小孢子叶和只含大孢子叶的孢子叶球分 别演化为雄的和雌的菜荑花序,进而演化成花。 因此,被子植物的花是由花序演化来的,不是 真1正的花,而是一预化的在子,这神橙说桥 “假花说” (二)英国哈软松1926年《有花植物科志》 认为:已灭绝的裸子植物本内苏铁目的两性孢子 叶球演化出被子植物的花。即孢子叶球主轴的顶 端演化为花托,生宇伸长主轴上的大孢子叶演化 为雌蕊,其下的小孢子叶演化为雄蕊,下部的苞 片演化为花被这种学说称为真花说
◼ 二、自然分类系统中几个主要系统的特点简介 ◼ (一)德国恩格勒 1892年《植物自然分科志》 ◼ 认为: 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单性的孢子叶球演化而来 的。只含小孢子叶和只含大孢子叶的孢子叶球分 别演化为雄的和雌的葇荑花序,进而演化成花。 因此,被子植物的花是由花序演化来的,不是一 个真正的花,而是一演化了的花序,这种假说称 为 “假花说” 。 ◼ (二)英国 哈钦松 1926年《有花植物科志》 ◼ 认为:已灭绝的裸子植物本内苏铁目的两性孢子 叶球演化出被子植物的花。即孢子叶球主轴的顶 端演化为花托,生于伸长主轴上的大孢子叶演化 为雌蕊,其下的小孢子叶演化为雄蕊,下部的苞 片演化为花被这种学说称为真花说